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 第216章 祥瑞神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第216章 祥瑞神鸟

    谢过韩增之后,韩增就悠哉悠哉退出去了,刘询想了想,就下旨宣丞相霍光进宫。

    这一次刘询没有丝毫的铺垫,开门见山地对霍光说:“丞相,上次和你说的事情,你只答应了一条,这一次还请丞相不要拒绝。”

    霍光微微一愣,还没有对上号,刘询就接着说:“三公之下的官员任免,之后丞相直接决定吧。”

    霍光想了想,就知道为什么皇帝刘询要单单提这一条了,许平君立后,太皇太后归政让霍家在后宫的势力极速收缩,现在皇帝把前朝的人事任免权交给自己,这是暗示刘询依旧很尊重霍家,不介意霍家在前朝提拔亲信,算是对霍光的补偿。

    今时不同往日,眼下霍光不接受都不行,不接受,就是不同意皇帝刘询的主动求和,作为政坛老手的霍光不会仅仅因为个人情绪,就给自己和霍家留下足以覆灭的祸根。只是让霍光难以接受的是,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刘询总能突破霍光给自己留下的这最后一线,作为政坛老手的霍光,早已不再把刘询当二十不到的少年了,在他看来,眼前的少年帝王之所以和和气气,完全是在压抑深藏在心中的杀伐决断,霍光同样知道,皇位上的天子,让可以,忍不行。

    不过该走的推辞流程还是要走的,诚惶诚恐地说:“陛下,这万万不可,陛下给老臣的已经太多了,老臣感激涕零,不敢再有僭越。”

    刘询笑了笑,说:“孝武皇帝、孝昭皇帝,两位先皇的能力比朕强太多了,即便如此,两位先皇都需要丞相的辅佐,朕比先皇愚笨,怎么能离得开丞相,所以,请丞相以朝堂为重,万万不要再推辞了。”

    霍光这才表现的很不得已的跪地拜谢,皇帝刘询赶紧把霍光扶了起来,二人再次上演了一出圣主贤臣的戏码。

    紧接着第二天,皇帝刘询一上朝就下旨,所有官员的官俸提升一级,在大臣们高高兴兴地谢恩完毕之后,刘询接着说:“朕现在前朝有丞相,后宫有皇后,但是这天下像朕这样幸运的人又有多少呢?每当想到这一层,朕都无法安眠,朕希望大汉天下的所有人都有家有伴,所以,朕决定对现在尚未婚配的男女、鳏夫、寡妇还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免一年赋税徭役,希望他们也能如朕一样永享太平!”

    这段话说的极有水准,身为帝王单单自己幸福是不够的,还得让朝堂上所有的臣工幸福,和自己亲近的臣工幸福也是不够的,还得把这份幸福传递到整个大汉帝国的全境,谁能想到如此胸怀能出现在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身上。

    消息传到民间,所有人都沸腾了,先皇孝昭皇帝虽然也算仁德,把孝武皇帝最后的苛政逐一废除,但是能把这事情做到如此冠冕堂皇情真意切的,皇帝刘询算是第一个,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觉得盛世近在眼前,京城中无数人都摆出了香案,告慰先祖,祈祷太平,也为皇帝刘询和皇后许平君祈福。

    当然,事情还没有完,各地感谢皇恩的上书就如雪片一样飞进京城,胶东地区更是传来消息,说很多百姓在东海之滨见到了神鸟。

    神鸟耶,祥瑞耶,传说只在周文王和始皇帝时期出现过,当今的帝王是可以比肩这样古代圣王的皇帝呀。

    刘询见到奏疏,哈哈一笑,自言自语地说:“他们说在海边看见了神鸟?哈哈,他们哪里知道,神鸟就在我身边…”说完,一声只有刘询能听到的鸟鸣声响起,周围依旧空无一物。

    笑过之后,刘询再看看奏疏,不再不屑地摇头,突然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微微一愣,再次恢复神智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第二天,皇帝刘询就把胶东出现神鸟的奏疏发下去让众大臣传阅,这份上疏霍光之前就看过,因此并不稀奇,只是他也不知道刘询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位帝王总能别出心裁的出招。

    果然,大臣们见到大汉帝国居然出现了祥瑞,不管信不信,都得先恭贺皇帝,这是好事情,没有人会不开眼地替皇帝证明这是假的。

    刘询端端正正坐在位子上,微笑着听完所有臣工的恭贺,一副非常受用的样子,当所有人都说完之后,才接着说:“神鸟怎么只有胶东有,其他地方官员也一同留意留意,见到神鸟立刻向朕禀报。”

    皇帝这是想看神鸟了?皇帝的旨意下达下去,立刻有人开始揣测起了皇帝的意思,这神鸟又不会停在那里不动,神鸟是会飞的呀,即便皇帝亲临,也能说神鸟已经飞走了呀,这能怪谁。官员为什么这么有动力找鸟呢,因为皇帝在下达这道命令之后,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给了胶东地区丰厚的赏赐。

    不久,各地都发现神鸟的消息就快速汇聚到了刘询的案头,刘询看到这些上疏,笑了笑,再次下旨:丞相霍光辅政有功,以至于出现只有盛世才出现的神鸟,朕心甚慰,决定提高官员俸禄,大赦天下,减免田赋。

    再一次,天下沸腾,连被特赦的刑徒和流民,都决定回归家乡好好过日子了,更别说普通本本分分的平民,皇帝刘询给了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

    “丞相,这可怎么办呀?在这么赏,国库怎么受得了?!”大司农田延年不停地抓着头发,很崩溃地把一大摞账本瘫在了丞相霍光面前。

    也难怪田延年会这么抓狂,他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皇帝刘询时不时就来一次封赏,每次封赏的规模都涉及到了全国,田延年前一茬的活还没有干完,下一茬的活已经在路上了,而且田延年作为大司农,对于国库的剩余极其在意,皇帝刘询花起钱来都不能用流水来形容,这是瀑布呀!

    田延年甚至都觉得,再这么来几次,自己都得殉职在大司农的职位上,来见丞相霍光之前,田延年特意去见了大鸿胪韦贤,大鸿胪韦贤是主管礼法的官员,田延年可怜兮兮地问,从古至今,皇帝对天下的赏赐,有没有顶峰上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