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姐妹花 第288章 给师傅也画一张
热门推荐: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穿书变强,你说反派全到现实了?
我们不是那样的师徒
怪谈:十连满命的我,竟变成芙芙
影视诸天大轮回
真没开!我的植物和僵尸太强了!
不让咱贴贴那就全砍啦
穿呀主神
鲁路修:缔造新纪元
秋叶努力想把老人记忆里老伴画出来,可难度实在太大。
没办法,只能靠老人在旁边指导,一点一点修改。
画眼睛时,老人说:“眼睛再画得圆乎点,她的眼睛圆圆的,可好看了。还有眼神,要更温柔些。”
接着画头发,秋叶刚画出个大概,老人又开口了:“她的头发可不是这样的,又黑又亮。”
秋叶连忙按照老人说的,加深头发的颜色。
随着画像逐渐成型,老人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哽咽着说:“那时候日子过得太苦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她跟着我,没吃过几顿好饭,没穿过几件像样衣裳。现在生活好了一些,能买得起好东西了,能吃得上好饭菜了,可她却不在了……”
老人哭得伤心,旁边围观的人也跟着抹起了眼泪。
秋叶则有些沮丧,她觉得自己的画技不够好,完全没能画出老人描述中那个女人年轻时的神韵。
林向阳安慰她:“从老人的反应能看出,你的作品触动了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这已经是艺术创作的至高成就。”
秋叶摇摇头:“线条不够流畅,色彩也没调好,进步空间还很大。”
林向阳微微颔首,目光温和:“我看好你!你这么勤奋,又有天赋,只要坚持练习,进步肯定的飞速的。依我看,以后你不仅会是个出色的设计师,还会成为响当当的大画家。到时候,等我老得走不动了,就让你帮我画一幅遗照,留作最后的纪念。”
秋叶一听这话,着急道:“呸呸呸,可不能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你年纪轻轻,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提什么遗照啊。”
话一出口,秋叶才惊觉,原来自己是如此害怕林向阳的离去。
这些年来,他俩几乎形影不离,不知不觉中,林向阳已成为她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们之间的情谊,远不止是朝夕相伴的肉体陪伴,而是深入灵魂,在精神层面达成了高度契合,成了彼此心灵的依靠。
秋叶在心底默默念道:“你一定要长命百岁,一直好好的。等我们都老了,还要像现在这样,一起去做那些我们想做的事。”
人这一辈子,想做的事有很多,可能陪着一起做的人,却没几个。
秋叶觉得此刻的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有林向阳一直陪在身边。
这些天,他们给村里老人画遗照,收获满满。
钱赚了不少,画画的本事也提高了一大截。
最让人高兴的,是看到好多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就比如卖包子的那位大爷,他的画像被邻居夸了,说画像里的他精神抖擞。大爷听了高兴不已,乐呵了好一阵子。
还有一个奶奶,第一次看到被画下来的自己,刚开始觉得怪不好意思,可此后每看到一次,嘴角就忍不住上扬,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
再还有一个婶子,喊来远嫁的姐妹一起画像。姐妹几个既得到了满意的画像,又开心相聚一回,以后回想起来,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对秋叶和林向阳来说,这段日子也是一段特别珍贵、难忘的回忆。
每天,他们一起出门,一起回家,一起收拾画具,一起讨论一天的收获。
秋叶觉得,身边有个能一起做事、一起前行的伴,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好伴。
这个伴,可以一起没心没肺地傻笑,一起安安静静地坐在门口,吹吹风、发发呆。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秋叶突然想起了裁缝师傅,想着上门去给他画幅像。
她不知道师傅乐不乐意画这类像,所以没敢直接开口,说得很委婉。
没想到师傅一听,很是高兴,说:“早就听说有两个高中生在村里给大伙画像,没想到是你呀!”
