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乱世,疯癫公主她靠抢劫建国了 第599章 高调救灾
热门推荐: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
盗墓:开局,我获得九尾狐血脉
下山退婚:逍遥神医
网游:蓝星online
快穿:满级大佬反杀记
末世降临:从拿回空间开始
来的正是陈熙的船队。
“陈东家,你怎么有空过来?”朱小六开玩笑道。
自从姜瑾成立水师后,丰州到泗州的物资都是走的水运,所以朱小六和陈熙还是比较熟悉的。
陈熙指了指自己身后的船:“我在玖安买了些药材,给你们送过来。”
他那天去找了那几家药材商,当他们听说他买药材是为了救灾,也就没涨价,按之前的价格给了他一批急需的药材。
同时,他们还捐赠了部分药材。
相应的,陈熙也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答应他们可以去丰州的任何地方开设医馆,以及可租地种植药材等等。
“太好了,正缺药材呢,这边瘟疫严重。”朱小六惊喜道。
“陈东家,好久不见。”晏珂也是认识陈熙的,之前在玖安时她也会到枫戈轩买东西。
陈熙对着她点头:“确实好久不见。”
他们说话的时候士兵开始卸货。
陈熙则上了晏珂和朱小六所在的船,把一份表格递给晏珂:“这是我这边运来的药材数量和品类,你看看。”
“好。”晏珂接过,低头看了起来。
陈熙看向碧澜县方向:“灾民情况怎么样?”
晏珂边看表格边说:“不容乐观,泗州军完全没动作,好在我们瑾阳军很有救灾经验。”
陈熙叹气:“如此无作为,苦的是百姓。”
朱小六讽刺道:“对于他们来说,百姓的命大概啥也不是吧。”
想起什么,他又问:“梅掌柜在洮郡怎么样?店铺没受影响吧?”
枫戈轩在洮郡开了店铺后,大多时候都是梅晟在管理。
陈熙摇头:“还好,他在碧澜县城里,受的影响不大。”
当初之所以选在碧澜县开店,就是考虑到碧澜县近海,水运方便。
他们以前运货大多用的中小型船,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靠岸卸货。
碧澜县虽不是洮郡的郡县,但有钱人也不少,高端生意能做起来。
晏珂有些好奇:“泗州不会针对枫戈轩吗?”
枫戈轩明面上不是姜瑾的,但知道的人其实都知道。
陈熙笑着摇头:“大皇子最是重规矩,怎么会无端针对我们。”
晏珂抿唇,眼里闪过讽刺:“确实。”
陈熙看向远处盯着这边动静却没甚动作的泗州军:“他们似乎挺安分的。”
朱小六随意道:“带队的是齐将军,他的为人还不错。”
陈熙点头,换了话题:“我们的粮食够吗?”
朱小六颔首:“够的,主公调了大概两万石粮,后面还有百姓捐的钱都换成粮食和药材了,应该已经快到了吧。”
他口中百姓捐款买的物资已到了玖安。
这次和之前的低调不同,过了应郡后就一路高调顺着海岸边行驶,岸边不少人都看到那浩浩荡荡的救灾船队。
消息很快被传到泗州各地,纷纷争相议论丰州的救灾。
“真的,有上百船的物资?我还以为丰州说救灾是说说的呢。”
“丰州可不是说说的,我听说已经有两万石到了洮郡和山康郡了。”
“我听着这次船上还挂了横幅,说是有三百万斤粮食运去洮郡了。”
“三百万?我怎么听说是五百万?”
“不对,我听说是八百万……”
挂了横幅的船队此时从玖安码头前面附近飘过。
巨大的横幅上写着:丰州及大庆共捐白银一万五千零九两银子,换粮共三百万斤,药材……
“一万五千多两银子?丰州怎地能捐到如此多钱?”纪望飞忍不住惊呼。
他昨天已回到玖安,匆匆去宫里述职后就回了水师码头。
至于钱物都没了,这个主要交给孙正去解释,此行任务他本就是个护卫而已。
“一万多两银子竟然能买三百万斤粮食,那可是两万五千石?”朱观同样惊呼出声。
他之前是丰州水师的,蛮族踏破象鲁县之时,他带着水师主力跑了,跑到泗州成了大皇子的麾下。
纪望飞摇头:“不能这样算,这里的三百万斤,除了米面等粮食,还包含了丰州特有的土豆玉米红薯大白菜等。”
他现在对丰州已经相对了解,知道丰州粮食的多样性。
白维只觉怅然:“话是这样说,土豆玉米也可做主食,价格不便宜,何况还有药材呢,那可是十几船的药材,必然花了不少钱。”
“一船船的,看吃水情况就知道货真价实,这是真的捐到多少就换多少,他们的官员……”
剩下的话他没说完,但懂的人都懂。
此时他心情复杂,只觉如果是这样的官府,自己的捐款真能到灾民手上,他也是愿意捐钱的。
多了不敢说,十多二十两他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这样说来,也难怪丰州虽没什么世家,却能捐到如此多灾款了,可见官府的公信力有多强。
朱观摇头:“重点不应该是丰州的粮食竟如此便宜吗?”
