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 第229章 严君平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第229章 严君平

    魏相此人,霍光从前也知道,甚至当时丙吉出手教导魏相,霍光才算是真正的背后推手,眼下被丙吉再次提到,霍光顿时记起了这人之前的厉害之处,也很是满意,共同向皇帝刘询推举了魏相。

    皇帝刘询对于田延年留下的烂摊子很是头疼,一听有人可以为自己解忧,赶紧把魏相招了过来,要亲自看看,一番考察之后,发现魏相的确精于计算,而且审时度势能力很强,可能有了丙吉的影响,魏相在从前刚正不阿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圆融,这就更符合大司农这个职位的要求了,通过了皇帝刘询的考核,很快魏相就被授予了大司农的印绶。

    其实皇帝刘询之所以看好魏相,除了魏相本身的本事之外,还有一条非常关键的原因,魏相出身简单,没有那么多背后势力的纠葛,虽然算是半个丙吉的门生,但是丙吉的为人和性格,刘询还是非常放心的,这一点刘询的确没有看错,田延年倒台之后,批评田延年的上疏像雪花一样飘到了刘询的案头,大有墙倒众人推的趋势,其中魏相因为本性使然,也写了上疏,而这件事情丙吉知道了,只问了魏相一个问题:“这是你的本分吗?”

    魏相听完恍然大悟,的确,眼下大汉正值用人之际,自己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可以了,何必节外生枝的去随波逐流,听完丙吉的提点,直接把原本写好的上疏给一把火烧了,这就是现在的魏相,懂如何做事,也懂如何做人,这样的人,正是眼下皇帝刘询所需要的。

    魏相入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之前田延年因为贪污留下来的烂摊子,这一点魏相的确得到了丙吉的真传,在各方势力之间穿插的游刃有余,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也能以此把各方势力都安抚到位,而且速度极快,这让朝中所有人都从心底认可了这位新任大司农。

    不久之后,丞相霍光动员民意的事情已经办妥,大汉子民都回忆起了从前的峥嵘岁月,霍光趁机把大汉双壁卫青和霍去病的灵位也请进了世宗孝武皇帝的庙堂,不管这件事情霍光办的有没有私心,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举动的效果真的极好,把从前跟随过卫青和霍去病的老将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不仅自己请求出战,甚至鼓励家族的子侄也上阵杀敌,重振大汉荣威!

    皇帝刘询一看,觉得气氛已经差不多了,又下了一道圣旨,从大汉万民中挑选了一百名德才兼备的贤良妇女,对她们重重赏赐,这下子,不仅男子觉得能上阵杀敌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家中的妻子也觉得这件事情是为国为民的大事,积极地准备着丈夫出征所要用到的军械。

    从夏商一直到大汉,自古以来,像皇帝刘询这样子单独赏赐多位妇女的事情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消息传到尚方,连韩非都为之惊叹,谁能想到上辈子烹饪技艺独步天下的范义,居然这辈子在治国的手腕上也如此老辣,真是应了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

    瘦老头则是很骄傲地不停强调:“上辈子埋的好,龙衔珠的风水可是老汉我挑到的。”

    而韩非则是不屑地一笑,说:“樗里疾亲手写的《青乌经》都被人赢走了,我看那个严君平就比你强。”

    不久之前,和瘦老头打赌的堪舆师严君平,的确有些东西,瘦老头和他打赌是一个月找到适合刘询生辰的皇陵位置,结果时间刚刚过半,严君平就确信自己找到了,从那块风水宝地的正中央挖了一陶罐土带回皇宫向皇帝刘询复命。

    刘询再见严君平的时候,严君平哪里还有从前宠辱不惊的样子,邋里邋遢,风尘仆仆,很明显地瘦了一大圈,可见这半个月,这位堪舆师可是没少吃苦。严君平先是把那罐子土呈上,然后又把自己找到的地址也写在简牍上也交给了皇帝刘询,刘询拿出之前瘦老头留给自己的简牍一看,两块简牍上除了字形不一样以外,内容完全一致,赫然写着:长安城东南三兆村南三里。

    见到这个地址,皇帝刘询的心情闪过了一丝复杂,这便是自己驾崩之后的埋骨之地了,想到这里,刘询不由地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动作吓了严君平一跳,以为自己找的位置和瘦老头的位置不一样,但是这关中大地上,还有更适合皇帝刘询生辰的皇陵位置吗,严君平说什么都不信。

    还好,刘询自己释然之后,就把两块简牍都摊在了严君平面前,严君平这才抹了一把汗放下心来,就在这个时候,殿外突然响起了一声鸟鸣,刘询赶忙让宦官出去查看,等到宦官回来,手中赫然捧着一本古朴的书册,禀报说神鸟没有看到,只在大殿之外的案台上发现了这本书。

    刘询见书册的封面上写着《青鸟经》三个秦篆,立刻知道这是瘦老头让鹏鹏送过来的,微微一笑,再看严君平的时候,发现严君平此时面色通红,显然已经极为激动了,他是见过不少古书的,这本《青鸟经》,一看就是战国时期的形质,不要说其中记录的内容了,单是这书本身,就已经是无价之宝了。

    刘询也不折腾严君平,就让宦官把书册给严君平送过去,严君平谢过之后就赶紧收好,刘询也不打算再问他什么,就让他退下了,有瘦老头在,这些问题还不如直接问瘦老头呢,而且现在严君平的心思早就飞到怀里的《青乌经》上,能顾得上礼数已经算不错了。

    不过有一点皇帝刘询和瘦老头都没有想到,堪舆师严君平得到这本书之后,也不知道是因为被瘦老头的本事给折服,还是因为看了樗里先师的书有所顿悟,完全放弃了眼见到手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转身不告而别地回老家川蜀了,按着道理来说,这是会被大鸿胪韦贤追责的,不过刘询得到消息也只是摆了摆手放过了严君平,多年之后,严君平培养出了一位很厉害的弟子,当然那时候刘询已经在严君平选的风水宝地里安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