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第307章 与民争利???
不管孙志高说的是不是真的。
可李清照是要当真的。
嗯……
自己喜欢的人,对自己青睐有加,难道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情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若非李小姐气质独特,孙某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孙志高说完,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唐突,连忙补充,“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李清招却轻轻摇头:“侯爷过谦了。清婉平日也爱胡乱写些诗词,只是不及侯爷万分之一。”
“李姑娘谦虚了。”
“刚才诗会上所作的那首词,在下也是钦佩不已。”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抛除文抄公的事情不谈,单论孙志高自己同李清照相比,才是不及对方之万一。
这样一个才女。
不容错过,也不想错过,只是可惜,对方乃是才女。
必然会不甘心做个妾室的。
“那个……”
“我……”
交谈片刻过后,李清照张了张嘴,想要直接开口。
可最终……
还是选择了沉默。
虽然心中对孙志高极为仰慕,想要跟随对方,可这种事情她却是真的不好意思开口。
最终,只能是开口告辞道:“侯爷!小女子就先告辞了。”
“嗯。”
孙志高点了点头。
他同样想说些什么,可最终同样不好意思开口。
面对李清照这样的千古才女。
即便他如今朝中的实权人物,可心中依旧没有丝毫底气。
正月十八。
上元佳节过后,孙志高终于是前往朝廷上朝。
“官家!”
“臣要弹劾!三司使孙志高祸国殃民,居然举行福彩这种荒唐之事。”
“官家!”
“臣要弹劾……”
朝会刚刚开始,孙志高脸直接就黑了。
玛德!
这过完节后第一天上朝,就遭受到了一众大臣的弹劾。
“孙爱卿!”
“对于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宋仁宗皱了皱眉。
如今他的身体,乃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唉……
也不知还能活上多久。
“祸国殃民!”
“微臣实在是不知道,这祸国殃民是何意啊!”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孙志高目光在场中扫了扫。
弹劾的人有许多,为此也就不再细看,不就是弹劾吗?
那就来吧!
自从入朝为官以来,自己面对的弹劾好少吗?
不就是互喷吗?
不是孙志高吹牛皮,论互喷,孙志高还没有真的怕过谁!?
孙志高话音刚落。
对面老者突然冷笑,开口道:
“以福彩之举,攥取百姓钱财,难道还不是祸国殃民吗?”
“你是何人?”
孙志高皱了皱眉。
朝堂之上,总有几个老头,站在最前面。
官职前面挂了一大堆职衔。
却不知道具体什么职务,以前上朝出言,也都是张口闭口都是忠君爱国,礼仪仁德。
喜欢拿道德礼数抨击别人。
当然了,遭到对方抨击最多的,就是如今的仁宗皇帝陛下。
在其没有立下皇储之前,那是天天挨喷。
“老夫……”
那老者闻言直接吹得吹胡子瞪眼睛,简直要气死了。
自己是当世大儒,自己是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懂吗?
更何况当初的太子,早已成了皇帝。
那自己就是皇帝的老师!
一个小小的忠勇侯,一个黄口小儿,居然如此折辱与自己。
简直胆大包天。
可惜,其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孙志高给打断了。
“行了!”
“你是谁都不重要了!本侯,问你!你通国事吗?”
“你就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不过是与民同乐罢了。”
“诸位可知……”
“这福彩首日便收了一万三千贯,抵得上京畿路半月的商税。”
“按三成留作彩金,五成充入国库的章程……”
孙志高扬了扬眉。
这些儒家老头,简直就是脑子一根筋的蠢货,读书读傻了。
“老夫不懂国事,你不过是一个黄口小儿,岂敢大言不惭?”
“治国不是一味搜刮钱财就可以的的。”
“那都是民脂民膏!”
“你是让天下百姓,对朝廷心生不满吗??”
“汉代白鹿皮币之祸犹在眼前,孙使君是要官家效仿武帝与民争利?”
“呵!”
孙志高盯着眼前这个老头,眼神发冷。
“与民争利??”
