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第590章 也不会高得离谱
热门推荐:
电力世界的糖果射手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精灵,开局在森林长大
不是哥们,武道导师这么抽象吗?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穿书成为富二代,老婆极品软白甜
贫道李青云,请诸天诡神赴死
我的游戏穿越系统
一颗红星,来陕北卖物资!
高鸿志似乎早已预料到了他们的疑问,便接着补充道:
“不过我们也得设定个上限,预缴数量不能太多,要确保国家每年依旧能稳定地收税。”
“只要大明朝的商业一天天兴旺,即使我们现在税点低一些,给了一些折扣,”
“未来每年的整体税收还是会大幅增加,甚至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
正德皇帝听后连连点头,说道:“高大人说得对。”
“仅凭这些买下来的田地所缴纳的税,一年收上来就能翻好多倍。”
以前这些田地,不管是地主、豪强还是官员、勋贵,都会想尽办法逃避税收。
真正缴税的人都是那些没什么地的小老百姓,能收到的税当然少得可怜。
如今这一改,田地上的税就会翻倍上涨,再加上商税,国家的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高鸿志笑了笑,没有插话。
“不过,高大人,朕还有个疑问。”
“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地主豪强都做买卖,有些人可能根本不做生意。”
“他们在面临重税的情况下,仍然不肯交出田地,又该怎么处理呢?”
正德皇帝皱起眉头,认真地问道。
刘瑾、谷大用等人都点头,等着高鸿志的回应。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商人,愿意配合朝廷出售田产。
“陛下,这方面的应对之策,微臣已经想好了。”
高鸿志神色郑重地说道:“我们可以成立一家‘大明银行’。”
“大明银行?”正德皇帝一听有些惊讶。
“对,也可以说是‘大明国有银行’。”
“它与目前大明朝的银钱交易机构钱庄类似,却又有不同。”
“钱庄只能存钱,还要收手续费,在各地支取也不方便。”
“而这个银行,不管是普通百姓、地主豪强,还是官员勋贵,都可以自由存款。”
“不但免收一切费用,还能得到一笔利息。”
“比如半年后可取一定的回报,一年后取能多一点,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在这种情形下,地主们一想到田地要承担重税,自然会更愿意把土地卖给朝廷,然后把钱存进银行,稳稳拿利息。”高鸿志缓缓说道,“不仅如此,我们大明朝的老百姓、地主士绅、官员,还有勋贵人家,手里有多余的钱都会拿出来,存入我们大明国有银行。”
高鸿志语气低沉却十分坚定。
听完他的话,正德皇帝明武宗一时之间愣住了,眼神呆滞。
一旁的司礼监太监刘瑾,还有御马监的掌印太监谷大用,也都满脸震惊地望着高鸿志。
要是真的建起这座国有银行,整个大明朝的钱岂不是都要往这一个地方汇聚?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在大家脑海里。
这银行怎么赚钱呢?
如果人人都来存款,那每天要支付多少利息?
正德皇帝与几位大臣脑海中一浮现这个问题,不禁头皮发凉。
“关于盈利的问题,微臣也已经有了打算。”高鸿志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一就是对外放贷,给商人们提供资金,利息会比存款稍高一些。”
“不过也不会高得离谱。
我们是朝廷设立的银行,不是民间的高利贷组织。
我们的目的也不是盘剥百姓,而是扶持商人发展,进而带动大明的商业经济。”
“好,高卿此言很有道理!”正德帝闻言连连点头。
高鸿志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在借贷这件事上要设立一定的规则。”
“比如,并不是随随便便就给谁放贷,哪怕对方是地主,是官员,或是勋贵家族,也必须按照规定来操作。”
“他们来借贷,必须提供抵押物。”
“也就是说,只有提供担保物品,银行才能考虑放款。”
“假如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就有权收走担保物品。”
“担保物品可以是贵重宝物,也可以是房产、田产、商铺等凭证。”
“当然了,即使收了担保物,也可能不足以弥补损失。”
“所以,我们将对抵押物进行拍卖处理。”
“所得收入,先偿还我们银行的本金和应有利息,多出的部分,依然归还给原借款者。”
高鸿志一口气讲清楚了他的设想。
正德皇帝频频点头,随即开口道:“高卿,这个办法可行。”
“除了放贷外,我们银行暂时不会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高鸿志又继续说道,“说白了,国有银行并不是为了赚钱的,它的目的就是将地主豪强、官吏、勋贵手中的流动资金集中起来,用来支持我们国家的财政和发展。”
“如果出现亏空,朝廷也可以用征收到的田赋、市舶税、商贸税收等等来进行补贴。”他补充道。
正德皇帝听后沉吟片刻,点头说道:“高卿,你的意思是朕明白了。”
“这个国有银行里面的资金,就是为我大明朝服务的。
比如我们要收买土地,朝廷资金不足时就可以动用。
当然,后续需要由其他财政收入进行填补。”
“陛下英明!”高鸿志拱手称颂。
皇帝沉思了一会儿,望着高鸿志认真问道:“高卿,朕还记得,你们锦衣卫手里是不是有一座钱庄?”
“启禀陛下,没错,我们锦衣卫确实经营了一家钱庄。”高鸿志语气严肃地答道,“目前,我们在各地州府县城都已经设立了分号。”
正德皇帝笑了笑,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
“既然这样,就把这座钱庄升格为‘大明国有银行’吧。”
“从今天起,改个名,正式归朝廷来管。
等到明早的朝会之后,立即挂牌运营。”
“你看怎么样?”
高鸿志毫不犹豫:“微臣遵旨。”
正德帝笑了笑,温和地问道:“高卿,还有什么要汇报的吗?”
