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吾乃世家子 > 第234章 军火商人上线了!

吾乃世家子 第234章 军火商人上线了!

    “谁?你说谁求见?”崔尧有些莫名其妙, 在他躲了几天清闲之后,终于有人找上门来,而不是丢下礼单就走。

    “家主,是西人昂撒教皇,还有原先家中的那个黄毛道士一同联袂造访。”

    崔尧搞不懂他们的目的,可人家毕竟是打着恭贺崔尧喜得贵女的名头而来,总不能拒之门外。

    “请他们在前厅稍待,某家随后就到。”崔尧吩咐了门子,然后将女儿交还给沈雁秋,低声道:“某家去去就来。”

    沈雁秋却嫌弃道:“郎君,您还是去忙正事去吧,妾身好不容易哄睡了,您一来,就非要逗弄醒了才罢休,便是逗醒了也就算了,上下颠动的,非要惹哭了才算尽兴。

    算妾身求你,这是个还不满月的婴孩,不是玩物。”

    崔尧有些尴尬,这不是没带过孩子么,练练手怎么了?谁还没有第一次?不让玩拉到,下午我去耍我妹妹去。

    要说我娘肯定是带点什么基因突变的,生的两个娃儿一个比一个皮实,比如某家,再比如大头囡囡,才不过七天,就能支楞起那个大脑袋,你敢信?

    沈雁秋一眼就看出来崔尧所想,连忙劝阻道:“婆婆都撵了你多少次了?可别去找不自在了。”

    崔尧闷声道:“某家省得。”

    于是怏怏不乐的去了前厅。

    入得厅堂,却见两名黄毛汉子也未就坐,二人低着脑袋,撅着屁股好像在研究着什么,样子看起来非常之猥琐。

    “咳。”

    崔尧提醒了一声,二人却不为所动,兀自用那西夷土语议论着什么。

    “我说,二位研究什么呢?这么着紧?”

    还是 约瑟夫率先回过神来,只见他扯扯约翰的袖子,二人这才站起身来,挂上了礼貌的笑容。

    “侯爵先生,今天的天气当真是不错,暑气尽消,凉爽宜人,我才发现东方的秋日格外舒适,让人想起了家乡的岁月。”

    “ 大唐一向四季分明,所谓秋高气爽,确实是一个适合游玩的季节,二位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在长安四处走走呢?”

    约瑟夫做了一个标准的揖礼,说道:“听闻尚书大人前几日喜得贵女,今日我随吾皇一道,特地来恭候大人的。”

    崔尧往二人身后看了看,随口说道:“就……空着手来的?”

    随后又确认一眼,说道:“你手中的玩意是家母的作品,也是家母的心爱之物,还请放回原处。”

    约翰颇有些尴尬的把放在背后的小型坦克模型又放回到博古架上,嘴里仍在找补道:“令堂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我方才看了看,那根管子是炮管吧?这东西做什么用的?叫什么名字?”

    崔尧笑道:“不过是家母闲暇之时摆弄的玩物罢了,逗小孩子的玩意,不值一哂。”

    崔尧岔开话题,不动声色的将那物事放在了手边,警惕的意味有些明显。

    谁知约翰却好像没什么眼色,仍在喋喋不休道:“侯爵先生,以我观之,此物无论是造型还是设计功效,都颇为适合战场。

    试想,将此物放大到五步长短,炮管也等比例增大到拳头大小的口径,配合这种无视地形、钢板循环的八对轮子……”

    “我说了,这只是玩具,还请教皇大人莫要再异想天开了。”

    约翰有些不解,但仍是礼貌的摊摊手:“这真是太遗憾了,我以为阁下会喜欢讨论这些,毕竟您是一位出色的将军,不是吗?”

    崔尧有些后怕,娘嘞,这厮眼睛够刁的,履带这种玩意,不会让他搞懂了吧?大意了,大意了。

    这可是未来十年大唐军工的发展方向,只待内燃机一旦定型,大唐军队的步坦协同,马上就能走上快车道。

    ……

    还真是不能小觑古代人呢,无论是东西方,皆有明眼人的存在,尤其是这位教皇,其身上的某些特质,总是让崔尧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可若说他也是妄人,又有些不合理,毕竟谁还会不认识坦克?且西方之昂撒国的资料,崔尧最近也恶补了不少,可以说发展的极为不均衡。

    有很多亮点的同时,又有很多方面仍然相当原始,就好像被人拔苗助长了一般,甚是诡异。

    崔尧于是试探道:“教皇阁下,可曾尝试过我国的宫廷玉液酒?”

    呸,进错频道了,这种老梗,老外也不知道啊。

    看二人一脸懵圈的样子,崔尧强笑道:“我听说贵国有个组织叫LGbtq?”