做为曾经的丰州水师,他对丰州非常了解,北地贫瘠这句话形容丰州完全没毛病。
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丰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变成他完全不认识的样子。
纪望飞摇头:“瑾阳公主有高产粮种,丰州不缺粮食。”
朱观不解:“不是缺不缺粮的问题,而是丰州为甚把粮食卖的那么便宜?”
这话听着很矛盾,但结合事实也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正常来说,不缺粮食,粮食的价格自然不会贵到哪去。
在泗州或者说在所有地方都一样,世家大多情况是不缺粮的,但他们依然把价格提的很高。
因为所有的粮食都掌控在他们手里,不买他们的粮,就得饿死。
以前普通百姓交完租子后,手里多少还能有点粮食,勉强维系生计,世家以及粮商倒也没太离谱。
现在战乱,遍地无田可种的难民,只能靠买粮度日。
世家正好趁机抬高粮价,以榨取百姓最后的价值。
这是朱观不理解的地方,丰州所有的粮食掌控在姜瑾手里,她完全可以把价格提高。
不说一贯多一石,就是五百铜板一石,丰州的百姓同样会对她感恩戴德,因为比之其他地方,这个价格已经便宜了不知道多少。
但姜瑾没这样做,她把价格压到了两百多铜板。
朱观低喃:“据说瑾阳公主在丰州大肆建设,应该需要投入很多钱才对。”
也就说姜瑾很需要钱,但她却没趁机敛财。
纪望飞眼里闪过深思:“或许是为了让其管辖下的百姓活的更好吧。”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想起咸鱼翻身,想起蒜头大侠,所以这是丰州的劫富济贫?
想着想着,他的心态竟平和起来,觉得咸鱼和蒜头明明是一个人的两个人也不是那么讨厌了。
“陈东家,你怎么有空过来?”朱小六开玩笑道。
自从姜瑾成立水师后,丰州到泗州的物资都是走的水运,所以朱小六和陈熙还是比较熟悉的。
陈熙指了指自己身后的船:“我在玖安买了些药材,给你们送过来。”
他那天去找了那几家药材商,当他们听说他买药材是为了救灾,也就没涨价,按之前的价格给了他一批急需的药材。
同时,他们还捐赠了部分药材。
相应的,陈熙也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答应他们可以去丰州的任何地方开设医馆,以及可租地种植药材等等。
“太好了,正缺药材呢,这边瘟疫严重。”朱小六惊喜道。
“陈东家,好久不见。”晏珂也是认识陈熙的,之前在玖安时她也会到枫戈轩买东西。
陈熙对着她点头:“确实好久不见。”
他们说话的时候士兵开始卸货。
陈熙则上了晏珂和朱小六所在的船,把一份表格递给晏珂:“这是我这边运来的药材数量和品类,你看看。”
“好。”晏珂接过,低头看了起来。
陈熙看向碧澜县方向:“灾民情况怎么样?”
晏珂边看表格边说:“不容乐观,泗州军完全没动作,好在我们瑾阳军很有救灾经验。”
陈熙叹气:“如此无作为,苦的是百姓。”
朱小六讽刺道:“对于他们来说,百姓的命大概啥也不是吧。”
想起什么,他又问:“梅掌柜在洮郡怎么样?店铺没受影响吧?”
枫戈轩在洮郡开了店铺后,大多时候都是梅晟在管理。
陈熙摇头:“还好,他在碧澜县城里,受的影响不大。”
当初之所以选在碧澜县开店,就是考虑到碧澜县近海,水运方便。
他们以前运货大多用的中小型船,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靠岸卸货。
碧澜县虽不是洮郡的郡县,但有钱人也不少,高端生意能做起来。
晏珂有些好奇:“泗州不会针对枫戈轩吗?”
