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姐妹花 第380章 相交多年的老友般
热门推荐:
我真的不是魔女
炒了领导鱿鱼,回家建桃源
九叔:从末法民国开始攀登仙路
全民:抽取职阶,我成为了枪兵!
重生之这个女主太咸鱼
绝嗣暴君读心后,冷宫奶团驯恶龙
百鬼丸的综漫游
海贼:完美防反怎么躲!?
龙珠:守护绝望未来
秋叶姐妹三个“领命”立刻去厨房里忙了,人多做事快,不一会,厨房里就飘出香味——梅干菜吸饱了猪油,油亮亮地裹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咕嘟咕嘟冒着泡。
陈香兰继续和林妈妈唠着家常,等饭做好了,林妈妈立刻起身引她往餐桌去,秋叶踮脚取来新碗筷,米饭香气在屋内蒸腾开来。
此时是傍晚五点,夕阳的余晖将玻璃窗染成浅橙色。
众人刚在桌前坐定,门“吱呀”一声开了,江书淮手里拎着熟食探进头来:“路过巷子口的卤味铺,买了一些!”
陈香兰抬眼望去,“这是?”
“我家二女婿,书淮!”林妈妈忙替两人引见。
陈香兰慌忙站起身,往旁挪了挪:“哎哟哟,这么精神的后生!”
她上下打量着江书淮,“瞧瞧这眉眼,多周正!”
江书淮被夸习惯了,只回了一个微笑,将卤味摆上餐桌,“阿姨您尝尝,这家的卤肉不错。”
陈香兰点头,一边把自己的板凳往秋叶身边让了让,执意要腾出主位:“你们小两口挨着坐!”
林妈妈见状笑着道,“当自己家里。”说着往她碗里添了勺炖得酥烂的五花肉:“尝尝合口味不!”
陈香兰笑道:“刚才就闻得俺肚子‘咕噜咕噜’直叫,肯定合胃口!”
四妹被她的口音逗得直捂嘴,低头下去吃梅干菜。
陈香兰夹起肉吹了吹,油渍在粗布袖口洇出小团阴影,却顾不上擦,囫囵咽下去后又忙着舀汤:“哎哟!比俺老家灶台上炖的还香!”
她转头冲秋叶竖大拇指,糙红的脸颊泛着油光,“这手艺,能开馆子!”
秋叶抿嘴一笑:“您爱吃就好。”
江书淮立刻道:“我也爱吃。”
三妹闻言打趣他:“我二姐就是煮碗白开水,姐夫你也能喝出山珍海味的架势!”说得满桌人都笑起来。
江书淮笑着往秋叶碗里添了块炖得软烂的萝卜:“上次你二姐煮的冬瓜汤,我连喝了三碗。”
四妹捂着嘴起哄:“哎哟哟,姐夫这嘴比蜜糖还甜!”
陈香兰看着这对小夫妻,眼角的笑纹漫上暖意:“两口子就该这样,俺家那口子还在的时候,我煮啥他也都夸香……”
说到这,她用袖口蹭了下眼角,嘴角重新扯出憨厚的笑:“瞧俺这破嘴!净说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你们快尝尝这土豆,炖得跟豆腐似的,入口就化!”
林妈妈往她碗里搁了块玉米饼,小白跑来凑热闹,一会在这个的脚边转转,一会儿仰起头对那个望一望。
窗外的路灯亮起时,这顿饭也就吃完了,陈香兰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感叹:“自打俺那口子走后,就没吃过这么热闹的饭了。”
林妈妈道:“以后常来。”
陈香兰咧嘴笑出满脸褶子:“中!俺一准来!明儿给你们带两斤红薯干!自个儿晒的,蒸完软和和的,甜得可地道!”
她边说边起身,“俺得赶紧回去了,小两口应该差不多回来了,俺得回去给小孙子洗澡!年轻人连兑洗澡水都拿捏不准,不是烫着就是凉着!”
秋叶几人都起身相送,小白也追出去,陈香兰低头笑道:“小机灵鬼儿!明儿给你捎块大骨头!”
送走陈香兰,秋叶挽住林妈妈的手:“妈,咱们去看灯会吧!”
林妈妈还没来得及回话,三妹和四妹已抢先欢呼起来:“好啊,走!”逗得林妈妈跟着笑出了声。
刚换好鞋子准备出门,就见陈香兰抱着个圆鼓鼓的大柚子推门进来:“俺儿子买了俩柚子,家里吃不完,给你们送一个!”
