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242章 用公家电话打情骂俏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242章 用公家电话打情骂俏

    尿素袋包里头是报纸。

    报纸里头是两个盒子。

    一个上面写着“散瘀消肿膏”。

    另一个写着“活血化瘀丸”。

    然后中间夹着一张纸,拿出来看,是手写的。

    娟秀的字迹还算可以,有欧体风格。

    但许灼看着就觉得有点丑。

    内容就是这东西怎么用的。

    还能怎么用,内服外用。

    “这东西……不是老虎药么?”

    庄红兵打量一阵忽然开口,让许灼有些迷惘。

    “里面没有虎骨虎鞭……”

    “不是。”庄红兵连忙解释道:“我在当兵时见过一次,是专门配给武警或陆军尖兵用的,这东西……”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许灼身上还没消下去的淤青。

    笑了笑,庄红兵一脚踩踏自行车离开了。

    转身时刚好和一辆入村的自行车碰上。

    双方都认识,打了个照面错开。

    “小许,有人打电话找你,走,人家等着呢。”

    “谁啊。”

    “一个姑娘。”

    “不认识啊。”

    许灼骑上自行车,跟着去了村委,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了几声后,里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喂什么喂,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我怎么了?”

    “还是不是朋友?被人敲了闷棍,打成狗了,以为我不知道?”

    “哪个吊毛跟你说的……”

    “你别管,药和膏都给你了,记得吃,别留什么暗伤。”

    “知道了知道了,你这两天在海城过得怎么样,还适应吧?”

    “唉……一言难尽。”

    许灼哈哈大笑:“你要当不惯城里姑娘,就来当乡下土妞吧。”

    “呸,你才是乡下土妞,我是下乡知青。”

    “不,你是接受伟大华夏农村劳动人民智慧改造的返城知青。”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笑道:“听说吴伯雄回去了,是你做的?”

    “你别瞎说……”

    “干得不错,这么损的事,也就你做得出……诶,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种馊主意……简直了。”

    许灼听得出来这话有点揶揄。

    他脑子快速思索,便明白了过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个吊毛有事就说。”

    “嘿……那个……皮包啊……我这里有人想要……”

    “不给钱的那种?”

    “怎么说呢,就是……就是我吹了牛……你能不能底价给我。”

    “你不要告诉我一百只。”

    “怎么会呢……”

    “两百只。”

    “草……你哪来那个脸?你现在手里的两只,一分钱没问你要。”

    “诶唷~别这么说嘛~”

    “你要以朋友的身份来问我呢,别说两百只,三百只我也自掏腰包。”

    “我们是朋友,不假。因为这样,所以朋友间的情分,不该拿这些东西来估量。阿桃,你认可我说的这话吧?”

    “认可。”

    华铭东在许灼这里还有一个人情。

    许灼刚刚的意思,就是让她用这人情来换。

    她这个人精,怎么听不出意思?

    “阿桃,说实话,两百只包我要定制的,需要你根据要求亲自设计。但购买方有些特殊,没多少钱。这边价格只能给到一只六十。你看,我这里也辛苦。海城这里什么都要钱,什么都贵,生活成本高。作为朋友,你也不舍得我吃苦吧?”

    “舍得。”

    “嗯,我就知道你不舍……嗯?你听听自己说的是人话吗?”

    “六十一只,你特么唬谁呢?是不是在骗狗?说实话。”

    “六十六。”

    “五十块钱一只给到你。”

    “这……五十五也行……”

    “只要你跟我说实话,不坑我,我就算……稍微亏一丁点,也没事。朋友间是以心换心,不是以利换利。说吧,把要求给我。”

    “不急,我这里还有点琐事,处理完我回来找你,这事只能当面聊。”

    “行……”

    “等我回来,你得亲自给我下厨烧顿饭。”

    “我做菜又不好吃……”

    “你就说做不做吧。”

    “做做做。”

    “嘻嘻……”

    “不嘻嘻。”

    挂了电话,许灼翻了白眼。

    旁边传来了村委安排的接线员有些严肃的声音。

    “许组长,投机倒把的事可不能干啊,咱们全村可都是良民。”

    许灼道:“我和投机倒把势不两立。”

    “那你们这是……”

    “人家是部队里的,要给部队采购些东西。这事情没什么油水,还麻烦,你说我要不要接这个事?我接了,你说图个啥?”

    “诶,这事儿吧……我不懂,许组长一定有自己的考量。”

    许灼扯谎不眨眼,反正不用花钱。

    离开村委,骑着自行车回到二十三号,就看到门前聚集了不少人。

    这些人手里拿着各种东西,明显是在等许灼收。

    万芸还在门口和这些人聊着拖着。

    见许灼来了,立马示意众人去找正主。

    就这样,许灼还没进门,先收了一堆古董。

    这个一块,那个两块……还能收到一件青花福寿纹官窑大盘。

    他看了看皲裂颇多,还是三块钱收了。

    “小许……小许……”

    收到一半时,有人喊着跑了过来。

    一看是村支书张启民。

    “启民公公怎么了?”

    许灼看他喊得急,也有些着急询问。

    张启民公公婆婆一家,就住在老许家隔壁,是他家恩人。

    “小许啊,河里冲蚌清淤,挖出了三根大木料,老书记让你去看看。”

    “木料挖出来了吗?”

    “挖出来了,还没拖上岸,太重了,正发愁怎么搞呢。”

    “那木料有虫眼吗?”

    “没注意。”

    “公公你先去,我这里处理好马上过来。”

    “成嘞。”

    张启民走后,许灼还是和刚才那样,不疾不徐,把所有古董鉴定后收起来,倒是旁人提醒他,别耽搁事。

    倒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小许……许组长。”

    许灼这边刚收完所有的,组员们也下班,他检查下工作就要关门,一道人影又跑了过来,这一看竟然是老杨。

    老杨,就是杨叁他爸。

    “老杨,你来干什么,你又没参与挖河。”

    众人知道老杨的事,也知道许灼和老杨家有点过节。

    不过,这点过节应该不是大事。

    同一个村还是同一条巷,不同生产队而已,没隔夜仇。

    更何况,杨叁也改好了,被送入了部队。

    就是杨叁他妈,老杨的老婆——

    前脚杨叁走,后脚就被老杨离婚赶回了娘家。

    这事儿也让所有人佩服老杨魄力同时,有点大快人心。

    事实上是……没离婚的。

    全为民也不允许这种妻离子散的事发生。

    他就是让双方都冷静一下。

    杨三娘暂时回娘家,仅此而已。

    只是大家看杨叁父母闹了一通,那女的又回了娘家。

    回去前还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离婚风声,就以为是离婚了。

    老杨老实人面孔笑呵呵地拿起两样东西,递给许灼。

    这一样,是一把鬼子军刀,另一样,是一把刺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