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第228章 七世王侯
热门推荐:
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
不是丧尸死就是我们活,砍他们!
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你好,心上人
日记:系统
大梁神秘巨商
这是轮回世界?我反手兑换炼魂幡
柠檬糖的回忆
丞相霍光在得知有人用极端的方式弹劾田延年,就大呼不好,作为叱诧风云三朝的政坛老手,他能准确地猜到皇帝刘询在得到这条信息之后会怎么想,更重要的是,谁都知道,那可是三千万钱的巨款,他田延年就算花到下辈子都不一定花的完,这钱找到了还好说,要是没找到,细察下来,和田延年有关系的朝廷大臣都会被波及,而田延年又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皇帝刘询想要扩大清算霍家势力,简直易如反掌。
霍光是权臣,在意的是权利,因此对于田延年这样与朝廷争利的行为非常不满,但是他霍光不贪,不代表霍家势力的其他人不贪,这其中也包括霍光自己的夫人霍显,这些人有没有收受田延年的好处,霍光自己都不敢保证,辅政不明,治家不严的罪名,霍光是逃不掉了。
在皇帝下令抄田延年家的时候,田延年居然一直在抵抗,最后搜出来的钱财数目和三千万钱对不上账,皇帝刘询此时的表现让众大臣完全意想不到,刘询居然让人从自己的水衡钱里把这一块补齐重归国库。
大臣犯错了,居然让皇帝亲自补缺口,这可真是闻所未闻,这下子让群臣激愤,就连原本拿了田延年好处的大臣,现在都觉得有些惭愧,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只能和田延年划清界限,对他口诛笔伐了,皇帝刘询这一招杀人诛心不可谓不高明。
“七世王侯”韩增见到这一幕,马上就坐不住了,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吧,而且还欺负的是皇帝,你田延年还不乖乖下狱,有什么理由抵抗,愤怒之下,直接点上两百兵士,直奔田延年的府邸,在这些精兵的攻击下,田延年即便武艺不凡,也架不住了,很快就被擒住,韩增也不和他客气,直接往他面前扔了一把剑,不紧不慢地说:“自裁吧,必死的局,你烦不烦,赶紧消亡了,我还要和赵充国一起去西域打匈奴呢,你别耽误事儿。”
田延年之所以不愿意下狱,就是觉得自己在怎么说也是堂堂大司农,下狱被问罪实在丢人,而且他知道有人会给自己求情,赌自己还有一线生机,毕竟从前那么多人情都送出去了,但是他没料到现在当朝的这位天子,手腕有多老辣,简简单单一个动作,那些原本给自己求情,或者打算给自己求情的人,都见风使舵地站在了皇帝刘询的一边,眼下真如韩增说的了,自己面临的是个必死的局。
捡起地上的长剑,田延年深深地提起一口气……
“老梆子,马上自杀的这个人从前被我收拾过,当时还是刘病已说要立皇后的时候,他第一个跳了出来,我听你们的话,不能暴露自己,就扇风让他摔了一跤,对了,最后帮刘病已的也是这个个子高的男人。”
屋脊上,正坐着一老一少在看热闹,这一人一妖刚刚还对田延年的功夫指指点点,他们也没想到看着是文臣的朝廷大司农,动起手来却不含糊,要不是韩增带这兵士来,还真没人能治得住他。
刚刚说话的,就是黑鸾鹏鹏了,说完从口袋里拿了个甜瓜递给瘦老头,自己又续上了一个,这水果真是好吃呀,这是鹏鹏在熟食之外的第二爱了。
瘦老头接过甜瓜后嘿嘿一笑,说:“你有没有觉得,你口中这个个子高高的男人,像某个你熟悉的人?”
鹏鹏咬了一口甜瓜,然后才说:“老梆子,你就别逗了,你就差把话直接喂在我嘴巴里了,我熟悉的人类就你们几个,你说这男人像谁,能像谁,除了韩非还有第二选择吗?”