放下柚子后,她挥了挥手,脚步轻快地转身离开。
林妈妈有些过意不去:“刚收了人家的梅干菜,又拿了个柚子,怎么说也得回点礼才好,可这家里好像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秋叶边换鞋边道:“妈,刚才陈阿姨在咱家吃了桂花糕,还吃了晚饭,咱也不算白拿。您要是还觉得过意不去,等会逛灯会时留意挑点小娃娃的玩意儿,送给她孙子就是。”
林妈妈点头称是,几人便准备出门——江书淮因要回工作室加班,并未同行。
林妈妈心疼道:“过节就别这么拼了。”
江书淮笑着摇头:“年轻就得拼,事情不多,忙完我就来。”
灯会上,人流如织,灯笼映得人面泛红。
秋叶几个买了吃的,林妈妈则挑了个拨浪鼓,逛至夜深,几人踩着月光回家,林妈妈特意绕到对门,将拨浪鼓递给陈香兰。
陈香兰笑得眼角堆起褶子,没接:“哎哟!这咋好意思!”
“灯会上买的,也不知道小孩喜不喜欢。”林妈妈笑着回。
“小虎!快出来谢奶奶!”陈香兰朝里屋喊,不一会,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扒着门框露头,脸蛋红扑扑的,像刚蒸好的糯米团子。
林妈妈忙把拨浪鼓塞进孩子手里,晃出“哗啦啦”的响,孩子一把接过,很是开心。
陈香兰在旁轻戳孩子后腰:“咋不谢奶奶?”
小家伙脸颊飞红,声音软得像团:“谢谢奶奶......”
“这才乖!” 陈香兰摸摸他的头,“去橱柜上把奶奶买的那月饼拿来!”
“别!别!”林妈妈往后躲半步,“家里有。”不等回应,赶紧回自家,顺手轻轻带上了门。
从那以后,陈香兰和林妈妈便像相交多年的老友般热络起来。
林妈妈很喜欢她来串门——女儿们没在家时,屋子里只剩她一个,总显得空荡荡的,陈香兰一来就不一样了,人还在楼道里就亮开嗓门:“俺带了新腌的糖蒜!”
两人常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晒着太阳择菜唠嗑,小孙子在旁边玩自己的。
陈香兰摘着豆角,能把老家亲戚的婚丧嫁娶讲得活灵活现;林妈妈剥着毛豆,会絮叨起孩子们小时候的趣事。
有时讲到兴起,陈香兰突然一拍大腿:“瞧俺这记性!”转身颠颠跑回家,捧来个竹编的蒸笼,里头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糯米糍,“俺昨晚做的,你尝尝!”
陈香兰继续和林妈妈唠着家常,等饭做好了,林妈妈立刻起身引她往餐桌去,秋叶踮脚取来新碗筷,米饭香气在屋内蒸腾开来。
此时是傍晚五点,夕阳的余晖将玻璃窗染成浅橙色。
众人刚在桌前坐定,门“吱呀”一声开了,江书淮手里拎着熟食探进头来:“路过巷子口的卤味铺,买了一些!”
陈香兰抬眼望去,“这是?”
“我家二女婿,书淮!”林妈妈忙替两人引见。
陈香兰慌忙站起身,往旁挪了挪:“哎哟哟,这么精神的后生!”
她上下打量着江书淮,“瞧瞧这眉眼,多周正!”
江书淮被夸习惯了,只回了一个微笑,将卤味摆上餐桌,“阿姨您尝尝,这家的卤肉不错。”
陈香兰点头,一边把自己的板凳往秋叶身边让了让,执意要腾出主位:“你们小两口挨着坐!”
林妈妈见状笑着道,“当自己家里。”说着往她碗里添了勺炖得酥烂的五花肉:“尝尝合口味不!”
陈香兰笑道:“刚才就闻得俺肚子‘咕噜咕噜’直叫,肯定合胃口!”
四妹被她的口音逗得直捂嘴,低头下去吃梅干菜。
陈香兰夹起肉吹了吹,油渍在粗布袖口洇出小团阴影,却顾不上擦,囫囵咽下去后又忙着舀汤:“哎哟!比俺老家灶台上炖的还香!”
她转头冲秋叶竖大拇指,糙红的脸颊泛着油光,“这手艺,能开馆子!”
秋叶抿嘴一笑:“您爱吃就好。”
江书淮立刻道:“我也爱吃。”
三妹闻言打趣他:“我二姐就是煮碗白开水,姐夫你也能喝出山珍海味的架势!”说得满桌人都笑起来。
江书淮笑着往秋叶碗里添了块炖得软烂的萝卜:“上次你二姐煮的冬瓜汤,我连喝了三碗。”
四妹捂着嘴起哄:“哎哟哟,姐夫这嘴比蜜糖还甜!”
