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51 第265章 张无忌的婚事
热门推荐:
穿越之末世女彪悍为母
第七十个神
山海御兽,我站在华夏巨人的肩上
参政皇后
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
我掌握外星科技超越地球
全民转职:鼠王萝莉要种田
亮剑:李云龙要给鬼子送温暖
原神:我们的旅途不会结束
小时候,李旭东一直搞不懂那什么首长为什么要配警卫员,难道首长的命比别人的命要高贵?到了后来当了兵之后,才渐渐知道首长的含义。
战斗力和指挥连续性是靠那些首长来保障的。
一支部队没了主心骨,士气绝对不会高到哪里去。而且每位指挥员的风格不同,贸然改变风格,底下的军队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至于具有战略地位的大首长,那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李旭东也明白了“君子不救,圣人则当仁不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学会了尊重他人命运,享受缺德人生。毕竟救人可以,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能让自己身陷死地。
人的名,树的影。李长河在缅甸的声望一日高过一日,究其原因,还是有个能谋划的爹和几个实干家的妈。
有钱有人脉有资源,还用闪电般的速度娶了两个军队实权派的女儿做老婆。无论是亲近哪个超级大国的政客,都要卖几分面子给李家,至少在明面上,谁也不敢公开对他使绊子。
计划很粗糙,但很管用,外部的事情妈妈们负责搞定,内部的事情两父子搞定。李长河的任务就是发表演说,对着缅甸的现状针砭时弊,争取收获更多的人心,然后耐心的等待老爹李旭东的大军浩浩荡荡杀到曼德勒,他再主持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最后登上王座。
李长河结婚的时候,李家的家长虽未出面,但新任家主李星河出面了,这就给足了女方面子。一个小国的小军阀,难道还真敢指望李家老家主出面不成。
张无忌也要准备结婚了,对象还真是米脂的婆姨,长得那是一等一的漂亮,说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话真不掺假。
这女孩是米脂县城东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大名刘巧儿,勤劳、善良、朴实能干,汇集了华夏女人所有的优点。
在张无忌看来,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她的双手十分粗糙。这种女孩要是嫁给农民子弟,里外里绝对是一把好手。
刘巧儿翻了年就十七岁。十二岁时家里就帮他定了亲,男方长啥样,她没见过。
那时候的婚姻过程是颠倒的,很多人连面都没见过就定了亲,然后结婚进洞房。恋爱?当然得在结婚之后了。
乡下人的观念很朴素,女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养到十四五岁就把她嫁出去,换回来的彩礼好给哥哥娶媳妇儿。
等她十四岁即将准备结婚那年,男方突然得了肠痈的急症,在卫生院碰上了医生,见他疼得满地打滚,给他开了两片去痛片,又叮嘱他家人马上送他去县城,毕竟小小的卫生院压根就不具备开刀的条件。
止痛片吃下去,当时好了些,家人也就不着急,四十里路到县城,得赶着牛车不是。结果还没到县城呢,这小伙子就一命呜呼了。
有人骂她是白虎,说她是克夫命,还没过门就守了望门寡。所谓望门寡就是定了亲,结果男人离世,女方因此守寡。
“白虎”,患无毛症女性的称谓,民间俗称“白虎”。一般女性无毛症大多是生理性,其体内没有重要病变,也不影响健康和生育。据调查,2.5%的女性完全无阴毛,12%的女性阴毛十分稀疏。
古有“白虎克夫,青龙克妻”的说法。许多人认为白虎女不吉利、不能生育、不能给予男人爱、不能给家庭带来幸福,谁娶了白虎女会晦气不说,家庭也会遭恶运。
刘巧儿是不是“白虎”,张无忌不知道,但既然认定了这个姑娘,白虎自己也照样娶!
