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始皇求我做女帝 第500章 科举前准备工作
热门推荐:
穿越世界成为骑士
官场三十年精品录
穿越梁山成霸业
剑风碎铁衣
伏地魔害我惨死?重生后我娶青梅杀疯了
今生让我来爱你
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
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全宗戒备小师妹她又疯啦
魏王假愣住了,殿内的群臣也一片哗然。让魏国效仿秦国办科举?这简直是要动公族大夫的根基——要知道,魏国的朝堂上,连一个县令的职位,都要由宗室子弟世袭。
“效仿秦国?”公族大夫们异口同声地反对,“咱们是姬姓后裔,岂能学西戎的蛮法?”
魏子原望着他们,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无尽的疲惫:“姬姓后裔?去年秦军攻占代郡时,代王嘉也是这么说的。可秦军的铁剑,不管你是不是姬姓。如今秦国的科举,就像一把铁剑,咱们躲不过去,只能学着怎么用——否则,将来朝堂上,怕是连争论的人都剩不下了。”
七月的阳光穿过殿顶的藻井,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魏王假望着那些反对的公族大夫,又想起那些奔向咸阳的士子,忽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最终挥了挥手,声音轻得像叹息:“便依魏相所奏吧。告诉那些贡生……若真能考中,别忘了自己是魏人。”
魏子原领命退下时,夕阳正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咸阳学宫的那封密信里,太子忌最后写道:“父王,儿臣今日见秦国新铸的巨舶下水,船上工匠有一半是韩、赵遗民——他们说,在哪做工都是做工,能吃饱饭、受尊重,便在哪扎根。”
一阵热风从函谷关的方向吹来,带着盐铁与墨香的气息。魏子原知道,魏国的朝堂或许还能在礼法与现实间挣扎几日,但那些背着书箧走向咸阳的脚步,早已在七月的大地上,踩出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八月初的咸阳,像被扔进了熔炉。城南贡院的夯土声震得地面发颤,工匠们赤着膊,黝黑的脊梁上汗珠滚滚,一锤下去,黄土与汗水混成团,在新拓的东院围墙上印出深色的斑痕。
不远处的街巷里,往来士子的脚步声织成一张密网,书箧里的竹简碰撞着,发出“嗒嗒”的脆响,竟盖过了树梢的蝉鸣——那蝉声本已聒噪得让人烦躁,此刻却被这更密集的声响压得没了底气。
吕雉站在贡院正厅的大案后,案上的考生名册堆成了小山,竹简的边缘被日光晒得发脆。她的指尖轻轻拂过最上面一本,“韩·张仓”三个字的朱笔小注还带着墨香——那是她昨日特意标注的,听说这位韩国土子精通律法,曾在新郑的旧官署抄录过典章。指尖划过之处,留下淡淡的汗痕,她抬手抹了把额角,才发现鬓角的碎发早已被汗水濡湿,紧紧贴在脸颊上,像层湿纸。
案角的铜壶滴漏里,清水已积了半壶。吕雉望着那缓慢下沉的浮箭,才惊觉从清晨卯时到此刻,她竟连一口茶都没顾上喝。案边的粗瓷碗里,茶水早已凉透,碗底沉着几片干瘪的茶叶,像她此刻紧绷的心弦。
“吱呀”一声,正厅的木门被推开,一股带着尘土味的热气涌了进来。左丞相隗状掀着袍角走进来,他刚从东院工地回来,官服的下摆沾着些黄泥土,连带着身上的气息都带着夯土的腥气。听到动静,吕雉连忙放下名册起身,袍角扫过案边,带起一阵细小的纸尘。
“不必多礼。”隗状摆了摆手,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是在烈日下喊了许久,“西院的号舍清点得如何了?”