“是啊。”秋叶笑着坐下,支起画架就准备开画。
好久没见,裁缝师傅老了很多,头发白了些,脸上皱纹也深了,可那脊背,还是挺得直直的。
秋叶忘不了,有一回师傅骑车送她和春花回家。
那天很冷,秋叶冻得浑身直哆嗦,牙齿也不受控制地“咯咯”打颤。
师傅听到了,二话没说,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给了秋叶。
那时,她觉得师傅像个父亲。
想着这些,秋叶心里一阵温暖,她很用心地照着师傅的样子画起来。
正画着呢,一个顾客走进店里,手里拿着块布料,说要做一件老式样的上衣。
师傅起身去迎接,坐到缝纫机前,把老花镜往上推了推,开始穿针引线。
他穿了很久,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总算才成功,踩起缝纫机,机器“哒哒哒”地响起来,布料在他手里慢慢有了样子。
“师傅,您现在还是一个人过日子吗?”秋叶轻声问,手里的画笔没停。
师傅点了点头,回:“习惯了。”说完,他想起什么,起身去柜子那拿了一盒糖,递给秋叶:“这糖好吃,你尝尝 。”
秋叶觉得,在师傅眼里,她好似还是多年前那个小丫头。
心里顿时暖暖的,笑着拿起糖吃了起来。这糖味道真不错,甜丝丝的,一直甜到了心底。
吃完糖,秋叶又接着画画,等终于画完,天已经接近傍晚。
天空中晚霞像一幅画,有的人家已经在门口摆上了小桌,准备吃晚饭。
饭菜的香味悠悠地飘出来,和着新割的青草味,弥漫在四周。
鸭子们跑去池塘戏水,草丛里,虫子们“吱吱”“嗡嗡”叫起来。
街道上,孩子们嬉笑打闹,手里拿着自制的小玩具。
老人们则摇着蒲扇,和邻居唠家常。
秋叶突然想起一个对自己也特别好的人,赶忙对林向阳道:“咱们去找以前的美术老师吧。”
林向阳点点头,于是车子调了个头,两人朝着美术老师家的方向去。
一路上想着见面的欢喜,没想到,到了才听说,老师早就搬走了。
秋叶心里一阵感慨,有些人,在生命里就相伴一阵子,往后各奔东西,再难相见。
没办法,只能靠老人在旁边指导,一点一点修改。
画眼睛时,老人说:“眼睛再画得圆乎点,她的眼睛圆圆的,可好看了。还有眼神,要更温柔些。”
接着画头发,秋叶刚画出个大概,老人又开口了:“她的头发可不是这样的,又黑又亮。”
秋叶连忙按照老人说的,加深头发的颜色。
随着画像逐渐成型,老人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哽咽着说:“那时候日子过得太苦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她跟着我,没吃过几顿好饭,没穿过几件像样衣裳。现在生活好了一些,能买得起好东西了,能吃得上好饭菜了,可她却不在了……”
老人哭得伤心,旁边围观的人也跟着抹起了眼泪。
秋叶则有些沮丧,她觉得自己的画技不够好,完全没能画出老人描述中那个女人年轻时的神韵。
林向阳安慰她:“从老人的反应能看出,你的作品触动了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这已经是艺术创作的至高成就。”
秋叶摇摇头:“线条不够流畅,色彩也没调好,进步空间还很大。”
林向阳微微颔首,目光温和:“我看好你!你这么勤奋,又有天赋,只要坚持练习,进步肯定的飞速的。依我看,以后你不仅会是个出色的设计师,还会成为响当当的大画家。到时候,等我老得走不动了,就让你帮我画一幅遗照,留作最后的纪念。”
秋叶一听这话,着急道:“呸呸呸,可不能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你年纪轻轻,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提什么遗照啊。”
话一出口,秋叶才惊觉,原来自己是如此害怕林向阳的离去。
这些年来,他俩几乎形影不离,不知不觉中,林向阳已成为她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们之间的情谊,远不止是朝夕相伴的肉体陪伴,而是深入灵魂,在精神层面达成了高度契合,成了彼此心灵的依靠。
