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第352章 桔梗花的花语
热门推荐:
万道源主
兄妹幻想世界
少年白马:李淳罡模板,一剑入神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七零之八个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
江湖不归路:血染征途
全民:神级天赋,全物品掉落
我成了婆家第一代顶香的祖师奶
从红花会开始分身万界
浦口义雄,早稻田大学现代文学语言系教授,京都大学华夏古典文献学毕业,毕业后又来到北大汉语言系统的学习了华夏古典文化,拿到了荣誉博士的学位。
回国后就入职了早稻田大学,继续华夏古典文学研究,同时做着教学工作。
接触翻译的工作较晚,但因为深厚的华夏文化,在两国文字的转译时,完整传达了原作的艺术性,在这行业渐渐有了名声。
文学翻译和普通翻译还不一样。
普通翻译主要是准确的传递语言中的意思,文字的编排并不是最重要。
文学翻译却不只是语言信息的传递,文字符号的转换。
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与特质以及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再现,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交流、沟通与融合。
文学翻译可以看做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陆清风想要寻求一个新的翻译,就是基于这点。
“浦口老师”
浦口义雄今年六十三岁,刚刚上完一节课的他,拎着黑色皮质公文包,穿着老式羊绒大衣,从教室出来,被一个年轻人拦住了去路。
“华夏人?”
年轻人的日语有不小的口音,加上一些外貌特征,很容易分辨出来。
“是的,在这边留学。”
沈川回答道。
浦口义雄脸上露出笑意,经常往返华夏做学术交流研究的他是一位很纯粹的学者。
这也是沈川会找过来的原因,陆清风说的是找一个好点的翻译,杨秀秀那边不可能也这么要求他,在和其联系之后,就查找了这方面的资料,给出了几个目标。
浦口义雄是讨论过后,认为最合适的,所以最先找上门。
“有什么事么?”
老教授态度友好,知道他的身份后,转用一口流利的中文。
“是这样,有一篇文章想拜托你翻译成日文。”
沈川直接说出来意。
“翻译?”
浦口义雄有些惊讶,他身份地位在这里,简单来说找他翻译的价格很高,一般都是大型出版集团才会找他。
个人找上门的可以说几乎没有,关键他也不愿意接这种没什么含金量的小活,浪费时间。
“你回去吧,我还有事要忙。”
委婉的拒绝。
“请浦口老师看一下文章再考虑要不要接这项工作。”
看着九十度鞠躬,手里捧着稿纸的华夏留学生,浦口犯了难。
鞠躬在日式文化中属于传统礼仪。
日式社交这种,鞠躬也分为很多种,会释,大致就是点头打招呼,上身前倾十五度;敬礼,日常问候级别,鞠躬三十度。
最敬礼,这种属于正规礼仪,一般在参拜,祭奠的时候才会用到,代表谦虚和感激。
而像沈川这种九十度鞠躬,可以理解为谢罪,或最高级别的诚意。
所以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扶桑企业或政府机构做错事,高层集体鞠躬,不要觉得离谱,在他们心里,这就是最真诚的道歉。
至于做错了要改这种想法……
对要学会读懂空气的扶桑人来说,我都真诚道歉,气氛都到这里,你就要学会原谅我了,简单来说,用这样的方式,把外界架在道德制高点上。
浦口义雄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叹了口气,说道
“我们去那边吧。”
“麻烦浦口老师了。”
沈川已经学会了扶桑人的做事套路。
来到一处走廊,浦口义雄接过了华夏留学生手中的书稿,很薄的两张纸,他心里甚至的觉得这可能是这个留学生自己写的东西。
然后自命不凡的找他来翻译。
已经做好了再次严厉拒绝的准备,说辞都准备好了,文章水平不达标。
将公文包夹在腋下,一抖稿纸,看了过去。
《一朵桔梗花》
嗯,作者是陆清风,是这个留学生的名字,有点熟悉。
想起来了,最近文学界因为一本小说吵得厉害,作者也是这个名字,但样子长得不一样,他瞟了一眼身边的学生。
脸差距太大了。
“浦口老师?”
