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病秧子今天嗝屁了没 第294章 摔下马
季舒洵完全没想到还有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听到邵珩从马上摔下来后便动身去看看他的伤势如何。
她过去的时候正好在门口撞见了专门从皇宫请来的太医,季舒洵抬手让那一行急急忙忙赶来的人先行,然后再进去。
也是恰好,季舒洵进屋的时候邵珩还没醒,季舒洵坐了会儿留下礼离开不到一盏茶时候,邵珩醒了。
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人呢?”
邵珩昏迷中隐隐约约听到了季舒洵的声音,这才强撑着所有力气醒来,没想到没见到人。
他甚至在想,该不会是幻觉吧!
好在身边有一小厮很是机灵,他知道自家大人是在找季世子,便出声道:“大人,季世子坐了好一阵,刚刚才离开。”
邵珩父亲母亲这才反应过来他是在找谁,也连接应声,“季世子怕是一听到消息就赶过来了,刚刚也没顾得上招待他,儿啊,待你好后,可得去侯府走一趟。”
他们知道邵珩和季世子关系好,也没说要去谢,毕竟邵珩一有空就往侯府去的事他们都知道。
用邵珩父母的话,就是“君子之交。”
要是按照楚大将军的话,就是“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兄弟。”
邵珩听到说季舒洵来过刚走,手撑在榻上就要起来,“我要去找他。”
这一举动直接吓坏了众人,尤其是邵珩母亲,眼眶中泪水翻涌,直接按住他,一边哽咽,“儿,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躺下。”
邵珩父亲也是手握成拳,“有什么话不能等之后,再者为父不是不能让人去请季世子再回来,你怎么如此胡来。”
眼神扫过邵珩的腿,若不好好养着,这腿怕不是要废了。
见邵珩还执意要起身,直接冷声道:“你的腿还想不想要了!”
邵珩一下颓地躺在榻上,以手掩面,“父亲母亲,祖父,你们都出去吧,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养伤的。”
邵太师一直静坐在一旁,闻言叹了口气,安慰了邵珩几句先一步离开,然后也让外间正焦急等待消息的其他邵家人都各自散去。
等邵珩父亲离开前,他看向邵珩,还未开口,邵珩就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一样,“父亲,不用请舒洵再来一趟,等我好了,再去见他。”
邵珩父亲点点头,牵着妻子的手,拍了拍她的肩示意走。
邵夫人是想留下来的,但邵珩父亲知道现阶段除了大夫太医其他人最好都不要留下为好。
邵珩这伤也不是太严重,就是他父亲怕他乱来吓唬他的,只要好好养伤基本就没什么事。
他们都觉得此事非同寻常,怕是邵珩在办案时得罪了什么人,这是给邵珩和他们邵家的警告。
于是专门留邵珩自己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仕途要不要继续坚定这一条路。
若是走,他们绝对会是邵珩最大的后盾。
一离开,邵大人立马去彻查这是怎么回事。
邵珩闭着眼,脑海中思绪万千。
他在想,就算见到了季舒洵又如何,是质问他,还是表明心意,让季舒洵不要成婚,亦或是把那人除掉,这样季舒洵就不会成婚了。
可,邵珩知道,这些想法通通不可能,他做不到。
要是他真这么做,那他也就不是邵珩了。
季舒洵也不会再靠近他半步。
邵珩其实怀疑过,太子和季舒洵生疏的原因,换句话来说,是季舒洵避开太子,因为屡屡去见季舒洵的是太子,避而不见却是季舒洵。
为何会突然到这一地步,邵珩之前不想往这方向去想。
可今日听到季舒洵要成婚,邵珩脑中突然就浮现了这个想法。
太子,极有可能对季舒洵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还叫季舒洵知道了,于是,季舒洵生疏了太子。
邵珩不想自己和季舒洵也越走越远,直到两不相见的地步。
他硬生生的抑制住自己想见季舒洵的冲动。
*
季舒洵大婚当日,宾朋满座,皇帝和皇后都专门来了一趟,京中大半权贵也悉数到场。
就在之前太子和季世子许久未见,再加上八皇子突然和季舒洵亲近,因为皇帝说季世子才华卓绝,恰好八皇子还未定下师傅,不如让季世子有空时来教导来。
当时皇帝这番话一出,朝中哗然,皆不知皇帝这是何意?
