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聊斋游记,但是霹雳道门 > 第189章 彭海秋:这年头是没仙干正事吗

聊斋游记,但是霹雳道门 第189章 彭海秋:这年头是没仙干正事吗

    “严家多次与巫术师勾结行迹可疑,洛阳城内半数以上的牡丹花一夜之间枯死,长安有人目睹仙人下凡,钱塘江出现吃人大鱼,南方多地看到神龙降雨,各地的白莲教更是一场闹剧,一通胡作非为后变成缩头乌龟……唉,简直乱了套了!”

    王御史仔细数着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个个都是怪力乱神之流,虽说从前这种事也有,京城里也闹过,却不会像现在这样,不管好的坏的、大的小的、东西南北哪块地,全攒在一块爆发,搞的都让人不好判断这些按“天人感应”来说该算吉兆还是凶兆。

    “这么多神神鬼鬼?”

    旁边的王夫人也很惊讶,她知道最近怪力乱神的事多,却没想到这么多。

    “因为这些事,今早陛下在朝上大发雷霆。”

    当今皇帝本就对神鬼之事比较迷信,听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上报,不发火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京城之前又真的出现过“仙人”,王御史也被托梦过,关于妖怪的部分无法将其判断为“夸大其词”。

    “妖怪……元丰怎么样了?”

    “……还是那个样子,整天对着画像发呆。”

    “唉……”

    得了仙人指点,比较刺头的政敌也基本没了,王御史不担心皇帝发怒波及自己,他现在更担心自己的儿子王元丰。

    小翠离开王家后直接销声匿迹,王御史派人去找过却毫无线索,他这个儿媳来时什么消息都没有透露,走后更是连个影都找不到,要不是王元丰真的不傻了,小翠从前生活用的东西都还在,王御史差点以为自己太操心疯了,幻想出一个不嫌弃自己儿子是傻子的仙女儿媳。

    等人走了找不到了,王御史才从儿子口中得知小翠是狐仙,嫁进王家是替母还恩,而他儿时的确遇见过像是在躲雷的狐狸,只是那时没当回事,再加上本身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很快就不在意了。

    谁又能想到,多年以后他生了个傻子儿子,从前的狐狸带来她的女儿给他当儿媳,不但帮王御史除掉了死对头,还治好了儿子的痴傻之症,就像小翠临走时对王元丰说的那样,她为王家保全的已经够多了,不是一个名贵花瓶能比的。

    甚至以小翠从前的作风,她在那种关键时刻摔碎花瓶很可能有其他用意,可惜王御史没细想。

    “怪我这个破脾气。”

    其实等刚骂完,王御史就有些后悔,知道自己刚才骂的过了,可此时小翠已经离开,后悔也早就来不及。

    小翠消失以后,王元丰日日消沉,整体看着小翠的画像和从前用过的东西出神,那样子还不如从前当傻子的时候,做傻子起码活泼有生气,现在的王元丰如同行尸走肉。

    “现在京城里也不安生,他这样……起码能避避风头。”

    目前只有他们一家三口知道小翠是狐仙,王御史出入朝堂知道这事不能说,王夫人基本不出门不用担心,王元丰整天浑浑噩噩,即便现在不傻了,也不会像其他公子哥出门游玩,王家儿媳不是人的事不会泄漏。

    京城目前的氛围,谁一旦和怪力乱神牵扯上,立马就会成为箭靶子,或者被严家抓住当“替罪羊”也说不定。

    “等这阵风头过去,再找不到小翠……就去找几位大师为元丰看看吧。好不容易不傻了,不能再疯了。”

    说起妖怪,王御史想到小翠和那个带她上门的老妇,说起大师,他就想到之前梦见的那位持灯笼的白色仙人。

    当时仙人说,是有人推荐了自己,当时王御史被革职,儿媳下落不明没时间想太多,只赶紧抓着机会把事办好拿回乌纱帽。现在再想,自己能跟怪力乱神攀上关系的人脉,只有小翠母女,狐仙和仙人存在联系也合理。

    所以,很有可能是出走的小翠向仙人举荐,让他靠着那桩案子拿回官位,甚至更受重用。那之前那桩案子发生的地方,小翠是不是去过?