破四旧这么些年了,一些封建糟粕依旧顽固的盘踞在民众的大脑里,挥之不去。不管是不是干部身份,只要不是自己家里的小子娶媳妇儿,很多人都乐见其成。
有些不信这些的,娶了这样的女儿家,日子过得红火还好说,要是遇到什么挫折,难免会疑神疑鬼的,说不定还会把气头撒在女人身上,不是打就是骂,没个好脸色。
县委的刘主任顾念着一段香火情,还是写了封信给李旭东,把这个事说了个清楚。婚姻大事,李旭东不点头,刘主任就不信张无忌这个小奶娃敢私自做主。
李旭东接到信的时候已经连行李都准备好了,本是直奔星城的,现在陕北必须去一趟,给这未来的儿媳撑撑腰。婚姻不是儿戏,关乎着女孩的一辈子。李家遵循古礼,“七出三不去”改成了“五出”,少了“恶疾”和“无子”。
老爹要来?接到电报的张无忌愣住了,老爹这是干啥来了?是检查自己的作业?还是反对自己的这桩婚事?总不至于是特意跑过来看一趟刘爷爷吧。
张无忌心里闪过无数念头,他知道老爹是个什么性子,反对婚事是不成立的,老爹不信很多迷信。单纯的来看望自己?那也是没可能的。难道是自己最近的懈怠惹得老爹不高兴了?
“无忌,要我说啊,你爹应该是不赞同你的婚事,特意过来敲打你。”郑桐也不信迷信,但老一辈人信迷信呐。
“不会的,我爹应该是来检查我这里的进度来了,也有可能是要出席我的婚礼。桐子哥、碧云姐,大家伙儿帮帮忙,打扫打扫卫生,咱们争取把知青点弄得漂漂亮亮的。”张无忌虽然不敢肯定,但自己老爹能过来,那还真是重视自己的标志。
是的,李旭东很重视这个异姓儿子,他不仅是自己血脉的延续,老张家也要靠他撑起来。这是对张叔的承诺,刘主任也可以做个见证。
榆林到了,这个昔日的九边重镇,看起来破破慥慥的,这里不仅有内地的建筑,还有匈奴人建造的统万城。
李旭东一行八人,除了两个贴身保镖,剩下的五个都是上面派过来的同志。
从榆林的领导那儿协调了两辆吉普和一台卡车,什么三转一响之类的,李旭东购置了两套。一套是聘礼,一套留给小两口。
“公器私用”,李旭东也是没办法,行程很紧,事赶事都凑到一块堆了。
结婚是要定婚期的,李旭东来了县委,请刘主任作证婚人,也不管什么老黄历了,明天就办婚礼,办完李旭东就走。
“爹,这是我在这里认识的知青郑桐,这是庄碧云,是桐子哥的对象,这位是刘巧儿,我选的媳妇儿。”张无忌有些无奈,自己选了个好日子,结果老爹来了,节奏就变了,被老爹搞成了一堆乱麻。
“李叔叔好!”郑桐和庄碧云倒是异口同声,刘巧儿却有些不知所措,趴在地上给公爹磕了个头以示敬意。
“乖孩子,快起来,快起来,我们家可不兴这套礼节。无忌,还不把巧儿扶起来。”李旭东不能拉扯儿媳,只好朝着无忌伸脚踢去。
“哦,爹,我的奖励呢?您给我带来了没有?”张无忌来此的两个目的这就算完成了一个,还剩下两百亩的苹果林没完成了。
“别急,是你的那份谁也抢不走。你先求你刘爷爷当证婚人,然后再把聘礼送过去,明儿咱就把婚事办了。”
李旭东转过头,又对着巧儿说道:“巧儿啊,我这当爹的先给你赔个礼道个歉,实在是我比较忙,没时间安排你们的婚事,所以我主张咱们择日不撞日,明儿你和无忌就办结婚酒。我呢,参加完你们的婚礼还要赶着出差。对不起了啊。”
说完,李旭东从包里拿出一套用红缎子包裹的首饰递给无忌,又拿出一个大信封交给刘巧儿。“咱们家没什么规矩,家里男人在外面忙事业,女人负责管理家庭,你过了门,今后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月例,要是生了孩子,孩子也同样有月例。巧儿,你出嫁了,适当的补贴娘家也是你的应有之义,总不能自己日子过好了,爹娘都不管了吧。”