是有意挑拨太子和季世子关系,还是真觉得季世子才华卓着,想为八皇子寻位老师。
不管如何,季舒洵后面还真三天两头教起八皇子,成果还不错,让皇帝连连夸赞。
后面又有传言说是季世子得罪了太子殿下,便有好事者自以为是的在太子殿下面前说要去教训季舒洵,但季舒洵是没教训到,自己先被太子教训了一顿。
太子直接杀鸡儆猴,给那个对季舒洵出言不逊的人打了二十大板,这下再无人去寻晦气。
不过这些季舒洵都不知道,这些风言风语的都没传到她的耳边,更别说太子责罚哪个人,就算知道此事,也不会特意打听。
她正避嫌呢。
上次皇帝一番话差点直说太子结党营私,否则她一禄阳侯府的世子,又怎会为太子出谋划策,谋算帝位!
这话一出,季舒洵当时便心中一惊,想着皇帝该不会现在就沉不住气,还打算拿她下手吧。
因为她背后只有禄阳侯府,并无其他势力,禄阳侯在外的名声季舒洵自然清楚,而平江那边并不涉及官场,只在民间有几分名声。
相比于禄阳侯府,估计皇帝更担心的是民心所向,他让人查过季舒洵,但除了一些小打小闹之外,还真找不到季舒洵有什么把柄。
既无罪证的,只是和太子往来甚密了些,也不至于要对禄阳侯府动手,那岂不成暴君了。
皇帝确实没把禄阳侯放在眼里,更不知禄阳侯的野心勃勃,只要季舒洵退一步,不再为太子做事出谋划策,而是老老实实当八皇子的老师,待八皇子长成,或是太子登基后辅佐左右,皇帝便不会再提此事,还会在以后会季舒洵论功行赏,封季舒洵为亲王,让禄阳侯府三代受皇家庇护。
这话说起来略有矛盾,但季舒洵心中也是一清二楚。
皇帝对太子继位的戒备疑心不下,担心以后外戚专政,但不可否认太子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储君之位舍他其谁,除非是长成后且不会长歪的八皇子,或许还能有相较之力,而且八皇子母族势弱,不会有外戚专政的可能性。
但目前,皇帝老了,八皇子又没长成,除非他在退位之前消除疑虑或是解决姚家才会放心让太子继位。
季舒洵也不知道,皇帝为何会以她作为“突破口”,强制性将她和太子形成对立方,至少,在其他人看来,都是如此。
哪怕现在太子相信她,但说不准哪天就会对她产生疑心。
不得不说,帝王心术,最为可怖。
要是那日季舒洵突然听闻姚家遭难也不会意外,只会感慨果不其然。
皇帝驭人之术不外如是,季舒洵也会用这种法子对下属,制衡有道,赏罚分明。
可惜的就是季舒洵志不在朝堂,她一个病秧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的人哪里会想着争名逐利。
她过去的时候正好在门口撞见了专门从皇宫请来的太医,季舒洵抬手让那一行急急忙忙赶来的人先行,然后再进去。
也是恰好,季舒洵进屋的时候邵珩还没醒,季舒洵坐了会儿留下礼离开不到一盏茶时候,邵珩醒了。
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人呢?”
邵珩昏迷中隐隐约约听到了季舒洵的声音,这才强撑着所有力气醒来,没想到没见到人。
他甚至在想,该不会是幻觉吧!
好在身边有一小厮很是机灵,他知道自家大人是在找季世子,便出声道:“大人,季世子坐了好一阵,刚刚才离开。”
邵珩父亲母亲这才反应过来他是在找谁,也连接应声,“季世子怕是一听到消息就赶过来了,刚刚也没顾得上招待他,儿啊,待你好后,可得去侯府走一趟。”
他们知道邵珩和季世子关系好,也没说要去谢,毕竟邵珩一有空就往侯府去的事他们都知道。
用邵珩父母的话,就是“君子之交。”
要是按照楚大将军的话,就是“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兄弟。”
邵珩听到说季舒洵来过刚走,手撑在榻上就要起来,“我要去找他。”
这一举动直接吓坏了众人,尤其是邵珩母亲,眼眶中泪水翻涌,直接按住他,一边哽咽,“儿,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躺下。”
邵珩父亲也是手握成拳,“有什么话不能等之后,再者为父不是不能让人去请季世子再回来,你怎么如此胡来。”
眼神扫过邵珩的腿,若不好好养着,这腿怕不是要废了。
见邵珩还执意要起身,直接冷声道:“你的腿还想不想要了!”
