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姐妹花 第375章 是妈错了……
住院部走廊里,日光灯管滋滋作响,水磨石地面坑洼处积着灰尘,铁架长椅的绿漆剥落大半,露出底下暗红的金属,像陈旧的伤疤。
小夫妻俩刚跨进病房,亲戚们的指责便劈头盖脸砸来,“不孝顺”三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江妈妈更是情绪激动得浑身发抖,看到小夫妻俩,想到他们和奶奶开开心心住一起的画面,心如刀剜:“你们才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我就该孤孤单单一个人老死去!别来管我,就当没我这个妈……”
她心里万分委屈——丈夫早早离去,唯一的儿子婚后坚持分开住。想当初为了将孩子拉扯大,她辞去工作,熬过无数个黑白颠倒的日夜。
她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就是这样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到头来竟成了最先与她拉开距离的人,这份锥心之痛,又有谁能体会?!
江妈妈已经流不出眼泪,她躺在那里,想着最近她都是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有时候连个能说说话的人都没有,越想心里越是酸楚难耐。
江书淮在病床边坐下,捏了捏眉心,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接奶奶过去同住这件事,是他提出来的,背后其实藏着两层苦衷:一来奶奶年事已高,上个月在家中不小心跌倒,整整半日无人发现,要不是邻居刚好上门,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实在放心不下;二来奶奶竟瞒着所有人卖掉了自己住着的那个老房子。
卖房所得的钱,老人硬是给了他一半,让他赶紧把买新房欠的钱还了,剩下的一半,奶奶说要拿去住敬老院。
她说:“去敬老院有伴,挺好的,大家凑一起聊聊天、晒晒太阳,日子过得快。再说那老房子也住了大半辈子,墙皮都掉了好几层,下雨天墙根总是进水,已经是个有问题的老房子了,卖就卖了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能帮上唯一的孙子,值。”
江书淮坚决不同意奶奶去敬老院,将老人接到家中照料,秋叶也赞成——她本就与奶奶投缘!
老人住进来后,这个小家更添了几分温馨。
每天傍晚,小两口推开家门,总能看见奶奶系着蓝布围裙在厨房忙碌,餐桌上摆着刚出锅的红烧鱼或是鲜香的莲藕排骨汤,热气裹着饭香扑面而来。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江书淮给奶奶添上半碗汤,秋叶帮老人夹起炖得软烂的肉块,听奶奶絮絮说着白天在小区里遇见的趣事:“楼下的流浪猫又来了,那猫可真漂亮,眼睛黑珠宝一样,我给它留了块鱼头……”
秋叶说起工作室里新接的设计项目,奶奶便戴着老花镜,凑过来看她手机里的设计图,用布满老年斑的手指轻轻点着屏幕:“这朵花要是换成粉色,肯定更俊。”
一切是那样的和谐有爱,可是江妈妈被气得住院了。
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随着最后一位亲戚离去,方才嘈杂的房间终于安静下来。
江妈妈半躺在病床上,床边站着江书淮与秋叶,三人间弥漫着压抑又微妙的沉默。
“妈!”江书淮在她旁边坐下,秋叶将保温桶轻轻搁在床头柜上,舀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炖汤,放旁边先晾着,白色的烟雾袅袅升起,带着浓郁的汤香,渐渐冲淡了病房里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江书淮声音放柔了道:\"接奶奶过去一起住,我们俩就是‘临时保姆’,心里最惦记的还是您这个‘皇太后’!您看,您一生气住院,我们俩工作都不顾了,直接推掉那个谈了半个月的大客户,早饭还没吃就赶来了!\"
江妈妈一听这话,气消了大半,心底也泛起几分愧疚,只是脸仍绷着,语气里带着别扭的关切:\"楼下有卖粥,先去吃一碗,要是有要紧的客户,就赶紧去忙吧。\"
江书淮握着母亲的手:“客户没了可以再找,妈妈只有一个。”
这句话让江妈妈的怒气彻底消散,一颗心也瞬间柔软下来。
她的眼角泛起泪花:“你也知道,我和你奶奶年轻时就合不来,你们偏还要……”
江书淮低声解释接奶奶同住的缘由:“奶奶年纪大了,独居时出过几次意外,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而且她为了帮我还钱,把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卖了,如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听到这里,江妈妈愣住了,“房子卖了?”
