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世家子 第233章 京中使节与大食商人
清河崔氏的家主即位仪式在某些特殊事件触发之后,多少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不过期间涉及到的大多赴宴之人并未有太多感想,只是一味艳羡崔氏的皇恩厚重。
他们单知道,彼时身为大唐帝王的李承乾为崔氏子崔尧站台直至深夜,有夜间巡查的武侯为证,直至亥时末,皇帝才携皇后、贵妃二人从经纬苑离去,返回皇宫。
至于崔氏喜得千金之事却是未曾大为宣扬,一来碍于此时风气,不涉及添丁进口,再次大排筵宴难免有借机敛财之嫌。
二来,‘婆媳’同日产子,难免会招惹闲话,为宁和所计,崔府两代世子,都不约而同采取了低调的处理手段。
故而,崔廷旭与崔尧这几日都过上了低调的陪侍生活。
“家主,这是赵郡李氏呈上的礼单,在下看着着实有些丰厚,看来这位家主当真是喜欢小姐哩。”
崔尧皱眉问道:“何人呈送过来的?人在何处?”
李志答曰:“在下不知,门房说是一位年轻后生,放下礼单之后,并未停留,径直走了,故而也未来得及打听身份。
怎么?礼单上有不妥之处?”
崔尧摇头:“并非,反而是太过妥帖了,这人……我实在不知该如何与他打交道。
妥帖细微之处,简直让人无从下手,就如狗皮膏药一般,沾上就撕不下来了。”
李志顿时领悟,遂问道:“家主不想和李氏过从甚密?”
……
“也不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某家对他属实没什么恶感,可他帮着解了府上这么大的厄事,又毫无所图,反而上杆子一味示好,某家这心里不踏实啊。
怕只怕,李氏将来所图甚大,届时某家若抹不开脸子,且如何是好?”
李志挠着头,有些不明所以,遂试探道:“不就是接生了个孩子?恩情很大吗?在下且问,若是一寻常医者解了老夫人的困厄,家主将如何答谢?”
“万贯财货,绝不吝啬!”崔尧脱口而出。
“还是啊,这般恩情放在咱们府上,也就值个万贯,家主何必如此忧心忡忡?”
……
崔尧感觉他在诡辩,可是又好有道理,不愧是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孽畜。
偷换的一手好概念。
遂问道:“你爷爷最近有没有和你有过书信来往?”
李志答道:“上月倒是有一封书信,信中问及在下如今过的可好,不过省去寒暄之后,家祖主要是想问问,那块太阳大洲,家主可有什么安排?
若有移民开拓之愿景的话,家祖愿鼎立相助,若是不妥的话,那么蛮荒大陆也可徐徐图之。”
崔尧笑道:“建成老祖这是转性了?想要谋求海外,另立国度?”
李志也陪笑道:“在下这一支,虽说在大唐身份有些尴尬,可好歹也是皇室正统,血脉自是贵不可言。
那些蛮荒之地与其便宜了野人,莫不如仍由皇家镇守,岂不是更好?”
崔尧点头:“再等等吧,眼下大唐的国力还做不到跨海拓荒,也许再有个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陛下对那两块土地的重视不算太高,或者说是有些嫌弃,觉得太过鸡肋。
说实话,我也理解,华夏人口,如今还不过万万,想要独霸那两块陆地,确有些蛇吞象的意味。
所以,如今大唐发展的前提,就是积累资本,提高生育,同化异族,只有拥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图谋海外。
如今还不具备条件啊,不过先行拓荒之事,倒也可以提一提。
这样,过几日,我同陛下讲一讲,看看能不能给你家松松绑,堂堂天皇贵胄,老是蜗居于琉球一岛,确实有些憋屈了。
蛮荒大陆确实也合适,若是建成老祖不畏风险的话,倒是可以在那里先行营造一座城市,你看可好?”
李志心下不免有些失望,李家的第一诉求可是能产出玉米、土豆的太阳大陆啊,那蛮荒大陆有什么?巨型软兜耗子吗?
面上却是不显,仔细问道:“那个大陆上当真一片蛮荒吗?”