他现在已经彻底理清高鸿志这套方案的大方向。
这个计划不单能化解大明朝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还能提升朝廷税收,让国家财政更健康、更充足,是一件双赢甚至多赢的好事。
不只是延明数十年那么简单。
“不过我们也得设定个上限,预缴数量不能太多,要确保国家每年依旧能稳定地收税。”
“只要大明朝的商业一天天兴旺,即使我们现在税点低一些,给了一些折扣,”
“未来每年的整体税收还是会大幅增加,甚至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
正德皇帝听后连连点头,说道:“高大人说得对。”
“仅凭这些买下来的田地所缴纳的税,一年收上来就能翻好多倍。”
以前这些田地,不管是地主、豪强还是官员、勋贵,都会想尽办法逃避税收。
真正缴税的人都是那些没什么地的小老百姓,能收到的税当然少得可怜。
如今这一改,田地上的税就会翻倍上涨,再加上商税,国家的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高鸿志笑了笑,没有插话。
“不过,高大人,朕还有个疑问。”
“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地主豪强都做买卖,有些人可能根本不做生意。”
“他们在面临重税的情况下,仍然不肯交出田地,又该怎么处理呢?”
正德皇帝皱起眉头,认真地问道。
刘瑾、谷大用等人都点头,等着高鸿志的回应。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商人,愿意配合朝廷出售田产。
“陛下,这方面的应对之策,微臣已经想好了。”
高鸿志神色郑重地说道:“我们可以成立一家‘大明银行’。”
“大明银行?”正德皇帝一听有些惊讶。
“对,也可以说是‘大明国有银行’。”
“它与目前大明朝的银钱交易机构钱庄类似,却又有不同。”
“钱庄只能存钱,还要收手续费,在各地支取也不方便。”
“而这个银行,不管是普通百姓、地主豪强,还是官员勋贵,都可以自由存款。”
“不但免收一切费用,还能得到一笔利息。”
“比如半年后可取一定的回报,一年后取能多一点,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在这种情形下,地主们一想到田地要承担重税,自然会更愿意把土地卖给朝廷,然后把钱存进银行,稳稳拿利息。”高鸿志缓缓说道,“不仅如此,我们大明朝的老百姓、地主士绅、官员,还有勋贵人家,手里有多余的钱都会拿出来,存入我们大明国有银行。”
高鸿志语气低沉却十分坚定。
听完他的话,正德皇帝明武宗一时之间愣住了,眼神呆滞。
一旁的司礼监太监刘瑾,还有御马监的掌印太监谷大用,也都满脸震惊地望着高鸿志。
要是真的建起这座国有银行,整个大明朝的钱岂不是都要往这一个地方汇聚?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在大家脑海里。
这银行怎么赚钱呢?
如果人人都来存款,那每天要支付多少利息?
正德皇帝与几位大臣脑海中一浮现这个问题,不禁头皮发凉。
“关于盈利的问题,微臣也已经有了打算。”高鸿志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一就是对外放贷,给商人们提供资金,利息会比存款稍高一些。”
“不过也不会高得离谱。
我们是朝廷设立的银行,不是民间的高利贷组织。
我们的目的也不是盘剥百姓,而是扶持商人发展,进而带动大明的商业经济。”
“好,高卿此言很有道理!”正德帝闻言连连点头。
高鸿志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在借贷这件事上要设立一定的规则。”
“比如,并不是随随便便就给谁放贷,哪怕对方是地主,是官员,或是勋贵家族,也必须按照规定来操作。”
“他们来借贷,必须提供抵押物。”
“也就是说,只有提供担保物品,银行才能考虑放款。”
“假如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就有权收走担保物品。”
“担保物品可以是贵重宝物,也可以是房产、田产、商铺等凭证。”
“当然了,即使收了担保物,也可能不足以弥补损失。”
“所以,我们将对抵押物进行拍卖处理。”
“所得收入,先偿还我们银行的本金和应有利息,多出的部分,依然归还给原借款者。”
高鸿志一口气讲清楚了他的设想。
正德皇帝频频点头,随即开口道:“高卿,这个办法可行。”
“除了放贷外,我们银行暂时不会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高鸿志又继续说道,“说白了,国有银行并不是为了赚钱的,它的目的就是将地主豪强、官吏、勋贵手中的流动资金集中起来,用来支持我们国家的财政和发展。”
“如果出现亏空,朝廷也可以用征收到的田赋、市舶税、商贸税收等等来进行补贴。”他补充道。
正德皇帝听后沉吟片刻,点头说道:“高卿,你的意思是朕明白了。”
“这个国有银行里面的资金,就是为我大明朝服务的。
比如我们要收买土地,朝廷资金不足时就可以动用。
当然,后续需要由其他财政收入进行填补。”
“陛下英明!”高鸿志拱手称颂。
皇帝沉思了一会儿,望着高鸿志认真问道:“高卿,朕还记得,你们锦衣卫手里是不是有一座钱庄?”
“启禀陛下,没错,我们锦衣卫确实经营了一家钱庄。”高鸿志语气严肃地答道,“目前,我们在各地州府县城都已经设立了分号。”
正德皇帝笑了笑,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
“既然这样,就把这座钱庄升格为‘大明国有银行’吧。”
“从今天起,改个名,正式归朝廷来管。
等到明早的朝会之后,立即挂牌运营。”
“你看怎么样?”
高鸿志毫不犹豫:“微臣遵旨。”
正德帝笑了笑,温和地问道:“高卿,还有什么要汇报的吗?”
他现在已经彻底理清高鸿志这套方案的大方向。
这个计划不单能化解大明朝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还能提升朝廷税收,让国家财政更健康、更充足,是一件双赢甚至多赢的好事。
不只是延明数十年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