枫戈轩明面上不是姜瑾的,但知道的人其实都知道。
陈熙笑着摇头:“大皇子最是重规矩,怎么会无端针对我们。”
晏珂抿唇,眼里闪过讽刺:“确实。”
陈熙看向远处盯着这边动静却没甚动作的泗州军:“他们似乎挺安分的。”
朱小六随意道:“带队的是齐将军,他的为人还不错。”
陈熙点头,换了话题:“我们的粮食够吗?”
朱小六颔首:“够的,主公调了大概两万石粮,后面还有百姓捐的钱都换成粮食和药材了,应该已经快到了吧。”
他口中百姓捐款买的物资已到了玖安。
这次和之前的低调不同,过了应郡后就一路高调顺着海岸边行驶,岸边不少人都看到那浩浩荡荡的救灾船队。
消息很快被传到泗州各地,纷纷争相议论丰州的救灾。
“真的,有上百船的物资?我还以为丰州说救灾是说说的呢。”
“丰州可不是说说的,我听说已经有两万石到了洮郡和山康郡了。”
“我听着这次船上还挂了横幅,说是有三百万斤粮食运去洮郡了。”
“三百万?我怎么听说是五百万?”
“不对,我听说是八百万……”
挂了横幅的船队此时从玖安码头前面附近飘过。
巨大的横幅上写着:丰州及大庆共捐白银一万五千零九两银子,换粮共三百万斤,药材……
“一万五千多两银子?丰州怎地能捐到如此多钱?”纪望飞忍不住惊呼。
他昨天已回到玖安,匆匆去宫里述职后就回了水师码头。
至于钱物都没了,这个主要交给孙正去解释,此行任务他本就是个护卫而已。
“一万多两银子竟然能买三百万斤粮食,那可是两万五千石?”朱观同样惊呼出声。
他之前是丰州水师的,蛮族踏破象鲁县之时,他带着水师主力跑了,跑到泗州成了大皇子的麾下。
纪望飞摇头:“不能这样算,这里的三百万斤,除了米面等粮食,还包含了丰州特有的土豆玉米红薯大白菜等。”
他现在对丰州已经相对了解,知道丰州粮食的多样性。
白维只觉怅然:“话是这样说,土豆玉米也可做主食,价格不便宜,何况还有药材呢,那可是十几船的药材,必然花了不少钱。”
“一船船的,看吃水情况就知道货真价实,这是真的捐到多少就换多少,他们的官员……”
剩下的话他没说完,但懂的人都懂。
此时他心情复杂,只觉如果是这样的官府,自己的捐款真能到灾民手上,他也是愿意捐钱的。
多了不敢说,十多二十两他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这样说来,也难怪丰州虽没什么世家,却能捐到如此多灾款了,可见官府的公信力有多强。
朱观摇头:“重点不应该是丰州的粮食竟如此便宜吗?”
做为曾经的丰州水师,他对丰州非常了解,北地贫瘠这句话形容丰州完全没毛病。
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丰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变成他完全不认识的样子。
纪望飞摇头:“瑾阳公主有高产粮种,丰州不缺粮食。”
朱观不解:“不是缺不缺粮的问题,而是丰州为甚把粮食卖的那么便宜?”
这话听着很矛盾,但结合事实也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正常来说,不缺粮食,粮食的价格自然不会贵到哪去。
在泗州或者说在所有地方都一样,世家大多情况是不缺粮的,但他们依然把价格提的很高。
因为所有的粮食都掌控在他们手里,不买他们的粮,就得饿死。
以前普通百姓交完租子后,手里多少还能有点粮食,勉强维系生计,世家以及粮商倒也没太离谱。
现在战乱,遍地无田可种的难民,只能靠买粮度日。
世家正好趁机抬高粮价,以榨取百姓最后的价值。
这是朱观不理解的地方,丰州所有的粮食掌控在姜瑾手里,她完全可以把价格提高。
不说一贯多一石,就是五百铜板一石,丰州的百姓同样会对她感恩戴德,因为比之其他地方,这个价格已经便宜了不知道多少。
但姜瑾没这样做,她把价格压到了两百多铜板。
朱观低喃:“据说瑾阳公主在丰州大肆建设,应该需要投入很多钱才对。”
也就说姜瑾很需要钱,但她却没趁机敛财。
纪望飞眼里闪过深思:“或许是为了让其管辖下的百姓活的更好吧。”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想起咸鱼翻身,想起蒜头大侠,所以这是丰州的劫富济贫?
想着想着,他的心态竟平和起来,觉得咸鱼和蒜头明明是一个人的两个人也不是那么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