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 第445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18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445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18

    闻言聚在堂屋里吃饭的众人神色俱是一惊。

    老刘氏率先发问:“老四,你没听岔,人家绣庄真的一个月给五百文?”

    “这还能有假?娘,你要不信,就亲自去镇上走一趟,不过听说要签个什么契书。”

    契书?不会是卖身契吧?

    正在慢吞吞地咽着菜团的悦然心里不由猜测,不过随即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要是卖身的话,肯定有卖身银。

    她正寻思着,就听二伯娘吴氏大惊失色道:“娘,大丫才十岁,不能卖身啊!她这才跟周婆婆学了两年针法,还没开始绣东西呢,人家绣庄肯定不要这样小的孩子。等她过两年学好了,一样能绣花给家里赚钱。”

    大丫这两年越发懂事了,她对这个闺女也有了几分真心疼爱,不想闺女被家人给卖了换钱。

    原本想着大丫学好了绣技,不仅能给家里赚钱,将来也能说一门好亲事,这是多好的事啊,婆婆肯定也很高兴,对他们二房也能好一些。

    一听到契书,她直接就想到了卖身契,吓得魂飞魄散,像是正在做的美梦一下就给人戳破了似的。

    “你懂什么?好好吃你的饭,不想吃了给我滚出去干活。”

    老刘氏正要说话,就被二儿媳给打断了不由一阵火大,训完儿媳,这才看向四儿子,“今日,你就别下地锄草了,一会去镇上把事情好好问清楚了再说。”

    宋老汉略点了下头,皱眉瞪了一眼老二与老二媳妇,不悦地道:“事情还没弄清楚就大呼小叫的,家里什么时候说要卖人了?少自个吓唬自个。”

    听着这话,老二两口子像是吃了颗定心丸,面色讪讪地闷头吃饭。

    老刘氏下意识瞥了老头子一眼,倒底没说话,低头吸溜起碗里的粥。

    这一幕恰好被冷燕娘看到了,不由紧张地看了悦然一眼,心说婆婆她没说卖人,但也没说不卖人,要是镇上绣庄真能给五百文钱,婆婆没准还真会把大丫给卖了。

    能卖一个孙女,自然也能卖另一个孙女。

    要是让自家婆婆晓得枝枝书念得有多好,人有多聪明,要是镇上有人要来买个聪明又能识文断字的丫头,只要银子给的够多,婆婆肯定二话不说就把孙女给卖了。

    她可知道,这趟四弟成亲,家里还借了五两银子的外债,为了还上这笔银子,婆婆什么事做不出来?

    别看公公这会咬定不卖孙女,但在高价面前,又有几人能拒绝得了诱惑,那时怕是亲闺女都忍不住会心动,更何况还是一个不得他们待见的孙女。

    饭后。

    “枝枝,你看着妹妹一些,娘给你收拾东西,一会送你回杏花村姥娘家。”牵着两个闺女回到房子,冷燕娘吩咐悦然。

    本来还想多留闺女住几日,可现在还是尽快送她回娘家的好。

    这本来就是商量好的事,悦然倒没有多在意,不过还是感受到了她娘有些不对劲。

    就听她娘继续念叨:“也不知你姥爷考完了没有,这次要是能考中举人就好了。”有个举人姥爷罩着,就更没人敢打自家闺女的主意了。

    说着,都想带着闺女去庙里烧几炷香,祈求菩萨一定保佑她爹这次能榜上有名。

    悦然不由安慰道:“娘,你就放心吧?姥爷这次肯定能考中。”

    冷燕娘回了闺女一个微笑,显然没咋当真,这种事不到结果揭晓,谁又能说得准呢。

    “你们娘俩在屋里干啥,该去地里除草了。”宋三郎在外面没等到媳妇,就进来催人,却看到他媳妇正在收拾包袱呢。

    “燕娘,你这是干啥?”

    冷燕娘手上动作不停:“送枝枝回她姥家,这不是早就说好的事,咋你给忘了?”

    “不是说让枝枝多住几日嘛?你这么着急干啥,枝枝在家还能帮你看着蔓蔓一些。”宋三郎不赞成地道,脸也有点黑。

    一回来,他就跟媳妇说要多留枝枝住几日,她明明答应了的,这会却跟不记得了似的。

    “我正好回娘家问问我爹有没有寄信回来,走了这些日子,也应该写信回来了。”冷燕娘给出了一个无比合理的理由。

    夫妻俩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外头宋老汉就喊宋三郎赶紧下地。

    话音刚落,老刘氏不耐烦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老三媳妇,你还不赶紧下地,在屋里干啥呢?”

    “爹娘,我把枝枝送回她姥娘家,下晌回来再下地。我娘让人捎信,说一个人太孤单了,让我赶紧把枝枝给她送过去作伴。”冷燕娘推门出来,对着院里的公婆直言不讳。

    宋老汉眉头紧皱,显然不愿意让悦然走。

    老刘氏一听就气急败坏地道:“枝枝姓宋不姓冷,咋就成了你娘家的孩子了,再说了,你也不跟我和你爹说一声,就要把孩子送走,眼里还有没有公婆了?”

    说这话,不见得是多稀罕悦然这个孙女,而是觉得自己不当回事的孙女,冷家人却当个宝似的稀罕着,成心恶心他们一样,心里很是不痛快。

    尤其,冷燕娘先斩后奏触犯了一家之主的威严,就更不能让她把孩子送走了。

    两位大家长不同意,悦然肯定是走不了的,索性她也不急着离开,反而牵起亲娘的手,笑盈盈地替她解围:

    “娘,我在家看妹妹,你先跟爹去地里干活吧。”

    算着日子,再有一个月,姥爷那边也该有喜报传回来了,那时宋家人肯定又是另一副面孔。

    正好宋大丫的事,她还没搞清楚呢,留在这里近距离看戏也不错。

    非必要,冷燕娘也不想跟公婆把关系弄的太僵,冷静下来一想,却是她心太急了,闺女给她搭了梯子,她也借坡下驴,嘱咐两个闺女好好在家里玩,就跟着自家男人出门下地去了。

    “这老三媳妇这是想干啥,真把亲闺女给娘家人了?不过枝枝这丫头在杏花村待了两年还真出息了不少了,一点也不像乡下女娃了,也不知在她姥娘家都吃了什么好东西,养得白白胖胖的?”

    大儿媳马氏肩上扛着锄头故意落在最后,一边往外走,一边低声跟新媳妇嘀咕。

    新媳妇回头瞅了一眼立在院中跟妹妹一起玩的悦然,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