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 第217章 皇帝请客,丞相买单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第217章 皇帝请客,丞相买单

    大鸿胪韦贤自己都是既得利益者,捂着钱乐呵呢,怎么可能嫌弃皇帝给的多,现在一听田延年的话,就知道他什么意思了,冷冷地回了两个字:没有!然后就不搭理田延年了,田延年真是快被搞崩溃了,无奈之下只能前来求助霍光。

    三朝元老的霍光,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样大肆封赏很容易造成国库空虚,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霍光没办法提反对意见呀,全天下都在歌颂皇帝仁德,全朝堂都觉得皇帝是明君,谁现在叫停封赏,谁就会成为大汉公敌,特别是霍光这样已经位极人臣的权臣,只要霍光敢劝谏皇帝,依附于霍光的势力就会自动转向到刘询一边,霍光说什么都不会干这么傻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皇帝下旨的时候,先提到了眼下的太平是因为霍光辅政有功,这已经把霍光给绑上了皇帝的车驾,霍光现在敢提反对意见吗?不敢,提就是自己否定自己的辅政能力,这一点霍光更不会去做。

    见到可怜兮兮的田延年,霍光轻叹了一口气,也没有解释自己不上不下的境遇,反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田延年一愣,我来找你丞相帮忙,你怎么反问起我了,不过田延年也很聪明,既然霍光能这么问,自然也是支持自己的,赶紧想了想,突然灵机一动,说:“丞相不是可以提前看官员的上疏吗?您就先把这些上报祥瑞的奏疏扣下来吧,朝廷一旦没有反应,下边的官员得不到好处,自然就没人再上报了,时间一长,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霍光思量了片刻,点了点头,虽然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却是眼下唯一可能起作用的做法。

    田延年见霍光点头,终于舒了一口气,开开心心地告退准备离开了,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回头问霍光:“丞相,你相信真的有神鸟吗?”

    霍光抬头看了一眼田延年,很认真地说:“我信。”

    田延年听完也没有再说什么,点了点头就告退了,走远了才自言自语地嘀咕:“什么神鸟,切……”

    而霍光的确没有骗田延年,不过霍光心中的神鸟,是之前在刘询身后看到的巨鸟虚影,并不是各地官员在上书中描述的那些祥瑞。

    有了霍光的刻意控制,皇帝刘询看到关于神鸟的上书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彻底消失了,而整个过程刘询都没有再问这件事情,就好像他知道这神鸟已经飞走了一样。

    而霍光在开始扣下诏书不久,就发现了问题,皇帝刘询应该提前就知道这些上疏都是假的,这是在压着丞相霍光收买民心,顺带还把朝堂分化了,这是皇帝请客,丞相买单,真是好算计,等到霍光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嘲地笑了笑,的确,神鸟就在皇帝身边守着,皇帝还需要在外边找什么神鸟,可笑,所有人都被这位少年天子玩弄于股掌之中了。

    其实霍光还忽略了一条刘询的算计,除了霍光猜到的两条以外,刘询也的确想给天下生民减轻赋税徭役,整个大汉帝国,刘询现在行走过的地方还不多,但是他清晰地记得自己从前为了一件草棚被两个混混追打的经历,也记得自己捡到钱后,给那些小乞丐们买饼子吃的时候,那些小乞丐脸上的笑容,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更不遑多让,刘询是真的希望天下太平,真的希望再也没有孩子会在冰天雪地受人欺负,真的希望那些小乞丐能够每天都有饼子吃……

    要是此时韩非和瘦老头知道刘询的内心想法,肯定会欣慰当年狠心让刘询吃苦的选择,这苦是真的没白吃。

    眼下身为皇帝的第一件大事已经有了着落,那就该干第二件大事了,修皇帝的帝陵。

    这件事情原本也是不能落下的,不过是因为刘询继位的时候,仅仅一个立皇后就折腾出了一系列风波,活的事情都处理不完,哪里顾得上死的事情。

    现在眼见朝堂上都是日常政务了,大鸿胪韦贤知道这事情不能再拖了,就上疏给刘询,要求开始准备修建皇陵,刘询知道这个规矩,不过他一直不愿意去提这件事情,毕竟自己还年少,现在就讨论陵墓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不吉利了,因此只要没人提,刘询自己也就不主动问。

    眼下大鸿胪韦贤把这事情抬到桌面上了,就不得不面对,召集大臣们一起讨论,这件事情完全呵护礼法,因此众大臣自然没有人提出异议,而就在大家觉得这次朝会没有什么争议的时候,已经瘦了一圈的大司农田延年站了出来,有些迟疑地说:“陛下,皇陵暂时还不能修……”

    事情办不办,得皇帝说了算,即便从皇帝内心来说,这件事情并不想办,但是这个不想办的最终拍板人也得是皇帝。

    见到刘询脸色沉了下来,大鸿胪韦贤立刻说:“大司农,修建帝陵的重要性,你不会不清楚吧?如果真的不清楚,我就和你说道说道。”

    田延年瞥了一眼韦贤,这个主管礼法的老学究要是较起真来,这朝会开到晚上都够呛能结束,田延年赶紧摆手回答:“这是大事情,大鸿胪不用教我,我也知道重要性,只是修建陵墓的材料的确出了一些问题……”

    田延年确实是算账的一把好手,对于财税的各种数据如数家珍,一番合计下来,大家才知道问题的关键,原来自从孝昭皇帝刘弗陵登基之后,对于地方豪族的打压也不像孝武皇帝刘彻时期那般严苛,一来二去,地方豪族就开始了兴风作浪,再加上现在皇帝刘询登基不久,这些豪族觉得皇帝没功夫关注他们,就开始在市场上囤积居奇,操控物价,甚至连修皇陵的木料都被其中两家豪族给垄断了,现在的要价高到,即便三公的俸禄也得不吃不喝上百年才能买得起,以至于别说给当今皇帝修皇陵了,先皇刘弗陵的陵墓还都没有完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