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 第399章 边城将女40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399章 边城将女40

    这一日,悦然破天荒一下朝就回了石家。

    下人们见颇为意外,纷纷心里纳闷:大小姐今日怎么这般早就回来了,还脚步匆匆,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不一会,就有人把消息递到了当家的二夫人与三夫人耳中,两人放下手里的事情,前后脚就赶往了正院。

    正房屋里。

    老太太一听悦然要出京赈灾,吃了一惊:“你这孩子,这都要过年了,怎么还要往外跑?”

    “老夫人,还是让人赶紧给大小姐打点吃用的东西带着。”一旁的嬷嬷笑着提醒。

    “对对对,你快去吩咐丫头们多给玉珠准备点,可怜见的,过年都不得安生。”

    悦然拉起祖母的手,撒娇:“孙女过年虽不在家里,但祖母可不能少了我的红包。”

    “放心!少不了你的,祖母有好东西都给你留着,你在外面忙完了,就赶紧回来,别让祖母替你操心。”老太太一下就被悦然逗笑了,少了些许离别的伤感。

    哄好了祖母,两位婶娘也到了。

    晓得悦然只是京里赈灾,罗氏与谢氏俩妯娌心头一松,随即张罗着给她带什么东西。

    当天下午,赈济的队伍就相继出京了。

    四人兵分两路,先前往受灾最重的两个地方开始救援。

    悦然这次只带走了两千兵马,马千户与郑千户各领一队负责押运粮草,其他人仍旧留在原地驻扎。

    早在与胡人作战时,悦然就留意到胡人所到之处的百姓,民不聊生,就把从胡人大营中收缴的粮食散了一部分出去,送还给百姓。

    但空间里还堆积了数百万石的粮食,其中大部分都是胡虏入关后从百姓与富商手里抢劫来的。

    所以,一听朝廷要赈济被胡人抢劫的百姓,悦然就忍不住跟了来。

    打算把剩余的粮食一并归还给百姓,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悦然的建议下,两拨人通过以工代赈与施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轰轰烈烈地救援活动。

    施粥是针对老弱妇孺。

    而有把子力气的汉子就要参与到朝廷招工中来,通过劳动换取吃食。

    其实百姓们很容易满足,只要不把他们逼入绝境,能有一口吃的苟延残喘,就没人愿意揭竿而起干那掉脑袋的事。

    所以一听说干活就有吃的,饿得眼冒金星的百姓,跟打了强心剂似的,纷纷争抢着来报名做工。

    在当地官员的协助下,赈济工作进展的有条不紊,没有发生一起民乱。

    赈灾一直持续到来年开春,地里的野菜冒头,干枯的树枝发出新芽,可以春耕了,才渐渐进入尾声。

    有田间荒地的野草野菜与树上的嫩芽,百姓终于不用担心饿死了,且官府还肯赊粮种给百姓,又解了无粮播种的燃眉之急。

    百姓们的日子可算是有了盼头。

    赈灾的一众官员也可以回京缴差了。

    老皇帝心头畅快,果断地给每人官升一级,为数的悦然四人还各赏了一千两白银。

    悦然回到石家后,还得到了老祖母给的一个大红包,一千两的银票,还有过年期间赏给姑娘们的头面衣裳等一大堆东西。

    过年她虽不在家,但该得的东西是一件也没少,估计还是最好最多的,悦然高兴的乐不可支。

    祖母见状,也笑得合不拢嘴。

    “都是侯爷了,怎还跟个小孩子似的,这点东西就把你乐得找不着北了?”

    悦然抱着东西,笑容不减。

    她哪是为了这点东西高兴,她空间里什么宝贝没有,不过是故意逗祖母开心罢了。

    再者祖母待她的这份用心,才是她最在意与开心的。

    趁着气氛不错,老太太又旧事重提:“过年拜访期间,我把想给你招赘的事一提,果然吓退了一多半求亲的人。不过还有几家表示愿意让儿子入赘。”

    说着,朝一旁的心腹嬷嬷使了一个眼色。

    那嬷嬷笑眯眯地取来一张纸放在炕桌上。

    “祖母觉得还不错,就让人打听了一下他们品行,不过关的都被祖母给剔除掉了,这上面的都是各方面还不错的,你看看自己满意哪个?”

    悦然欲哭无泪,好不容易躲出去耳根清净了几日,这刚一回,耳朵又要受罪了。

    与此同时,心里也不由佩服祖母的行动力。

    才两个多月时间,就把这么难搞的事给弄成了,一下还寻了好几位。

    真是奇了怪了,京中官宦之家有这么多适龄又肯入赘的男青年嘛?

    不由拿起那张纸,扫了一眼。

    嗬!每个名字后面都详细地写着此人的身份信息,甚至连外貌特征都有标注。

    功勋之家无望继承爵位的嫡出幼子,文官武将家中的出色子侄,甚至还有皇亲贵戚家的儿子。

    都挺拿得出手的。

    看吧,她这个爵位还真挺吃香的,让一向眼高于顶的高门大户都这么舍得下鱼饵。

    但越是这样,悦然越不会轻易松口。

    “怎么还有他?\"

    看着看着,她居然发现田一俊的名字,赫然在列,不由诧异地看向祖母。

    “不是说田家不肯让长子入赘嘛?这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笑道:“别说你了,祖母也没想到。自从给你招赘的事传出去后,田家就没声息了。前几日,这孩子亲自登门,说自己愿意入赘石家,还留下了自己的庚贴。

    “田尚书得知后,上门把庚贴要了回去,后来又亲自送了来。还说什么‘儿大不中留,既然他自己愿意,我也就不棒打鸳鸯了’,唉!也不知父子俩是怎么谈的?”

    神情间颇有几分疑惑。

    说着,看向悦然:“这孩子是几人中,最出色的一个,我就把他也列在单子上了。至于选不选他,你自己决定,毕竟是要跟你过一辈子的人,你选个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