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 第505章 寿春之战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第505章 寿春之战

    寿春始终是南北交战的重点,黄忠所部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行动破坏寿春及其周围的防御体系,试图攻取这座江北重镇。

    数年如一日的工作此刻终于是起到了效果,整个寿春城的防御到今天已经是彻底崩溃,即使是那庞大到惊人的城池,也是已经化作了一片瓦砾。

    因此,孙坚和吕布不得不出城与黄忠一战,掩护孙氏的兵马南撤,撤到靠近长江的要塞里。

    要知道,这也是孙氏无奈之举,毕竟还有赵云所部杀出庐江,让他们压力很大。在前线说不得就要被别人抄了后路。

    他们陆军主力还要分一部分撤退到濡须口,阻拦赵云所部沿江的进攻。

    那在寿春城下掩护一下己方就很合理,而且吕布和孙坚齐聚,堪称是孙家最强阵容,只是对上老黄忠和太史慈,怎么看也未必会败。

    而面对孙坚和吕布投入精锐要和刘备军一战,黄忠自然是要迎战的,打在防御工事里的敌人多费劲,敌人肯出来那自然是好的。

    既然双方都很愿意出战,那这场大战也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

    寿春城外三十里,黄忠所部和孙坚所部是正面相对。

    这片区域那是淮南罕见的一马平川,原本的耕地撂荒数年,此刻已经和普通的荒地几乎没有区别。

    如此一来,双方都排开阵势,完全没有任何负担的与对手交战。

    排兵布阵上,双方也没有任何取巧的地方,长期的作战,让双方对彼此都十分的了解。

    甚至于连武将挑战的环节都不需要,这一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致命的厮杀。兵对兵,将对将,战到决出胜负。

    黄忠和孙坚各领步军在平原上正面决胜,吕布和太史慈带领兵马在侧翼掩护。

    这样一场大战,从太阳初升,打到了太阳西斜。

    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十月十日是个秋风送爽的艳阳天,如果没有战争,这会是一个特别适合遛弯的好日子。

    可惜没有如果,这一天的寿春注定是要染血的,士兵们的血,将军们的血,全都洒在这片土地上。

    或许多年以后,只有到了后人发现这些尸骨才能够意识到,这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场大战吧?

    战斗到了黄昏时分,孙坚中了黄忠一箭,肩甲被穿透,但是他不敢后退,拖延着要等到日落再鸣金收兵。

    太史慈吃了吕布一戟,几乎是丢了半条命。但是刘备军骑士装备精良,保住了他的一条性命。也好在刘备军骑兵们训练有素,才没能彻底崩溃,只是退却到了步兵的掩护之后。

    双方都是熬到了日头将落,才最终鸣金收兵,各自回营休息。

    然后,孙氏就退兵了,他们主将受伤,城防尽毁,此刻也已经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了。更何况他们还要回去应对赵云所部对后方的攻击。

    最终还是孙氏经过讨论,让吕布率军驻守濡须口,孙坚率军撤往柴桑方向。

    如果以当代的地理论,就是让吕布去应对赵云,驻守安庆一带,阻止刘备军朔江而上。

    而孙坚则是撤往如今南京一带,抵御北方直接南下的刘备军。

    这战法颇有未来某天国作战方针的意思,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保护江东的方案。颇有章法,只是这个时代的江东,与未来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不同。想靠着江东的资源对抗中原还是力有不逮,更何况,刘备军还拥有更庞大的后勤支持,经济也远胜呢?

    这让刘备军迅速接管了寿春到长江之间的诸多城镇,黄忠所部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春天,已经在柴桑对岸建立了稳固的要塞,与孙坚军是隔江相望,并且开始新建水师,一副要继续进攻的样子。

    当然,孙坚也不是吓大的,尽管受伤之后不能理事,他的儿子孙权极为擅长朝堂中事物,倒是把局面稳定了下来。

    继续造船编练水军,自然是不会停歇,继续与刘备军对峙。

    要说孙氏也确实是有与刘备军对峙的本钱,孙贲在豫章郡抵御住了魏延的攻势,孙策在鄱阳湖拦住了关羽,吕布在濡须口拦住了赵云。

    至少在战局上看,刘备军已经陷入了和孙坚军的相持之中。

    而曹操也已经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关中的进攻,兵锋直指长安。刘备也不得不带着自家御林精锐是奔赴关中,与曹操是大战一场。

    时至今日,刘备和曹操还在渭水等地相峙,双方都在等待时机,试图击败对手。

    可以说,在孙家谋士眼中,刘备军如今已经是兵力枯竭,全军出动。

    只要拖下去,刘备军自然就会退走,说不定他们还能赚到不少便宜。

    对此,此刻和诸葛亮坐镇邺城的顾南行只能说,孙家还是太天真了。

    根据各地输送来得财报,刘备军今年的财政收入又有了不小的增长,各地官员和管理者都熟悉了新的财务计算体系。

    这种以凭据为基础的汇算体系极大的减轻了物资运输的成本,也极大的减少了物资的浪费。有了这样的体系和工具,刘备军的使者凭借各种票据就可以迅速动员各地物资,以更低的成本,按照大军的需求是转运粮草军械。

    如此一来,刘备军物资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这一优势也让刘备军可以继续支撑与两个对手同时开战,并且保持着对对手的压迫力。

    源源不断的物资,也是前线将士们,能够与敌人长期相持的根基。

    而对于在前线的谋士和武将来说,有了足够的军粮支持,他们还是能够开发脑洞,想出许多出乎意料的策略的。

    比如说现在,庞统就在规划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一个前所未有的,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战术。

    一个只有利用早春平静的海波才能够实施的战术,一个有可能一举奠定刘备军胜局,打破如今和孙氏对峙局面的绝佳策略。

    此策,被庞统自负为,前古未有之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