瘦老头点了点头,也不在意鹏鹏的不敬,他已经习惯到麻木了,说:“这个韩增,被誉为‘七世王侯’,贵族出身,韩非的身世和他有些相似,要不是韩非入道了,也许当年在大秦的朝堂上,韩非也是眼下这人的样子。”
“咦,老梆子,你发现没,他们都姓韩呀,是不是亲戚?”鹏鹏突然反应了过来。
瘦老头把胸膛挺了挺,有些骄傲地说:“实不相瞒,老汉我当年也姓韩,而且老汉我可比韩非的年纪大多了,你知道老汉我的意思了吗?”
瘦老头刚刚说完,天空中陡然响起了一声炸雷,瘦老头赶紧把脖子缩了缩,逗得鹏鹏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一声炸雷给了田延年勇气,他终于给自己的脖子来了一下,伴随着一道血线飙起,大司农田延年,走完了他传奇又满含遗憾的一生。
等消息传到朝堂,皇帝刘询下令顾及到田延年对朝堂从前的贡献,田延年的罪责不再累及家人,其实大臣们知道,刘询没说的还有一层,就是田延年可是有拥立之功的,但是田延年的退场太不体面,再把这份功绩说出来面子上谁都不好看,也就不提也罢了,不过皇帝这份仁义,真的让从前很多霍光的亲信至此开始转向,霍家的失势可以说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田延年是消亡了,但是大司农的职位不能空悬,大司农这个职位控制着国库的钱怎么用,即便上边的皇帝发话了,但是真要花大钱的时候,大司农的意见也极为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来二去的,也养成了大司农有些骄横的脾气,大汉帝国幅员辽阔,这个位置每空悬一天都会积压大量的文书。更重要的是,眼下马上要和匈奴开战了,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和千军万马不相上下,这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这时候,平时不怎么说话的老好人丙吉就站了出来,推荐了一个人,名叫魏相,这个人出身贫苦,完全靠自己的刻苦努力自学成才,在孝昭皇帝时期就崭露头角,而且此人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出任茂陵县令的时候,不畏惧强权,处死了四大辅臣桑弘羊家犯罪的亲戚,名动朝野,擢升为河南太守,在任之后更是把地界上朝廷重臣的儿子给法办了,最后还是老好人丙吉出马,把事情平了,同时也由此教会魏相很多为官之道,现在魏相算是能力和人情都开窍了,丙吉才放心地把魏相推了出来。
霍光是权臣,在意的是权利,因此对于田延年这样与朝廷争利的行为非常不满,但是他霍光不贪,不代表霍家势力的其他人不贪,这其中也包括霍光自己的夫人霍显,这些人有没有收受田延年的好处,霍光自己都不敢保证,辅政不明,治家不严的罪名,霍光是逃不掉了。
在皇帝下令抄田延年家的时候,田延年居然一直在抵抗,最后搜出来的钱财数目和三千万钱对不上账,皇帝刘询此时的表现让众大臣完全意想不到,刘询居然让人从自己的水衡钱里把这一块补齐重归国库。
大臣犯错了,居然让皇帝亲自补缺口,这可真是闻所未闻,这下子让群臣激愤,就连原本拿了田延年好处的大臣,现在都觉得有些惭愧,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只能和田延年划清界限,对他口诛笔伐了,皇帝刘询这一招杀人诛心不可谓不高明。
“七世王侯”韩增见到这一幕,马上就坐不住了,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吧,而且还欺负的是皇帝,你田延年还不乖乖下狱,有什么理由抵抗,愤怒之下,直接点上两百兵士,直奔田延年的府邸,在这些精兵的攻击下,田延年即便武艺不凡,也架不住了,很快就被擒住,韩增也不和他客气,直接往他面前扔了一把剑,不紧不慢地说:“自裁吧,必死的局,你烦不烦,赶紧消亡了,我还要和赵充国一起去西域打匈奴呢,你别耽误事儿。”