    ……

    “啪!”

    一卷看外表就非常名贵的画轴被随手扔在桌案上,好像对其价值丝毫不在意。

    “就是这个。”

    月无缺无所谓的拍拍手,他的确不怎么在意,这画所用材料的价钱他看不上,其中内容也不关他事,那是柳清缘这个本体该研究的。

    “这些人怎么跟苦境的某些智者一个德行,留线索也留的婆婆妈妈,硬挤才肯漏点出来,好像一口气交代完就亏了。”

    月无缺等人去金陵最初只是因为金陵传出来的那些事,特别是关于梦丹青的那部分,他倒要看看某人有多么大的胆子吃天鹅肉。

    可实际上,封三娘说的画师钦慕仙女之事纯属谣传,画师本人的确是被梦丹青从老虎口中救下的那位姓白的年轻人,虽然他胆子大,却也有自知之明,再加上他祖上曾经出过一些事,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在双秀离开金陵后,白吴两个人都没闲着,纷纷以见过的先天人为参考开始作画,吴画师照着倦收天的模样画吕洞宾像,白画师则因为之前的救命之恩,先画了当时梦丹青从天而降救自己的模样。

    两人最开始只是想留给纪念,不曾想竟然火了,然后就是想方设法的向周围人解释画中人物都是谁,为何与常人有这样大的差别。

    吴画师还好说,整个金陵都知道这人画吕洞宾画的快疯魔了,倦收天那一身金色耀眼归耀眼,身上道家人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完全可以说是吴画师在搞另类的吕洞宾像。

    麻烦的是白画师这边,他一直不知道梦丹青的真实情况,画的时候完全是按照画仙女来的,一个年轻还没娶妻的男子画了一张美貌女子的画像,光这一点就够周围人造谣的了。

    而且白画师身上还有两个在别人看来很有力的“证据”,首先是他平常就喜欢到处乱跑搜罗些古画,为了这个甚至敢往荒无人烟的废墟里去,整天不着家,就因为这事,才导致白画师一直没娶妻。

    哪怕他正经读过书、家里几代经商有钱的很,自身也是金陵比较有名的画师,就是没有合适的姑娘愿意嫁给他。这人整天到处乱跑,还总往那种吓人的地方去,万一真带回些不干净的东西可怎么办?

    这样的人突然不研究壁画古画了,反而开始待在画室里老实作画,画的还是美女,这谁看了不说一句“有问题”?

    然后是白画师出身的白家,在金陵几代经商,也能说一句家财万贯,但比起财力,白家在金陵更出名的是另一件事,大概几十年前,白家曾有人爱上女鬼,并与之殉情。

    那名白家男子名叫白逸,也是对家里生意不感兴趣当了画师,在当时小有名气。白逸喜欢四处奔走寻找绘画灵感,偶然遇到一个自尽的女鬼一见钟情,白逸画了女鬼的画像带回家,整日对着画像瞧,人一天天消瘦,当时的白家人为此管过、闹过、吵过,最后白逸还是死了,头七时托梦告诉家人,他已经在地府与女鬼成亲,并打算长居阴间照应白家来圆生前没能尽到的孝心。

    也不知白逸在阴间打通了谁的关系,这对鬼夫妻在没有修炼的情况下有了特别长的阴寿,一直照顾白家到现在,这事白家没往外说,但周围的人也因为白逸的暴毙说白家人跟鬼有关系。

    从前出了个厉害的画师,现在也有个出名的画师,上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着画画,这一个喜欢往荒无人烟的遗迹里跑,前头那个出去一趟画女鬼,后头这个去了郊外一圈就画了个金发女仙,两人的行为全都能对上,根本由不得本人辩解,观者自会脑补。

