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姐妹花 第287章 孤独的老人
秋叶和林向阳绞尽脑汁,总算是想出了绝妙的主意。
村里人是不愿在素描这类个性化画像上花钱,可不少上了岁数的老人,都盼着能留下一幅遗照,定格自己生前的模样。
秋叶想起之前给桂香奶奶画的像,意义非凡,不仅留住了老人的音容笑貌,往后家人们想念的时候,也有个念想。
如此看来,给老人画遗照这事好处可太多了。
一来能挣钱;二来,在画画的过程中,不断练习,画技能跟着提高;最重要的是,特别有意义。这简直是一举三得!
两人说干就干,进了一批相框。
秋叶还精心画了一幅范画,放进相框,挂在自行车车头。
东西都准备好后,一大早,他俩就骑着车,走街串巷开始宣传,主打画遗像还送画框。
不少人看见秋叶画的范画,跟照片似的逼真,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越看心里越痒痒,想着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幅画像就好了。
再一打听价格,虽说不便宜,可一辈子也就这么一回,咬咬牙也能接受,一时间,想画的人不少。
秋叶和林向阳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打型勾勒轮廓,一个专注上色添彩。
画一幅像得花不少时间,他俩不着急,边画边和老人聊天。
老人们也乐意有人陪着,一来二去,常常是一群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排着队,你一言我一语,一边看着他们作画,一边嗑着瓜子,场面融洽又欢乐。
当然,也有时不是那么开心。
有个老人孤苦伶仃,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走了。
这老人每天都来凑热闹,他站在一旁,眼睛紧盯着秋叶和林向阳手中的画笔,目光随着笔尖游走,看着画像一点点成型,眼里满是羡慕。
周围的人招呼他:“大爷,您也画一幅呗!”
老人每次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眼神闪躲,嘴角微微下拉,露出一丝难为情的神色,两只手局促地在身前搓来搓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手头没钱。
其实光看他的穿着就知道了,一件洗得发白、领口都磨破了的旧衬衫,裤子上打着好几个补丁,鞋子也破旧不堪,鞋面都有些开裂了。
他没钱,却也盼着能有一幅自己的画像。
秋叶心软,决定免费给大爷画一幅。
但很快考虑到,要是就这么当众说免费给大爷画,旁人说不定都跟着效仿,想着也能不花钱就得到一幅。
她和林向阳毕竟不是做慈善的,这么个免费法,生意可就没法做下去了。
再者,就这么直白地免费,大爷心里说不定不好受,或许会觉得是在可怜他,伤了他的自尊心。
秋叶思来想去,趁周围人不注意,悄悄把大爷拉到一旁,声音压得低低的,生怕被别人听见:“大爷,您太像我爷爷了。我爷爷走得早,我到现在都特别想他。我想给您画张像,就当是画我爷爷。画完之后,我留一张做念想,再送您一张,您看可以吗?”
大爷听了,原本黯淡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沉默了好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娃,难为你有这份心,那就画吧。”
于是,秋叶怀着十二分的认真投入到创作中。
她仔仔细细地观察老人的每一处轮廓,描绘老人眼睛时,她更是屏气敛息,那双微微浑浊的眼眸,在她笔下逐渐鲜活。
这幅画,秋叶倾注了大量心血,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
她满心期待,想着老人看到画时,定会被自己的用心打动,脸上能绽放出笑容。
可当她将完成的画像递到老人面前,老人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是满满的落寞。
他的眼眶迅速泛红,嘴唇微微颤抖,长叹一口气,声音带着无尽的沧桑与悲凉:“原来我都这么老了啊,老得我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
他看着画,看了好一会,又道:“就算画了又有什么用呢?等我哪天两腿一蹬走了,都没人会对着这幅画想我。”
说罢,老人带着画离开了,自那之后,再也不见他的身影。
秋叶有些郁闷,对林向阳道:“我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本想给老人留下点美好的回忆,怎么反倒让他更难过了?”
