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438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10
没错,冷秀才还真被外孙女激起了一股上进心,也或者说科举是每一位士人的执念。
他本来已经淡了科举入仕的心思,觉得每日教教书,钓钓鱼的小日子还不错,但现在忽然就有些不满足了。
“什么?他爹,你……你要参加后年的秋试?不是说不再考了吗?”
不等儿子追问,冷秀才就正式跟全家人宣布:“我打算参加后年举办的秋试。”
这话是在早晨的饭桌上说的,显然是经过这两日与昨夜一晚的思考,终于下定了决心。
说的有些云淡风轻,就像是在说午饭要吃什么似的。
却是把李氏吓了一跳,“不是说让俊儿明年去考秀才吗?你们爷俩要是都去考,一应路费吃用从哪来?
“再说了,你要是去考试了,学堂的那边就得辞掉,少了一份家用不说,还得多一份花销,家里那点存银哪够这么折腾的?”
这些问题,冷秀才自然也是考虑过的:
“俊儿火候未到,让他去考试也只是试试水,这次就先不去了在家里好好温书,打好基础,下次再考一样。至于学堂那边,先可以不必辞馆,等后年考试前再辞不迟。”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所以方方面面都设想周全了。
学堂那边一月能挣一两银子,一年下来也能存个十两银子,现在距离后年秋试还有整整两年多时间,至少能存个二十多两银子。
此外,他与儿子还可以为书肆抄书赚钱。
怎么也能攒够考试的花费。
“儿子支持爹去考举人!爹比儿子学问扎实多了,这次肯定能一举登科。”
冷少俊一听不让他去考秀才了,简直举双手赞成,他之前就从老爹奇怪的举动中看出来苗头,这会倒也不怎么意外。
悦然也添了把火:“舅舅说的对,姥爷这次一定能一举登科!”
“好!姥爷就借枝枝吉言了!”听了大外孙女的吹捧,冷秀才笑的见牙不见眼。
见自家老头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秀才娘子李氏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想考就考吧,也就是这两年的日子可能会过的紧巴一些而已,可要是真能中举,这点子辛苦也值了。
此后,冷秀才一心扑在学业上,连鱼都不去钓了,趁着还有几日农忙假,从早到晚关在书房里用功。
当然,他也没忘了教悦然念书。
主要是这个外孙女太聪明了,比教其他孩子省力气多了,就跟玩似地,还令人身心十分愉悦,一点没有想揍孩子的冲动。
一天半个时辰就足够了。
虽然打算好好培养这颗好苗子,但孩子还小,不能揠苗助长。
他下定决心重新捡起备考的书本,也是为了给这个天才外孙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或是进身之阶。
老爹都这么努力,作为儿子的冷小舅只能更加用功,除了完成自己的功课,还要抄书赚钱,补贴家用。
对于这样的结果,悦然表示很满意,还暗中给秀才姥爷友情提供了提神健脑的丸药,好让他事半功倍。
“识字”多了以后,悦然便自己从姥爷书房的书架上找书看,一上午就能看好几本。
直到爹娘来接人时,她已经把书架上的书翻阅大半了。
得知闺女跟她爹识字念书后,冷燕娘很是高兴,本来想着等闺女稍大一点自己再教她识字,没想到自己爹竟比她还心急。
“爹,枝枝学的怎么样?有没有吵到你?”
冷秀才只淡淡地道:“枝枝比你当初可强多了。”
现在孩子还小,自家人也无一身半职,无法保护她的安全,所以还是藏着一些好。
这是他一早就跟自家人嘱咐过的,也跟悦然说了不要在外人面前显露太多。
冷小舅想着姐姐姐夫不是外人,告诉也无妨,正要好好夸奖悦然一番,就被自家爹一个冷冰冰的眼神给制止住了。
但事后,冷秀才却把闺女叫进书房,说了实情。
这事可以告诉女儿,却要瞒着女婿,谁知宋家人晓得枝枝这等聪慧后会做出什么事来,所以不得不谨慎对待。
“爹,枝枝真的已经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这些蒙童书籍?这才几日工夫啊?”
