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 第414章 开一家医院
“梅殷”,朱标刚刚想到的人选也是驸马,不过他想的是大妹临安公主的驸马李祺。
“没错,”马良点点头。
朱标毕竟他也看过大明史书,这时想起了历史上,关于驸马梅殷的介绍。
历史上驸马梅殷精通经史,而又善骑射,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托孤重臣,而且他身为汝南侯,却又不置私产,为人相当的清廉。
历史上朱棣曾借道淮安想直扑南京,派使者和梅殷商谈,梅殷竟然把使者的耳鼻割下送还朱棣,还把他臭骂了一顿。
靖难之役后被朱棣严密监视,最后下场凄凉,竟然离奇的落水而死。
不过梅殷这一辈子对得起朱元璋对他的重托。
“行,那就是他了”,朱标放弃了他心中的人选李祺。
然后朱标派人去把梅殷宣进东宫。
梅殷在原本的历史上已经成为驸马都尉了,可由于马良的介入,马皇后对皇室女子的出嫁年龄做出了更改,改为18岁出嫁。
但由于梅殷和宁国公主的婚事朱元璋已经下了圣旨,也不能取消了,所以他只能等公主到了法定年龄两人再完婚。
在那之前朱元璋为了补偿他,把他从一个白身提拔为了,金吾卫的一名千户,所以上次被朱元璋派去保护马良和小家伙,此刻正驻扎在玄武门。
时间过了一会儿,听见太子朱标召见自己,平日里沉着冷静的梅殷,顶盔掼甲脸色平静的走进了东宫。
“见过太子殿下,见过楚王齐王殿下,见过吴国公”,梅殷挨个的给众人见礼。
“不知太子殿下,宣末将来有什么吩咐?”
朱标笑呵呵的扶起了梅殷“:准妹夫,我大明修的水泥路,和玄武门外建设的工厂你看到了没有?”
梅殷有些受宠若惊,“末将看到了,末将还知道太子殿下从吴国公那里,买了许多的新的设备,用来建设我大明。”
“没错,我买这些设备就是为了建设大明,可现在有一个问题,本来我把这件事情交给楚王和齐王两个人,可他们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让我准备找一些合适的人手,来帮帮他们”。
“你是咱的准妹夫,也不算是外人,不知道你能不能来帮个忙”。
朱标说的非常客气,毕竟这些新的事物需要一定的接受能力,他不想自己强制下达命令,让人干的不情不愿。
平日里非常稳重的梅殷,一听太子是让他办这些事情,眼睛顿时一亮“:末将愿意,太子殿下,有什么事情尽管分,我愿意为建设大明而努力”。
梅殷平日里驻守在玄武门,除了整日的巡逻,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做,可这样与他报效朝廷想法相差太远。
可由于他这个千户是朱元璋特意封给他的,其他人也不敢把他调往别处。
他还想有机会看到太子的时候,向太子殿下求情,没想到还没等他求,机会就来了。
朱标看着眼前长的一脸威严,而又相貌堂堂的梅殷,心里点点头。
“那好,既然你愿意,接下来你就去负责工厂的建设,顺便学习一下车床的安装使用等事情”。
“有什么不会的,咱大明现在有许多的书籍,你可以随便观看,等有机会了再让马良带你去学习一下,你看怎么样?”
