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 第46章 萧家往事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第46章 萧家往事

    暮色沉沉,萧府花园中的石灯笼已经亮起,淡淡的光晕落在古朴的青石小路上。萧景深独自坐在湖边的凉亭里,手中捧着一封信,神情复杂。那是沈清韵寄来的第三封信,告诉他程家已经风雨欲来,但让他放心,她和母亲已有打算。

    \"少爷,老爷请您去书房一趟。\"管家走近凉亭,恭敬地道。

    萧景深收起信件,整了整衣襟,朝府内走去。穿过几道回廊,他站在了父亲书房的门前,轻轻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萧父沉稳的声音。

    书房内,萧父正伏案批阅文件,见儿子进来,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萧景深坐下,等待父亲开口。萧父是萧家现任家主,虽已五十出头,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他出身书香门第,却弃文从商,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在动荡的时局中打下了一片天地。

    \"收到清韵的信了?\"萧父突然问道。

    萧景深微微一怔,随即点头:\"是的。程家情况似乎不妙,程远山涉足政商两界,得罪了不少人。\"

    \"那丫头心思细腻,连这等事也要告诉你,生怕你担心。\"萧父嘴角浮现一丝赞许的笑意,\"你的眼光不错。\"

    萧景深抿了抿嘴,并未接话。父亲对沈清韵的赞许让他心中暖意流淌,但程家的处境确实让他忧心忡忡。

    \"你与清韵的婚事,原本计划在你留学归来后完婚。\"萧父沉吟道,\"但现在看来,程家恐怕撑不到那时候了。\"

    萧景深神色一凛:\"父亲的意思是......\"

    \"提前完婚,让清韵过门。\"萧父直截了当地说,\"一来可以在程家出事前将她接到萧家,免受牵连;二来也显示我们萧家言出必行,不因对方家道中落而变卦。\"

    萧景深心中一喜,随即又陷入犹豫:\"可是,我即将远行,留下清韵一人在家,怕是不妥。\"

    萧父摆摆手:\"这你不必忧心。我已与你母亲商量过,婚后清韵仍可继续她的学业,等你学成归来,再正式开始你们的生活。这期间,我们会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看待。\"

    萧景深感激地看着父亲。在这个传统的时代,能有这样开明的父母,实属难得。

    \"谢谢父亲。\"萧景深郑重地说。

    萧父笑了笑,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个老旧的木匣:\"今日叫你来,不止为了说婚事,还有一件事我想告诉你。\"

    他打开木匣,取出几张发黄的照片和一本日记本,递给萧景深:\"这些是我年轻时的物件,也是萧家的一段往事,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萧景深好奇地接过照片。第一张照片上,是一个身着西装的年轻人站在一所西式建筑前,神情意气风发。

    \"这是我二十岁那年,刚进入震旦大学时的模样。\"萧父回忆道,\"那时候的我,就像你现在一样,满怀抱负,渴望改变这个古老的国家。\"

    萧父的父亲——萧景深的祖父,是一位传统的儒家学者,严守礼教,对子女管教甚严。然而,时代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这个古老的家族。萧父十六岁那年,瞒着家里报考了新式学堂,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和思想。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你祖父气得差点与我断绝关系,说我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萧父苦笑道,\"但我坚持己见,最终考入了震旦大学,学习商科。\"

    震旦大学是当时上海最着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由外国传教士创办,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在那里,年轻的萧父如鱼得水,不仅学习了西方的商业理论,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张照片上的人,你认识吗?\"萧父指着另一张合影。

    萧景深仔细端详,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人竟是宋老爷子年轻时的模样:\"这是...宋老爷子?\"

    萧父点点头:\"没错。当年我们同窗三年,关系极好。那时候的宋老爷子,还不是那个呼风唤雨的政商大佬,只是一个同样热血的青年,梦想着用所学改变国家的命运。\"

    \"那后来...\"萧景深好奇地问。

    \"后来我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萧父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他进入政界,平步青云;我则选择了商界,白手起家。\"

    萧父毕业后,原本可以凭借家族的人脉进入政府任职,但他却选择了更加艰难的创业之路。起初,家族对他的选择嗤之以鼻,认为做生意有辱家门。但萧父坚持己见,用自己积攒的一点积蓄,开始了商业生涯。

    \"最初的日子极为艰难。\"萧父回忆道,目光似乎穿越了时光,回到那段拼搏的岁月,\"我开了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专门代理进口商品。那时候,外国货物在中国极为紧俏,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很多老牌洋行把持着市场,对我这样的新人百般刁难。\"

    萧景深听得入神。父亲很少谈起创业的往事,他只知道萧家的事业是父亲一手打拼出来的,却不知其中艰辛。

    \"你知道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命运吗?\"萧父问道。

    萧景深摇摇头。

    \"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你的母亲。\"萧父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那时她还是上海一家外资银行的文员,精通英文和法文,为我打开了与外国商人直接交流的大门。\"

    萧母出身并不显赫,但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当时少有的新式女性。她既有传统女子的温婉,又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精神,正是这种特质吸引了萧父。

    \"你母亲不仅成为了我的贤内助,更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萧父继续道,\"正是在她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直接与欧美厂商合作,跳过中间商,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随着生意的扩大,萧父逐渐在上海商界站稳脚跟。然而,家族的阻力并未消失。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族人,始终看不起他的\"经商之道\",甚至因为他娶了一个\"平民女子\"而对他冷眼相待。