田延年之所以不愿意下狱,就是觉得自己在怎么说也是堂堂大司农,下狱被问罪实在丢人,而且他知道有人会给自己求情,赌自己还有一线生机,毕竟从前那么多人情都送出去了,但是他没料到现在当朝的这位天子,手腕有多老辣,简简单单一个动作,那些原本给自己求情,或者打算给自己求情的人,都见风使舵地站在了皇帝刘询的一边,眼下真如韩增说的了,自己面临的是个必死的局。
捡起地上的长剑,田延年深深地提起一口气……
“老梆子,马上自杀的这个人从前被我收拾过,当时还是刘病已说要立皇后的时候,他第一个跳了出来,我听你们的话,不能暴露自己,就扇风让他摔了一跤,对了,最后帮刘病已的也是这个个子高的男人。”
屋脊上,正坐着一老一少在看热闹,这一人一妖刚刚还对田延年的功夫指指点点,他们也没想到看着是文臣的朝廷大司农,动起手来却不含糊,要不是韩增带这兵士来,还真没人能治得住他。
刚刚说话的,就是黑鸾鹏鹏了,说完从口袋里拿了个甜瓜递给瘦老头,自己又续上了一个,这水果真是好吃呀,这是鹏鹏在熟食之外的第二爱了。
瘦老头接过甜瓜后嘿嘿一笑,说:“你有没有觉得,你口中这个个子高高的男人,像某个你熟悉的人?”
鹏鹏咬了一口甜瓜,然后才说:“老梆子,你就别逗了,你就差把话直接喂在我嘴巴里了,我熟悉的人类就你们几个,你说这男人像谁,能像谁,除了韩非还有第二选择吗?”
瘦老头点了点头,也不在意鹏鹏的不敬,他已经习惯到麻木了,说:“这个韩增,被誉为‘七世王侯’,贵族出身,韩非的身世和他有些相似,要不是韩非入道了,也许当年在大秦的朝堂上,韩非也是眼下这人的样子。”
“咦,老梆子,你发现没,他们都姓韩呀,是不是亲戚?”鹏鹏突然反应了过来。
瘦老头把胸膛挺了挺,有些骄傲地说:“实不相瞒,老汉我当年也姓韩,而且老汉我可比韩非的年纪大多了,你知道老汉我的意思了吗?”
瘦老头刚刚说完,天空中陡然响起了一声炸雷,瘦老头赶紧把脖子缩了缩,逗得鹏鹏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一声炸雷给了田延年勇气,他终于给自己的脖子来了一下,伴随着一道血线飙起,大司农田延年,走完了他传奇又满含遗憾的一生。
等消息传到朝堂,皇帝刘询下令顾及到田延年对朝堂从前的贡献,田延年的罪责不再累及家人,其实大臣们知道,刘询没说的还有一层,就是田延年可是有拥立之功的,但是田延年的退场太不体面,再把这份功绩说出来面子上谁都不好看,也就不提也罢了,不过皇帝这份仁义,真的让从前很多霍光的亲信至此开始转向,霍家的失势可以说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田延年是消亡了,但是大司农的职位不能空悬,大司农这个职位控制着国库的钱怎么用,即便上边的皇帝发话了,但是真要花大钱的时候,大司农的意见也极为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来二去的,也养成了大司农有些骄横的脾气,大汉帝国幅员辽阔,这个位置每空悬一天都会积压大量的文书。更重要的是,眼下马上要和匈奴开战了,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和千军万马不相上下,这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这时候,平时不怎么说话的老好人丙吉就站了出来,推荐了一个人,名叫魏相,这个人出身贫苦,完全靠自己的刻苦努力自学成才,在孝昭皇帝时期就崭露头角,而且此人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出任茂陵县令的时候,不畏惧强权,处死了四大辅臣桑弘羊家犯罪的亲戚,名动朝野,擢升为河南太守,在任之后更是把地界上朝廷重臣的儿子给法办了,最后还是老好人丙吉出马,把事情平了,同时也由此教会魏相很多为官之道,现在魏相算是能力和人情都开窍了,丙吉才放心地把魏相推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