“咳,没什么.”
不管作者是谁,和他也没什么关系,继续看文。
文章以一起命案作为开头,一个绰号叫‘一钱松’的男人死在了花街的污水沟处,死者的右手紧握,赶到现场‘我们’以为是死者临死前的痛苦导致的。
但法医在他的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发现了东西,桔梗花。
花瓣虽然已经碎裂,茎叶粘上了泥土,唯独花朵不可思议的保持着洁白。
这是主人公,也是故事中的‘我’作为一名刚从警校毕业的警察,负责侦办的第一件案子。
看起来就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推理短篇故事,从第一个案件发生,到主人公登场,对案子的涉事人员进行查询,再到后续接连不断地第二起,第三起案子。
每个死者的手里,都握着一朵桔梗花。
直到最后,用一封信件,轻描淡写的揭露真相,也揭露了凶手的动机。
虽然在读前文的时候,浦口义雄心里已经隐隐有所猜测,但文章的结尾依旧给了他巨大的震撼。
【……但她就像飞蛾一样扑向那团火焰,身毁命殒。她赌上了自己的一切,用被红灯浸染却依然洁白的最后一片花瓣,上演了一处净琉璃……】
【……可她这朵开放在污泥秽土中的花朵,仍然在结束浮云朝露般的人生之前,将最后一片纯白的花瓣留在了男子心中。】
已经这个年纪的浦口义雄本以为自己看淡了一些所谓的情情爱爱。
可看完这篇文章的他发现自己错了,只是经历的多了,对于情绪的阈值提高了,当有人用这种细腻而又美丽的文字,呈现一个凄美的故事时。
打动人心的是作者那极致的文笔。
同样一个故事,不同作家写出来的也是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文笔。
所以文中看起来逆天的动机,在这样的文字下,让读者都是信服的。
因为作者在前文用一段又一段的描写打下了铺垫,让读者看到最后,被带进书里的角色当中。
老教授合上文稿,轻舒一口气,忽然想起桔梗花的花语。
永恒的爱和无望的爱。
两种花语极其完美的融合在文章之中。
“这个工作我接了。”
他说道。
沈川眼睛一亮,正要感谢,就听他继续道。
“不过我的翻译不一定适合这篇文章,我可以推荐一个人,她更合适。”
回国后就入职了早稻田大学,继续华夏古典文学研究,同时做着教学工作。
接触翻译的工作较晚,但因为深厚的华夏文化,在两国文字的转译时,完整传达了原作的艺术性,在这行业渐渐有了名声。
文学翻译和普通翻译还不一样。
普通翻译主要是准确的传递语言中的意思,文字的编排并不是最重要。
文学翻译却不只是语言信息的传递,文字符号的转换。
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与特质以及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再现,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交流、沟通与融合。
文学翻译可以看做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陆清风想要寻求一个新的翻译,就是基于这点。
“浦口老师”
浦口义雄今年六十三岁,刚刚上完一节课的他,拎着黑色皮质公文包,穿着老式羊绒大衣,从教室出来,被一个年轻人拦住了去路。
“华夏人?”
年轻人的日语有不小的口音,加上一些外貌特征,很容易分辨出来。
“是的,在这边留学。”
沈川回答道。
浦口义雄脸上露出笑意,经常往返华夏做学术交流研究的他是一位很纯粹的学者。
这也是沈川会找过来的原因,陆清风说的是找一个好点的翻译,杨秀秀那边不可能也这么要求他,在和其联系之后,就查找了这方面的资料,给出了几个目标。
浦口义雄是讨论过后,认为最合适的,所以最先找上门。
“有什么事么?”
老教授态度友好,知道他的身份后,转用一口流利的中文。
“是这样,有一篇文章想拜托你翻译成日文。”
沈川直接说出来意。
“翻译?”
