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 > 第301章 一时意起

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 第301章 一时意起

    林安芝想下地干活的想法只是一时意起,被林大平谢秀兰夫妻俩坚定拒绝后也没想太多。

    但当晚失眠了半夜,以为林安芝是不是在哪受了什么委屈的夫妻俩则在春耕这个重要时节请了足足两天假,全方位在家陪了林安芝两天。

    事后,知道消息的林山根王大花老两口赶过来看林安芝时,更是自责心疼地直抹泪。

    两个老人交替说着都是自家人连累了林安芝,没让林安芝托生个好人家,还得为他们操心受累。

    至于杨国安和老太爷杨丰收,两人从林山根口中听到自家小姑奶奶竟然有这种想法后,那更是激动地看到林安芝后当场就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

    一路过来都在忏悔自己最近是不是哪里做错的杨国安被吓的整个脑子都快乱成了浆糊。

    ?!好好的,他们小姑奶奶想下地干活???

    好好的,她老人家为啥要下地干活??!!

    他们满村这么多人,怎么可能让他们小姑奶奶下地干活?!!

    全村这么多人,啥活需要他们小姑奶奶亲自干的??

    他们敢让自家小姑奶奶跟着受累干活,说出去,他们杨家村的人还要不要脸皮了?!

    那些姚家人背地里不得蛐蛐死他们!!

    每天瞅着小姑奶奶的亲爹亲娘,亲爷亲奶顶着大日头干活,他已经够心慌了。

    谁敢再看着他们小姑奶奶下地干活啊!

    他们杨家村要是混的连他们的活祖宗都要下地一起干活,那他们这些小辈们也都不用活了!赶紧都解了裤腰带扔房梁上得了……

    杨国安全程颠三倒四加手舞足蹈地劝林安芝一定别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一旁同样惶恐的老太爷杨丰收则脑补了更多。

    小姑奶奶她老人家怎么忽然要下地干活?!!

    不可能好好要下地干活的!

    ……是觉得他们不争气?

    觉得最近村里人干活不用心,没好好下力气,在敲打他们?

    那如果这次考验他们没通过,小姑奶奶是不是就对他们越来越失望了?!

    早在自己爹娘那关就彻底断绝了此前类似想法的林安芝有些无奈地第三次给杨国安杨丰收解释自己只是随口一提。

    两人有些恍惚地虽然表面点头接受了解释,但走出宅院后,立马嘀咕着今晚就要给村民们开大会。

    开生产动员大会!

    春耕呀,现在是春耕啊!

    大家伙不能这么懒散地继续干活了!

    瞅瞅!他们小姑奶奶都看不下去了!

    上强度,必须上强度!

    以后干活谁再敢不好好下力气,背地里偷懒,明明能干十个工分,最后却只拿了八个工分,通通拉出来!批斗!

    他们杨家村绝对不允许有这种老鼠屎存在!

    他们得让小姑奶奶看到,他们杨家村的每一个都是勤劳的,孝顺的!

    怎么可能用的着小姑奶奶亲自下地干活!!

    不可能!

    只要是他们还活着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那晚。

    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了最近春耕已经累得每天倒头就睡的大部分村民看着台上激动地唾沫横飞,把自己说的满脸通红的杨国安:…………

    …大队长…疯了??

    林安芝同样不知道杨国安杨丰收的内心活动。

    动员大会后,看最近大家伙干活越来越热火朝天,林安芝只以为村民们是特别看重春耕工作,想在年底再争个先进大队的光荣称号。

    作为村里的核心人物,虽然早早就给了“风调雨顺”的最高级别加成祝福,但看众人都起早贪黑地那么努力搞生产,争荣誉,对比起来显得太过清闲的林安芝也不好意思一直这么单看着。