    于是这谣言就跟着画作火起来了,白画师眼看这样也摆烂了,结果白逸又突然登门,还正好跟来金陵的月无缺一行撞上。

    论辈分,白画师得喊白逸一声“祖叔”,当时白家父母就两个儿子,白逸是老二,没来得及成家就死了,家业由大儿子继承,家里人给白逸和其妻子专门立了牌位,方便他从阴间过来探望。

    如今白家家业大,跟白逸的扶持脱不开,小辈们也或多或少见过这个“鬼亲戚”,因为白画师长大后走的路和自己生前相似,白逸尤其喜欢他。

    在前段时间,这位白画师发现长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出现了,他也好奇过,但阳间人不知道阴间事,自己这边又忙着研究城外的壁画,很快就把这位住阴间的长辈给忘了。

    可没成想对方来的这么凑巧,他刚想跟梦丹青他们解释自己画的画像不是谣言里那意思,说一半白逸就从地底下钻出来了。

    据白逸本人、不,是本鬼所说,他之前一直不出现是在避风头,地府里出了大事,上上下下都在严查,他一个死了不知多少年的鬼频繁往阳间跑本身就不合适,从前只需要稍微打点通融,最近不行了,他和妻子在阴间等了好一段时间,风头一过,他想起自己刚死时遇到的一些事情,赶紧来阳间交代一下。

    “……这画的什么?”

    柳清缘一边听着月无缺他们在金陵的经历,一边展开画卷,发现里面画的东西很乱,根本看不出是什么。

    “你问玉人,玉人去问谁?鬼吗?这张鬼画符丹青看了都摇头。”

    白逸能从阴间去阳间后辈的家里,但也只局限在金陵,再远便过不去,不然等看到这幅画时,月无缺就会把画和鬼一起带过来,可惜不能这么干。

    关于这幅画,是当年白逸刚死不久,在阴间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侯,有个和尚来祝贺,那和尚明明看着不像鬼,却能在阴间来去自如,白逸觉得对方不凡,便将和尚迎了进来。

    和尚希望白逸帮他作一幅画,并由白逸一直保管,报酬就是教他怎么利用自己鬼的身份扶持白家家业,时机一到,白家子孙会与一些特殊的仙人结下缘分,到那时他再将画卷交给那些仙人即可。

    这和尚是谁已经不用猜了,反正这位目前的状态是柳清缘到处找不着,但本人还活在别人的说辞里,从时间轴上算,白逸小时候可能还见过金陵那座尚且完好的寺庙。

    “阴间那边我们没去过,真要问鬼,只能由剑子你去了。”

    白逸给的画内容很乱,但联系的源头可能还是壁画里的东西,所以舒龙琴心才说,他们又在金陵找到了关于壁画的回旋镖。

    “算了,先把蛇窟解决再说。”

    柳清缘左看右看,发现确实看不出东西后把画轴放回桌上,他们如今都在长清,马上就可以带着螭龙去蛇窟跟那条哑巴巨蛇对线。

    “要不你们先别走,抓蛇活动了解一下?”

    “没兴趣,而且这里吵死了。”

    在来之前,月无缺和舒龙琴心从梦丹青口中了解了一些长清壁画的现状,在这一座小寺庙里蒙尘,因此不在意。

    等真来了,却没想到这寺庙门口能这么吵,一大堆人马吵吵嚷嚷,跟闹市一样。

    “这没办法,人家家事。”

    老僧意外借尸还魂,与从前的弟子们相认重新出家,延续从前吃斋念佛的生活,这在僧人眼里是好事,但在原身的家人眼中跟天塌了没区别,可他们不同意没有,人家这一出门就不回去了,怎么劝都不回。

    虽然本人已经说了很多遍自己不是原来那个人,也不想要原身家中那些荣华富贵,但对面不听,一遍遍的过来要人,大有一种“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架势。

