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姐妹花 第396章 再拼个男孩
热门推荐:
七罪:从蜕变人魔之体开始
我睡了妻子偷偷去地府审案
极致心瘾!病娇大小姐嗜他如命
退婚后,转身嫁冷面长官被掐腰宠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某小勺的平凡生活
指导女儿练飞刀,吓得警察让备案
小书童修仙路:一本破书定乾坤
换嫁后超好孕,渣男一家悔哭了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平平淡淡,说不上多欢喜,倒也没什么大风浪。
转眼陈志军在厂里干满两个月了。
发工资那天傍晚,他特意绕去集市,称了半斤卤猪耳朵和五花肉,又买了孩子们爱吃的糖。
饭桌上,五花肉炖得油亮,孩子们举着筷子直咽口水。
一家人正吃得高兴呢,婆婆突然说:\"村东头老李家媳妇,昨儿个生了八斤重的大胖小子,那哭声,隔着三条街都听得见。\"
春花的筷子悬在半空,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明白婆婆是要催自己再生。
她悄悄瞥了眼身边的陈志军,只见他头埋得低低的,筷子不停地往嘴里扒饭,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吞咽声,像是什么都没听见,又像是故意躲着这话题。
婆婆见夫妻俩装聋作哑,皱了皱眉头,把筷子重重往桌上一放:“抓紧再生个男孩才是正事!”
这话惊得喜妹手里的筷子\"当啷\"一声掉在桌下,她吓得缩着脖子看向婆婆。
春花赶紧弯腰捡起筷子,一边用围裙擦干净递给女儿,一边挤出僵硬的笑:\"没事,奶奶不是说你。\"
她朝婆婆压低声音道:\"我们知道了。\"
不愿意再多说什么,毕竟生孩子的话题当着孩子面实在不好深谈。
陈志军这时抬起头,嘴上沾着饭粒,含混不清地应和:“是是,先吃饭……”
可婆婆哪肯罢休,等吃完饭,趁着陈志军上班去,春花在厨房里洗碗,直接拉着孩子就问:\"要弟弟吗?\"
喜妹怯生生地说:“要。”
荔瑶也奶声奶气地说:\"要......要!\"因为发音不准,\"要\"字从她嘴里出来像含着颗软糖,黏黏糊糊的,尾音还打着颤。
荔童却皱着小眉头,直摇头说:“不要,不要弟弟。”
一旁蹲在门槛上玩弹珠的锦程抬头看了眼奶奶,又扫了一眼两个姐姐和妹妹,随后继续玩起弹珠,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婆婆从口袋里掏出水果糖,塞进喜妹和荔瑶手里,“只给你们两个,要弟弟的才有糖吃。”
荔童和锦程在旁边眼巴巴看着。
第二天,婆婆逮着机会又问:“要弟弟吗?”
荔童还是倔强地摇头,“不要。”
婆婆便拿出饼干、麦芽糖,“谁要弟弟就给谁。”
这下,连原本默不作声的锦程都忍不住凑了过来,“要弟弟。”
到底是小孩子,经不住零食的诱惑,荔童最终也改了口,“要弟弟。”
婆婆得了\"胜利\",拍了拍锦程沾着泥土的裤腿,不忘叮嘱:\"记住,每天都要跟妈妈说想要弟弟,谁说的最多,奶奶奖励鸡腿给他。\"
于是,每晚睡觉前,四个孩子就会挤在春花身边,齐声说:\"妈妈生弟弟吧!\"
春花搂着三个女儿,又摸了摸儿子毛茸茸的脑袋,问:\"一个弟弟还不够啊?\"
喜妹立刻摇头:\"不够不够!弟弟可以和我们一起捉迷藏!\"
荔童本来想说够了,可想起奶奶说的大鸡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舔着嘴唇回道:\"不够不够!\"
锦程抢着也说:\"弟弟能和我一起下河摸鱼!\"
其实春花早盘算着再拼个儿子,可自从丈夫进了这个厂里做工,每晚回家往床上一倒就鼾声如雷。
他们连话都没几句,更别说亲热了。
这种事,叫她一个女人怎么开得了口?哎,只能是等男的主动了。
日子就在这般欲言又止和无声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生娃的事一拖再拖,始终没个着落。
婆婆见春花迟迟没有动静,急了,她不再借孩子们的嘴去催,而是逮着机会就亲自开口:\"你都快30了,趁年轻赶紧再多生个男孩。”
春花没回话。
婆婆耐心继续道:“结婚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你是生了一个儿子,但你的任务还没完成呢!还得拼,咱们女人也就这么一个任务,完成了就轻松了。\"
见春花还是没回话,婆婆的语气愈发激动起来:\"你看看我,生了两个,小的得了场怪病,脑子不清不楚的,跟疯了似的,现在就剩你男人这么一个。村里哪家不是两个儿子打底?哪怕一个出了意外,另一个还能顶门立户!\"