这时代的女人,嫁出去再回娘家,那就是走亲戚。想赖在娘家,或者一直当扶弟魔,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说完了无忌和巧儿的事情,李旭东在郑桐和庄碧云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知青点的建设工程。一个不算大的防空洞里,架子上都是正在培育的凤尾菌和香菇。
“嗯,还不错,这些东西销售出去有困难么?”李旭东问道。
“叔,没困难,榆林这片地方我们基本上都跑了一遍,除了供销社,我们还去了一些大企业推销。冬天能吃到新鲜菜不容易,我们知青点正准备继续挖洞,扩大经营呢。”郑桐有些自豪地说道。
转了一趟防空洞,又来到育苗基地,庄碧云骄傲的说:“叔叔,您看这里,这是郑桐想出来的方法,两棵树苗栽在一起,然后切去一半,让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将来这样的苹果树会不会结果。”
“不知道没关系,各种方法都试着来,同时做好记录。哪种长得好,就精心培育哪种。实践出真知嘛!我只是有些遗憾,这样的实验基地内地太少啦,要是多一些这样的基地,咱们可以把周围的几个县都变成苹果之乡呐。”
李旭东点了点头,张口问道:“我看你俩都很不错,留在这里可惜了啊。你们是打算在这里扎根吗?”
郑桐有些沮丧的说道:“叔,我们的家庭成分都不太好,我俩都是臭老九的后代,不留在这里,还能去哪啊!要不是无忌兄弟来了,我们这日子真是没盼头了。”
庄碧云听到这话,脸上也尽显迷茫之色,这知青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也许这一辈子就待在这个山窝窝里了吧。
站在苹果基地,几十棵光秃秃的苹果枝倔强的挺立着,这就是张无忌一年来的成果。看着树苗不多,但只要前期照顾好了,只要再经历一个寒冬,这些苹果树就会开花结果。
“小郑、小庄,谢谢你们帮了无忌这么多,没有你们的支持,这小子做不到这么好。叔这里有两份工作,你们愿不愿意参加?不过这个工作比较艰苦,尤其是这一趟,我要一直南下,经云贵高原到另一个国家。路上或许还会遇到危险,你们敢不敢干?”
李旭东很喜欢这两个年轻人,也想着能帮一把,便抛出了橄榄枝。
“叔,这出国是怎么回事?不是那啥吧?”郑桐这小子心直口快,虽有些花花肠子,但整体上还是个好青年。
“放心,不是要你们叛逃,叔也没那个胆子去做叛国的事情。这次跟叔一起来的,有军委的同志,也有海子里的官员。因为一些事情不好说,也不能说,所以我只能问你们一句,跟不跟我走?”李旭东笑了,笑得很灿烂,这俩孩子尽管待在这里很不开心,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国心,值得赞扬。
“叔,能再多问一句么?我俩跟着您,需要干些什么?”庄碧云问道。
“做什么,一些文字工作和统计工作,大概就是做我的文秘和通信员。事情比较繁杂,你们学习的机会也很多,我需要用着顺手的人。你们也可以放心,叔知道你们是两口子,不会拆散你们的。”
谨慎、细心,李旭东给庄碧云贴上了标签。
郑桐看着庄碧云,重重的点了点头,庄碧云也看着郑桐,同样重重点了点头。
“嘿嘿,叔,谢谢您,我俩尽量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按时完成任务。”郑桐感激的看着李旭东,郑重地说道。
“嗯,先说清楚啊,在我这里,事情没全部完成之前,是不能回家的。这个过程快的话三五个月,慢的话一年半载。每个月的工资参照香江的白领,你们是要现金、黄金,还是外币?”李旭东问道。
“那没事儿,我们待在这里,不一样回不了家么,再说,我俩也想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至于工资,叔,外币吧,那玩意儿可以去友谊商店,超牛逼的。”郑桐心里都乐开了花,香江的工资是多少,他不知道,但只要比内地的工人工资高,那还有啥说的。