浦口义雄有些惊讶,他身份地位在这里,简单来说找他翻译的价格很高,一般都是大型出版集团才会找他。
个人找上门的可以说几乎没有,关键他也不愿意接这种没什么含金量的小活,浪费时间。
“你回去吧,我还有事要忙。”
委婉的拒绝。
“请浦口老师看一下文章再考虑要不要接这项工作。”
看着九十度鞠躬,手里捧着稿纸的华夏留学生,浦口犯了难。
鞠躬在日式文化中属于传统礼仪。
日式社交这种,鞠躬也分为很多种,会释,大致就是点头打招呼,上身前倾十五度;敬礼,日常问候级别,鞠躬三十度。
最敬礼,这种属于正规礼仪,一般在参拜,祭奠的时候才会用到,代表谦虚和感激。
而像沈川这种九十度鞠躬,可以理解为谢罪,或最高级别的诚意。
所以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扶桑企业或政府机构做错事,高层集体鞠躬,不要觉得离谱,在他们心里,这就是最真诚的道歉。
至于做错了要改这种想法……
对要学会读懂空气的扶桑人来说,我都真诚道歉,气氛都到这里,你就要学会原谅我了,简单来说,用这样的方式,把外界架在道德制高点上。
浦口义雄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叹了口气,说道
“我们去那边吧。”
“麻烦浦口老师了。”
沈川已经学会了扶桑人的做事套路。
来到一处走廊,浦口义雄接过了华夏留学生手中的书稿,很薄的两张纸,他心里甚至的觉得这可能是这个留学生自己写的东西。
然后自命不凡的找他来翻译。
已经做好了再次严厉拒绝的准备,说辞都准备好了,文章水平不达标。
将公文包夹在腋下,一抖稿纸,看了过去。
《一朵桔梗花》
嗯,作者是陆清风,是这个留学生的名字,有点熟悉。
想起来了,最近文学界因为一本小说吵得厉害,作者也是这个名字,但样子长得不一样,他瞟了一眼身边的学生。
脸差距太大了。
“浦口老师?”
“咳,没什么.”
不管作者是谁,和他也没什么关系,继续看文。
文章以一起命案作为开头,一个绰号叫‘一钱松’的男人死在了花街的污水沟处,死者的右手紧握,赶到现场‘我们’以为是死者临死前的痛苦导致的。
但法医在他的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发现了东西,桔梗花。
花瓣虽然已经碎裂,茎叶粘上了泥土,唯独花朵不可思议的保持着洁白。
这是主人公,也是故事中的‘我’作为一名刚从警校毕业的警察,负责侦办的第一件案子。
看起来就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推理短篇故事,从第一个案件发生,到主人公登场,对案子的涉事人员进行查询,再到后续接连不断地第二起,第三起案子。
每个死者的手里,都握着一朵桔梗花。
直到最后,用一封信件,轻描淡写的揭露真相,也揭露了凶手的动机。
虽然在读前文的时候,浦口义雄心里已经隐隐有所猜测,但文章的结尾依旧给了他巨大的震撼。
【……但她就像飞蛾一样扑向那团火焰,身毁命殒。她赌上了自己的一切,用被红灯浸染却依然洁白的最后一片花瓣,上演了一处净琉璃……】
【……可她这朵开放在污泥秽土中的花朵,仍然在结束浮云朝露般的人生之前,将最后一片纯白的花瓣留在了男子心中。】
已经这个年纪的浦口义雄本以为自己看淡了一些所谓的情情爱爱。
可看完这篇文章的他发现自己错了,只是经历的多了,对于情绪的阈值提高了,当有人用这种细腻而又美丽的文字,呈现一个凄美的故事时。
打动人心的是作者那极致的文笔。
同样一个故事,不同作家写出来的也是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文笔。
所以文中看起来逆天的动机,在这样的文字下,让读者都是信服的。
因为作者在前文用一段又一段的描写打下了铺垫,让读者看到最后,被带进书里的角色当中。
老教授合上文稿,轻舒一口气,忽然想起桔梗花的花语。
永恒的爱和无望的爱。
两种花语极其完美的融合在文章之中。
“这个工作我接了。”
他说道。
沈川眼睛一亮,正要感谢,就听他继续道。
“不过我的翻译不一定适合这篇文章,我可以推荐一个人,她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