吕雉拿起手边一本册子递过去,册子里夹着几张号舍的草图,用朱砂标出了隔板的位置:“回丞相,西院三百间号舍已全部清点妥当。每间三尺见方,按您先前的吩咐,加了一寸厚的木隔板,既能隔开邻座,又能挡风。墙角还开了四寸见方的小窗,虽说暑气难散,但至少能透些风——去年三月首考时天凉,今年九月开考正值秋老虎,可不能让士子们在里头闷出病来。”
隗状接过册子翻了两页,目光落在草图上“小窗距地面五尺”的标注上,嘴角微微动了动:“考虑得细致。”他随手翻到考生名册,指尖在“楚·钟离眜”的名字上顿了顿,那里有吕雉用朱笔写的小字:“善算,曾为楚营粮官,算过军粮转运,误差不超十石”。
“连这些都查了?”隗状抬眼看向吕雉,眼里带着几分赞许,“看来你这几日没少熬夜。”
吕雉笑了笑,“这些外乡士子的底细,总得摸清楚些。钟离眜在楚营时就因算学出众被项燕赏识,后来因是庶民出身不得升迁,才投了咱们的科举。这般人才,若是因为咱们考务疏漏误了前程,岂不可惜?”
隗状点点头,指尖又移到“魏·刘盛”的名字上,眉头微蹙:“今年列国士子来得太多,魏国就占了三成,还有不少是大梁太学出来的。这些人写惯了魏地的蝌蚪文,若是答卷时字体杂乱,阅卷官辨认不清,难免有失公允。”
“臣也想到了这点。”吕雉从案头抽出一卷麻纸,上面用工整的秦隶写着《考务须知》四个大字,“这是臣前几日让人编的,从答题需用秦隶、策论要分‘引论-正论-结论’三段,到号舍里不得携带食物、烛火,都写得明明白白。昨日已让吏卒分发给各客栈的考生,还在贡院门口贴了抄本,让他们提前熟悉。”
她顿了顿,拿起其中一条“卷面污损者扣半分”的注解说:“去年有个土子,答卷时不小心打翻了墨汁,哭得差点晕过去。今年提前说清楚,既是提醒,也是宽心——至少他们知道,规矩摆在明处,不是咱们故意刁难。”
隗状正要点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礼文司司长淳于越掀着袍角走进来,他的脸色比外面的日头还要红,花白的胡须上沾着些汗珠子,一进门就对着隗状拱手,语气里带着几分焦灼:“丞相大人,出事了!”
吕雉连忙给淳于越递过一碗凉水,他接过一饮而尽,粗瓷碗被他攥得咯咯响:“今年来的学子实在太多了!原以为扩了贡院就够,谁知连带着咸阳城的客栈都住满了!城南的‘迎客栈’前日就开始在院里搭草棚,昨日连城西的破庙都被士子们占了,铺着草席就睡——咱们先前盖的那两百间临时宿舍,今早清点时,已经挤进去三百多人,连过道里都堆着书箧!”
“效仿秦国?”公族大夫们异口同声地反对,“咱们是姬姓后裔,岂能学西戎的蛮法?”
魏子原望着他们,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无尽的疲惫:“姬姓后裔?去年秦军攻占代郡时,代王嘉也是这么说的。可秦军的铁剑,不管你是不是姬姓。如今秦国的科举,就像一把铁剑,咱们躲不过去,只能学着怎么用——否则,将来朝堂上,怕是连争论的人都剩不下了。”
七月的阳光穿过殿顶的藻井,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魏王假望着那些反对的公族大夫,又想起那些奔向咸阳的士子,忽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最终挥了挥手,声音轻得像叹息:“便依魏相所奏吧。告诉那些贡生……若真能考中,别忘了自己是魏人。”
魏子原领命退下时,夕阳正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咸阳学宫的那封密信里,太子忌最后写道:“父王,儿臣今日见秦国新铸的巨舶下水,船上工匠有一半是韩、赵遗民——他们说,在哪做工都是做工,能吃饱饭、受尊重,便在哪扎根。”
一阵热风从函谷关的方向吹来,带着盐铁与墨香的气息。魏子原知道,魏国的朝堂或许还能在礼法与现实间挣扎几日,但那些背着书箧走向咸阳的脚步,早已在七月的大地上,踩出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八月初的咸阳,像被扔进了熔炉。城南贡院的夯土声震得地面发颤,工匠们赤着膊,黝黑的脊梁上汗珠滚滚,一锤下去,黄土与汗水混成团,在新拓的东院围墙上印出深色的斑痕。