冷燕娘当场石化,不敢相信自己生的闺女这么聪明,这哪是比她强,她这个当娘的给自家闺女提鞋都不配啊!
冷秀才瞥了一眼闺女,心说我这还只是保守的说法,要是让你晓得枝枝过目不忘,把我书架上的藏书都快翻完了,你还不得吓死。
“记住,枝枝聪慧的事,不得在你婆家人面前吐露太多,这是对她的一种保护。”
想起婆家人对女娃的轻贱,冷燕娘郑重地点头。
庭院里。
“枝枝,是不是你缠着姥爷要认字的?你一个女娃,识字有什么用,你想学让你娘教就行了,不必麻烦姥爷。你姥爷将来是要教你弟弟读书的,等你弟弟做官,你这个姐姐也能跟着沾光。”
刚才当着老丈人一家的面,宋三郎不好教育不懂事的女儿,便趁着媳妇与娘家人不在场,赶紧批评一下。
悦然在心里翻个白眼,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你连他以后要走的路都规划好了。
“妹妹哭了,我去哄妹妹了。”对这个爹实在没什么好感,悦然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溜进屋去了。
“这个死丫头,说你两句还不爱听,你一个庄户人家的女娃就算会识字读书,还能上天不成?”看着跟兔子一样跑的没影儿的闺女,宋三郎低声骂道。
见闺女一个夏忙瘦了一大圈,李氏心疼不已,二话不说就杀了一只下蛋的母鸡,好好款待了女儿女婿一顿。
下晌,一家四口便大包小裹地回了宋家。
这些日子,李氏这个姥娘给两个外孙女各做了两套细葛布的新衣,还有给大外孙女准备的几样零食。
相处了十多日,冷家人对两个孩子,尤其是悦然这个又聪明嘴巴又甜,特招人喜欢的女娃分外不舍。
夏收最忙的时候虽过去了,在农家还是有不少农活,如扬场,晒麦,缴税,以及施肥,翻地,准备种下一茬庄稼。
回到宋家悦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生活质量下降了。
一是伙食没有姥娘家的好;其次,在她娘不方便背着孩子干活时,悦然要照顾小婴儿。
还好回家没两日,冷秀才就遣儿子来接悦然了。
他本来已经淡了科举入仕的心思,觉得每日教教书,钓钓鱼的小日子还不错,但现在忽然就有些不满足了。
“什么?他爹,你……你要参加后年的秋试?不是说不再考了吗?”
不等儿子追问,冷秀才就正式跟全家人宣布:“我打算参加后年举办的秋试。”
这话是在早晨的饭桌上说的,显然是经过这两日与昨夜一晚的思考,终于下定了决心。
说的有些云淡风轻,就像是在说午饭要吃什么似的。
却是把李氏吓了一跳,“不是说让俊儿明年去考秀才吗?你们爷俩要是都去考,一应路费吃用从哪来?
“再说了,你要是去考试了,学堂的那边就得辞掉,少了一份家用不说,还得多一份花销,家里那点存银哪够这么折腾的?”
这些问题,冷秀才自然也是考虑过的:
“俊儿火候未到,让他去考试也只是试试水,这次就先不去了在家里好好温书,打好基础,下次再考一样。至于学堂那边,先可以不必辞馆,等后年考试前再辞不迟。”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所以方方面面都设想周全了。
学堂那边一月能挣一两银子,一年下来也能存个十两银子,现在距离后年秋试还有整整两年多时间,至少能存个二十多两银子。
此外,他与儿子还可以为书肆抄书赚钱。
怎么也能攒够考试的花费。
“儿子支持爹去考举人!爹比儿子学问扎实多了,这次肯定能一举登科。”
冷少俊一听不让他去考秀才了,简直举双手赞成,他之前就从老爹奇怪的举动中看出来苗头,这会倒也不怎么意外。
悦然也添了把火:“舅舅说的对,姥爷这次一定能一举登科!”