林向阳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的心是善的,这就没有错。老人当时那反应,其实说明不了什么,他心里的苦,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化解的。”
“你再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哪一天,老人在某个安静的午后,又看到这幅画像,突然就想通了呢?他或许会回想起你给他画像时的认真模样,想起周围人凑在一块儿热热闹闹的场景,说不定会对着画像露出笑容。”
“所以,你别太往心里去了,你这一番心意,总有一天会被老人看见的。”
但秋叶依旧无法释怀,她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在这复杂的人间百态里,自己这看似简单的善举,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还有一个老人也给秋叶留下深刻印象。
他头发花白、身形佝偻,别人都是为自己画像,他想要画的,却是过世多年的老伴。
老伴的样子,他有些记不太清了,幸好还留着一张照片。
秋叶看着他双手哆哆嗦嗦的,慢慢从手帕里掏出照片。
照片是黑白的,巴掌大,四周带着弯弯的波浪边。
因为年头太久,照片已经模糊得不行,只能看出个人影的大概。
“爷爷,您跟我说说奶奶的事吧。”秋叶想着,老人讲述的时候,说不定能想起奶奶更多长相上的特点,这样自己也能画得更像一些。
“好,我想想。”老人慢慢坐下来,眼睛盯着远处,沉默了好长时间,才终于开了口,“她年轻的时候,可好看了,眼睛又大又亮,笑起来还有酒窝。那时候日子苦,她跟着我没享过福,可从来没抱怨过。她爱梳两条麻花辫,干活的时候,辫子就在身后晃来晃去……”
老人说得特别慢,声音又粗又温和,讲着讲着,他眼睛眯起来,眼角的褶子一道叠一道,像一朵绽开的花儿。
“她呀,就爱吃虾。”老人说着这话,嘴角往上扬,露出浅浅的笑,脸上的褶子都跟着松开了,“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钱得算计着花,平日里买点肉,买条鱼都得想了再想。”
“可她喜欢吃虾,我心里记着呢。每次临近过节,我就开始琢磨着给她买虾。”
说到这儿,老人停了一下,笑得更温柔了,“我专挑那些个头大的,不便宜啊,但她吃得高兴,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此时阳光照下来,在老人的脸上落了一层金辉。
秋叶安安静静地听着,跟着老人的话回到了以前。
那时候老人还很年轻,他的老伴也还没离世,一切是那么美好。
村里人是不愿在素描这类个性化画像上花钱,可不少上了岁数的老人,都盼着能留下一幅遗照,定格自己生前的模样。
秋叶想起之前给桂香奶奶画的像,意义非凡,不仅留住了老人的音容笑貌,往后家人们想念的时候,也有个念想。
如此看来,给老人画遗照这事好处可太多了。
一来能挣钱;二来,在画画的过程中,不断练习,画技能跟着提高;最重要的是,特别有意义。这简直是一举三得!
两人说干就干,进了一批相框。
秋叶还精心画了一幅范画,放进相框,挂在自行车车头。
东西都准备好后,一大早,他俩就骑着车,走街串巷开始宣传,主打画遗像还送画框。
不少人看见秋叶画的范画,跟照片似的逼真,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越看心里越痒痒,想着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幅画像就好了。
再一打听价格,虽说不便宜,可一辈子也就这么一回,咬咬牙也能接受,一时间,想画的人不少。
秋叶和林向阳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打型勾勒轮廓,一个专注上色添彩。
画一幅像得花不少时间,他俩不着急,边画边和老人聊天。
老人们也乐意有人陪着,一来二去,常常是一群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排着队,你一言我一语,一边看着他们作画,一边嗑着瓜子,场面融洽又欢乐。
当然,也有时不是那么开心。
有个老人孤苦伶仃,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走了。
这老人每天都来凑热闹,他站在一旁,眼睛紧盯着秋叶和林向阳手中的画笔,目光随着笔尖游走,看着画像一点点成型,眼里满是羡慕。
周围的人招呼他:“大爷,您也画一幅呗!”
