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398章 边城将女39
田大公子整理着衣袖,一派淡定:“闹市纵马,本就是三弟有错在先,母亲若是为他好,以后还是多管教一些,省得给家中招祸引灾……”
听继子这么编排自己的心肝宝贝,田夫人当即就不乐意了,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治儿能给家里招什么祸?
“再说了,你姑母可是受皇上宠爱的贵妃,咱家是皇亲贵戚,就算治儿闯了祸又怎样?还有你姑母摆不平的事?”
果然熊孩子背后必有熊家长,就不知是一个,还是一对了。
“母亲可知刚才三弟在街上冲撞的是何人吗?”田一俊反问。
“是谁?”
“正是陛下新封的平西侯!”
“平……平西侯?”
田夫人先是一惊,继而了然地嗤笑出声, “呵,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正在跟你议亲的石玉珠啊。怪不得你急着给人赔礼道歉,这是怕治儿坏了你的好事呢,即将到手的爵位给跑了是吧?”
这婚事获利的是继子,他们母子又落不得一点好处,她巴不得给搅黄了呢。
放在以前,她可不敢跟老爷极为看重的继子这般放肆说话。
但这次白捡爵位这样的好事竟然落在了继子头上,她就彻底绷不住了,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这人就有点拎不清。
想空手套白狼,还不得祭出家里最出息的儿子,稍微差点都得被刷下去,何况是这个不成器的小子,连入围的机会都没有。
田一俊微微皱眉,不想跟继母废话,“我去前面看看大夫来了没。”
他本就离门口不远,话音未落,就已夺门而出。
田夫人啐了一口,又回头点着儿子脑门教训道:“你小子是不是傻啊?在街上遇见了石玉珠就不晓得好好表现,怎么还傻乎乎地骑马往人家身上撞?”
“娘,疼,你轻点!”趴在床上的田治文歪头惨叫一声,苦着脸辩解,“我哪知道是她?”
“你要是争气点,就该好好讨好,借机让她相中你,非你不嫁,她的爵位不就到我孙子手上了吗?”
“人家连大哥都看不上,还能瞧得上我?再说了,那女人那么凶,又跟一帮大男人整天混在一起,估计早就不干净了。哼!这样不守妇道的女人,我才不要呢!”田治文撇嘴,一脸嫌弃。
田夫人没好气地白了儿子一眼:
“没了清白怎么了?咱们要的可是她那个可以世袭的爵位,等把她的爵位骗到手,你想纳多少美妾没有!”
“真的啊?嘿嘿,那行,我听娘的!”
“这事你听我的就对了。听娘跟你说啊,等你伤好后,娘给你准备一份重礼,你亲自登门给石玉珠去赔礼……”
母子俩这会也不想着报仇的事了,反而谋划起如何俘获仇人的芳心来。
真是一个敢想敢说,一个敢听敢干。
田一俊刚到前院书房坐下,就有小厮来跟他通风报信。
“哼,当真是瘌蛤蟆想吃天鹅肉!”挥退小厮后,刚翻开没看两页的书被他啪地一声,丢在桌上,一脸冷笑。
要是父亲知道了,怕会骂得比这个还难听。
当初父亲让人替他上石家说媒时,他还有些抵触,不想为了利益娶一个不喜欢的女子。
且这个女子还凶名在外,连武将不敢掠其锋芒的胡虏都被她带兵打跑了,这些凶悍的女子,怎么可能是他的理想型?