“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吴国公”,梅殷对着朱标和马良两人,十分郑重的施了一礼。
朱标也转头一脸殷切的看着马良,
既然人是马良举荐的,他当然没什么意见。
“你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先把工厂建设起来,过段时间我让你去我们那里学习一下技术”。
“马良,这不妥当吧,梅殷什么都不懂,如果到你们那里进工厂,还不露馅了。”
“谁让他进工厂了,我不会给他请几个私人老师,反正咱们现在又不差钱”。
朱标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表情“: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这不和雄英上私教课一样吗,绝对会比大明这几位老师傅教的更好”。
“那可不一定,我看过大明的那些老师傅操作,虽然我也只懂一些皮毛,但我觉得他们差的只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也是相当的熟练,我觉得这应该和他们的九族羁绊有关”。
“而现代那些老师都是为了钱而来的,能学多少,得看学生自己努不努力了”。
不过据马良观察,梅殷饱读诗书,又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绝对不是个笨蛋,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出来。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把刚刚的笑容也收了起来“:你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不过既然梅殷有机会去学习,朱标打算让梅殷把自己买来的各种机器床操作全都学会,哪怕暂时学不会,也要记住操作方式,然后勤加练习。
……………
熟悉了机床工厂事情的梅殷,被朱标催促的忙的脚不沾地。
而被马良带到21世纪之后,也基本被固定在一间租赁的厂房里,因为为了学习新的技术梅殷根本就没有时间外出。
在这期间,宁国公主还找马良跟朱标抱怨了几次。
因为自从她和梅殷的婚事定下之后,虽然没有成婚但马皇后也没有阻止她们见面。
所以宁国公主偶尔打着看来上学的旗号,跑来马良这边。
但用小家伙的话说,她的姑姑目的不纯,因为每次她都会去仓库看望梅殷。
马良想起每次宁国公主去见梅殷的场景,这不就是妥妥的早恋吗。
……………
这天,马良正在吴国公府给小家伙修他的玩具枪。
听到小太监禀报,太医院带戴思恭来访。
马良有些诧异,但还是赶紧把人请了进来。
“吴国公,老夫来府上有一事相求”。
马良就纳闷,太医找自己有什么事但他也没有把人拒之门外“:戴太医,有什么事请说吧,能帮忙的绝不推辞”。
“老夫今天去卫国公府,给卫国公检查身体,闲谈时听他对那次濒临死亡的病情,和吴国公的救助方法进行了描述”。
“让我感觉了医术之路博大精深,而我深知吴国公你拥有神奇的本领,不知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我想要仔细研读一下,拜托了吴国公”。
说完戴思恭拱手一礼。
马良听戴思恭原来是想要一些医疗用的书籍,很是高兴。
他觉得自己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既然他们这么相信现代的医术,可是全都去现代就诊也不太方便,如果在大明能够开一家医院,不就解决这个问题。
“没错,”马良点点头。
朱标毕竟他也看过大明史书,这时想起了历史上,关于驸马梅殷的介绍。
历史上驸马梅殷精通经史,而又善骑射,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托孤重臣,而且他身为汝南侯,却又不置私产,为人相当的清廉。
历史上朱棣曾借道淮安想直扑南京,派使者和梅殷商谈,梅殷竟然把使者的耳鼻割下送还朱棣,还把他臭骂了一顿。
靖难之役后被朱棣严密监视,最后下场凄凉,竟然离奇的落水而死。
不过梅殷这一辈子对得起朱元璋对他的重托。
“行,那就是他了”,朱标放弃了他心中的人选李祺。
然后朱标派人去把梅殷宣进东宫。
梅殷在原本的历史上已经成为驸马都尉了,可由于马良的介入,马皇后对皇室女子的出嫁年龄做出了更改,改为18岁出嫁。
但由于梅殷和宁国公主的婚事朱元璋已经下了圣旨,也不能取消了,所以他只能等公主到了法定年龄两人再完婚。
在那之前朱元璋为了补偿他,把他从一个白身提拔为了,金吾卫的一名千户,所以上次被朱元璋派去保护马良和小家伙,此刻正驻扎在玄武门。
时间过了一会儿,听见太子朱标召见自己,平日里沉着冷静的梅殷,顶盔掼甲脸色平静的走进了东宫。
“见过太子殿下,见过楚王齐王殿下,见过吴国公”,梅殷挨个的给众人见礼。
“不知太子殿下,宣末将来有什么吩咐?”
朱标笑呵呵的扶起了梅殷“:准妹夫,我大明修的水泥路,和玄武门外建设的工厂你看到了没有?”