战斗力和指挥连续性是靠那些首长来保障的。
一支部队没了主心骨,士气绝对不会高到哪里去。而且每位指挥员的风格不同,贸然改变风格,底下的军队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至于具有战略地位的大首长,那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李旭东也明白了“君子不救,圣人则当仁不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学会了尊重他人命运,享受缺德人生。毕竟救人可以,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能让自己身陷死地。
人的名,树的影。李长河在缅甸的声望一日高过一日,究其原因,还是有个能谋划的爹和几个实干家的妈。
有钱有人脉有资源,还用闪电般的速度娶了两个军队实权派的女儿做老婆。无论是亲近哪个超级大国的政客,都要卖几分面子给李家,至少在明面上,谁也不敢公开对他使绊子。
计划很粗糙,但很管用,外部的事情妈妈们负责搞定,内部的事情两父子搞定。李长河的任务就是发表演说,对着缅甸的现状针砭时弊,争取收获更多的人心,然后耐心的等待老爹李旭东的大军浩浩荡荡杀到曼德勒,他再主持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最后登上王座。
李长河结婚的时候,李家的家长虽未出面,但新任家主李星河出面了,这就给足了女方面子。一个小国的小军阀,难道还真敢指望李家老家主出面不成。
张无忌也要准备结婚了,对象还真是米脂的婆姨,长得那是一等一的漂亮,说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话真不掺假。
这女孩是米脂县城东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大名刘巧儿,勤劳、善良、朴实能干,汇集了华夏女人所有的优点。
在张无忌看来,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她的双手十分粗糙。这种女孩要是嫁给农民子弟,里外里绝对是一把好手。
刘巧儿翻了年就十七岁。十二岁时家里就帮他定了亲,男方长啥样,她没见过。
那时候的婚姻过程是颠倒的,很多人连面都没见过就定了亲,然后结婚进洞房。恋爱?当然得在结婚之后了。
乡下人的观念很朴素,女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养到十四五岁就把她嫁出去,换回来的彩礼好给哥哥娶媳妇儿。
等她十四岁即将准备结婚那年,男方突然得了肠痈的急症,在卫生院碰上了医生,见他疼得满地打滚,给他开了两片去痛片,又叮嘱他家人马上送他去县城,毕竟小小的卫生院压根就不具备开刀的条件。
止痛片吃下去,当时好了些,家人也就不着急,四十里路到县城,得赶着牛车不是。结果还没到县城呢,这小伙子就一命呜呼了。
有人骂她是白虎,说她是克夫命,还没过门就守了望门寡。所谓望门寡就是定了亲,结果男人离世,女方因此守寡。
“白虎”,患无毛症女性的称谓,民间俗称“白虎”。一般女性无毛症大多是生理性,其体内没有重要病变,也不影响健康和生育。据调查,2.5%的女性完全无阴毛,12%的女性阴毛十分稀疏。
古有“白虎克夫,青龙克妻”的说法。许多人认为白虎女不吉利、不能生育、不能给予男人爱、不能给家庭带来幸福,谁娶了白虎女会晦气不说,家庭也会遭恶运。
刘巧儿是不是“白虎”,张无忌不知道,但既然认定了这个姑娘,白虎自己也照样娶!