“本侯爷如何与民争利了?一张福彩不过一文钱,而且也不是强制购买。”
“百姓家中有余钱的话!”
“讨个彩头罢了。”
“百姓家中无余钱的话,不买就是了。”
“谈何与民争利啊!”
“好个伶牙俐齿!”贾文正枯枝般的手指几乎戳到孙志高脸上。
“汉武时桑弘羊也这般巧舌如簧,结果如何?盐铁专卖害得百姓淡食,告缗令逼得商贾悬梁!”
老头的唾沫星子横飞,孙志高皱了皱眉,险些一巴掌呼在对方脸上。
要不是如今在朝堂之上。
诸多大臣都看着,孙志高肯定不会忍着。
“你这福彩看似自愿,实则是给百姓心里种下赌根!”
不过,这老货虽然找人烦,可言辞却相当犀利。
张嘴闭嘴……
就是各种典故。
实在是让孙志高觉得头疼,好在早就预料到这种场面的孙志高。
恶补了许多的知识。
桑弘羊在汉武帝时期确实以其卓越的经济才能和辩论技巧着称。
自幼展现出极高的数学和商业天赋,后来成为汉武帝的重要助手,负责国家的经济政策。
桑弘羊不仅善于理财,还擅长辩论,能够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
然而,他的巧舌如簧并未能完全保护他免受政治斗争的波及。
在汉昭帝时期,桑弘羊与霍光等辅政大臣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
霍光对桑弘羊所主导的经济政策不满,认为这些政策激起了民怨。
于是,霍光组织了一场盐铁会议,让底层知识分子与桑弘羊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展开辩论。
尽管桑弘羊在辩论中表现出色,但舆论方向已经不利于他。
最终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并在后来因卷入谋反事件而被杀。
而盐铁专卖是汉武帝时期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支持汉武帝的疆域开拓和战争需要。
然而,随着政策的实施,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盐铁专卖导致盐铁价格上涨,使得百姓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家庭来说,盐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此外,盐铁专卖还引发了民间的不满和抗议,加剧了社会矛盾。
可孙志高却认为……
盐铁专卖并非是一个失败的政策。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汉武帝的疆域开拓和战争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时,盐铁专卖也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盐铁必须要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
孙志高往后退了几步,躲开对方飞溅的口水。
从袖中抖出皇城司户部密档案,泛黄的纸页上朱笔刺目。
鄙夷道:“赌根?贾师可知京城瓦舍每日多少赌局?”
“朱雀门三家赌坊,单日流水两万贯——赌徒押妻卖子时,太师在何处高谈仁义?”
“你!”贾文正山羊须剧烈颤抖,突然抓起户部奏报撕得粉碎。
“巧言令色!赌坊违法当禁,岂能因恶行另辟邪径?”
“正因赌性难绝,才要以正克邪!”
孙志高振袖间带起疾风。
“福彩一注不过一文,且最高只限十文。”
“中者堂堂正正领赏银,其中有人得中头彩赎回祖田,有人得彩可治好女儿寒症……”
“太师天天都在府上养尊处优,却也知道坊间百姓心生不满了?”
“要不要问问这些百姓,朝廷是吸血还是救命?”
贾文正踉跄半步,苍老的手掌拍得龙柱咚咚作响:“歪理!歪理!当年王莽改制也是这般蛊惑人心……”
“太师慎言!“韩琦突然出列,功拱手道:“河北路春汛,福彩钱粮发放下去,足可救活三万灾民。”
“三司使这福彩!”
“虽说有些不合礼数,可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你……”
“你……”
“怎么如此,怎可如此!”贾文正简直要气死了,他敢看不起孙志高。
出言辱骂。
可他却看不敢对韩琦太过放肆。
而就在此时,孙志高突然轻笑:“下官倒有件事请教太师。”
“经过户部核查!”
“令孙上月强占的南郊百亩良田,用的好像是赌坊印子钱?”
“臣要弹劾。”
“请开封府彻查此事!”