他又不是受虐狂。
然而,今日在街上偶遇之后,他莫名就有点心动了。
石玉珠跟他臆想中的形象大相径庭,要不是她身边的侍卫自曝身份,没人会把这位穿上戎装分外耀眼的女子,跟平西侯联系在一起。
只会当是哪位武将家的千金,穿成这样去城外跑马的。
本朝民风开放,平民家的女子外出很常见,贵族与官宦家的女子就更随意些,时常能在街上觑见她们出行的身影,但身边都会有侍卫与家丁婢女随行。
但若细看,还是能从她眼锋里,瞧出不同于寻常大家闺秀的锋利与刚强。
悦然身上的这种反差,反而是最令他着迷的。
故此,田一俊对这桩婚事也开始重视起来。
至于两人最终能不能走在一起,就要看缘分了,但他还是满心期待。
……
次日早朝。
有朝臣提到北方被胡虏劫掠的村庄与城镇,如蝗虫过境,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冻死饿死者不在少数。
“启禀陛下,朝廷要是再不出手赈济,百姓们为了活下去,怕是要在别有用心者的鼓动下,闹出乱子来不可。还请陛下尽快调剂粮食与御寒之物,派官员前去安抚百姓。”
性格耿直的内阁阁老在大殿上忧心忡忡。
当皇帝看着满殿朝臣,询问谁愿意前往安民时,竟只站出来三位官员。
这也不怪大家都往后缩,一是这趟绝对是个苦差,不仅要顶风冒雪,事情还不一定能办好。身体不好,或是自觉此事棘手的那些官员自然不肯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其次,这会都过了小年,要是出去了,肯定就要在外面过年了。过节上工又没有加班费拿,妥妥的吃力不讨好。
这一下,又打消了一批官员的念头。
老皇帝看着孤零零的三人,叹了一口气,正要鼓励嘉奖一番,却看到朝中唯一的女官,也就是他新封的平西侯出列抱拳:“臣亦愿出京赈济百姓,为陛下分忧。”
“好好好!平西侯不愧是国朝的镇国将军,有你前去,朕就放心了。”皇帝抚掌,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毫不掩饰对悦然的欣赏。
悦然此去,肯定也要带一部分边军去维稳。否则遇到山匪,或是饥饿的百姓抢赈济粮就糟糕了。
那三人见平西侯也去,顿时心中稍定,对于完成任务更有信心了。
老皇帝高兴不已。
给几人画起了大饼:“朕晓得这是一趟苦差,不过你们要是能不让百姓生乱,回来后每人官升一级,赏银千两!”
“臣登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三人眉眼带笑地跟皇帝表忠心。
重赏之下,其他官员不免就有些后悔。
但也不好意思跳出来说自己也想去,这样显得他们不见兔子不撒鹰,似是奔着奖赏去的一般,大家还都是要点脸的,干不来这样遭人耻笑的事。
再说了,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合家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不比出京挨冻受累得香吗?
知足常乐。
升官的途径有很多种,干嘛要拿命去拼!
听继子这么编排自己的心肝宝贝,田夫人当即就不乐意了,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治儿能给家里招什么祸?
“再说了,你姑母可是受皇上宠爱的贵妃,咱家是皇亲贵戚,就算治儿闯了祸又怎样?还有你姑母摆不平的事?”
果然熊孩子背后必有熊家长,就不知是一个,还是一对了。
“母亲可知刚才三弟在街上冲撞的是何人吗?”田一俊反问。
“是谁?”
“正是陛下新封的平西侯!”
“平……平西侯?”
田夫人先是一惊,继而了然地嗤笑出声, “呵,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正在跟你议亲的石玉珠啊。怪不得你急着给人赔礼道歉,这是怕治儿坏了你的好事呢,即将到手的爵位给跑了是吧?”
这婚事获利的是继子,他们母子又落不得一点好处,她巴不得给搅黄了呢。
放在以前,她可不敢跟老爷极为看重的继子这般放肆说话。
但这次白捡爵位这样的好事竟然落在了继子头上,她就彻底绷不住了,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这人就有点拎不清。
想空手套白狼,还不得祭出家里最出息的儿子,稍微差点都得被刷下去,何况是这个不成器的小子,连入围的机会都没有。
田一俊微微皱眉,不想跟继母废话,“我去前面看看大夫来了没。”
他本就离门口不远,话音未落,就已夺门而出。
田夫人啐了一口,又回头点着儿子脑门教训道:“你小子是不是傻啊?在街上遇见了石玉珠就不晓得好好表现,怎么还傻乎乎地骑马往人家身上撞?”
“娘,疼,你轻点!”趴在床上的田治文歪头惨叫一声,苦着脸辩解,“我哪知道是她?”
“你要是争气点,就该好好讨好,借机让她相中你,非你不嫁,她的爵位不就到我孙子手上了吗?”