崔尧摇头:“说来,无论是太阳大洲,或是蛮荒大陆,皆与我华夏正统有脱不开的联系。
太阳大洲的土着与我华夏分离的时间太久,久到了上古时期,具体已不可考证,不过能够确认的就是他们与我等同脉同源,一般肤色发色。
我外祖曾下论断,大致应是万年之前从我华夏分离出去的一支分支,彼时我华夏还未形成族群概念,故而未曾有语言、风俗的联系。
不过血脉之间,定然还是藕断丝连,因此,大抵也可以说是同胞。”
李志言道:“就好比早年背井离乡,自寻生路的庶子?”
崔尧略微迟疑的点头,心道这家伙搞统战好像是有一手。
李志心领神会,然后问道:“蛮荒大陆呢?”
崔尧思忖了一番说道:“蛮荒大陆与我神州的血缘关系反倒更加亲近一些,琼州、琉球那边的南蛮,想必你不陌生吧?”
李志点头,家门口的土人有什么陌生的?断发纹身,望之不似人子。
“我外祖说过,荒蛮大陆上的土人与琼州、琉球、南洋的部分土人一脉相承。
先秦之前,尔等皆是源出自山东沿海。”
李志愣了一下,不可置信的问道:“山东?是那个崤山以东的山东吗?那不是孔老夫子的族地吗?以前是土人窝?”
崔尧笑道:“就是这般沧海桑田,整个南洋、遍及大海的岛屿之上,都是先秦之前的遗民,蛮荒大陆也是一般。”
李志思忖道:“如此说来,蛮荒大陆反倒更为合适,最起码与土人……,呸,与先秦遗民打交道,我家倒是更为熟稔。
那地方有什么产出吗?”
崔尧回想着稀薄的残留知识,不确定的说道:“铁与草原!”
“铁?这有何稀奇?大唐铁矿多的是。”
崔尧摇头:“大不同,大唐皆是贫铁矿,富矿那是一座也无,彼处不同,那块大陆夸张一点说,就是一个大铁块上铺就的大陆。”
……
唬人的吧?哪有这等地界?李志心中充满怀疑。
“行了,不和你扯淡了,你回去好好想想,若是有意,就尽早与你祖父通信,若你祖父有意开拓,我也好与陛下通气。”
说罢,崔尧懒散的走出书房,直奔暖房而去,如今那里成了母亲与雁秋的久居之地,或者说是婴儿房更为合适。
想必姥爷在天之灵,见到自己的旧居摆满了各色玩具以及层层垒垒的尿布,也会欣慰……吧?
……………………
鸿胪寺驿馆中,约翰正与约瑟夫闲聊,谈及倭国战事,约翰也颇为感慨。
“没想到,我国的火炮技术与大唐差的这么远,简直没有可比性……
既然火炮的材质与弹丸相差不大,那么看来,关键点还是在在于火药之上了。”
约瑟夫点点头,随即从道袍的夹缝中抠出一团黑泥来,递给教皇。
“你看,这是我从崔府演武场的地面上收集的火药残渣,无论是性状还是味道,皆与我昂撒所出的成品大有不同。”
约翰接过来,小心捧在手心里,细细捻着,不时放在鼻子下面闻闻,最后更是放进口中,嘴里念念有词道:“硫磺、硝石……都对!这个……这不是木屑,这是碳!”
约瑟夫点头:“对呀,根本不应该有什么木屑,而是木炭呐。”
约翰将火药攥紧,急切地问道:“你可知具体配比?”
约瑟夫摇头:“没人知道,所有火药的都是封装分配的,任何人都没有自行制造火药的权限,只有唐国朝廷的工部……以及崔尧的天机工坊。
而两个产出单位却是互不统属,我在辽东之时,有幸同时接触过两个产地的火药。
以我观之,相对威力而言,朝廷的威力更大,而崔氏的射程更远。”
约翰惊诧道:“已经细化到这个程度了?”
约瑟夫答道:“两家的发展方向不甚相同,朝廷的冶铁工艺更好,所以他们的炮管足够结实。
因此,更注重更大的杀伤性,空腔弹丸中填的都是实心火药球,讲究一个地动天摇,纯纯是以力服人。
崔氏则不同,他们的炮管更为细长,弹丸也不大,可里面填的却不是纯火药,而是间杂着不少细小钢珠,射出去之后,看似威力不大,可杀伤更为骇人。”
约翰奇道:“既然参杂钢珠能提升威力,那为什么唐朝的工部不效仿呢?”
约瑟夫摇头道:“因为他们造不出,或者说不能大批量的铸造钢珠,只靠手工打磨,只怕一万个工匠也撑不起一场战争。”
“哦?崔氏没有公开工艺?”