    二人仍是一脸无知,面面相觑。

    “敢问大人从何处得知?我国不曾有什么神秘组织啊?这名字也太怪异,是指什么?”

    崔尧打岔道:“兴许是某家情报有误,以讹传讹了。二位此次前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约翰听到主人相询,立刻进入了状态,言道:“我等此次前来,一来是为了祝贺侯爵大人,二来则是为了军火采购而来。”

    “军火?我大唐并未有出售军火的打算呀。”崔尧老神在在的说道。

    约瑟夫紧跟着敲起了边鼓:“是这样的,大唐的火炮技术不是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多次了吗?

    我等也不敢妄想大唐有最新武器出售,在辽东归来的路上,我曾听闻大人与其他将军闲聊起报废军备之事。

    当时大人不是说要将第一代的臼炮回炉吗?

    如此费时费力,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炉铁水,莫不如废物利用,将淘汰的火器卖于我等。

    您放心,价格好商量!”

    崔尧反问道:“滑膛炮吗?我记得你们的工艺水平也能制作滑膛炮,为何要舍近求远,购买我国的报废品呢?”

    约瑟夫小意说道:“是这样的,我国的基础工业水平离大唐还有很大差距,每制作一门合格的臼炮,残次品与合格品的比例高达七比一,甚至十比一!

    虽然近些年来,良品率的比例在稳步提升,可相较大唐,无论是工艺还是耐久性,都不可同日而语。

    在下是这般想的,与其投入海量资源研发工艺改进,还不如沿着前人的道路,走一条康庄大道。

    所以,我与教皇陛下商议过,以我昂撒国力、或是以成本考量,属实是造不如买。”

    “造不如买吗?”崔尧一时间有些恍惚,这四个字很刺耳啊。

    “对!这是我国上层的一致决定。”

    “那如此来说,贵国的上层还真都是精英人士。”

    “阁下谬赞,这只是简单的成本核算罢了。”

    “对,很英明的核算,不过如果我卖给你们,将来有一天你们把炮口对准我大唐呢?某家岂不是成了助纣为虐的罪人?”

    约翰站起身来,连连表态:“怎么会呢?我国可是第一个向大唐申请建立邦交的西方国家,对此,我们还是很有诚意的。”

    崔尧看着窗口,有些无谓的说道:“诚意什么的,我倒不是很在意,我想问问,既然是替我大唐处理过时的玩意,而你们也得到了合用的火器……

    那我……能有什么好处呢?”

    约翰与约瑟夫顿时心中一喜,有戏!娘的,东方人果然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嘴里喊着家国,心里全是生意。

    约瑟夫强忍心中喜悦,凑近了小声说道:“您看,给您三成好处,可以吗?”

    崔尧大义凛然道:“某家岂是那种人?尔等未免看扁了某家!”

    卧槽,这是不够,还是方向不对?二人有些不明所以,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崔尧见这二人不上道,遂循序引诱道:“你们想啊,这事怎么说也是盗卖国有资产,呸,朝廷资产,那大概率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吧?”

    “您自己不是也有工坊吗?其实我们买您的军火,也是可以的。”

    “那成什么了?某家不就成了卖国贼了?不妥、不妥。”

    二人相视一眼,有区别吗?

    “某家自产的,不需要成本吗?有无本的买卖为何不做?”

    哦~明白了,有话您还是直说,太委婉了,我等蛮夷听不懂。

    崔尧捋捋袖子说道:“你们想啊,做这等买卖需要担多少风险?上上下下我得打点多少人?远的不说,看守武库的士卒是不是得提前通个气?”

    “呃,理论上士卒们哪敢和大人们计较?”

    “那是你们西方,我大唐自有国情在此,人人都以家国为念,岂能如此轻贱?那不得收买吗?”

    “那也花不了多少吧?”

    “你不懂,好几个班次呢,哪个也不能落下,本将军在军中一向讲究一视同仁。”

    “那也没多少啊。”

    “这才一处,巡查武库的御史要不要打点?工部出入库的司马要不要打点?东西出了武库,坊门守卫的坊官呢?

    出入城门的守卫呢?

    大街上溜达的不良人和靖安司呢?

    这些还只是底层,须知他们帮不了什么忙,坏起事来,只需喊一嗓子,大意不得。

    兵部呢?人多嘴杂,在所难免,保不齐谁头脑发昏,非要用旧装备练兵,你不得提前招呼一下?万一哪个愣头青报上去了,你我不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兵部的人要全部都招呼一遍才行。

    再说礼部……”

    约翰忙拦着道:“这里有礼部什么事?据我所知,你们的礼部不是管礼仪的吗?”