梅殷有些受宠若惊,“末将看到了,末将还知道太子殿下从吴国公那里,买了许多的新的设备,用来建设我大明。”
“没错,我买这些设备就是为了建设大明,可现在有一个问题,本来我把这件事情交给楚王和齐王两个人,可他们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让我准备找一些合适的人手,来帮帮他们”。
“你是咱的准妹夫,也不算是外人,不知道你能不能来帮个忙”。
朱标说的非常客气,毕竟这些新的事物需要一定的接受能力,他不想自己强制下达命令,让人干的不情不愿。
平日里非常稳重的梅殷,一听太子是让他办这些事情,眼睛顿时一亮“:末将愿意,太子殿下,有什么事情尽管分,我愿意为建设大明而努力”。
梅殷平日里驻守在玄武门,除了整日的巡逻,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做,可这样与他报效朝廷想法相差太远。
可由于他这个千户是朱元璋特意封给他的,其他人也不敢把他调往别处。
他还想有机会看到太子的时候,向太子殿下求情,没想到还没等他求,机会就来了。
朱标看着眼前长的一脸威严,而又相貌堂堂的梅殷,心里点点头。
“那好,既然你愿意,接下来你就去负责工厂的建设,顺便学习一下车床的安装使用等事情”。
“有什么不会的,咱大明现在有许多的书籍,你可以随便观看,等有机会了再让马良带你去学习一下,你看怎么样?”
“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吴国公”,梅殷对着朱标和马良两人,十分郑重的施了一礼。
朱标也转头一脸殷切的看着马良,
既然人是马良举荐的,他当然没什么意见。
“你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先把工厂建设起来,过段时间我让你去我们那里学习一下技术”。
“马良,这不妥当吧,梅殷什么都不懂,如果到你们那里进工厂,还不露馅了。”
“谁让他进工厂了,我不会给他请几个私人老师,反正咱们现在又不差钱”。
朱标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表情“: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这不和雄英上私教课一样吗,绝对会比大明这几位老师傅教的更好”。
“那可不一定,我看过大明的那些老师傅操作,虽然我也只懂一些皮毛,但我觉得他们差的只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也是相当的熟练,我觉得这应该和他们的九族羁绊有关”。
“而现代那些老师都是为了钱而来的,能学多少,得看学生自己努不努力了”。
不过据马良观察,梅殷饱读诗书,又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绝对不是个笨蛋,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出来。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把刚刚的笑容也收了起来“:你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不过既然梅殷有机会去学习,朱标打算让梅殷把自己买来的各种机器床操作全都学会,哪怕暂时学不会,也要记住操作方式,然后勤加练习。
……………
熟悉了机床工厂事情的梅殷,被朱标催促的忙的脚不沾地。
而被马良带到21世纪之后,也基本被固定在一间租赁的厂房里,因为为了学习新的技术梅殷根本就没有时间外出。
在这期间,宁国公主还找马良跟朱标抱怨了几次。
因为自从她和梅殷的婚事定下之后,虽然没有成婚但马皇后也没有阻止她们见面。
所以宁国公主偶尔打着看来上学的旗号,跑来马良这边。
但用小家伙的话说,她的姑姑目的不纯,因为每次她都会去仓库看望梅殷。
马良想起每次宁国公主去见梅殷的场景,这不就是妥妥的早恋吗。
……………
这天,马良正在吴国公府给小家伙修他的玩具枪。
听到小太监禀报,太医院带戴思恭来访。
马良有些诧异,但还是赶紧把人请了进来。
“吴国公,老夫来府上有一事相求”。
马良就纳闷,太医找自己有什么事但他也没有把人拒之门外“:戴太医,有什么事请说吧,能帮忙的绝不推辞”。
“老夫今天去卫国公府,给卫国公检查身体,闲谈时听他对那次濒临死亡的病情,和吴国公的救助方法进行了描述”。
“让我感觉了医术之路博大精深,而我深知吴国公你拥有神奇的本领,不知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我想要仔细研读一下,拜托了吴国公”。
说完戴思恭拱手一礼。
马良听戴思恭原来是想要一些医疗用的书籍,很是高兴。
他觉得自己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既然他们这么相信现代的医术,可是全都去现代就诊也不太方便,如果在大明能够开一家医院,不就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