约瑟夫苦笑道:“不是啊,是工部不要,那些匠人无谓的自尊心,真是让人搞不懂哩。”
约翰神思百转,转而问道:“如果我们破解了唐人的火药配方,是不是就可以与唐人匹敌了?”
约瑟夫失落的言道:“差得远哩,即便我们一比一还原了唐人的火药,可放在我国的火炮上,仍不可与唐人匹敌。”
“为何?”
“因为工艺,唐人的火炮已经迭代到了第七代,他们能把炮管造到一丈长,口径缩小的还没一个拳头大。
我们呢?超过三尺就避免不了沙眼,炮膛必须能宽阔到容许一个人进入,否则就保证不了内壁的平整。
更遑论膛线工艺了,在火器的的工艺上,唐人积攒的技术壁垒太多了,短时间根本突破不了。
就是将唐人的火炮放在我们眼前,我们都仿造不出来呀!”
约翰沉思道:“他们的火炮为什么会迭代那么快?”
“因为战争,因为他们的将军中有一位火炮狂人,在一场辽东战役中,倾泻了上万枚炮弹,轰碎了不下五十座坚城……
记载了海量的数据与反馈,所以才能迭代这么快。
因此,我得出结论,绝对不能让唐国再参与战争了,否则谁都不知道他们会在战争中得到何等迅速的成长。”
“单单是崔尧这个人吗?”
约瑟夫知道他的意思,于是摇摇头:“种子已经种下了,唐人已经尝到了火力碾压的快感,人都是会有样学样的。”
“哪么……”约翰显得有些不甘心。
“认大哥,狐假虎威。”约瑟夫给出了中肯意见。
“就怕罗马那帮怂人也这么想呀。”
“无妨,那帮腐朽的贵族未必能放下他们所谓昔日的荣光,让他们伏低做小,难着呢。”
与此同时,巴格达一处华丽的庭院中,一名毛发卷曲,却身着道袍的大食商人看着眼前散落一地的纸条,愁眉不展。
“真主啊,降下一道雷霆劈死那个该死的送信人吧!
这么多散乱的信息,就不知道写个编号吗?这是让可怜的赛义德做解谜游戏吗?
他妈的,这都是写的什么?
不是可爱的闪含语,也不是正直端庄的汉语,是他娘的该死的拉丁文字!
怎么?是大唐尊贵的老爷身边出现了可恶的西方佞人了吗?
为什么要拿这种蹩脚的文字折磨可怜的赛义德?
这位愁眉不展的大食巨贾有心找几个通译来帮着自己整理,可又担心里面涉及什么机密,若是泄露了,却是不美。
忠心的赛义德才不会做这种不稳重的事情,于是左右为难之下,只好耐着性子,仔细分辨着前后顺序,顺便骂几句娘,诅咒一下某罗马落魄贵族的先人。
时至深夜,就在赛义德即将崩溃的时候,总算将八十四封飞鸽传书拼到了一起。
等拼好之后,赛义德才崩溃的发现,在书信背后不明意义的图画,拼凑起来是汉人那边的青龙图腾。
也就是说,如果按背面的图案来拼接的话,或许用不了一刻钟,他就能拼好。
“该死的,发信人和经手人还不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用两种文化的东西组成一个答案?是觉得赛义德太过渊博吗?”
咒骂的同时,还默默的将顺序错误的两张图案对调了过来。
凑着油灯,赛义德努力摒弃着内心的负面情绪,仔细阅读起来。
“见字如面,白虎七宿,昴宿星官安康。
北斗卫字旗甲四向你问好!
今有拜占庭之贵族名曰卢基乌斯.奥古斯都向天机大人效忠,然其宗族困厄于拜占庭之皇室……
拜请昴宿星官务必行救援之事,此事已得天机大人首肯……
一应花费,将在昴宿星官明年春日,商队抵达长安之时报销,还请详细记载明细,必要时,最好有文件作证……
另,事成之后,酬劳将会以明年的交易税进行减免抵扣,折扣为总值的四成……”
“嘶,四成?超过八万贯了,干的过哈,这还只是酬劳。
花费里面还是再做些文章,不是有凭证就行吗?拜占庭的税务官还欠着我一个大人情呢,几张文书的事,想必没什么困难吧?