春花想起村里一个生了九个女儿的女人。
上次赶集遇见,她看着又老了好几岁的样子,瘦得竹竿一样,凹陷的眼窝里盛满血丝,枯黄的头发看着像稻草。
提起她,村里人的态度各不相同。
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她家肯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才落得生不出儿子的下场;有人满脸佩服,夸她有毅力,不生出儿子誓不罢休;还有人忍不住叹气,心疼地说:\"都九个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春花对她是既佩服又同情。
佩服她的执拗,又心疼她的憔悴。比起她,春花觉得自己幸运多了,生到第三个就是男孩。
不过,正如婆婆刚才说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春花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小腹。
一想到生荔瑶时疼得死去活来,后背就泛起细密的冷汗。
产房里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还在耳边——她像条离水的鱼般在产床上挣扎,双腿抖得连助产士都按不住。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落地,侧切伤口疼得她连坐都坐不稳,夜里翻身都翻不过来。
坐月子更是一场煎熬,时不时想掉眼泪,奶水滴滴答答一直渗湿衣襟,下身恶露没完没了刺激着伤口。
整个人从上到下湿漉漉、黏糊糊,难受至极。
最要命的是永远睡不够,新生儿每隔两小时就要喂奶,常常是刚合眼就被啼哭惊醒。
能哄好的啼哭还让人松口气,最怕遇到怎么哄都不停的情况,看着小脸憋得通红,扯着嗓子拼命嚎,怎么换尿布、喂奶都没用,根本摸不清到底哪里不舒服,只想跟着孩子一块儿掉眼泪,整个人累得想去上吊的力气都没有……
这样的日子,她实在不想再尝第二遍。
可由不得她想不想,婆婆天天眼巴巴地盯着她的肚子,老公早就盼着能再有个儿子,孩子们也天天念叨想要弟弟。
再说,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自己怎可例外。
春花于是咬咬牙,告诉自己:再苦也得拼这一回。
可万一又是女孩怎么办?她不敢细想,只能在心里一遍遍祈祷:“老天爷,求你保佑下一个是男孩,让我把这任务圆满完成吧。”
转眼陈志军在厂里干满两个月了。
发工资那天傍晚,他特意绕去集市,称了半斤卤猪耳朵和五花肉,又买了孩子们爱吃的糖。
饭桌上,五花肉炖得油亮,孩子们举着筷子直咽口水。
一家人正吃得高兴呢,婆婆突然说:\"村东头老李家媳妇,昨儿个生了八斤重的大胖小子,那哭声,隔着三条街都听得见。\"
春花的筷子悬在半空,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明白婆婆是要催自己再生。
她悄悄瞥了眼身边的陈志军,只见他头埋得低低的,筷子不停地往嘴里扒饭,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吞咽声,像是什么都没听见,又像是故意躲着这话题。
婆婆见夫妻俩装聋作哑,皱了皱眉头,把筷子重重往桌上一放:“抓紧再生个男孩才是正事!”
这话惊得喜妹手里的筷子\"当啷\"一声掉在桌下,她吓得缩着脖子看向婆婆。
春花赶紧弯腰捡起筷子,一边用围裙擦干净递给女儿,一边挤出僵硬的笑:\"没事,奶奶不是说你。\"
她朝婆婆压低声音道:\"我们知道了。\"
不愿意再多说什么,毕竟生孩子的话题当着孩子面实在不好深谈。
陈志军这时抬起头,嘴上沾着饭粒,含混不清地应和:“是是,先吃饭……”
可婆婆哪肯罢休,等吃完饭,趁着陈志军上班去,春花在厨房里洗碗,直接拉着孩子就问:\"要弟弟吗?\"
喜妹怯生生地说:“要。”
荔瑶也奶声奶气地说:\"要......要!\"因为发音不准,\"要\"字从她嘴里出来像含着颗软糖,黏黏糊糊的,尾音还打着颤。
荔童却皱着小眉头,直摇头说:“不要,不要弟弟。”
一旁蹲在门槛上玩弹珠的锦程抬头看了眼奶奶,又扫了一眼两个姐姐和妹妹,随后继续玩起弹珠,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婆婆从口袋里掏出水果糖,塞进喜妹和荔瑶手里,“只给你们两个,要弟弟的才有糖吃。”
荔童和锦程在旁边眼巴巴看着。
第二天,婆婆逮着机会又问:“要弟弟吗?”