不远处的街巷里,往来士子的脚步声织成一张密网,书箧里的竹简碰撞着,发出“嗒嗒”的脆响,竟盖过了树梢的蝉鸣——那蝉声本已聒噪得让人烦躁,此刻却被这更密集的声响压得没了底气。
吕雉站在贡院正厅的大案后,案上的考生名册堆成了小山,竹简的边缘被日光晒得发脆。她的指尖轻轻拂过最上面一本,“韩·张仓”三个字的朱笔小注还带着墨香——那是她昨日特意标注的,听说这位韩国土子精通律法,曾在新郑的旧官署抄录过典章。指尖划过之处,留下淡淡的汗痕,她抬手抹了把额角,才发现鬓角的碎发早已被汗水濡湿,紧紧贴在脸颊上,像层湿纸。
案角的铜壶滴漏里,清水已积了半壶。吕雉望着那缓慢下沉的浮箭,才惊觉从清晨卯时到此刻,她竟连一口茶都没顾上喝。案边的粗瓷碗里,茶水早已凉透,碗底沉着几片干瘪的茶叶,像她此刻紧绷的心弦。
“吱呀”一声,正厅的木门被推开,一股带着尘土味的热气涌了进来。左丞相隗状掀着袍角走进来,他刚从东院工地回来,官服的下摆沾着些黄泥土,连带着身上的气息都带着夯土的腥气。听到动静,吕雉连忙放下名册起身,袍角扫过案边,带起一阵细小的纸尘。
“不必多礼。”隗状摆了摆手,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是在烈日下喊了许久,“西院的号舍清点得如何了?”
吕雉拿起手边一本册子递过去,册子里夹着几张号舍的草图,用朱砂标出了隔板的位置:“回丞相,西院三百间号舍已全部清点妥当。每间三尺见方,按您先前的吩咐,加了一寸厚的木隔板,既能隔开邻座,又能挡风。墙角还开了四寸见方的小窗,虽说暑气难散,但至少能透些风——去年三月首考时天凉,今年九月开考正值秋老虎,可不能让士子们在里头闷出病来。”
隗状接过册子翻了两页,目光落在草图上“小窗距地面五尺”的标注上,嘴角微微动了动:“考虑得细致。”他随手翻到考生名册,指尖在“楚·钟离眜”的名字上顿了顿,那里有吕雉用朱笔写的小字:“善算,曾为楚营粮官,算过军粮转运,误差不超十石”。
“连这些都查了?”隗状抬眼看向吕雉,眼里带着几分赞许,“看来你这几日没少熬夜。”
吕雉笑了笑,“这些外乡士子的底细,总得摸清楚些。钟离眜在楚营时就因算学出众被项燕赏识,后来因是庶民出身不得升迁,才投了咱们的科举。这般人才,若是因为咱们考务疏漏误了前程,岂不可惜?”
隗状点点头,指尖又移到“魏·刘盛”的名字上,眉头微蹙:“今年列国士子来得太多,魏国就占了三成,还有不少是大梁太学出来的。这些人写惯了魏地的蝌蚪文,若是答卷时字体杂乱,阅卷官辨认不清,难免有失公允。”
“臣也想到了这点。”吕雉从案头抽出一卷麻纸,上面用工整的秦隶写着《考务须知》四个大字,“这是臣前几日让人编的,从答题需用秦隶、策论要分‘引论-正论-结论’三段,到号舍里不得携带食物、烛火,都写得明明白白。昨日已让吏卒分发给各客栈的考生,还在贡院门口贴了抄本,让他们提前熟悉。”
她顿了顿,拿起其中一条“卷面污损者扣半分”的注解说:“去年有个土子,答卷时不小心打翻了墨汁,哭得差点晕过去。今年提前说清楚,既是提醒,也是宽心——至少他们知道,规矩摆在明处,不是咱们故意刁难。”
隗状正要点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礼文司司长淳于越掀着袍角走进来,他的脸色比外面的日头还要红,花白的胡须上沾着些汗珠子,一进门就对着隗状拱手,语气里带着几分焦灼:“丞相大人,出事了!”
吕雉连忙给淳于越递过一碗凉水,他接过一饮而尽,粗瓷碗被他攥得咯咯响:“今年来的学子实在太多了!原以为扩了贡院就够,谁知连带着咸阳城的客栈都住满了!城南的‘迎客栈’前日就开始在院里搭草棚,昨日连城西的破庙都被士子们占了,铺着草席就睡——咱们先前盖的那两百间临时宿舍,今早清点时,已经挤进去三百多人,连过道里都堆着书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