赛义德又将拉丁文书前后看了一遍,心中便有了几分底气,花钱捞人呗,还是一个边缘贵族,难度不大。
祖上也不过是个侯爵,这等人物说不定都不用惊动君士坦丁二世那个蠢蛋。
他们单知道,彼时身为大唐帝王的李承乾为崔氏子崔尧站台直至深夜,有夜间巡查的武侯为证,直至亥时末,皇帝才携皇后、贵妃二人从经纬苑离去,返回皇宫。
至于崔氏喜得千金之事却是未曾大为宣扬,一来碍于此时风气,不涉及添丁进口,再次大排筵宴难免有借机敛财之嫌。
二来,‘婆媳’同日产子,难免会招惹闲话,为宁和所计,崔府两代世子,都不约而同采取了低调的处理手段。
故而,崔廷旭与崔尧这几日都过上了低调的陪侍生活。
“家主,这是赵郡李氏呈上的礼单,在下看着着实有些丰厚,看来这位家主当真是喜欢小姐哩。”
崔尧皱眉问道:“何人呈送过来的?人在何处?”
李志答曰:“在下不知,门房说是一位年轻后生,放下礼单之后,并未停留,径直走了,故而也未来得及打听身份。
怎么?礼单上有不妥之处?”
崔尧摇头:“并非,反而是太过妥帖了,这人……我实在不知该如何与他打交道。
妥帖细微之处,简直让人无从下手,就如狗皮膏药一般,沾上就撕不下来了。”
李志顿时领悟,遂问道:“家主不想和李氏过从甚密?”
……
“也不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某家对他属实没什么恶感,可他帮着解了府上这么大的厄事,又毫无所图,反而上杆子一味示好,某家这心里不踏实啊。
怕只怕,李氏将来所图甚大,届时某家若抹不开脸子,且如何是好?”
李志挠着头,有些不明所以,遂试探道:“不就是接生了个孩子?恩情很大吗?在下且问,若是一寻常医者解了老夫人的困厄,家主将如何答谢?”
“万贯财货,绝不吝啬!”崔尧脱口而出。
“还是啊,这般恩情放在咱们府上,也就值个万贯,家主何必如此忧心忡忡?”
……
崔尧感觉他在诡辩,可是又好有道理,不愧是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孽畜。
偷换的一手好概念。
遂问道:“你爷爷最近有没有和你有过书信来往?”
李志答道:“上月倒是有一封书信,信中问及在下如今过的可好,不过省去寒暄之后,家祖主要是想问问,那块太阳大洲,家主可有什么安排?
若有移民开拓之愿景的话,家祖愿鼎立相助,若是不妥的话,那么蛮荒大陆也可徐徐图之。”
崔尧笑道:“建成老祖这是转性了?想要谋求海外,另立国度?”
李志也陪笑道:“在下这一支,虽说在大唐身份有些尴尬,可好歹也是皇室正统,血脉自是贵不可言。
那些蛮荒之地与其便宜了野人,莫不如仍由皇家镇守,岂不是更好?”
崔尧点头:“再等等吧,眼下大唐的国力还做不到跨海拓荒,也许再有个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陛下对那两块土地的重视不算太高,或者说是有些嫌弃,觉得太过鸡肋。
说实话,我也理解,华夏人口,如今还不过万万,想要独霸那两块陆地,确有些蛇吞象的意味。
所以,如今大唐发展的前提,就是积累资本,提高生育,同化异族,只有拥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图谋海外。
如今还不具备条件啊,不过先行拓荒之事,倒也可以提一提。
这样,过几日,我同陛下讲一讲,看看能不能给你家松松绑,堂堂天皇贵胄,老是蜗居于琉球一岛,确实有些憋屈了。
蛮荒大陆确实也合适,若是建成老祖不畏风险的话,倒是可以在那里先行营造一座城市,你看可好?”
李志心下不免有些失望,李家的第一诉求可是能产出玉米、土豆的太阳大陆啊,那蛮荒大陆有什么?巨型软兜耗子吗?
面上却是不显,仔细问道:“那个大陆上当真一片蛮荒吗?”
崔尧摇头:“说来,无论是太阳大洲,或是蛮荒大陆,皆与我华夏正统有脱不开的联系。
太阳大洲的土着与我华夏分离的时间太久,久到了上古时期,具体已不可考证,不过能够确认的就是他们与我等同脉同源,一般肤色发色。
我外祖曾下论断,大致应是万年之前从我华夏分离出去的一支分支,彼时我华夏还未形成族群概念,故而未曾有语言、风俗的联系。
不过血脉之间,定然还是藕断丝连,因此,大抵也可以说是同胞。”
李志言道:“就好比早年背井离乡,自寻生路的庶子?”