    不过下地一起干活之类的林安芝是真不敢再提。

    于是就找了个顺带送口水的活计。

    这项活计必须还得是“顺带”。

    一开始特意来送水,刚送了两天,林大平等人就开始心疼加劝说。

    后来是林安芝找了个出门散步,“顺带”送水的借口,才算保住这份活计。

    时间回到现在。

    林安芝很快把桌上一排水壶都装满,然后提着水壶带跟串葫芦一样全挂到了自己胳膊上。

    按照干活的地点顺序,林安芝提着满胳膊叮铃咣当的水壶开始依次送货。

    驾驶着村里唯一一架拖拉机,正在翻地的林大平。

    正在移栽红薯苗的谢秀兰。

    整理肥料的林山根王大花老两口。

    在地里拔杂草的春花夏花姐妹。

    一起放羊的林狗娃和林瓶子。

    还有撅着屁股,提着水桶拿着瓢给刚栽下去的种子幼苗浇水的几个小屁孩。

    这是林安芝之前一起在村里疯跑的玩伴。

    看小伙伴们一个个没多大点就熟练精通各种农活,林安芝也忍不住偏心地隔两天就给几人送次小甜水。

    固定打卡完成,林安芝又发惊喜一般随机送出两壶水。

    最后,林安芝看着胳膊上还剩下的一个水壶,疑惑地眨了眨眼。

    咋还剩一个?

    把谁漏了?

    林安芝从头又捋了一遍,发现剩下的水壶是该送去给老太爷杨丰收的。

    但老爷子人嘞?

    林安芝闭眼感应了一下,发现老爷子此刻并没有在杨家村。

    好嘛,怪不得她刚才把人漏掉了…

    有些好奇,林安芝把最后一个水壶向后甩着搭到了肩上,然后继续散步到了村口。

    大队长杨国安正和一个干瘦老头在村口的空地上专心拌石灰。

    站在杨国安身边的干瘦老头正是杨丰收的二儿子杨二柱。

    看到林安芝,杨国安和杨二柱都显得十分惊喜,眼神也齐齐盯上了林安芝提溜在手里的水壶。

    最近,林安芝每天随机给村民们送水的事情,已经被几个幸运儿兴奋嚷嚷地村里每条狗都知道。

    一些脑子特别“灵活”的村民更是后知后觉地终于领会到了杨国安之前为啥要开那场动员大会,为啥再三叮嘱他们一定好好干活,卖力干活。

    原来是好好干活,后边就有可能得到小姑奶奶的奖励!

    他们误会大队长了。

    大队长那天的脑子根本没有被驴踢,也没疯。

    大队长是好人,那是提前给他们提醒来着!

    ********

    这会,杨国安和杨二柱看到林安芝手里的水壶,也都以为今天是自己要走大运。

    “小姑奶奶出来转转啊……”

    “小姑奶奶今天精神头挺好啊……”

    两人一边热情和林安芝打着招呼,一边眼神不住往林安芝手里的水壶瞄。

    听说小姑奶奶心疼他们这些小辈,奖励给他们这些干活勤快的人的可都是甜滋滋的蜜水!

    嘿嘿,小姑奶奶真有眼光!

    这拌石灰虽然看着是个轻省活计,但要想拌的好,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小姑奶奶不愧是小姑奶奶,真是啥都懂,啥都瞒不过她老人家,竟然一眼就看出了他们手中活计的难度。

    关键小姑奶奶还肯定了他们的用心和认真!

    杨国安和杨二柱已经在骄傲又期待地悄悄咽唾沫,但林安芝

    丝毫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心思。

    本就是因为杨丰收才往村口方向散步的林安芝朝两人随意摆了摆手以示招呼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询问道,“二柱,你爹咋一个人跑东王村了?”

    六十多岁的杨二柱一点也不意外林安芝知道亲爹的去向,立刻应道,“我小妹家新添了个孙子,我爹去看他的外曾孙了。”

    杨二柱说完,握着铁锨的手顿了顿,又马上反应过来林安芝应该不是在问自己亲爹为啥跑去东王村,而是在责怪他们为啥让老爷子一个人跑去东王村。

    杨二柱很慌,但实际上,林安芝确实只是询问杨丰收为啥忽然跑去东王村。

    (林安芝:发动技能的话,确实很多事情她都能立刻知道,但这样的话,生活会变得很无趣。最关键的是,看的越多越详细,费的能量点也越多哎……)

    杨二柱着急忙慌地把手里铁锨塞给一旁的杨国安,接着一边胡乱拍打着手上石灰沫子,一边赶紧解释,“我本来是也想去小妹家看看我那侄孙的,但我爹说村里这两天活计多离不开人,说我腿脚慢耽误事,还嫌我老,说啥都不让我跟着……”

    说到最后,杨二柱满脸委屈,双手捏着皱巴巴的衣角,一脸告状表情地瞅着林安芝。

    林安芝回忆了一下杨丰收划着拐杖箭步如飞的模样,又看了看眼前不仅个头比自己亲爹低,外表看着也比自己亲爹沧桑许多的干巴小老头,一时之间竟也觉得杨丰收的嫌弃并没什么毛病。

    略过小老头委屈求安慰的表情,林安芝转移话题,“你爹说什么时候回来没有?”

