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449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22
热门推荐:
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
步步生骄
影综:从新世界开始
大秦哀歌
父母偏心?我穿越而来,疯狂爆兵
魔渊,疯驴,邪剑仙
主宰众生从性转邪女开始
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
人在女帝麾下,我回归地球摊牌了
这两年下来,两人也算处出了一点同窗之谊。
“哪里丑了?我再练三年都到不了你这个水平,枝枝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吧!”谢天赐歪着头又看了一遍,忍不住叫道。
悦然没理她,顾自蘸墨练字。
见状,被忽视个彻底的谢天赐气得在一旁跳脚:“宋枝枝,你好不容易回来了,能不能好好陪我说说话啊。”
“你想说什么?”悦然停笔瞅了他一眼,不晓得这小子哪根筋不对了。
“枝枝,你说我能跟着你姥爷念书吗?”
谢天赐终于说出来此行的目的,话已出口,便没了顾忌,“你姥爷不是教你念书吗,再多教我一个不算多。你一个人学多没意思,就不想有个伴一起学。”
悦然不觉失笑:“是你爹让你来的吧?”
“你咋知道?”十一岁的小少年瞪圆了眼睛,吃惊地反问,随即又解释道,“就算我爹不说,我也想来跟你姥爷念书。”
这还用问咋知道,谢地主的心思还不好猜嘛?
前几日刚送了两大车贺礼与一千两银子过来,姥娘与舅舅不收都不行,只说这是给冷秀才的谢师礼,没有其他意思。
当日姥爷去考试时,谢家不仅送了盘缠,还派了骡车把人直接送去了府城。
原来是打着这个盘算呢。
拜举人为师,所图不可谓不小。
不过,姥爷肯定会继续往上考,没心思也没工夫教学生,多半不会收学生。
“这事等我姥爷回来了,你直接去问他。”
谢天赐点头道:“那是自然,我爹说倒是他会带着我亲自登门来拜师,只是你姥爷要是不肯收,你能不能在一旁给我说两句好话。你姥爷那么疼你,只要你开口,他肯定会收下我,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念书了。”
“休想!”
“那你说你怎么才肯答应?无论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弄来!”
哼!小屁孩,还知道贿赂人了,可惜你找错了人,就算你搬来一座金山,都休想我动心!
悦然嗤之以鼻,干脆搁笔道:“你就别白费心思了,我姥爷还要往上考呢,没工夫给谁当先生。你要是想上进,就让你爹去县里给你请一个先生,或是直接去书院念书。我是女娃又不去科考,念书也是修身养性,你跟着我瞎混什么?”
这话已经说的够直白了吧。
但谢天赐却毫不气馁:“我也是为修身养性,不过要是能考个秀才就最好不过了,其他都不强求。
“冷举人没空教我,你那么聪明,懂得又比我多,有你教我就行。就像以前那样,我觉得你讲的经文我很容易就听明白了,比那些夫子大儒都强。”
见悦然不为所动,他继续道:“你要是肯教我,我觉得我肯定能考上秀才。”
悦然干脆不理他了。
半个月后,冷文才参加过知府的宴请后,终于风光地回到了杏花村,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这回,上门拜访的都是有头有脸的绅士商户之类的人,就连县太爷也送来了贺礼。
这次收的礼物就更丰厚了,有送银子田地的,也有送丫鬟奴仆,甚至有个商户直接送了一座城里的宅子。
看得杏花村的村民不由一阵眼红心热。
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几日,学堂里就多了几名蒙童。
冷家在村里不算大姓,只有十来户,但与冷文才这一辈的亲缘都有些疏远,差不多要出五服了,关系最近的是一个堂侄,之前都没怎么走动。
最近却是走动了起来,还想跟这位堂伯借银子给儿子娶媳妇。
把人打发走了之后,冷文才宣布了一件大事,着实把一家人唬了一跳。
“啥?他爹,你说咱们一家搬去县里住?为啥啊?咱们不是在这里住的好端端的吗?”李氏不可思议地反问。
她从来没想到自家会离开村子,毕竟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且自从老爷中举后,村里的人对他们一家更和气了,就连之前闹过口角的两家人,也借机主动来和解,现在日子别提有多舒坦了。
不同于李氏惊诧,冷少俊对于搬去县里居住却是欢喜不已:
“爹,咱们真要搬去县里吗?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进县里最好的私塾念书了?”