崔尧略微迟疑的点头,心道这家伙搞统战好像是有一手。
李志心领神会,然后问道:“蛮荒大陆呢?”
崔尧思忖了一番说道:“蛮荒大陆与我神州的血缘关系反倒更加亲近一些,琼州、琉球那边的南蛮,想必你不陌生吧?”
李志点头,家门口的土人有什么陌生的?断发纹身,望之不似人子。
“我外祖说过,荒蛮大陆上的土人与琼州、琉球、南洋的部分土人一脉相承。
先秦之前,尔等皆是源出自山东沿海。”
李志愣了一下,不可置信的问道:“山东?是那个崤山以东的山东吗?那不是孔老夫子的族地吗?以前是土人窝?”
崔尧笑道:“就是这般沧海桑田,整个南洋、遍及大海的岛屿之上,都是先秦之前的遗民,蛮荒大陆也是一般。”
李志思忖道:“如此说来,蛮荒大陆反倒更为合适,最起码与土人……,呸,与先秦遗民打交道,我家倒是更为熟稔。
那地方有什么产出吗?”
崔尧回想着稀薄的残留知识,不确定的说道:“铁与草原!”
“铁?这有何稀奇?大唐铁矿多的是。”
崔尧摇头:“大不同,大唐皆是贫铁矿,富矿那是一座也无,彼处不同,那块大陆夸张一点说,就是一个大铁块上铺就的大陆。”
……
唬人的吧?哪有这等地界?李志心中充满怀疑。
“行了,不和你扯淡了,你回去好好想想,若是有意,就尽早与你祖父通信,若你祖父有意开拓,我也好与陛下通气。”
说罢,崔尧懒散的走出书房,直奔暖房而去,如今那里成了母亲与雁秋的久居之地,或者说是婴儿房更为合适。
想必姥爷在天之灵,见到自己的旧居摆满了各色玩具以及层层垒垒的尿布,也会欣慰……吧?
……………………
鸿胪寺驿馆中,约翰正与约瑟夫闲聊,谈及倭国战事,约翰也颇为感慨。
“没想到,我国的火炮技术与大唐差的这么远,简直没有可比性……
既然火炮的材质与弹丸相差不大,那么看来,关键点还是在在于火药之上了。”
约瑟夫点点头,随即从道袍的夹缝中抠出一团黑泥来,递给教皇。
“你看,这是我从崔府演武场的地面上收集的火药残渣,无论是性状还是味道,皆与我昂撒所出的成品大有不同。”
约翰接过来,小心捧在手心里,细细捻着,不时放在鼻子下面闻闻,最后更是放进口中,嘴里念念有词道:“硫磺、硝石……都对!这个……这不是木屑,这是碳!”
约瑟夫点头:“对呀,根本不应该有什么木屑,而是木炭呐。”
约翰将火药攥紧,急切地问道:“你可知具体配比?”
约瑟夫摇头:“没人知道,所有火药的都是封装分配的,任何人都没有自行制造火药的权限,只有唐国朝廷的工部……以及崔尧的天机工坊。
而两个产出单位却是互不统属,我在辽东之时,有幸同时接触过两个产地的火药。
以我观之,相对威力而言,朝廷的威力更大,而崔氏的射程更远。”
约翰惊诧道:“已经细化到这个程度了?”
约瑟夫答道:“两家的发展方向不甚相同,朝廷的冶铁工艺更好,所以他们的炮管足够结实。
因此,更注重更大的杀伤性,空腔弹丸中填的都是实心火药球,讲究一个地动天摇,纯纯是以力服人。
崔氏则不同,他们的炮管更为细长,弹丸也不大,可里面填的却不是纯火药,而是间杂着不少细小钢珠,射出去之后,看似威力不大,可杀伤更为骇人。”
约翰奇道:“既然参杂钢珠能提升威力,那为什么唐朝的工部不效仿呢?”
约瑟夫摇头道:“因为他们造不出,或者说不能大批量的铸造钢珠,只靠手工打磨,只怕一万个工匠也撑不起一场战争。”
“哦?崔氏没有公开工艺?”