“人家连大哥都看不上,还能瞧得上我?再说了,那女人那么凶,又跟一帮大男人整天混在一起,估计早就不干净了。哼!这样不守妇道的女人,我才不要呢!”田治文撇嘴,一脸嫌弃。
田夫人没好气地白了儿子一眼:
“没了清白怎么了?咱们要的可是她那个可以世袭的爵位,等把她的爵位骗到手,你想纳多少美妾没有!”
“真的啊?嘿嘿,那行,我听娘的!”
“这事你听我的就对了。听娘跟你说啊,等你伤好后,娘给你准备一份重礼,你亲自登门给石玉珠去赔礼……”
母子俩这会也不想着报仇的事了,反而谋划起如何俘获仇人的芳心来。
真是一个敢想敢说,一个敢听敢干。
田一俊刚到前院书房坐下,就有小厮来跟他通风报信。
“哼,当真是瘌蛤蟆想吃天鹅肉!”挥退小厮后,刚翻开没看两页的书被他啪地一声,丢在桌上,一脸冷笑。
要是父亲知道了,怕会骂得比这个还难听。
当初父亲让人替他上石家说媒时,他还有些抵触,不想为了利益娶一个不喜欢的女子。
且这个女子还凶名在外,连武将不敢掠其锋芒的胡虏都被她带兵打跑了,这些凶悍的女子,怎么可能是他的理想型?
他又不是受虐狂。
然而,今日在街上偶遇之后,他莫名就有点心动了。
石玉珠跟他臆想中的形象大相径庭,要不是她身边的侍卫自曝身份,没人会把这位穿上戎装分外耀眼的女子,跟平西侯联系在一起。
只会当是哪位武将家的千金,穿成这样去城外跑马的。
本朝民风开放,平民家的女子外出很常见,贵族与官宦家的女子就更随意些,时常能在街上觑见她们出行的身影,但身边都会有侍卫与家丁婢女随行。
但若细看,还是能从她眼锋里,瞧出不同于寻常大家闺秀的锋利与刚强。
悦然身上的这种反差,反而是最令他着迷的。
故此,田一俊对这桩婚事也开始重视起来。
至于两人最终能不能走在一起,就要看缘分了,但他还是满心期待。
……
次日早朝。
有朝臣提到北方被胡虏劫掠的村庄与城镇,如蝗虫过境,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冻死饿死者不在少数。
“启禀陛下,朝廷要是再不出手赈济,百姓们为了活下去,怕是要在别有用心者的鼓动下,闹出乱子来不可。还请陛下尽快调剂粮食与御寒之物,派官员前去安抚百姓。”
性格耿直的内阁阁老在大殿上忧心忡忡。
当皇帝看着满殿朝臣,询问谁愿意前往安民时,竟只站出来三位官员。
这也不怪大家都往后缩,一是这趟绝对是个苦差,不仅要顶风冒雪,事情还不一定能办好。身体不好,或是自觉此事棘手的那些官员自然不肯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其次,这会都过了小年,要是出去了,肯定就要在外面过年了。过节上工又没有加班费拿,妥妥的吃力不讨好。
这一下,又打消了一批官员的念头。
老皇帝看着孤零零的三人,叹了一口气,正要鼓励嘉奖一番,却看到朝中唯一的女官,也就是他新封的平西侯出列抱拳:“臣亦愿出京赈济百姓,为陛下分忧。”
“好好好!平西侯不愧是国朝的镇国将军,有你前去,朕就放心了。”皇帝抚掌,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毫不掩饰对悦然的欣赏。
悦然此去,肯定也要带一部分边军去维稳。否则遇到山匪,或是饥饿的百姓抢赈济粮就糟糕了。
那三人见平西侯也去,顿时心中稍定,对于完成任务更有信心了。
老皇帝高兴不已。
给几人画起了大饼:“朕晓得这是一趟苦差,不过你们要是能不让百姓生乱,回来后每人官升一级,赏银千两!”
“臣登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三人眉眼带笑地跟皇帝表忠心。
重赏之下,其他官员不免就有些后悔。
但也不好意思跳出来说自己也想去,这样显得他们不见兔子不撒鹰,似是奔着奖赏去的一般,大家还都是要点脸的,干不来这样遭人耻笑的事。
再说了,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合家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不比出京挨冻受累得香吗?
知足常乐。
升官的途径有很多种,干嘛要拿命去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