贾文正突然捂住心口,官帽歪斜着露出花白鬓角:“血口...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开封府案牍说得清!”
孙志高一声冷笑。
“而且,本侯听说!”
“令孙用印子钱买的第八房小妾聘礼!两千贯的南海珊瑚,可是说做聘礼就做聘礼啊!”
“啧啧……”
“这时候,贾师的仁义又在哪里?”
“噗!”的一声……
老头终于是绷不住了,随后怒火攻心,一口鲜血喷了出去。
“贾师!”
“贾老!”
“……”
“太医,快传太医啊!”
一个老头吐血昏死过去,自然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慌作一团。
同时众人心中对于孙志高也是更加敬畏。
好嘛!
这又干倒了一个。
而孙志高则是冷眼看着这一切,等到太医将人拖下去过后。
才继续扫视四方。
继续开口说道:
“还有,本侯身为三司使,总管朝廷财政。”
“如今朝廷各地灾害,需要赈灾。”
“治理黄河!同样需要钱粮!”
“箫使相如今更是在两河边境备战,粮草辎重,都需要三司使提供钱粮。”
“还有你们这些人的俸禄!”
“还有百官禁军的军饷。”
“这些都需要钱!如果在场诸位还有人觉得本侯此举措不妥的,那本侯就辞去三司使这个职位。”
“让你们去做!”
“可好?”
孙志高声音虽然不好。
可却不亚于惊雷落在众人心中。
这……
这不就是弹劾几句吗?这流程不对吗?
不该是据理力争吗?
这怎么就要掀桌子了!这挑子你撩了,谁能担的起啊!?
你这就过分了吧?
“……”
在孙志高掀桌子发飙过后,朝中众臣为之一震。
再也没有任何弹劾的声音。
“此事!”
“就以忠勇侯所言,此事有三司使全权负责吧!”
仁宗十分的欣慰。
对于孙志高在于财政方面的能力,那是叹为观止,尤其是孙志高还将福彩的一成利润。
送入了自己的内库当中。
这让他如何可以拒绝呢?
“不过,这福彩之事正如诸公所言,有着一些不妥之处。”
“还要慎重才是。”
满意归满意,仁宗也要照顾群臣的面子,不能独宠孙志高一人。
不然,倒不是什么好事。
“是!”
“官家放心吧!”
“关于福彩之事,三司使早已准备完善,此时不过是由于刚刚推行。”
“故而没有实施罢了。”
孙志高微微一笑。
朝着仁宗行礼。
这些文武大臣们,在孙志高看来,其实是相当愚蠢的。
就连弹劾都抓不住重点。
如今的福彩开票系统,其实是有着很大问题的。
因为,开奖时间,是没有固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获奖过后,其余人是可以效仿的。
只要依照获奖之人所选的数字。
对方也能够获奖。
会让人钻了空子。
当然了,孙志高心中是清楚这一点,不过……
福彩对于现在的北宋来说,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如果要是选择所有人购买过后,统一开奖的话,想来接受的人,不会很多。
为此,孙志高才让王安石有此安排。
当然了,这也不过是前三天如此罢了。
后面会逐渐改良。
元月二十。
高家在家的孙志高,迎来了一件喜事,因为此日宜嫁娶。
而孙志高今日要将万萋萋接入府中。
做妾室。
申时三刻。
暮色初临。
孙府檐角的鎏金铜铃在寒风中叮咚作响。
而孙志高站在垂花门前,望着院中三十六盏琉璃灯次第亮起,映得廊下红绸愈发鲜艳。
万萋萋的轿辇转过街角时,相国寺的晚钟恰好敲响。
“侯爷,这是韩相送来的贺礼。”武大郎捧着檀木匣的手在发抖。
“侯爷……”
“这富相送来的贺礼。”
贺礼不断的送来,依照孙志高如今在朝中的地位。
汴京城中的大小官员。
没有人会不卖给孙志高一个面子。
府中早就已经摆好了宴席。
可如今,还没有到衙门下职的时候,大多数的官员都还没有赶来,不过却全都送来了贺礼。
可李清照是要当真的。
嗯……