    “还是啊,我大唐自有国情在此,礼部现在祭天都得礼炮齐鸣,你不知道吗?不信你去问问,今年的上元庆典是不是万炮齐发?”

    “呃,我不是质疑大人,只是我等并未经历过,有些不明所以。”

    “还有三司……

    我户部也有勾连,当然户部的费用不算大,我主掌户部,还是有些面子的,开销不算大。

    刑部……这个,算了,刑部好像用不到,总而言之,就得这么些。”

    约翰疑惑道:“这不就是满朝文武都知道了吗?如此这般,我为什么不直接找唐皇做这笔生意?”

    崔尧信誓旦旦的说道:“找陛下?人家都不许火器流入州府之外,会卖给你?怎么可能?若是信不着某家,自可去试试。

    不过,若是让吾皇有了警惕,这笔买卖,我看要泡汤哟。”

    约瑟夫算的眼晕,于是索性摆烂道:“您直接说多少吧。”

    崔尧好奇的问道:“你们还没说出多少钱购买一门火炮呢,我怎么报费用?”

    约翰与约瑟夫对视一眼,默契的将费用压低,于是教皇大人矜持的说道:“五十个金币一门,如何?”

    “几钱的金币?纯度如何?”

    教皇大人从怀中掏出一枚西方金币递了过去。

    崔尧捻在手中,随后抛了抛,有些嫌弃的说道:“还不到一两,我看至少得一百枚。”

    约瑟夫连忙说道:“这金币在我国内可是能购买一车粮食的,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用半年!一百金币足以供养五个家庭一年的吃喝了。

    若比之大唐,一枚金币足以兑换贵国一百二十贯!”

    “别蒙人,你说的是长安的粮价,拉到我老家清河你试试,一百二十贯能换五六车粮食。

    长安嘛,天下第一城,自然不具备普适性。”

    说罢,将金币颠了颠,喊道:“来人!”

    话音落下,李志便露了身形。

    “家主,有何事吩咐?”

    崔尧将金币抛了过去,说道:“去,把这枚钱币交给金匠老李,让他验验纯度。”

    李志接过金币,颠了颠,似是有些嫌弃,嘴里却是称喏。

    约翰有些不满,嗔道:“有这个必要吗?都是上好的金子。”

    崔尧嬉笑道:“我不是不信任你们的人品,我只是不信任你们的工艺。”

    呃,好像更伤人呀。

    不多时,李志就返了回来,拿着一张纸片,念道:“重八钱七分,纯金计七成六,杂银一成一,铜九分,呃,还有四分是炉渣。”

    崔尧笑道:“还不错,有七成多的纯金,某家算你八成,八钱也就是半两,一枚金币算你足金六钱十三分。

    一百枚金币,计六斤十三两,与我大唐换算,一两黄金三贯铜钱,一门火炮共计一百八十二贯四百四十文钱。

    算了,给你抹个零,算你一百八十贯,不过这只是出货的价格。

    运费还得自理。”

    “不对啊,若是按粮食计算,一百枚的价值,足以抵用一千两百贯!”

    “我说了,长安粮贵,没有普适性,按我家乡清河计算,最多也就二百贯。何况你这金币纯度不行,回头我还得花人工提纯,怎么不是挑费?”

    约翰细算了一番,即便是一百金币,比起自家的工艺来说,仍是不具备可比性,于是不免有些心动。

    崔尧大剌剌的说道:“既然商定了火炮的价格,那么现在是不是该谈谈好处的事了?

    当然,我自己是无所谓的,按你们说的三成,我也能接受,可其他人的打点,可就不能从我这三成里出了吧?

    某家可不做赔钱买卖。”

    约翰不想斤斤计较,于是淡定的说道:“你说个数吧。”

    “痛快!某家也不多要,连同我自己那份在内,翻一倍,我认为是一个合理的价格!”

    “什么?三百六十贯,就这么一堆就要报废的铁块?”

    “说什么呢?什么叫报废?有能耐你自己造去啊?

    就你们在倭国部署的那些火炮,我们都不稀的回炉,什么玩意?”

    “莫恼,莫恼,约瑟夫也是一时情急,这不是在商议吗?你看三百五十贯如何?”

    这下倒是把崔尧搞的不好意思了,哪有人还价这么还得?怎么不得从二百五开始还?

    “行吧,教皇大人痛快,我也痛快,我也就是交个朋友,钱什么的,我还真不在意。

    货给你们拉到哪?能自己运回去吗?”

    教皇感觉好像又多了道天坑,于是小心问道:“若是帮忙运到我等放在泉州的船上,需要多少花费?”

    “哎呀,泉州?这可是有点距离哩,你看咱们按重量计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