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 第316章 抱大腿的感觉真爽

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第316章 抱大腿的感觉真爽

    当下,也是出言道:“交给户部,恐怕是不妥吧!这既然是要重新丈量土地,自然是要求变。”

    “如果依旧由户部负责。”

    “这岂不是平白做了无用功,即便是有问题,怕是也查不出来。”

    姜伯游眉头微微皱起。

    面对韩琦,他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的,可是……

    此时却也不能让步,拱手向御座上的官家行礼,沉声道:

    “官家,户部执掌天下田亩、赋税,若连土地清丈之事都要假手于人,那臣这个户部尚书,岂不是尸位素餐?”

    当然了……

    虽然没有让步,可姜伯游却还是避重就轻,将矛头主要放在了司马光身上。

    开口道:“司马公言御史台监察百官,自然有理,但丈量田亩终究是户部本职,若连此事都做不好,臣甘愿领罪!”

    这番话掷地有声,既表明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又暗中讽刺御史台越权揽事。

    司马光冷哼一声,正欲反驳,一旁的韩琦却抢先开口:

    “姜尚书此言差矣!”

    “户部固然掌管田亩,但历年账目混乱、隐田漏税之事层出不穷,若仍由户部自查,如何保证公允?”

    “官家此次要的是‘彻查’,而非‘走过场’!”

    这话冠冕堂皇,要不是孙志高知道韩琦名下,也有侵占的许多良田。

    差点就以为他是为了朝廷考虑。

    “……”

    姜伯游面色已经相当难看。

    韩琦表面大义凛然,可实际上这话已经很重。

    暗指户部上下早已被士绅豪族渗透,若真让姜伯游去查,结果必然又是敷衍了事。

    “韩相此言,莫非是信不过户部?”姜伯游眯起眼睛,语气渐冷。

    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

    更何况是一位堂堂户部尚书,就算韩琦官职再高,威望再重?

    那又如何?

    这巴掌都打到脸上了,也不能就此唾面自干吧!

    “非是信不过,而是此事牵涉甚广,需避嫌!”韩琦寸步不让。

    朝堂上的火药味愈发浓烈,不少官员低眉垂首,不敢插话,生怕引火烧身。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仁宗终于开口:

    “够了。”

    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官家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王安石身上:“王卿,此事你怎么看?”

    王安石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朗声道:“臣以为,此事既关乎国本,便不能只交由某一衙门独断。”

    “户部熟悉田亩账册,御史台可监察百官,而皇城司则擅长暗访缉查。不如三司共理,相互制衡,方能确保清丈无误!”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三司共理?”司马光眉头紧锁。

    “不错。”王安石点头。

    “户部负责丈量、登记,御史台监督官员是否舞弊,皇城司则暗访民间,查证是否有豪强欺瞒。三方各司其职,互不统属,如此方能确保公正!”

    官家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善。”

    这一字落下,司马光、韩琦等人面色微变,而姜伯游则暗暗松了口气。

    他站出来揽差事,实在是出于职责所在。

    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官家真要将这份差事,交给户部全权负责,倒是轮到他头疼了。

    “臣有异议!“

    就在朝堂气氛稍缓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孙志高缓步出列。

    “孙卿有何见解?”仁宗微微前倾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两人互相对视之间,已经是心知肚明。

    孙志高拱手行礼,声音不疾不徐:“王相所言三司共理确是良策,然臣以为尚缺关键一环。”

    顿了顿,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众臣,“各地转运使司主管钱粮,对地方田亩实情最为了解。”

    “若清丈之事不让他们参与,恐怕会事倍功半。”

    韩琦眼中精光一闪。

    不明白孙志高是什么意思,不过,如果让各路转运使参与进来。

    倒是对自己有利。

    可如今当着仁宗面,却是不能表现出来。

    立即接话道:“孙大人此言差矣!转运使与地方豪强往来密切,若让他们参与,岂不是...“

    “韩相多虑了。“孙志高不卑不亢, 直接将韩琦打断。

    虽然他有时候,心中很佩服这个老登。

    可那也只是有时候罢了。

    “下官提议的正是要转运使司提供历年账册作为参照,而非直接参与丈量。况且...”

    孙志高转向御座方向,向着仁宗开口道:“臣愿请缨督办此事,亲自核对各州府呈报数据。“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果然……

    不少人心中的猜测已经被证实,忙这事虽然是王安石出面,可背后真正的推动着却是孙志高。

    王安石微微一笑。

    事情正在朝预料当中趋势发展。

    司马光却突然冷笑:“孙大人好大的口气!你可知全国田亩账册浩如烟海?就凭你三司使那几个人手...“

    “这不是三司共办吗?司马公何出此言啊!??”

    孙志高故作诧异的开口,一脸从容的开口道:“皇城司势遍布各州,最宜查访实情。至于御史台?正好监督我等是否秉公办事。”

    说着向司马光微微颔首,语气诚恳:“如此,司马公以为如何?“

    孙志高这话可谓是滴水不漏,既给了御史台监督之权,又不动声色地把实际调查权握在己方手中。

    司马光一时语塞,脸色阴晴不定。

    官家手指轻叩御案,突然问道:“孙卿,若让你来办,需要多久?“

    “回官家,三个月可初见成效。”孙志高不假思索。

    “三个月?”韩琦失声叫道,“这怎么可能!”

    “呵呵!”

    司马光更是冷笑连连。

    三个月?

    当真是黄口小儿,胡吹大气。

    短短三个月,怕是连一州之地,都丈量不出来。

    “臣的意思是!打算先挑选一地为试点,若方法可行,再推广全国。”

    孙志高微微一笑。

    随后,似笑非笑的看向司马光道:“本身微臣是想选择京畿路的。”

    “可现在……”

    “微臣觉得京北西路就比较合适!”

    “……”司马光当即面色大变。

    京北西路?果然,这孙志高就是冲自己来的,他在洛阳那边可是有着千余顷的良田。

    这可全都是私田啊!

    “而且……”

    “韩相有所不知,度支司新编了一套核算方法,配合皇城司的暗访,效率可提高十倍不止。”

    “这是臣拟定的章程,请官家过目。”

    仁宗接过册子,越看眼中光芒越盛。突然,他合上册子,在御案上重重一拍:“好!就依孙卿所奏!“

    这一声如同惊雷炸响。

    韩琦面色一凝,他刚才还想开口,将这总督的差事揽下。

    可仁宗却是压根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

    司马光已经是脸色苍白。

    此时两人已经看明白,这场朝会就是一场戏罢了。

    不然……

    仁宗不会如此迅速,就将总督的人选确定下来。

    其余众位朝臣同样是若有所思。

    王安石依然神色淡然,只是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爽啊!

    抱着大腿好办事啊!尤其,这位大腿,还是同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