邵珩一下颓地躺在榻上,以手掩面,“父亲母亲,祖父,你们都出去吧,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养伤的。”
邵太师一直静坐在一旁,闻言叹了口气,安慰了邵珩几句先一步离开,然后也让外间正焦急等待消息的其他邵家人都各自散去。
等邵珩父亲离开前,他看向邵珩,还未开口,邵珩就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一样,“父亲,不用请舒洵再来一趟,等我好了,再去见他。”
邵珩父亲点点头,牵着妻子的手,拍了拍她的肩示意走。
邵夫人是想留下来的,但邵珩父亲知道现阶段除了大夫太医其他人最好都不要留下为好。
邵珩这伤也不是太严重,就是他父亲怕他乱来吓唬他的,只要好好养伤基本就没什么事。
他们都觉得此事非同寻常,怕是邵珩在办案时得罪了什么人,这是给邵珩和他们邵家的警告。
于是专门留邵珩自己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仕途要不要继续坚定这一条路。
若是走,他们绝对会是邵珩最大的后盾。
一离开,邵大人立马去彻查这是怎么回事。
邵珩闭着眼,脑海中思绪万千。
他在想,就算见到了季舒洵又如何,是质问他,还是表明心意,让季舒洵不要成婚,亦或是把那人除掉,这样季舒洵就不会成婚了。
可,邵珩知道,这些想法通通不可能,他做不到。
要是他真这么做,那他也就不是邵珩了。
季舒洵也不会再靠近他半步。
邵珩其实怀疑过,太子和季舒洵生疏的原因,换句话来说,是季舒洵避开太子,因为屡屡去见季舒洵的是太子,避而不见却是季舒洵。
为何会突然到这一地步,邵珩之前不想往这方向去想。
可今日听到季舒洵要成婚,邵珩脑中突然就浮现了这个想法。
太子,极有可能对季舒洵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还叫季舒洵知道了,于是,季舒洵生疏了太子。
邵珩不想自己和季舒洵也越走越远,直到两不相见的地步。
他硬生生的抑制住自己想见季舒洵的冲动。
*
季舒洵大婚当日,宾朋满座,皇帝和皇后都专门来了一趟,京中大半权贵也悉数到场。
就在之前太子和季世子许久未见,再加上八皇子突然和季舒洵亲近,因为皇帝说季世子才华卓绝,恰好八皇子还未定下师傅,不如让季世子有空时来教导来。
当时皇帝这番话一出,朝中哗然,皆不知皇帝这是何意?
是有意挑拨太子和季世子关系,还是真觉得季世子才华卓着,想为八皇子寻位老师。
不管如何,季舒洵后面还真三天两头教起八皇子,成果还不错,让皇帝连连夸赞。
后面又有传言说是季世子得罪了太子殿下,便有好事者自以为是的在太子殿下面前说要去教训季舒洵,但季舒洵是没教训到,自己先被太子教训了一顿。
太子直接杀鸡儆猴,给那个对季舒洵出言不逊的人打了二十大板,这下再无人去寻晦气。
不过这些季舒洵都不知道,这些风言风语的都没传到她的耳边,更别说太子责罚哪个人,就算知道此事,也不会特意打听。
她正避嫌呢。
上次皇帝一番话差点直说太子结党营私,否则她一禄阳侯府的世子,又怎会为太子出谋划策,谋算帝位!
这话一出,季舒洵当时便心中一惊,想着皇帝该不会现在就沉不住气,还打算拿她下手吧。
因为她背后只有禄阳侯府,并无其他势力,禄阳侯在外的名声季舒洵自然清楚,而平江那边并不涉及官场,只在民间有几分名声。
相比于禄阳侯府,估计皇帝更担心的是民心所向,他让人查过季舒洵,但除了一些小打小闹之外,还真找不到季舒洵有什么把柄。
既无罪证的,只是和太子往来甚密了些,也不至于要对禄阳侯府动手,那岂不成暴君了。
皇帝确实没把禄阳侯放在眼里,更不知禄阳侯的野心勃勃,只要季舒洵退一步,不再为太子做事出谋划策,而是老老实实当八皇子的老师,待八皇子长成,或是太子登基后辅佐左右,皇帝便不会再提此事,还会在以后会季舒洵论功行赏,封季舒洵为亲王,让禄阳侯府三代受皇家庇护。
这话说起来略有矛盾,但季舒洵心中也是一清二楚。
皇帝对太子继位的戒备疑心不下,担心以后外戚专政,但不可否认太子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储君之位舍他其谁,除非是长成后且不会长歪的八皇子,或许还能有相较之力,而且八皇子母族势弱,不会有外戚专政的可能性。
但目前,皇帝老了,八皇子又没长成,除非他在退位之前消除疑虑或是解决姚家才会放心让太子继位。
季舒洵也不知道,皇帝为何会以她作为“突破口”,强制性将她和太子形成对立方,至少,在其他人看来,都是如此。
哪怕现在太子相信她,但说不准哪天就会对她产生疑心。
不得不说,帝王心术,最为可怖。
要是那日季舒洵突然听闻姚家遭难也不会意外,只会感慨果不其然。
皇帝驭人之术不外如是,季舒洵也会用这种法子对下属,制衡有道,赏罚分明。
可惜的就是季舒洵志不在朝堂,她一个病秧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的人哪里会想着争名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