他现在还是童生,要是能跟着县里最好的先生读书,肯定能在二十岁之前考中秀才。
他有自知之明,他爹是十八岁考中秀才的,他的资质不及亲爹,不过要是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刻苦,没准也能在十八岁上下取得秀才功名。
听了儿子的话,冷秀才含笑点头:“搬去县城,爹要进书院求学,没工夫教你,但会给你找一家最好的私塾附读。”
这下,李氏也不反对了,只要是为儿子与夫君好,她怎样都无所谓。
况且那可是县城,她这辈子还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次也算是沾了自家夫君的福,有幸在县里生活。
瞥见悦然亮晶晶的眸子,李氏把外孙女抱在怀里,笑问:“枝枝想不想去城里住啊?跟咱们一起去城里好不好?”
夫君与儿子都要念书,有外孙女陪着她也不算太孤单,所以说什么都要把人带在身边。
“枝枝,县里可好玩了,跟姥爷姥娘舅舅一起去县城好不好?等舅舅沐休就带你去街上玩。”冷少俊摸着悦然的头上的包包头笑眯眯地诱惑。
“好!舅舅不许骗我。”
悦然也很是开心,不用说,她肯定也是要跟着姥爷一家去县里居住的。
终于从农村进入了城市,虽然是个小县城,但肯定要比乡下之地繁华,也是许多庄户人家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
不过,日后可能与自家亲娘与妹妹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想起这个就不觉有些伤感。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以后一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短暂的分别也是在所难免的。
冷文才看着外孙女,心里却想着等到了城里,要多给枝枝请几个先生来教她,琴棋书画什么的都得学起来,这么聪慧灵秀的小姑娘必须按着大家闺秀一般从小培养。
现在,他一只脚也算踏上了仕途,外孙女的教养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
话说,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学很多东西太辛苦了些,然而自家枝枝这般聪明,肯定能游刃有余,也不求她能学得有多精深,能装个样子就成。
然后再根据她的喜好,重点学习一两样。
“哪里丑了?我再练三年都到不了你这个水平,枝枝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吧!”谢天赐歪着头又看了一遍,忍不住叫道。
悦然没理她,顾自蘸墨练字。
见状,被忽视个彻底的谢天赐气得在一旁跳脚:“宋枝枝,你好不容易回来了,能不能好好陪我说说话啊。”
“你想说什么?”悦然停笔瞅了他一眼,不晓得这小子哪根筋不对了。
“枝枝,你说我能跟着你姥爷念书吗?”
谢天赐终于说出来此行的目的,话已出口,便没了顾忌,“你姥爷不是教你念书吗,再多教我一个不算多。你一个人学多没意思,就不想有个伴一起学。”
悦然不觉失笑:“是你爹让你来的吧?”
“你咋知道?”十一岁的小少年瞪圆了眼睛,吃惊地反问,随即又解释道,“就算我爹不说,我也想来跟你姥爷念书。”
这还用问咋知道,谢地主的心思还不好猜嘛?
前几日刚送了两大车贺礼与一千两银子过来,姥娘与舅舅不收都不行,只说这是给冷秀才的谢师礼,没有其他意思。
当日姥爷去考试时,谢家不仅送了盘缠,还派了骡车把人直接送去了府城。
原来是打着这个盘算呢。
拜举人为师,所图不可谓不小。
不过,姥爷肯定会继续往上考,没心思也没工夫教学生,多半不会收学生。
“这事等我姥爷回来了,你直接去问他。”
谢天赐点头道:“那是自然,我爹说倒是他会带着我亲自登门来拜师,只是你姥爷要是不肯收,你能不能在一旁给我说两句好话。你姥爷那么疼你,只要你开口,他肯定会收下我,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念书了。”
“休想!”
“那你说你怎么才肯答应?无论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弄来!”
哼!小屁孩,还知道贿赂人了,可惜你找错了人,就算你搬来一座金山,都休想我动心!