老人每次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眼神闪躲,嘴角微微下拉,露出一丝难为情的神色,两只手局促地在身前搓来搓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手头没钱。
其实光看他的穿着就知道了,一件洗得发白、领口都磨破了的旧衬衫,裤子上打着好几个补丁,鞋子也破旧不堪,鞋面都有些开裂了。
他没钱,却也盼着能有一幅自己的画像。
秋叶心软,决定免费给大爷画一幅。
但很快考虑到,要是就这么当众说免费给大爷画,旁人说不定都跟着效仿,想着也能不花钱就得到一幅。
她和林向阳毕竟不是做慈善的,这么个免费法,生意可就没法做下去了。
再者,就这么直白地免费,大爷心里说不定不好受,或许会觉得是在可怜他,伤了他的自尊心。
秋叶思来想去,趁周围人不注意,悄悄把大爷拉到一旁,声音压得低低的,生怕被别人听见:“大爷,您太像我爷爷了。我爷爷走得早,我到现在都特别想他。我想给您画张像,就当是画我爷爷。画完之后,我留一张做念想,再送您一张,您看可以吗?”
大爷听了,原本黯淡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沉默了好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娃,难为你有这份心,那就画吧。”
于是,秋叶怀着十二分的认真投入到创作中。
她仔仔细细地观察老人的每一处轮廓,描绘老人眼睛时,她更是屏气敛息,那双微微浑浊的眼眸,在她笔下逐渐鲜活。
这幅画,秋叶倾注了大量心血,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
她满心期待,想着老人看到画时,定会被自己的用心打动,脸上能绽放出笑容。
可当她将完成的画像递到老人面前,老人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是满满的落寞。
他的眼眶迅速泛红,嘴唇微微颤抖,长叹一口气,声音带着无尽的沧桑与悲凉:“原来我都这么老了啊,老得我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
他看着画,看了好一会,又道:“就算画了又有什么用呢?等我哪天两腿一蹬走了,都没人会对着这幅画想我。”
说罢,老人带着画离开了,自那之后,再也不见他的身影。
秋叶有些郁闷,对林向阳道:“我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本想给老人留下点美好的回忆,怎么反倒让他更难过了?”
林向阳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的心是善的,这就没有错。老人当时那反应,其实说明不了什么,他心里的苦,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化解的。”
“你再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哪一天,老人在某个安静的午后,又看到这幅画像,突然就想通了呢?他或许会回想起你给他画像时的认真模样,想起周围人凑在一块儿热热闹闹的场景,说不定会对着画像露出笑容。”
“所以,你别太往心里去了,你这一番心意,总有一天会被老人看见的。”
但秋叶依旧无法释怀,她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在这复杂的人间百态里,自己这看似简单的善举,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还有一个老人也给秋叶留下深刻印象。
他头发花白、身形佝偻,别人都是为自己画像,他想要画的,却是过世多年的老伴。
老伴的样子,他有些记不太清了,幸好还留着一张照片。
秋叶看着他双手哆哆嗦嗦的,慢慢从手帕里掏出照片。
照片是黑白的,巴掌大,四周带着弯弯的波浪边。
因为年头太久,照片已经模糊得不行,只能看出个人影的大概。
“爷爷,您跟我说说奶奶的事吧。”秋叶想着,老人讲述的时候,说不定能想起奶奶更多长相上的特点,这样自己也能画得更像一些。
“好,我想想。”老人慢慢坐下来,眼睛盯着远处,沉默了好长时间,才终于开了口,“她年轻的时候,可好看了,眼睛又大又亮,笑起来还有酒窝。那时候日子苦,她跟着我没享过福,可从来没抱怨过。她爱梳两条麻花辫,干活的时候,辫子就在身后晃来晃去……”
老人说得特别慢,声音又粗又温和,讲着讲着,他眼睛眯起来,眼角的褶子一道叠一道,像一朵绽开的花儿。
“她呀,就爱吃虾。”老人说着这话,嘴角往上扬,露出浅浅的笑,脸上的褶子都跟着松开了,“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钱得算计着花,平日里买点肉,买条鱼都得想了再想。”
“可她喜欢吃虾,我心里记着呢。每次临近过节,我就开始琢磨着给她买虾。”
说到这儿,老人停了一下,笑得更温柔了,“我专挑那些个头大的,不便宜啊,但她吃得高兴,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此时阳光照下来,在老人的脸上落了一层金辉。
秋叶安安静静地听着,跟着老人的话回到了以前。
那时候老人还很年轻,他的老伴也还没离世,一切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