破四旧这么些年了,一些封建糟粕依旧顽固的盘踞在民众的大脑里,挥之不去。不管是不是干部身份,只要不是自己家里的小子娶媳妇儿,很多人都乐见其成。
有些不信这些的,娶了这样的女儿家,日子过得红火还好说,要是遇到什么挫折,难免会疑神疑鬼的,说不定还会把气头撒在女人身上,不是打就是骂,没个好脸色。
县委的刘主任顾念着一段香火情,还是写了封信给李旭东,把这个事说了个清楚。婚姻大事,李旭东不点头,刘主任就不信张无忌这个小奶娃敢私自做主。
李旭东接到信的时候已经连行李都准备好了,本是直奔星城的,现在陕北必须去一趟,给这未来的儿媳撑撑腰。婚姻不是儿戏,关乎着女孩的一辈子。李家遵循古礼,“七出三不去”改成了“五出”,少了“恶疾”和“无子”。
老爹要来?接到电报的张无忌愣住了,老爹这是干啥来了?是检查自己的作业?还是反对自己的这桩婚事?总不至于是特意跑过来看一趟刘爷爷吧。
张无忌心里闪过无数念头,他知道老爹是个什么性子,反对婚事是不成立的,老爹不信很多迷信。单纯的来看望自己?那也是没可能的。难道是自己最近的懈怠惹得老爹不高兴了?
“无忌,要我说啊,你爹应该是不赞同你的婚事,特意过来敲打你。”郑桐也不信迷信,但老一辈人信迷信呐。
“不会的,我爹应该是来检查我这里的进度来了,也有可能是要出席我的婚礼。桐子哥、碧云姐,大家伙儿帮帮忙,打扫打扫卫生,咱们争取把知青点弄得漂漂亮亮的。”张无忌虽然不敢肯定,但自己老爹能过来,那还真是重视自己的标志。
是的,李旭东很重视这个异姓儿子,他不仅是自己血脉的延续,老张家也要靠他撑起来。这是对张叔的承诺,刘主任也可以做个见证。
榆林到了,这个昔日的九边重镇,看起来破破慥慥的,这里不仅有内地的建筑,还有匈奴人建造的统万城。
李旭东一行八人,除了两个贴身保镖,剩下的五个都是上面派过来的同志。
从榆林的领导那儿协调了两辆吉普和一台卡车,什么三转一响之类的,李旭东购置了两套。一套是聘礼,一套留给小两口。
“公器私用”,李旭东也是没办法,行程很紧,事赶事都凑到一块堆了。
结婚是要定婚期的,李旭东来了县委,请刘主任作证婚人,也不管什么老黄历了,明天就办婚礼,办完李旭东就走。
“爹,这是我在这里认识的知青郑桐,这是庄碧云,是桐子哥的对象,这位是刘巧儿,我选的媳妇儿。”张无忌有些无奈,自己选了个好日子,结果老爹来了,节奏就变了,被老爹搞成了一堆乱麻。
“李叔叔好!”郑桐和庄碧云倒是异口同声,刘巧儿却有些不知所措,趴在地上给公爹磕了个头以示敬意。
“乖孩子,快起来,快起来,我们家可不兴这套礼节。无忌,还不把巧儿扶起来。”李旭东不能拉扯儿媳,只好朝着无忌伸脚踢去。
“哦,爹,我的奖励呢?您给我带来了没有?”张无忌来此的两个目的这就算完成了一个,还剩下两百亩的苹果林没完成了。
“别急,是你的那份谁也抢不走。你先求你刘爷爷当证婚人,然后再把聘礼送过去,明儿咱就把婚事办了。”
李旭东转过头,又对着巧儿说道:“巧儿啊,我这当爹的先给你赔个礼道个歉,实在是我比较忙,没时间安排你们的婚事,所以我主张咱们择日不撞日,明儿你和无忌就办结婚酒。我呢,参加完你们的婚礼还要赶着出差。对不起了啊。”
说完,李旭东从包里拿出一套用红缎子包裹的首饰递给无忌,又拿出一个大信封交给刘巧儿。“咱们家没什么规矩,家里男人在外面忙事业,女人负责管理家庭,你过了门,今后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月例,要是生了孩子,孩子也同样有月例。巧儿,你出嫁了,适当的补贴娘家也是你的应有之义,总不能自己日子过好了,爹娘都不管了吧。”
这时代的女人,嫁出去再回娘家,那就是走亲戚。想赖在娘家,或者一直当扶弟魔,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说完了无忌和巧儿的事情,李旭东在郑桐和庄碧云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知青点的建设工程。一个不算大的防空洞里,架子上都是正在培育的凤尾菌和香菇。