自己喜欢的人,对自己青睐有加,难道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情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若非李小姐气质独特,孙某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孙志高说完,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唐突,连忙补充,“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李清招却轻轻摇头:“侯爷过谦了。清婉平日也爱胡乱写些诗词,只是不及侯爷万分之一。”
“李姑娘谦虚了。”
“刚才诗会上所作的那首词,在下也是钦佩不已。”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抛除文抄公的事情不谈,单论孙志高自己同李清照相比,才是不及对方之万一。
这样一个才女。
不容错过,也不想错过,只是可惜,对方乃是才女。
必然会不甘心做个妾室的。
“那个……”
“我……”
交谈片刻过后,李清照张了张嘴,想要直接开口。
可最终……
还是选择了沉默。
虽然心中对孙志高极为仰慕,想要跟随对方,可这种事情她却是真的不好意思开口。
最终,只能是开口告辞道:“侯爷!小女子就先告辞了。”
“嗯。”
孙志高点了点头。
他同样想说些什么,可最终同样不好意思开口。
面对李清照这样的千古才女。
即便他如今朝中的实权人物,可心中依旧没有丝毫底气。
正月十八。
上元佳节过后,孙志高终于是前往朝廷上朝。
“官家!”
“臣要弹劾!三司使孙志高祸国殃民,居然举行福彩这种荒唐之事。”
“官家!”
“臣要弹劾……”
朝会刚刚开始,孙志高脸直接就黑了。
玛德!
这过完节后第一天上朝,就遭受到了一众大臣的弹劾。
“孙爱卿!”
“对于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宋仁宗皱了皱眉。
如今他的身体,乃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唉……
也不知还能活上多久。
“祸国殃民!”
“微臣实在是不知道,这祸国殃民是何意啊!”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孙志高目光在场中扫了扫。
弹劾的人有许多,为此也就不再细看,不就是弹劾吗?
那就来吧!
自从入朝为官以来,自己面对的弹劾好少吗?
不就是互喷吗?
不是孙志高吹牛皮,论互喷,孙志高还没有真的怕过谁!?
孙志高话音刚落。
对面老者突然冷笑,开口道:
“以福彩之举,攥取百姓钱财,难道还不是祸国殃民吗?”
“你是何人?”
孙志高皱了皱眉。
朝堂之上,总有几个老头,站在最前面。
官职前面挂了一大堆职衔。
却不知道具体什么职务,以前上朝出言,也都是张口闭口都是忠君爱国,礼仪仁德。
喜欢拿道德礼数抨击别人。
当然了,遭到对方抨击最多的,就是如今的仁宗皇帝陛下。
在其没有立下皇储之前,那是天天挨喷。
“老夫……”
那老者闻言直接吹得吹胡子瞪眼睛,简直要气死了。
自己是当世大儒,自己是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懂吗?
更何况当初的太子,早已成了皇帝。
那自己就是皇帝的老师!
一个小小的忠勇侯,一个黄口小儿,居然如此折辱与自己。
简直胆大包天。
可惜,其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孙志高给打断了。
“行了!”
“你是谁都不重要了!本侯,问你!你通国事吗?”
“你就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不过是与民同乐罢了。”
“诸位可知……”
“这福彩首日便收了一万三千贯,抵得上京畿路半月的商税。”
“按三成留作彩金,五成充入国库的章程……”
孙志高扬了扬眉。
这些儒家老头,简直就是脑子一根筋的蠢货,读书读傻了。
“老夫不懂国事,你不过是一个黄口小儿,岂敢大言不惭?”
“治国不是一味搜刮钱财就可以的的。”
“那都是民脂民膏!”
“你是让天下百姓,对朝廷心生不满吗??”
“汉代白鹿皮币之祸犹在眼前,孙使君是要官家效仿武帝与民争利?”
“呵!”
孙志高盯着眼前这个老头,眼神发冷。
“与民争利??”
