下书看 > 盗墓:换了号,怎么还被找上门 > 第298章 母亲

盗墓:换了号,怎么还被找上门 第298章 母亲

    进了屋子,点起火炉,坐下来喝一口热腾腾的酥油茶。

    即使青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但肉眼可见的,面色渐渐好转许多,整个人的状态也舒缓下来。

    张起灵几人都是不由松了口气。

    不怪他们这么提心吊胆。

    一群人都是第一次来雪原,当然会提前了解情况,也没有忘却自家老师的虚弱体质。

    一开始,就选择了慢些却稳妥的路线,在出发时都带了牲畜代步,也就是后来翻山越岭实在带不了了,才转为步行。

    行李里塞满了保暖的皮袄、大氅、斗篷和帽子等衣物,后来路上遇到狼群,又顺势加厚加绒了一波。

    路上哪怕偏僻苦寒,一旦有时间停下来休息,热水饭食必定续上,老姜红糖等活血驱寒的食材更是没断过。

    如此细致周到,说是前往调查,实际上跟外出郊游也没什么区别。

    但他们千算万算,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这片高原本身给人体带来的压力。

    以他们的身体素质,顶多也就在刚进入那天轻微不适了一下,很快调整如常。如张白山这样年纪小些的,甚至根本就没察觉异样。

    青年看起来也跟平时没什么区别。

    照常赶路,照常吃饭,照常睡觉,行动如常……

    如果不是年纪最小的张白山跑去挨着老师睡觉,发现对方体温不太对,他们估计都得被一切正常的表象瞒过去了。

    那一次,他们干脆偏离原本路线,掉头回到了之前遇到的村子里。

    直歇了七天,一直等到青年的低烧彻底退去为止。

    之后,在张起灵“再有一次就彻底返程”的坚定态度下,才摸出了青年真实的身体情况——

    自从进入雪原后,更容易疲乏,体力消耗也变快了。

    张从宣没说出来的是,还伴随点头晕胸闷恶心之类的小症状。

    不过他清楚其中原因。

    也就是高原反应,缺氧引发的机体不适。

    只不过因为小号的垃圾体质,身体的抗议来得更明显些。这里又没氧气给他吸,更何况为了照顾他,每天赶路的行程已经很克制了。

    放到平原地带,这点距离纯属每日散步,热身都不够的。

    这种程度,要再放慢就太过分了,不如尽快到达目的地再歇。再者还有【心如止水】在,影响可以约等于没有。

    谁知道这么点小问题,居然就又发烧了啊。

    ……

    此刻再回想着路途艰辛,张从宣都有点忍不住扶额。

    早知道体质差了这么麻烦,他当年一定多给留点数值的!

    悔不当初不至于。

    但从来作为队伍最强战力和压舱石的小号,难得一回居然成了队伍里被保护的弱者,这感觉就让人挺气闷。

    眼下终于跳过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坐在屋子里,张从宣顿时把注意力放在了正事上。

    那封来自董灿的信。

    张起灵已经拆开看完,见几人都是面露好奇,略一沉吟,随手先把信纸递给了青年。

    在自家老师读信的时候,另外解释道:“他进门前,提前做了些准备。”

    “门”。

    这个词单看没什么异样,但从自家族长口中说出,顿时让知情两人联想到了长白山下那扇门。

    “这边的门,跟老家那个性质一样吗?”张海楼好奇。

    “这边约是族中修建。”张起灵答得简洁。

    这话信息量可一点不少。

    在张海楼陷入脑补之中时,张海侠思绪已飘到了另一处。

    他想到,那个化名董灿的张家人,提前留下这封信和其他后手,显然是在为自己之后的来者铺路。

    如此苦心作为,再看信件泛黄程度,显然对方迄今都没了其他音讯。

    现在,此人怕是已经遭遇不测。

    虽然老师和族长没说明具体来由,显然,两人不惜耗时耗力来此是有其他事要办,并非为此而来。

    眼下突兀得知消息,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想到这里,张海侠抬头直接开口:“族长,我愿前往调查。”

    “那我一起!”张海楼笑吟吟跟着举手。

    他不是深谋远虑的类型,但对眼下情形也看的分明。

    族长在这边有私事要做,老师身体不好,白山年纪还小,在这边可不就是他俩算得上能顶事的。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舍他其谁!

    对于两人的积极表态,张起灵淡淡嗯了一声:“情形未知,先探探路。”

    这就是之后要一起去了。

    说着,却又不动声色看了眼身旁青年,忧虑在眉宇里一闪而逝。

    早知道自家族长也是个不甘在后坐等的,张海楼对此并不意外,只是下意识跟着往旁边看了看。

    张从宣刚看完信,此时被看到,随手把信给了过去。

    指尖轻轻敲打着膝盖,他颔首道:“董灿凶多吉少,此行不能掉以轻心。”

    张海侠没说话,帮青年再添了碗热茶。

    这些年来,他早已意识到,当年自己得到的,到底是怎样的珍贵馈赠。

    在不知情张家人眼中,这些年都把他当成了曾意外流落在外、后被外家捡回培养长大的本家血脉。

    其实这也是因为,当年南部档案馆几乎全军覆没,知情人大多去世,再加上拥血赋纹本就是族长才知道的禁术,于是这事的真相就此埋没。

    是的,张海侠还是从族长那,得知了当年仪式的真正名称。

    恩情太重的时候,已经没有偿还之说。

    他是个聪明人,愈发把这些深埋心底,只是默默想其所想,如今主动提出要接手董灿的调查,出发点也是一样。

    而对张从宣来说,他倒是也想去啊!

    跑图本就是游戏的乐趣之一,再者,指不定深山里就藏着一个符合标准的学生预备役。

    这半个多月来跋涉,他自觉高原反应也好多了。

    但,小官这边的寻亲事宜当然更重要些……

    安静到只剩下炭火噼啪声的屋子里,几人各怀心事。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沉稳的三下敲击声。

    乖巧旁听的张白山第一个跳起,冲过去拉开了门。

    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岁的大喇嘛站在门口,笑容平和地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随后直直朝张起灵走了过去。

    张海楼跟张海侠对视一眼,默契地准备起身,顺便拉上蒙头蒙脑看过来的张白山。

    张从宣迟疑一下,望着颇自觉的三人,想开口留人,又忍不住看向当事人征询意愿。

    张起灵拉住青年,不动声色点点头,回以肯定示意。

    但没等他们任何一个开口说点什么,也没做出什么闲人勿扰非礼勿听的驱赶姿态,大喇嘛已经走到了跟前,朝着年轻的族长俯身行礼。

    “在下德仁,见过族长。”

    是流利的汉语。

    张起灵没太惊讶,平静看着他:“她在哪里?”

    “您想起关于她的事情了吗?”德仁喇嘛只是轻声询问。

    张起灵攥着指尖,出神了一刹。

    随即便感觉到,袖子下,有人伸过手来,隐蔽地轻轻拍了拍。

    余光里,是老师紧张又关切的视线。

    似乎怕他情急想不起,还无声用唇语重复了几遍来提醒。

    只是看到口型,仿佛已听见青年的嗓音。

    在那一天,欣悦地,清亮地,轻快告诉他说,太好了小官,我知道了,这就是你母亲的名字啊——

    “……白玛。”

    反手握过去,张起灵轻轻呼一口气,低声说出了那个名字。

    “我要找的那个人,是白玛。”

    他未曾谋面的、只有想象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