“嗯,还不错,这些东西销售出去有困难么?”李旭东问道。
“叔,没困难,榆林这片地方我们基本上都跑了一遍,除了供销社,我们还去了一些大企业推销。冬天能吃到新鲜菜不容易,我们知青点正准备继续挖洞,扩大经营呢。”郑桐有些自豪地说道。
转了一趟防空洞,又来到育苗基地,庄碧云骄傲的说:“叔叔,您看这里,这是郑桐想出来的方法,两棵树苗栽在一起,然后切去一半,让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将来这样的苹果树会不会结果。”
“不知道没关系,各种方法都试着来,同时做好记录。哪种长得好,就精心培育哪种。实践出真知嘛!我只是有些遗憾,这样的实验基地内地太少啦,要是多一些这样的基地,咱们可以把周围的几个县都变成苹果之乡呐。”
李旭东点了点头,张口问道:“我看你俩都很不错,留在这里可惜了啊。你们是打算在这里扎根吗?”
郑桐有些沮丧的说道:“叔,我们的家庭成分都不太好,我俩都是臭老九的后代,不留在这里,还能去哪啊!要不是无忌兄弟来了,我们这日子真是没盼头了。”
庄碧云听到这话,脸上也尽显迷茫之色,这知青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也许这一辈子就待在这个山窝窝里了吧。
站在苹果基地,几十棵光秃秃的苹果枝倔强的挺立着,这就是张无忌一年来的成果。看着树苗不多,但只要前期照顾好了,只要再经历一个寒冬,这些苹果树就会开花结果。
“小郑、小庄,谢谢你们帮了无忌这么多,没有你们的支持,这小子做不到这么好。叔这里有两份工作,你们愿不愿意参加?不过这个工作比较艰苦,尤其是这一趟,我要一直南下,经云贵高原到另一个国家。路上或许还会遇到危险,你们敢不敢干?”
李旭东很喜欢这两个年轻人,也想着能帮一把,便抛出了橄榄枝。
“叔,这出国是怎么回事?不是那啥吧?”郑桐这小子心直口快,虽有些花花肠子,但整体上还是个好青年。
“放心,不是要你们叛逃,叔也没那个胆子去做叛国的事情。这次跟叔一起来的,有军委的同志,也有海子里的官员。因为一些事情不好说,也不能说,所以我只能问你们一句,跟不跟我走?”李旭东笑了,笑得很灿烂,这俩孩子尽管待在这里很不开心,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国心,值得赞扬。
“叔,能再多问一句么?我俩跟着您,需要干些什么?”庄碧云问道。
“做什么,一些文字工作和统计工作,大概就是做我的文秘和通信员。事情比较繁杂,你们学习的机会也很多,我需要用着顺手的人。你们也可以放心,叔知道你们是两口子,不会拆散你们的。”
谨慎、细心,李旭东给庄碧云贴上了标签。
郑桐看着庄碧云,重重的点了点头,庄碧云也看着郑桐,同样重重点了点头。
“嘿嘿,叔,谢谢您,我俩尽量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按时完成任务。”郑桐感激的看着李旭东,郑重地说道。
“嗯,先说清楚啊,在我这里,事情没全部完成之前,是不能回家的。这个过程快的话三五个月,慢的话一年半载。每个月的工资参照香江的白领,你们是要现金、黄金,还是外币?”李旭东问道。
“那没事儿,我们待在这里,不一样回不了家么,再说,我俩也想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至于工资,叔,外币吧,那玩意儿可以去友谊商店,超牛逼的。”郑桐心里都乐开了花,香江的工资是多少,他不知道,但只要比内地的工人工资高,那还有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