    \"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之一。\"萧父叹了口气,\"一边要应对激烈的商业竞争,一边还要面对家族的不理解。若不是你母亲始终站在我身边,恐怕我早就放弃了。\"

    萧景深从未想过,在父亲成功的背后,竟有如此多的艰辛和坚持。他一直以为父亲的成功是水到渠成,却不知这背后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泪水。

    \"最难的时刻是在1911年。\"萧父神色凝重,\"辛亥革命爆发,局势动荡,我的生意一度陷入绝境。当时,很多商人都选择了停业观望,但我却看到了机遇。\"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萧父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变化,将业务重心转向了民生必需品的贸易,并开始涉足国内生产。这一决策,让萧家在动荡中不仅存活下来,还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决定,当时被很多人视为疯狂之举。\"萧父苦笑道,\"连你母亲都一度担心我会倾家荡产。但我坚信,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最大的机遇。\"

    事实证明,萧父的判断是正确的。随着局势的稳定,萧家的生意蒸蒸日上,逐渐成为上海的新兴商业力量。而这一切,都源于萧父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过人的远见。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吗?\"萧父直视着儿子的眼睛。

    萧景深思索片刻,回答:\"是希望我能从中吸取经验,在未来的商业道路上少走弯路?\"

    萧父摇摇头:\"不全是。我想让你明白,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固守传统已不足以应对挑战,但一味追求西化也不是解决之道。真正的智慧,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西方的优势结合起来。\"

    说着,他从木匣中取出最后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萧父站在中央,身着中式长袍,而萧母则穿着西式裙装,小小的萧景深站在两人中间,穿着一身融合了中西元素的童装。

    \"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萧家的精神——取中西之长,融古今之智。\"萧父语重心长地说,\"这也是我支持你去美国留学的原因。我希望你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然后回来,用所学造福家族和国家。\"

    萧景深深受触动,父亲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父亲,我明白了。\"萧景深郑重地说,\"我会尽我所能,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理念,但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和本。\"

    萧父满意地点点头:\"还有一件事我想告诉你。当年我和宋老爷子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断绝。即使在他位高权重的时候,我们仍能坦诚相见,无所顾忌。这份真挚的友情,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程家的事,宋老爷子早有预料。他亲口对我说,沈二夫人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清韵那丫头也极有主见。他会暗中护着她们母女,不会让她们受到牵连。\"

    萧景深闻言,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有宋老爷子这样的人物暗中保护,沈若兰和沈清韵应该不会有大碍。

    \"我相信清韵和沈二夫人能够处理好这一切。\"萧景深说,\"但如果萧家能提前将清韵接过门来,确实是最稳妥的做法。\"

    萧父欣慰地看着儿子:\"你有这份担当,我很欣慰。明日我就派人去与沈二夫人商议婚期。以程家现在的情况,估计婚礼不会太过隆重,但这反而更合我们萧家的作风——实事求是,不事张扬。\"

    萧景深感激地看着父亲。在这个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位开明而又有远见的父亲,实在是他最大的幸运。

    \"对了,还有一件事。\"萧父语气突然变得严肃,\"你留学期间,清韵若想继续学业,我和你母亲都会全力支持。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女子也应该有追求知识、实现自我的权利。\"

    萧景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父亲的这番话,与他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一直欣赏清韵的才智和进取心,也希望她能够继续深造,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

    \"谢谢父亲。\"萧景深由衷地说,\"清韵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为女性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我会全力支持她实现这个梦想。\"

    萧父点点头,神情中带着几分感慨:\"时代在变化,我们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你的祖父若地下有知,恐怕要怪我教子不严了。但我坚信,这是正确的道路。\"

    夜色渐深,父子两人的谈话也渐入佳境。萧父罕见地打开了话匣子,向儿子讲述了更多家族的往事和他的人生经验。从最初的艰难创业,到后来的商海沉浮;从与宋老爷子的深厚友谊,到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从家族内部的矛盾冲突,到最终赢得族人的尊重和认可......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萧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景深,我一生中犯过不少错误,走过不少弯路。\"萧父语重心长地说,\"但我庆幸自己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萧景深认真地点着头,将父亲的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他明白,父亲今天的坦诚,不仅是在传授经商之道,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坚守本心。

    \"快出发去美国了,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萧父话锋一转,问道。

    萧景深思索片刻:\"请父亲帮我照看好清韵和沈二夫人。无论程家发生什么变故,都请确保她们安全。\"

    萧父面露欣慰之色:\"这本就是我的责任。放心去吧,我会处理好一切。\"

    离开书房,萧景深漫步在庭院中,月光如水,花影婆娑。父亲的讲述,让他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在即将远赴重洋之际,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学成归来后,用所学推动家族的发展,同时为这个正在变革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沈清韵,这个聪明勇敢的姑娘,将是他最重要的伴侣和支持者。

    次日清晨,萧景深早早起身,决定亲自前往程府,向沈若兰提出提前完婚的建议。虽然这有些冒昧,但在当前的形势下,这或许是对沈清韵最好的保护。

    他站在镜前整理着衣冠,脑海中浮现出清韵那张清丽脱俗的面容。无论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他都会竭尽全力,守护这份珍贵的感情,为他们共同的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