约瑟夫苦笑道:“不是啊,是工部不要,那些匠人无谓的自尊心,真是让人搞不懂哩。”
约翰神思百转,转而问道:“如果我们破解了唐人的火药配方,是不是就可以与唐人匹敌了?”
约瑟夫失落的言道:“差得远哩,即便我们一比一还原了唐人的火药,可放在我国的火炮上,仍不可与唐人匹敌。”
“为何?”
“因为工艺,唐人的火炮已经迭代到了第七代,他们能把炮管造到一丈长,口径缩小的还没一个拳头大。
我们呢?超过三尺就避免不了沙眼,炮膛必须能宽阔到容许一个人进入,否则就保证不了内壁的平整。
更遑论膛线工艺了,在火器的的工艺上,唐人积攒的技术壁垒太多了,短时间根本突破不了。
就是将唐人的火炮放在我们眼前,我们都仿造不出来呀!”
约翰沉思道:“他们的火炮为什么会迭代那么快?”
“因为战争,因为他们的将军中有一位火炮狂人,在一场辽东战役中,倾泻了上万枚炮弹,轰碎了不下五十座坚城……
记载了海量的数据与反馈,所以才能迭代这么快。
因此,我得出结论,绝对不能让唐国再参与战争了,否则谁都不知道他们会在战争中得到何等迅速的成长。”
“单单是崔尧这个人吗?”
约瑟夫知道他的意思,于是摇摇头:“种子已经种下了,唐人已经尝到了火力碾压的快感,人都是会有样学样的。”
“哪么……”约翰显得有些不甘心。
“认大哥,狐假虎威。”约瑟夫给出了中肯意见。
“就怕罗马那帮怂人也这么想呀。”
“无妨,那帮腐朽的贵族未必能放下他们所谓昔日的荣光,让他们伏低做小,难着呢。”
与此同时,巴格达一处华丽的庭院中,一名毛发卷曲,却身着道袍的大食商人看着眼前散落一地的纸条,愁眉不展。
“真主啊,降下一道雷霆劈死那个该死的送信人吧!
这么多散乱的信息,就不知道写个编号吗?这是让可怜的赛义德做解谜游戏吗?
他妈的,这都是写的什么?
不是可爱的闪含语,也不是正直端庄的汉语,是他娘的该死的拉丁文字!
怎么?是大唐尊贵的老爷身边出现了可恶的西方佞人了吗?
为什么要拿这种蹩脚的文字折磨可怜的赛义德?
这位愁眉不展的大食巨贾有心找几个通译来帮着自己整理,可又担心里面涉及什么机密,若是泄露了,却是不美。
忠心的赛义德才不会做这种不稳重的事情,于是左右为难之下,只好耐着性子,仔细分辨着前后顺序,顺便骂几句娘,诅咒一下某罗马落魄贵族的先人。
时至深夜,就在赛义德即将崩溃的时候,总算将八十四封飞鸽传书拼到了一起。
等拼好之后,赛义德才崩溃的发现,在书信背后不明意义的图画,拼凑起来是汉人那边的青龙图腾。
也就是说,如果按背面的图案来拼接的话,或许用不了一刻钟,他就能拼好。
“该死的,发信人和经手人还不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用两种文化的东西组成一个答案?是觉得赛义德太过渊博吗?”
咒骂的同时,还默默的将顺序错误的两张图案对调了过来。
凑着油灯,赛义德努力摒弃着内心的负面情绪,仔细阅读起来。
“见字如面,白虎七宿,昴宿星官安康。
北斗卫字旗甲四向你问好!
今有拜占庭之贵族名曰卢基乌斯.奥古斯都向天机大人效忠,然其宗族困厄于拜占庭之皇室……
拜请昴宿星官务必行救援之事,此事已得天机大人首肯……
一应花费,将在昴宿星官明年春日,商队抵达长安之时报销,还请详细记载明细,必要时,最好有文件作证……
另,事成之后,酬劳将会以明年的交易税进行减免抵扣,折扣为总值的四成……”
“嘶,四成?超过八万贯了,干的过哈,这还只是酬劳。
花费里面还是再做些文章,不是有凭证就行吗?拜占庭的税务官还欠着我一个大人情呢,几张文书的事,想必没什么困难吧?
赛义德又将拉丁文书前后看了一遍,心中便有了几分底气,花钱捞人呗,还是一个边缘贵族,难度不大。
祖上也不过是个侯爵,这等人物说不定都不用惊动君士坦丁二世那个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