荔童还是倔强地摇头,“不要。”
婆婆便拿出饼干、麦芽糖,“谁要弟弟就给谁。”
这下,连原本默不作声的锦程都忍不住凑了过来,“要弟弟。”
到底是小孩子,经不住零食的诱惑,荔童最终也改了口,“要弟弟。”
婆婆得了\"胜利\",拍了拍锦程沾着泥土的裤腿,不忘叮嘱:\"记住,每天都要跟妈妈说想要弟弟,谁说的最多,奶奶奖励鸡腿给他。\"
于是,每晚睡觉前,四个孩子就会挤在春花身边,齐声说:\"妈妈生弟弟吧!\"
春花搂着三个女儿,又摸了摸儿子毛茸茸的脑袋,问:\"一个弟弟还不够啊?\"
喜妹立刻摇头:\"不够不够!弟弟可以和我们一起捉迷藏!\"
荔童本来想说够了,可想起奶奶说的大鸡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舔着嘴唇回道:\"不够不够!\"
锦程抢着也说:\"弟弟能和我一起下河摸鱼!\"
其实春花早盘算着再拼个儿子,可自从丈夫进了这个厂里做工,每晚回家往床上一倒就鼾声如雷。
他们连话都没几句,更别说亲热了。
这种事,叫她一个女人怎么开得了口?哎,只能是等男的主动了。
日子就在这般欲言又止和无声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生娃的事一拖再拖,始终没个着落。
婆婆见春花迟迟没有动静,急了,她不再借孩子们的嘴去催,而是逮着机会就亲自开口:\"你都快30了,趁年轻赶紧再多生个男孩。”
春花没回话。
婆婆耐心继续道:“结婚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你是生了一个儿子,但你的任务还没完成呢!还得拼,咱们女人也就这么一个任务,完成了就轻松了。\"
见春花还是没回话,婆婆的语气愈发激动起来:\"你看看我,生了两个,小的得了场怪病,脑子不清不楚的,跟疯了似的,现在就剩你男人这么一个。村里哪家不是两个儿子打底?哪怕一个出了意外,另一个还能顶门立户!\"
春花想起村里一个生了九个女儿的女人。
上次赶集遇见,她看着又老了好几岁的样子,瘦得竹竿一样,凹陷的眼窝里盛满血丝,枯黄的头发看着像稻草。
提起她,村里人的态度各不相同。
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她家肯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才落得生不出儿子的下场;有人满脸佩服,夸她有毅力,不生出儿子誓不罢休;还有人忍不住叹气,心疼地说:\"都九个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春花对她是既佩服又同情。
佩服她的执拗,又心疼她的憔悴。比起她,春花觉得自己幸运多了,生到第三个就是男孩。
不过,正如婆婆刚才说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春花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小腹。
一想到生荔瑶时疼得死去活来,后背就泛起细密的冷汗。
产房里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还在耳边——她像条离水的鱼般在产床上挣扎,双腿抖得连助产士都按不住。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落地,侧切伤口疼得她连坐都坐不稳,夜里翻身都翻不过来。
坐月子更是一场煎熬,时不时想掉眼泪,奶水滴滴答答一直渗湿衣襟,下身恶露没完没了刺激着伤口。
整个人从上到下湿漉漉、黏糊糊,难受至极。
最要命的是永远睡不够,新生儿每隔两小时就要喂奶,常常是刚合眼就被啼哭惊醒。
能哄好的啼哭还让人松口气,最怕遇到怎么哄都不停的情况,看着小脸憋得通红,扯着嗓子拼命嚎,怎么换尿布、喂奶都没用,根本摸不清到底哪里不舒服,只想跟着孩子一块儿掉眼泪,整个人累得想去上吊的力气都没有……
这样的日子,她实在不想再尝第二遍。
可由不得她想不想,婆婆天天眼巴巴地盯着她的肚子,老公早就盼着能再有个儿子,孩子们也天天念叨想要弟弟。
再说,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自己怎可例外。
春花于是咬咬牙,告诉自己:再苦也得拼这一回。
可万一又是女孩怎么办?她不敢细想,只能在心里一遍遍祈祷:“老天爷,求你保佑下一个是男孩,让我把这任务圆满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