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 第506章 偷袭吴郡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第506章 偷袭吴郡

    这奇策确实是前所未有,因为从前从来没有人大规模利用海上力量突袭吴郡。

    这件事情只有那个来自于未来的顾南行,曾经给庞统他们提到过,曾经有入侵者,利用海上优势跨海作战。

    但是,这被庞统记住了,也真的应用到了自家作战之中。

    利用初春短暂的海面平静期,在台风和冬天高海况之间的短暂间隔之间,直接从广陵出发,在钱塘江口登陆。

    这短暂的空窗期,自然是来自于刘备军的调查,也来自于那些在孙权军控制区负责调查研究的商人特工们。

    当然,许多情报也是通过金钱买来的,有钱就是了不起嘛。

    而正是因此,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三月二十二,刘备军徐晃部五个营,在糜芳带领的五个营水军的支持下,登陆杭州湾,直扑会稽郡。

    背后出现意料之外的敌人,加上商人掩护,徐晃率领一个营士兵先行夺取城门。

    于是,会稽郡郡治就这样陷落了。很快,本来就完全没有防备的会稽郡诸县,不管是上虞、句章,还是富春、余杭,全部落入刘备军手中。

    这当然有孙家在会稽防御兵力不足的原因,同样包含了江东世家如今许多已经看清形势,刘备军势大,孙家很可能挺不住,或者中立,或者倒向刘备军的结果。

    只不过,这样一来,刘备军就直接威胁到了孙军的最重要基地吴郡。

    要知道,孙坚就是吴郡起家,根基就在吴郡。

    而徐晃率军攻克乌程之后,继续北上,率领十营士兵是直奔吴郡郡治而去。

    这可一下子打乱了孙坚原本的防御计划,他可是得集中兵力应付黄忠所部的渡江进攻呢,如今突然背后杀出一路兵马,直奔他最关键的地盘吴郡,那可不得了。

    于是,孙坚不顾自己的伤势,留下孙权应付复杂的局势和群臣,带着自家精锐两万人马,从柴桑出发,直奔吴郡,想要给予刘备军迎头痛击。

    徐晃知道孙坚要来,自然是率军退回乌程,以逸待劳,等着孙坚大军前来。

    没办法,徐晃兵力本来不足,这会稽一带西面山地还有山越,又有大量的水路,实际上可以通行的路线不多,很容易被人前后夹击堵住。

    所以,很喜欢断人粮道的徐晃,自然也要小心这一点,防止被孙坚断了粮道。他们水运过来的这点兵马,全都搭进去,可就亏大了。

    于是,在乌程城下,孙坚军与刘备军又开始了对峙。

    战争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一方攻其必救,一方守其必救。

    奇谋这种东西,只不过是战术上的调剂,伏击被看穿才是常事。面对孙坚这种老于行伍的人物,简单的放火和埋伏,根本就是送菜。

    而对付徐晃,不管是断粮道,还是夜袭,这些个办法根本就没有一点作用。刘备军的军规训练里都反复强调各种哨兵的作用,最擅长防御的就是偷袭。

    更何况,刘备军还有城墙之固,而孙家又没有配重式投石机这种大杀器,双方抛石机互砸,刘备军是一点不怕,他们技术更好,投的更准!

    于是吴郡战局就这么僵持了下来,双方在乌程对峙,反而是让会稽郡投奔刘备军的各家放了不少心。

    这刘备军都占住会稽了,那大军进军江东还会远吗?

    事实上,他们推测的没错。随着孙坚率领精锐分兵吴郡,应付来自会稽方向的刘备军。

    黄忠也开始计划着率领他的三十营大军,横渡长江,进攻柴桑。

    没错,庞统之所安排背后偷袭孙家会稽郡,就是调动孙家兵力,为他们强渡长江打下基础。此刻,刘备军海军主力战船队已经朔江而上,来到了黄忠所部所在,随时准备掩护他们渡过长江。

    在庞统的计划里,他们渡过长江之后,立即在长江对岸的柴桑城之外设置大营,准备南北大营互相配合。

    在站稳脚跟之后,发动对柴桑城的全面进攻,以夺取破灭江东的首功!

    没错,作为一个极为自负的谋士,庞统还是很想去夺取一份顶尖功业的。要知道,等到天下一统,这种功劳以后可就捞不到了!

    而对此,刘备和顾南行自然是默许。黄忠老将军数十年如一日,与孙氏、袁氏对抗,堪称刘备军南方之干城。

    如此牺牲,但是战场上长期没有机会建功立业,那把这份功劳送给这位功臣,众将自然没有什么不可。

    所以,就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初五,万舟齐发,刘备军黄忠所部主力二十营兵马是横渡长江,在柴桑附近登陆。

    孙权自然是不能看着刘备军完成登陆,立即派遣徐盛和丁奉统帅三万精兵前去阻拦,以击退黄忠所部。

    黄老将军这一战大发神威,以一己之力独战徐盛丁奉两人,又掩护己方兵马布阵与对方相持。

    战至半晌,太史慈的骑兵部队从侧翼杀出,一下子冲乱了孙军阵型,让孙军溃不成军。

    没错,黄忠登陆只是幌子,要吸引孙军注意,实际上,他们的真正杀招是花了很长时间准备,一点点偷渡过来的马匹,以及骑兵们。

    他们早已在对岸等待,只要运来了装备和指挥官,这一战就是手拿把攥。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千五百骑兵的冲锋之下,孙氏三万守卫部队是艰难支撑。

    等到黄忠所部后续援军跟上,在黄昏之时就溃败回了柴桑城!

    而黄忠也没有追击,利用这片战场,直接开始修建营垒,准备作为围困柴桑城的基地,接下来要围困柴桑城,夺取江东孙氏最重要的据点——这座孙坚倾力修筑的江东首府。

    而面对黄忠的做法,孙权自然是无能为力,只能是设法召集援军,要与黄忠所部一战。

    可是,他又上哪里去找援军呢?刘备军其余的几路大军,把整个江东的所有兵力全部牵制住了,根本抽调不出来一点援兵。

    甚至柴桑的兵马,已经是最多的了,这让孙权是无可奈何,只能是从世家手上七拼八凑了十万大军,来保卫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