陈香兰看着这对小夫妻,眼角的笑纹漫上暖意:“两口子就该这样,俺家那口子还在的时候,我煮啥他也都夸香……”
说到这,她用袖口蹭了下眼角,嘴角重新扯出憨厚的笑:“瞧俺这破嘴!净说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你们快尝尝这土豆,炖得跟豆腐似的,入口就化!”
林妈妈往她碗里搁了块玉米饼,小白跑来凑热闹,一会在这个的脚边转转,一会儿仰起头对那个望一望。
窗外的路灯亮起时,这顿饭也就吃完了,陈香兰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感叹:“自打俺那口子走后,就没吃过这么热闹的饭了。”
林妈妈道:“以后常来。”
陈香兰咧嘴笑出满脸褶子:“中!俺一准来!明儿给你们带两斤红薯干!自个儿晒的,蒸完软和和的,甜得可地道!”
她边说边起身,“俺得赶紧回去了,小两口应该差不多回来了,俺得回去给小孙子洗澡!年轻人连兑洗澡水都拿捏不准,不是烫着就是凉着!”
秋叶几人都起身相送,小白也追出去,陈香兰低头笑道:“小机灵鬼儿!明儿给你捎块大骨头!”
送走陈香兰,秋叶挽住林妈妈的手:“妈,咱们去看灯会吧!”
林妈妈还没来得及回话,三妹和四妹已抢先欢呼起来:“好啊,走!”逗得林妈妈跟着笑出了声。
刚换好鞋子准备出门,就见陈香兰抱着个圆鼓鼓的大柚子推门进来:“俺儿子买了俩柚子,家里吃不完,给你们送一个!”
放下柚子后,她挥了挥手,脚步轻快地转身离开。
林妈妈有些过意不去:“刚收了人家的梅干菜,又拿了个柚子,怎么说也得回点礼才好,可这家里好像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秋叶边换鞋边道:“妈,刚才陈阿姨在咱家吃了桂花糕,还吃了晚饭,咱也不算白拿。您要是还觉得过意不去,等会逛灯会时留意挑点小娃娃的玩意儿,送给她孙子就是。”
林妈妈点头称是,几人便准备出门——江书淮因要回工作室加班,并未同行。
林妈妈心疼道:“过节就别这么拼了。”
江书淮笑着摇头:“年轻就得拼,事情不多,忙完我就来。”
灯会上,人流如织,灯笼映得人面泛红。
秋叶几个买了吃的,林妈妈则挑了个拨浪鼓,逛至夜深,几人踩着月光回家,林妈妈特意绕到对门,将拨浪鼓递给陈香兰。
陈香兰笑得眼角堆起褶子,没接:“哎哟!这咋好意思!”
“灯会上买的,也不知道小孩喜不喜欢。”林妈妈笑着回。
“小虎!快出来谢奶奶!”陈香兰朝里屋喊,不一会,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扒着门框露头,脸蛋红扑扑的,像刚蒸好的糯米团子。
林妈妈忙把拨浪鼓塞进孩子手里,晃出“哗啦啦”的响,孩子一把接过,很是开心。
陈香兰在旁轻戳孩子后腰:“咋不谢奶奶?”
小家伙脸颊飞红,声音软得像团:“谢谢奶奶......”
“这才乖!” 陈香兰摸摸他的头,“去橱柜上把奶奶买的那月饼拿来!”
“别!别!”林妈妈往后躲半步,“家里有。”不等回应,赶紧回自家,顺手轻轻带上了门。
从那以后,陈香兰和林妈妈便像相交多年的老友般热络起来。
林妈妈很喜欢她来串门——女儿们没在家时,屋子里只剩她一个,总显得空荡荡的,陈香兰一来就不一样了,人还在楼道里就亮开嗓门:“俺带了新腌的糖蒜!”
两人常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晒着太阳择菜唠嗑,小孙子在旁边玩自己的。
陈香兰摘着豆角,能把老家亲戚的婚丧嫁娶讲得活灵活现;林妈妈剥着毛豆,会絮叨起孩子们小时候的趣事。
有时讲到兴起,陈香兰突然一拍大腿:“瞧俺这记性!”转身颠颠跑回家,捧来个竹编的蒸笼,里头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糯米糍,“俺昨晚做的,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