悦然嗤之以鼻,干脆搁笔道:“你就别白费心思了,我姥爷还要往上考呢,没工夫给谁当先生。你要是想上进,就让你爹去县里给你请一个先生,或是直接去书院念书。我是女娃又不去科考,念书也是修身养性,你跟着我瞎混什么?”
这话已经说的够直白了吧。
但谢天赐却毫不气馁:“我也是为修身养性,不过要是能考个秀才就最好不过了,其他都不强求。
“冷举人没空教我,你那么聪明,懂得又比我多,有你教我就行。就像以前那样,我觉得你讲的经文我很容易就听明白了,比那些夫子大儒都强。”
见悦然不为所动,他继续道:“你要是肯教我,我觉得我肯定能考上秀才。”
悦然干脆不理他了。
半个月后,冷文才参加过知府的宴请后,终于风光地回到了杏花村,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这回,上门拜访的都是有头有脸的绅士商户之类的人,就连县太爷也送来了贺礼。
这次收的礼物就更丰厚了,有送银子田地的,也有送丫鬟奴仆,甚至有个商户直接送了一座城里的宅子。
看得杏花村的村民不由一阵眼红心热。
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几日,学堂里就多了几名蒙童。
冷家在村里不算大姓,只有十来户,但与冷文才这一辈的亲缘都有些疏远,差不多要出五服了,关系最近的是一个堂侄,之前都没怎么走动。
最近却是走动了起来,还想跟这位堂伯借银子给儿子娶媳妇。
把人打发走了之后,冷文才宣布了一件大事,着实把一家人唬了一跳。
“啥?他爹,你说咱们一家搬去县里住?为啥啊?咱们不是在这里住的好端端的吗?”李氏不可思议地反问。
她从来没想到自家会离开村子,毕竟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且自从老爷中举后,村里的人对他们一家更和气了,就连之前闹过口角的两家人,也借机主动来和解,现在日子别提有多舒坦了。
不同于李氏惊诧,冷少俊对于搬去县里居住却是欢喜不已:
“爹,咱们真要搬去县里吗?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进县里最好的私塾念书了?”
他现在还是童生,要是能跟着县里最好的先生读书,肯定能在二十岁之前考中秀才。
他有自知之明,他爹是十八岁考中秀才的,他的资质不及亲爹,不过要是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刻苦,没准也能在十八岁上下取得秀才功名。
听了儿子的话,冷秀才含笑点头:“搬去县城,爹要进书院求学,没工夫教你,但会给你找一家最好的私塾附读。”
这下,李氏也不反对了,只要是为儿子与夫君好,她怎样都无所谓。
况且那可是县城,她这辈子还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次也算是沾了自家夫君的福,有幸在县里生活。
瞥见悦然亮晶晶的眸子,李氏把外孙女抱在怀里,笑问:“枝枝想不想去城里住啊?跟咱们一起去城里好不好?”
夫君与儿子都要念书,有外孙女陪着她也不算太孤单,所以说什么都要把人带在身边。
“枝枝,县里可好玩了,跟姥爷姥娘舅舅一起去县城好不好?等舅舅沐休就带你去街上玩。”冷少俊摸着悦然的头上的包包头笑眯眯地诱惑。
“好!舅舅不许骗我。”
悦然也很是开心,不用说,她肯定也是要跟着姥爷一家去县里居住的。
终于从农村进入了城市,虽然是个小县城,但肯定要比乡下之地繁华,也是许多庄户人家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
不过,日后可能与自家亲娘与妹妹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想起这个就不觉有些伤感。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以后一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短暂的分别也是在所难免的。
冷文才看着外孙女,心里却想着等到了城里,要多给枝枝请几个先生来教她,琴棋书画什么的都得学起来,这么聪慧灵秀的小姑娘必须按着大家闺秀一般从小培养。
现在,他一只脚也算踏上了仕途,外孙女的教养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
话说,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学很多东西太辛苦了些,然而自家枝枝这般聪明,肯定能游刃有余,也不求她能学得有多精深,能装个样子就成。
然后再根据她的喜好,重点学习一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