    可惜这人是拉不回来的,城隍之类的也没出现把魂魄换回去,人带不回去,对面就可劲儿的往寺里送东西,绫罗绸缎、金银财宝,但老僧都没要,撑死留下几件布袍,然后便又是千篇一律的相互拉扯,偶尔抽出个时间去后山找任平生等人,询问一下毒蛇的事情。

    等把所有硬的软的方式全试了一遍之后,对面琢磨出一个新法子,就是往寺里捐钱、包揽香火,用一句“我这钱不是给你的,是给菩萨和佛祖的”来堵住僧人拒绝的嘴,而有了香客的身份,他们再上门也有了新理由,来时说的是拜佛,具体要说什么,等进了门再说。

    就这样,一座本身并不出名的小佛寺,拥有了与它不甚匹配的大香客和持续性的热闹,不知何时能消停的那种。

    现在这山上,一部分是寺庙里的喧闹,一部分是蛇窟里的谜团,月无缺一点也不想凑这个热闹,尤其是在柳清缘有意抓人手的情况下。

    “那堆难看的毒虫子你们自己去面对吧,玉人就不奉陪了,琴心、丹青,走了 。”

    “可彭兄还有仙酒招待,另外蛇泡酒也……”

    彭海秋同样好奇蛇窟上的封印,在开门送人时一起留下来,目前在另一边和其他人聊天,柳清缘单独出来等月无缺他们找过来,因为不能像彭海秋那样搞“任意门”,他们是直接从金陵化光飞过来的,需要人接应。

    此时最吸引彭海秋这个散仙的不是先天人,反而是关松生这个年轻道士。

    “你说,你是棺生子的同时还是仙胎?”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彭海秋知道对方没说谎,可就是因为没说谎才显得怪异。

    “既是仙胎托生,便不可能克母,女子要是因为怀了仙人的孩子死了,这业障可是会算到天上的生父头上,不管是为谁,都会尽力保证母亲的安危。”

    说是神仙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也不是一下生就能走能跳,同样要和普通婴儿一样抚养,而又因为生父不明,除了生下孩子的母亲,基本没人愿意养这种孩子,母亲要是因为生产死了,这仙胎没人管也没法活。

    “师父他一直这么说的,说了十好几年呢。”

    关松生本人也疑惑过,可除了这个解释,没有人能告诉他另外的答案。

    “正经的仙胎托生,孩子长到七八岁就可以被接回天上,生母则留在凡间享受荣华富贵,等阳寿一到,再由孩子来接母亲。你能在母亲死后撑到别人发现,从棺材里接生,说明你的血脉的确不凡,但却不是仙胎降生的流程。”

    仙胎稀有,能活着生出来的棺生子更是稀有,关松生不但是二者结合,还带着天生的一缕阴气安然长大,走修行路,往后会不会有来者不确定,以彭海秋的认知看,反正没有古人。

    “你们这里可真是……用剑子仙长的话怎么说来着?群英荟萃。”

    说着,彭海秋抱起旁边一直盯着他看的石郎。

    “这小螳螂化人形怎么连阴阳都不明确,谁教的?”

    妖精变人可以不在意本体性别,能用就行,但是不能不确定男女阴阳,连自己在人间行走要用的性别都不清楚,不但会影响往后的修行,也不利于跟凡人打交道,这剑走偏锋的化形的法门谁教的?以彭海秋的眼光看,那教的人多少有点缺德了。

    “呃,据小石郎说,也是一名仙人。”

    “……”

    彭海秋一时无言,难怪这小东西一直盯着自己不说话,估计是在看他这个散仙与其他神仙有什么区别。

    “我记得,前头那个寺庙里还有个借尸还魂至今没人管的?”

    “是。”

    “……天上的老爷们是罢官了吗?还是说现在位列仙班的门槛低了?”

    虽说散仙大多没有正经职位,也不住在九天之上,可他跟其他神仙还是有交流的,怎么不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不负责任的“仙人”?

    “可惜我不在天宫里任职,不然等我知道是谁,回去高低参他们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