    杨丰收就算平常看着再怎么硬朗精神,但说起来也是八十多了,就这么一个人揣着半筐鸡蛋跑到了别的村子,当长辈已经当习惯的林安芝还真有些放心不下。

    “我爹应该是天没亮就走了,但昨个有跟我们说擦黑就回来……”

    杨二柱对自己老爹单独一个人去小妹家串门倒是并没有太多担心。

    “擦黑能赶回来?”林安芝之前去过东王村施雨,感觉两个村子并不算太近,对此有些怀疑。

    一旁的杨国安开口解释道,“现在山里都是新修的路,好走的很,还不累脚,老太爷向来心里有成算,他老人家说擦黑回来,就肯定能擦黑回来……”

    看杨国安和杨二柱都对杨老太爷的外出表现的十分放心且习惯,林安芝原本的那点担忧也慢慢散去。

    好吧,看来是她想多了。

    不就一个拄着拐杖的八十多,快九十岁的老头外出几十公里去串门吗?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老爷子平常在村里捡个牛屎,去地里洒个肥啥的,身手也利索的很。

    她狭隘了。

    不能拿以后世那些刚六七十就在公交车上颤颤巍巍需要人让座的老年人跟这位老太爷比。

    确切的说,当前年代这些干惯了繁重农活的老人们,只要肚里有食,身上就有劲,那身体素质都是个顶个的坚韧。

    脚板子自然也都是铁打的。

    两个车轮子都是稀罕物的年月,大家伙出门一趟,日行几十公里简直不要太正常。

    别问为啥不套个驴车或者牛车。

    驴和牛是农户人家的重要财产,可比人金贵多了。

    没个十万火急的事情,谁都不会轻易使唤。

    大队长杨国安每次去公社开会还都是腿着去呢。

    说话间,林安芝又看了一眼此时的杨丰收。

    脸不红气不喘的老爷子这会正对着一个驼背老太太教导着什么。

    驼背小老太应该就是杨二柱口中的“小妹”,杨丰收老爷子的老闺女。

    画面中,老爷子精神头确实依旧很足,挥舞着拐杖的样子也比自己老闺女看着还硬朗,半点看不出来刚刚暴走了十几公里。

    确定了老太爷的行踪,也确认了对方这种纯靠单人单腿的朴素串门方式并不是第一次操作后,林安芝彻底放下了心。

    “嗯,那二柱国安你俩继续忙吧…”朝杨二柱杨国安最后点了点头后,林安芝晃悠着水壶往家走去。

    今日份散步任务完成。

    春困秋乏,她还在长个,该回家补个觉了。

    林安芝脚步轻快地转身离开,半点没注意到身后的杨国安和杨二柱猛然愣住的表情。

    眼看林安芝越走越远,胳膊上的水壶也越晃越远,杨二柱和杨国安久久没有下一步工作,失落又茫然的眼神中是同款的无声呐喊。

    小姑奶奶!您老人家是不是忘记啥了啊??!

    不是来奖励他们的吗?

    水壶啊!那个水壶咋没给他们就走了?!

    林安芝不懂杨国安两人和惊喜和失落,她把最后一壶水送给在农具房前磨镰刀的杨三太爷后就立刻悠闲地躺回了自己的豪华大床上。

    舒服地小憩了一会,又和林家几个小辈一起吃了个午饭,林安芝再次从各种精彩话本中抬眼时,天色也不知不觉暗了下来。

    “哎呀,这窝咋又塌了?”下工回来的谢秀兰看到了燕子夫妻的烂尾工程,语气又是可惜又是着急。

    “等会看它们还回来不,我给它们做个窝…”提着一堆空水壶的林大平看着地上的泥巴渣,也终于下了决心,准备亲自帮忙。

    难得有燕子来自己家中做窝安家,夫妻俩都不想因为这点小问题而放跑“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