秋叶在心底默默念道:“你一定要长命百岁,一直好好的。等我们都老了,还要像现在这样,一起去做那些我们想做的事。”
人这一辈子,想做的事有很多,可能陪着一起做的人,却没几个。
秋叶觉得此刻的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有林向阳一直陪在身边。
这些天,他们给村里老人画遗照,收获满满。
钱赚了不少,画画的本事也提高了一大截。
最让人高兴的,是看到好多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就比如卖包子的那位大爷,他的画像被邻居夸了,说画像里的他精神抖擞。大爷听了高兴不已,乐呵了好一阵子。
还有一个奶奶,第一次看到被画下来的自己,刚开始觉得怪不好意思,可此后每看到一次,嘴角就忍不住上扬,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
再还有一个婶子,喊来远嫁的姐妹一起画像。姐妹几个既得到了满意的画像,又开心相聚一回,以后回想起来,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对秋叶和林向阳来说,这段日子也是一段特别珍贵、难忘的回忆。
每天,他们一起出门,一起回家,一起收拾画具,一起讨论一天的收获。
秋叶觉得,身边有个能一起做事、一起前行的伴,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好伴。
这个伴,可以一起没心没肺地傻笑,一起安安静静地坐在门口,吹吹风、发发呆。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秋叶突然想起了裁缝师傅,想着上门去给他画幅像。
她不知道师傅乐不乐意画这类像,所以没敢直接开口,说得很委婉。
没想到师傅一听,很是高兴,说:“早就听说有两个高中生在村里给大伙画像,没想到是你呀!”
“是啊。”秋叶笑着坐下,支起画架就准备开画。
好久没见,裁缝师傅老了很多,头发白了些,脸上皱纹也深了,可那脊背,还是挺得直直的。
秋叶忘不了,有一回师傅骑车送她和春花回家。
那天很冷,秋叶冻得浑身直哆嗦,牙齿也不受控制地“咯咯”打颤。
师傅听到了,二话没说,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给了秋叶。
那时,她觉得师傅像个父亲。
想着这些,秋叶心里一阵温暖,她很用心地照着师傅的样子画起来。
正画着呢,一个顾客走进店里,手里拿着块布料,说要做一件老式样的上衣。
师傅起身去迎接,坐到缝纫机前,把老花镜往上推了推,开始穿针引线。
他穿了很久,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总算才成功,踩起缝纫机,机器“哒哒哒”地响起来,布料在他手里慢慢有了样子。
“师傅,您现在还是一个人过日子吗?”秋叶轻声问,手里的画笔没停。
师傅点了点头,回:“习惯了。”说完,他想起什么,起身去柜子那拿了一盒糖,递给秋叶:“这糖好吃,你尝尝 。”
秋叶觉得,在师傅眼里,她好似还是多年前那个小丫头。
心里顿时暖暖的,笑着拿起糖吃了起来。这糖味道真不错,甜丝丝的,一直甜到了心底。
吃完糖,秋叶又接着画画,等终于画完,天已经接近傍晚。
天空中晚霞像一幅画,有的人家已经在门口摆上了小桌,准备吃晚饭。
饭菜的香味悠悠地飘出来,和着新割的青草味,弥漫在四周。
鸭子们跑去池塘戏水,草丛里,虫子们“吱吱”“嗡嗡”叫起来。
街道上,孩子们嬉笑打闹,手里拿着自制的小玩具。
老人们则摇着蒲扇,和邻居唠家常。
秋叶突然想起一个对自己也特别好的人,赶忙对林向阳道:“咱们去找以前的美术老师吧。”
林向阳点点头,于是车子调了个头,两人朝着美术老师家的方向去。
一路上想着见面的欢喜,没想到,到了才听说,老师早就搬走了。
秋叶心里一阵感慨,有些人,在生命里就相伴一阵子,往后各奔东西,再难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