“嗯,她把卖房的钱分了一半给我,自己说要去住敬老院。”江书淮声音发颤,“接她来家里后,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饭,怕吵到我们,切菜都垫着布,晚上总是很早就回房休息,我知道她是怕打扰我和秋叶。”
“妈,我知道您和奶奶以前有矛盾,可她是我的奶奶啊 —— 小时候我发烧,她背着我跑了三条街找医生;我考砸了,她偷偷塞给我零花钱让我别难过。你们过去的矛盾我知道,可再怎样,她是我奶奶,她很爱我,我也应该爱她。”
江妈妈听完陷入沉思:自己这个当妈的,好像没有奶奶爱孩子。
她问自己,自己会像婆婆那样,为了儿子卖房还钱吗?
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没有爱得更深,又拿什么去和奶奶比呢?自然也就怪不得孩子疏远自己、亲近奶奶了。
她继而想起自己这些年对儿子的态度:总是问他考了多少分,却从未问过他心情怎样;总是责怪他不回家,却没有关心过他压力是否很大;总是明里暗里对儿媳表现出不满,却没想过儿子夹在中间有多难……
对比之下,奶奶对孙子的爱毫无保留,如今更是为了他卖掉老房子,全然不顾自己年老后无处安身。
而自己呢?这些年对儿子除了要求就是唠叨,何曾像奶奶那样,为他掏心掏肺地付出过?
想到这里,江妈妈眼眶发烫,“是妈错了……”
她声音哽咽,伸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手背,曾经,这是她牵着学走路的小手,如今已变得修长有力,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是妈把自己的委屈看得太重,却忽略了你的感受…… 对不起,是妈一时糊涂,没体谅你的难处……”
小夫妻俩刚跨进病房,亲戚们的指责便劈头盖脸砸来,“不孝顺”三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江妈妈更是情绪激动得浑身发抖,看到小夫妻俩,想到他们和奶奶开开心心住一起的画面,心如刀剜:“你们才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我就该孤孤单单一个人老死去!别来管我,就当没我这个妈……”
她心里万分委屈——丈夫早早离去,唯一的儿子婚后坚持分开住。想当初为了将孩子拉扯大,她辞去工作,熬过无数个黑白颠倒的日夜。
她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就是这样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到头来竟成了最先与她拉开距离的人,这份锥心之痛,又有谁能体会?!
江妈妈已经流不出眼泪,她躺在那里,想着最近她都是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有时候连个能说说话的人都没有,越想心里越是酸楚难耐。
江书淮在病床边坐下,捏了捏眉心,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接奶奶过去同住这件事,是他提出来的,背后其实藏着两层苦衷:一来奶奶年事已高,上个月在家中不小心跌倒,整整半日无人发现,要不是邻居刚好上门,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实在放心不下;二来奶奶竟瞒着所有人卖掉了自己住着的那个老房子。
卖房所得的钱,老人硬是给了他一半,让他赶紧把买新房欠的钱还了,剩下的一半,奶奶说要拿去住敬老院。
她说:“去敬老院有伴,挺好的,大家凑一起聊聊天、晒晒太阳,日子过得快。再说那老房子也住了大半辈子,墙皮都掉了好几层,下雨天墙根总是进水,已经是个有问题的老房子了,卖就卖了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能帮上唯一的孙子,值。”
江书淮坚决不同意奶奶去敬老院,将老人接到家中照料,秋叶也赞成——她本就与奶奶投缘!
