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 第673章 入蜀的方法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第673章 入蜀的方法

    贾诩是个聪明人,立即明白过来,他咬咬牙:“齐公托付,臣不敢辞,愿倾尽全力,为齐公把军院建起来。”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

    “只是,臣还有一事不明。”

    “请讲。”

    “今齐公据半壁江山,不日南下,三两年内,即可平定天下,可军院新建,难以在三五年内培养出优秀的将才,待天下大定,士兵卸甲归田之时,培养这些将才,又有何用?”

    “文和,天下的战事永不会平息,待江山一统之后,我再大军北上,清剿鲜卑、匈奴,南下平定南蛮、山越,海陆两军东征什么高句丽,再西征西域,手里这点将才如何够用?”

    “齐公志向远大,臣佩服万分,愿助齐公,创不世基业。”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报……”一个士兵进来:“报齐公,收到襄阳方向传来的飞鸽传书。”

    “哦,看来襄阳有大动静了。”陈炎接过来打开看了起来。

    “主要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十天前,一支近万兵力的军队从襄阳出发,顺汉水而下,动向不明。另一个是,另外一支五千左右兵力的军队,也是从襄阳出发,走水路而下,也是动向不明。文和,你看这两支军队的动机是什么?”

    这两支军队,一支是攻打淮南的军队,一支是进入蜀地的军队。可惜,陈炎的密探只是潜伏在襄阳,且从襄阳出发的军队走的是水路,也没办法跟踪。所以,密探只知道有两支军队从襄阳出发,却没办法打探到其目的地。当然,这也是密探在襄阳经营没多久的缘故,没办法渗透到荆州核心里面去。

    “这恐怕难以判断,但……其中一支,可能是攻打淮南的。”

    “那就是说,淮南战事已起,只是路程太远,我还没有收到消息。”

    “有此可能。”

    “那你以为哪支军队是攻打淮南的?”

    “孙权此前两次攻淮南不成,尤其最近一次还吃了败仗,损失惨重,今他再攻淮南,必不会只求荆州方向出五千左右的援军,故我以为应该是近万兵力的那支。”

    “文和言之有理。荆州军进军淮南,路程遥远,只能走水路,这进军路线……”

    “孙权两次进攻合肥,均是走濡须口,此次也不例外,如此一来,荆州军就不能在濡须口登岸,那只能在皖城方向登岸,再走陆路,攻打合肥,这陆路也不近,起码有六七百里吧?”贾诩没去过扬州,对扬州的路况认识模糊,实际没有他说得那么远。

    陈炎只是点了点头:“我事先已提醒过子龙了,想必他早就做好准备,不过……我还是让高仲从派援军过去,以防万一。”

    “齐公谨慎起见,也是明智之举。”

    陈炎也就不再纠结此事,又说:“至于这支五千兵力的军队动向……我记得此前有消息说,益州刘璋曾派使者去襄阳,莫非这是进入益州的?”

    他想起历史上,刘璋引刘备入蜀之事 ,便觉得这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贾诩不知道历史,对这种看法并不支持:“就算刘璋与荆州结盟,想必也不会轻易引荆州军队进入益州吧,难道他不怕引狼入室吗?”

    “哈哈哈哈,刘璋暗弱无能,当年张鲁在时,他以一州之力,尚且畏惧张鲁,今我在汉中屯两万五千兵力,他岂会不畏惧?畏惧之下,引荆州军队进入益州,也不无可能……看来,该是我动兵的时候了。”

    “齐公想对益州动兵了?可是,此前齐公一直按兵不动,怎么得知荆州军队入蜀后,齐公就动兵了?”贾诩也想不明白了,陈炎在敌军实力弱的时候,都没动兵,如今荆州军入蜀,敌军实力加强了,陈炎反而要动兵了。

    “从汉中入蜀,唯有走蜀道,但蜀地易守难攻,蜀道沿途关隘,处处凶险,我若走蜀道,想拿下蜀地,难如登天,早在两年前我,我便定下了入蜀的策略,便是另辟蹊径,避开蜀道,避开重重关隘,从其他道路入蜀。”

    “其他道路?可有其他道路吗?”

    “这世间本没有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蜀道难道不是如此吗?文远驻军汉中已有将近两年时间,我让他开辟入蜀的道路,他亲自带着士兵,寻找当地百姓,探寻道路,真的开辟出一条不为人所知的道路来。”

    实际上,这条入蜀的道路不是张辽开辟的,而是陈炎根据记忆,画出后世入蜀另一条道路,叫荔枝道。据说这是在唐代时,专门为将蜀地的荔枝运送到关中而开发的一条路。陈炎把荔枝道所过之处,告诉张辽,让张辽派人一一查探。历经一年多时间,终于有了成果。

    “去年十二月,他给我传递消息,告诉我入蜀的道路已开辟完成,可供大军通行,还能押运粮草。当时我就给他下令,让他于今年五月开始入蜀,之所以选择五月,一是汉中驻军屯田,种植的正是冬小麦,三四月就可以采收了,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大军也能准备就绪。”

    “走这条道进入穿行巴山,可悄然进入益州巴郡巴东位置,再伺机攻下江州,一旦拿下江州,可切断益州与荆州的联系,届时将刘璋困在益州,再慢慢攻城掠地,用不了一两年时间,刘璋必亡。得了益州后,我再兵进荆州,顺流而下,攻下荆州亦是易如反掌。”

    听到陈炎侃侃而谈,贾诩也是呆若木鸡,想不到陈炎谋划之远。

    “刘璋引荆州军入蜀,必是紧守葭萌关,防范我军南下,他哪会料到,我军能绕过蜀道上的重重关隘,直接兵进巴东,直达临江、江州一带。”

    “齐公深谋远虑。”

    “如今文远所率大军想必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我夺益州的时候到了。不过,在汉中出兵之前,我还得做另外一件事,以振奋士气。”

    “什么事?”贾诩突然明白了过来,连忙行了个礼:“齐公进封齐王,正是时候,军中将士,无不振奋。”

    “哈哈哈哈,文和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