“好!姥爷就借枝枝吉言了!”听了大外孙女的吹捧,冷秀才笑的见牙不见眼。
见自家老头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秀才娘子李氏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想考就考吧,也就是这两年的日子可能会过的紧巴一些而已,可要是真能中举,这点子辛苦也值了。
此后,冷秀才一心扑在学业上,连鱼都不去钓了,趁着还有几日农忙假,从早到晚关在书房里用功。
当然,他也没忘了教悦然念书。
主要是这个外孙女太聪明了,比教其他孩子省力气多了,就跟玩似地,还令人身心十分愉悦,一点没有想揍孩子的冲动。
一天半个时辰就足够了。
虽然打算好好培养这颗好苗子,但孩子还小,不能揠苗助长。
他下定决心重新捡起备考的书本,也是为了给这个天才外孙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或是进身之阶。
老爹都这么努力,作为儿子的冷小舅只能更加用功,除了完成自己的功课,还要抄书赚钱,补贴家用。
对于这样的结果,悦然表示很满意,还暗中给秀才姥爷友情提供了提神健脑的丸药,好让他事半功倍。
“识字”多了以后,悦然便自己从姥爷书房的书架上找书看,一上午就能看好几本。
直到爹娘来接人时,她已经把书架上的书翻阅大半了。
得知闺女跟她爹识字念书后,冷燕娘很是高兴,本来想着等闺女稍大一点自己再教她识字,没想到自己爹竟比她还心急。
“爹,枝枝学的怎么样?有没有吵到你?”
冷秀才只淡淡地道:“枝枝比你当初可强多了。”
现在孩子还小,自家人也无一身半职,无法保护她的安全,所以还是藏着一些好。
这是他一早就跟自家人嘱咐过的,也跟悦然说了不要在外人面前显露太多。
冷小舅想着姐姐姐夫不是外人,告诉也无妨,正要好好夸奖悦然一番,就被自家爹一个冷冰冰的眼神给制止住了。
但事后,冷秀才却把闺女叫进书房,说了实情。
这事可以告诉女儿,却要瞒着女婿,谁知宋家人晓得枝枝这等聪慧后会做出什么事来,所以不得不谨慎对待。
“爹,枝枝真的已经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这些蒙童书籍?这才几日工夫啊?”
冷燕娘当场石化,不敢相信自己生的闺女这么聪明,这哪是比她强,她这个当娘的给自家闺女提鞋都不配啊!
冷秀才瞥了一眼闺女,心说我这还只是保守的说法,要是让你晓得枝枝过目不忘,把我书架上的藏书都快翻完了,你还不得吓死。
“记住,枝枝聪慧的事,不得在你婆家人面前吐露太多,这是对她的一种保护。”
想起婆家人对女娃的轻贱,冷燕娘郑重地点头。
庭院里。
“枝枝,是不是你缠着姥爷要认字的?你一个女娃,识字有什么用,你想学让你娘教就行了,不必麻烦姥爷。你姥爷将来是要教你弟弟读书的,等你弟弟做官,你这个姐姐也能跟着沾光。”
刚才当着老丈人一家的面,宋三郎不好教育不懂事的女儿,便趁着媳妇与娘家人不在场,赶紧批评一下。
悦然在心里翻个白眼,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你连他以后要走的路都规划好了。
“妹妹哭了,我去哄妹妹了。”对这个爹实在没什么好感,悦然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溜进屋去了。
“这个死丫头,说你两句还不爱听,你一个庄户人家的女娃就算会识字读书,还能上天不成?”看着跟兔子一样跑的没影儿的闺女,宋三郎低声骂道。
见闺女一个夏忙瘦了一大圈,李氏心疼不已,二话不说就杀了一只下蛋的母鸡,好好款待了女儿女婿一顿。
下晌,一家四口便大包小裹地回了宋家。
这些日子,李氏这个姥娘给两个外孙女各做了两套细葛布的新衣,还有给大外孙女准备的几样零食。
相处了十多日,冷家人对两个孩子,尤其是悦然这个又聪明嘴巴又甜,特招人喜欢的女娃分外不舍。
夏收最忙的时候虽过去了,在农家还是有不少农活,如扬场,晒麦,缴税,以及施肥,翻地,准备种下一茬庄稼。
回到宋家悦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生活质量下降了。
一是伙食没有姥娘家的好;其次,在她娘不方便背着孩子干活时,悦然要照顾小婴儿。
还好回家没两日,冷秀才就遣儿子来接悦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