“本侯爷如何与民争利了?一张福彩不过一文钱,而且也不是强制购买。”
“百姓家中有余钱的话!”
“讨个彩头罢了。”
“百姓家中无余钱的话,不买就是了。”
“谈何与民争利啊!”
“好个伶牙俐齿!”贾文正枯枝般的手指几乎戳到孙志高脸上。
“汉武时桑弘羊也这般巧舌如簧,结果如何?盐铁专卖害得百姓淡食,告缗令逼得商贾悬梁!”
老头的唾沫星子横飞,孙志高皱了皱眉,险些一巴掌呼在对方脸上。
要不是如今在朝堂之上。
诸多大臣都看着,孙志高肯定不会忍着。
“你这福彩看似自愿,实则是给百姓心里种下赌根!”
不过,这老货虽然找人烦,可言辞却相当犀利。
张嘴闭嘴……
就是各种典故。
实在是让孙志高觉得头疼,好在早就预料到这种场面的孙志高。
恶补了许多的知识。
桑弘羊在汉武帝时期确实以其卓越的经济才能和辩论技巧着称。
自幼展现出极高的数学和商业天赋,后来成为汉武帝的重要助手,负责国家的经济政策。
桑弘羊不仅善于理财,还擅长辩论,能够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
然而,他的巧舌如簧并未能完全保护他免受政治斗争的波及。
在汉昭帝时期,桑弘羊与霍光等辅政大臣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
霍光对桑弘羊所主导的经济政策不满,认为这些政策激起了民怨。
于是,霍光组织了一场盐铁会议,让底层知识分子与桑弘羊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展开辩论。
尽管桑弘羊在辩论中表现出色,但舆论方向已经不利于他。
最终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并在后来因卷入谋反事件而被杀。
而盐铁专卖是汉武帝时期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支持汉武帝的疆域开拓和战争需要。
然而,随着政策的实施,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盐铁专卖导致盐铁价格上涨,使得百姓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家庭来说,盐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此外,盐铁专卖还引发了民间的不满和抗议,加剧了社会矛盾。
可孙志高却认为……
盐铁专卖并非是一个失败的政策。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汉武帝的疆域开拓和战争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时,盐铁专卖也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盐铁必须要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
孙志高往后退了几步,躲开对方飞溅的口水。
从袖中抖出皇城司户部密档案,泛黄的纸页上朱笔刺目。
鄙夷道:“赌根?贾师可知京城瓦舍每日多少赌局?”
“朱雀门三家赌坊,单日流水两万贯——赌徒押妻卖子时,太师在何处高谈仁义?”
“你!”贾文正山羊须剧烈颤抖,突然抓起户部奏报撕得粉碎。
“巧言令色!赌坊违法当禁,岂能因恶行另辟邪径?”
“正因赌性难绝,才要以正克邪!”
孙志高振袖间带起疾风。
“福彩一注不过一文,且最高只限十文。”
“中者堂堂正正领赏银,其中有人得中头彩赎回祖田,有人得彩可治好女儿寒症……”
“太师天天都在府上养尊处优,却也知道坊间百姓心生不满了?”
“要不要问问这些百姓,朝廷是吸血还是救命?”
贾文正踉跄半步,苍老的手掌拍得龙柱咚咚作响:“歪理!歪理!当年王莽改制也是这般蛊惑人心……”
“太师慎言!“韩琦突然出列,功拱手道:“河北路春汛,福彩钱粮发放下去,足可救活三万灾民。”
“三司使这福彩!”
“虽说有些不合礼数,可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你……”
“你……”
“怎么如此,怎可如此!”贾文正简直要气死了,他敢看不起孙志高。
出言辱骂。
可他却看不敢对韩琦太过放肆。
而就在此时,孙志高突然轻笑:“下官倒有件事请教太师。”
“经过户部核查!”
“令孙上月强占的南郊百亩良田,用的好像是赌坊印子钱?”
“臣要弹劾。”
“请开封府彻查此事!”