老人住进来后,这个小家更添了几分温馨。
每天傍晚,小两口推开家门,总能看见奶奶系着蓝布围裙在厨房忙碌,餐桌上摆着刚出锅的红烧鱼或是鲜香的莲藕排骨汤,热气裹着饭香扑面而来。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江书淮给奶奶添上半碗汤,秋叶帮老人夹起炖得软烂的肉块,听奶奶絮絮说着白天在小区里遇见的趣事:“楼下的流浪猫又来了,那猫可真漂亮,眼睛黑珠宝一样,我给它留了块鱼头……”
秋叶说起工作室里新接的设计项目,奶奶便戴着老花镜,凑过来看她手机里的设计图,用布满老年斑的手指轻轻点着屏幕:“这朵花要是换成粉色,肯定更俊。”
一切是那样的和谐有爱,可是江妈妈被气得住院了。
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随着最后一位亲戚离去,方才嘈杂的房间终于安静下来。
江妈妈半躺在病床上,床边站着江书淮与秋叶,三人间弥漫着压抑又微妙的沉默。
“妈!”江书淮在她旁边坐下,秋叶将保温桶轻轻搁在床头柜上,舀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炖汤,放旁边先晾着,白色的烟雾袅袅升起,带着浓郁的汤香,渐渐冲淡了病房里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江书淮声音放柔了道:\"接奶奶过去一起住,我们俩就是‘临时保姆’,心里最惦记的还是您这个‘皇太后’!您看,您一生气住院,我们俩工作都不顾了,直接推掉那个谈了半个月的大客户,早饭还没吃就赶来了!\"
江妈妈一听这话,气消了大半,心底也泛起几分愧疚,只是脸仍绷着,语气里带着别扭的关切:\"楼下有卖粥,先去吃一碗,要是有要紧的客户,就赶紧去忙吧。\"
江书淮握着母亲的手:“客户没了可以再找,妈妈只有一个。”
这句话让江妈妈的怒气彻底消散,一颗心也瞬间柔软下来。
她的眼角泛起泪花:“你也知道,我和你奶奶年轻时就合不来,你们偏还要……”
江书淮低声解释接奶奶同住的缘由:“奶奶年纪大了,独居时出过几次意外,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而且她为了帮我还钱,把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卖了,如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听到这里,江妈妈愣住了,“房子卖了?”
“嗯,她把卖房的钱分了一半给我,自己说要去住敬老院。”江书淮声音发颤,“接她来家里后,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饭,怕吵到我们,切菜都垫着布,晚上总是很早就回房休息,我知道她是怕打扰我和秋叶。”
“妈,我知道您和奶奶以前有矛盾,可她是我的奶奶啊 —— 小时候我发烧,她背着我跑了三条街找医生;我考砸了,她偷偷塞给我零花钱让我别难过。你们过去的矛盾我知道,可再怎样,她是我奶奶,她很爱我,我也应该爱她。”
江妈妈听完陷入沉思:自己这个当妈的,好像没有奶奶爱孩子。
她问自己,自己会像婆婆那样,为了儿子卖房还钱吗?
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没有爱得更深,又拿什么去和奶奶比呢?自然也就怪不得孩子疏远自己、亲近奶奶了。
她继而想起自己这些年对儿子的态度:总是问他考了多少分,却从未问过他心情怎样;总是责怪他不回家,却没有关心过他压力是否很大;总是明里暗里对儿媳表现出不满,却没想过儿子夹在中间有多难……
对比之下,奶奶对孙子的爱毫无保留,如今更是为了他卖掉老房子,全然不顾自己年老后无处安身。
而自己呢?这些年对儿子除了要求就是唠叨,何曾像奶奶那样,为他掏心掏肺地付出过?
想到这里,江妈妈眼眶发烫,“是妈错了……”
她声音哽咽,伸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手背,曾经,这是她牵着学走路的小手,如今已变得修长有力,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是妈把自己的委屈看得太重,却忽略了你的感受…… 对不起,是妈一时糊涂,没体谅你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