贾文正突然捂住心口,官帽歪斜着露出花白鬓角:“血口...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开封府案牍说得清!”
孙志高一声冷笑。
“而且,本侯听说!”
“令孙用印子钱买的第八房小妾聘礼!两千贯的南海珊瑚,可是说做聘礼就做聘礼啊!”
“啧啧……”
“这时候,贾师的仁义又在哪里?”
“噗!”的一声……
老头终于是绷不住了,随后怒火攻心,一口鲜血喷了出去。
“贾师!”
“贾老!”
“……”
“太医,快传太医啊!”
一个老头吐血昏死过去,自然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慌作一团。
同时众人心中对于孙志高也是更加敬畏。
好嘛!
这又干倒了一个。
而孙志高则是冷眼看着这一切,等到太医将人拖下去过后。
才继续扫视四方。
继续开口说道:
“还有,本侯身为三司使,总管朝廷财政。”
“如今朝廷各地灾害,需要赈灾。”
“治理黄河!同样需要钱粮!”
“箫使相如今更是在两河边境备战,粮草辎重,都需要三司使提供钱粮。”
“还有你们这些人的俸禄!”
“还有百官禁军的军饷。”
“这些都需要钱!如果在场诸位还有人觉得本侯此举措不妥的,那本侯就辞去三司使这个职位。”
“让你们去做!”
“可好?”
孙志高声音虽然不好。
可却不亚于惊雷落在众人心中。
这……
这不就是弹劾几句吗?这流程不对吗?
不该是据理力争吗?
这怎么就要掀桌子了!这挑子你撩了,谁能担的起啊!?
你这就过分了吧?
“……”
在孙志高掀桌子发飙过后,朝中众臣为之一震。
再也没有任何弹劾的声音。
“此事!”
“就以忠勇侯所言,此事有三司使全权负责吧!”
仁宗十分的欣慰。
对于孙志高在于财政方面的能力,那是叹为观止,尤其是孙志高还将福彩的一成利润。
送入了自己的内库当中。
这让他如何可以拒绝呢?
“不过,这福彩之事正如诸公所言,有着一些不妥之处。”
“还要慎重才是。”
满意归满意,仁宗也要照顾群臣的面子,不能独宠孙志高一人。
不然,倒不是什么好事。
“是!”
“官家放心吧!”
“关于福彩之事,三司使早已准备完善,此时不过是由于刚刚推行。”
“故而没有实施罢了。”
孙志高微微一笑。
朝着仁宗行礼。
这些文武大臣们,在孙志高看来,其实是相当愚蠢的。
就连弹劾都抓不住重点。
如今的福彩开票系统,其实是有着很大问题的。
因为,开奖时间,是没有固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获奖过后,其余人是可以效仿的。
只要依照获奖之人所选的数字。
对方也能够获奖。
会让人钻了空子。
当然了,孙志高心中是清楚这一点,不过……
福彩对于现在的北宋来说,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如果要是选择所有人购买过后,统一开奖的话,想来接受的人,不会很多。
为此,孙志高才让王安石有此安排。
当然了,这也不过是前三天如此罢了。
后面会逐渐改良。
元月二十。
高家在家的孙志高,迎来了一件喜事,因为此日宜嫁娶。
而孙志高今日要将万萋萋接入府中。
做妾室。
申时三刻。
暮色初临。
孙府檐角的鎏金铜铃在寒风中叮咚作响。
而孙志高站在垂花门前,望着院中三十六盏琉璃灯次第亮起,映得廊下红绸愈发鲜艳。
万萋萋的轿辇转过街角时,相国寺的晚钟恰好敲响。
“侯爷,这是韩相送来的贺礼。”武大郎捧着檀木匣的手在发抖。
“侯爷……”
“这富相送来的贺礼。”
贺礼不断的送来,依照孙志高如今在朝中的地位。
汴京城中的大小官员。
没有人会不卖给孙志高一个面子。
府中早就已经摆好了宴席。
可如今,还没有到衙门下职的时候,大多数的官员都还没有赶来,不过却全都送来了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