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特战女兵在古代 > 第366章 场面失控

特战女兵在古代 第366章 场面失控

    李婷婷听闻,顿时皱了皱眉头,这军情来得可真是时候。

    若能晚到一刻的话,混世小魔王就顺利上位当皇帝,

    自己也能稳稳当当的上位成为太皇太后,

    便可名正言顺地垂帘听政,掌管天下。

    这回好了,估计方才还不敢当出头鸟的

    几大世家肯定又要开始蹦跶起来。

    哎!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

    但属于自己该干的活,还得先干完再说。

    于是,李婷婷一手将混世小魔王搂在怀里,

    另外一只手则是拍了拍桌子,望向台下的武官方向。

    “马良玉何在?”

    “禀皇后娘娘,末将在此,随时等候娘娘指令!”

    马良玉听到军报时,他便作好了一切准备,

    只是他跟李婷婷一样,没想到苏睁会来得那么快,

    之前在清阳县时,李婷婷便预言苏睁会在两日后兵临京城。

    谁知道,竟比李婷婷设想的要快了一天。

    “着你即刻领军十万,分驻朝阳、宣武、

    崇文三门做好防御。”

    她话音未落,又从衣袖里掏出牌鎏金令牌:

    “再取皇宫禁卫腰牌三百面,

    调羽林卫三万进驻午门至太和殿沿线,戍卫印信暂由你持掌。

    大战在即,凡遇擅闯宫门者,无论品阶高低,

    皆可就地格杀,先斩后奏!”

    随后,她稍作停顿,垂眸替孩子掖好襁褓边角,

    再抬眼时语气已凝作寒冰:“若苏睁兵临城下时,

    不管是哪道城门,若让敌骑踏错半步——”

    指尖缓缓划过自己颈侧,声音轻得像雪落:

    “你便用自己的军刀,自刎谢罪!”

    马良玉唰地单膝跪地,铁手套重重砸在青砖上:

    “末将领命!”

    他抬头时眼底燃着火光,

    “娘娘放心,苏睁反贼若想踏进城池半步,

    除非从末将尸体上跨过!”

    言罢猛地起身,披风带起一阵风,转身大步流星冲出金銮殿,

    甲叶碰撞的脆响渐远,殿外暮色里传来他扬鞭点兵的呼喝。

    这军情对李婷婷来说可不是好事,但对何冲,

    吴家,王家的人来说,那么可是及时雨呀!

    之前他们三家听到李家要强行捧李婷婷母子二人上位,

    个个都是敢怒不敢言,为什么呢?

    还不是害怕李婷婷从边境带回来的十万大军。

    现在好了,苏睁兵临城下,李婷婷手上的兵权优势,

    瞬间为零,再也不能对他们三家构成威胁,

    那他们三家怎么可能会忍气吞声?

    所以,马良玉走出金銮殿之后,何冲便马上跳出来,

    黑着脸色,用冷冰冰的口吻说道:“皇后娘娘,

    老臣有话要讲!”

    “何太傅,不必约束,但说无妨!”

    看看,怕什么来什么,李婷婷一看何冲的语气跟神态,

    就已经猜到这老东西准没好屁。

    “皇后娘娘,自我大夏建朝以来,历经数十代先皇先帝,

    从未发生过兵临城下,可如今大周贼军竟能直逼我京城。”

    当李婷婷不能以手中的兵权压制他们这些世家时,

    他们自然就会趁你病,要你命。

    所以,何冲一上来就对李婷婷不客气,

    直接就来了一个灵魂拷问。

    他说到这里时,还特意四处张望,

    眼神里满是得意,似乎已经找到李婷婷的死穴。

    又好像是用他的眼神,在问吴家跟王家,

    我已经开始反击了,你们跟不跟?

    他洋洋得意地扫视了众人一眼后,便开始放大招,

    “皇后娘娘,并非是老臣对您领兵的不认可,

    而是先帝临终前将兵符交由您来保管,

    可您却没有守护好我大夏领地,

    如此轻易便让大周贼军深入我朝领土,

    先帝如泉下有知,岂不痛心?”

    何冲说到这里,如同是影帝上身那般,

    竟然还假装抹了抹眼泪。

    “关于幼皇子继任大统一事,实在是过于仓促,

    两个多月的幼子,他如何君临天下?以老臣看来,

    目前最适合继任者,唯有大皇子方能胜任,

    更何况大皇子原本就是太子,他是受四皇子事件牵连,

    而丢了太子之位,如今事情早已真相大白,

    又是国家危难之际,朝中诸位大人难道能坐视不理吗?”

    何冲话音刚落,殿内砖石缝里的香灰还未落尽,

    吴雄安就已撩袍上前。

    他先对着李婷婷拱手一揖,袖中翡翠扳指在烛火下晃出温润的光:

    “娘娘容老臣说句公道话——您当年领兵破大周伪朝的赫赫战功,

    满朝皆知,老臣素来佩服。”

    他顿了顿,眼角余光瞟向何冲微微颔首的方向,

    话锋却陡然一转,“只是何太傅所言也在情理之中:

    先帝将兵符托付于您,如今敌军兵临城下,终究是……

    唉,此乃国之大事,不可不察啊。”

    他刻意拖长尾音,转而环视列班官员:

    “方才李丞相说‘天下非一姓之天下’,这话在理啊!

    皇子虽为先帝骨血,但毕竟襁褓之龄,如何担得起社稷重担?

    如今外患紧迫,正该集思广益,听听满朝文武的肺腑之言才是。”

    这番话既捧了李婷婷的过往功绩,

    又不着痕迹地将何冲的指责化作“情理之中”的谏言,

    末了还拿李忠的话反向敲打,活脱脱一副“老成谋国”的模样。

    吴立新一听顿时乐了,当场在心里疯狂地给自家的族弟点赞。

    吴雄安今天说的话,实在太有水平了,这样说既跟上了何家的节奏,

    也没过多地得罪李婷婷跟李家。

    万一李婷婷又创造奇迹,再次打败苏睁的大军,

    这个时候得罪了李婷婷,那以后他们吴家可就吃不完兜着走了,

    所以,吴雄安刚才的话,刚好恰到好处,留有余地。

    吴雄安说完后,王崇已拽着弟弟王松踉跄出列。

    吴家已经表态,他们肯定马上跟上。

    王松嗓门粗,举着笏板就喊:“吴大人说得对!

    大皇子本就是嫡长,当年被四皇子牵连纯属冤案,

    如今国难当头,正该让年长储君继位才稳得住局面!”

    王崇想了想后,生怕弟弟话说太直,赶紧补了句:

    “娘娘勿怪,我兄弟是家父逝世后才进入朝堂,

    在政务上没有诸位大人老到,

    但我俩只是觉得,何太傅和吴大人的话都在理,

    还望娘娘三思啊!”

    两人一唱一和,说什么自己初涉朝堂,其实就是跟吴家学,

    又不想太过得罪李家,又想跟上何家的步伐。

    李忠顿时心中大怒,踏前一步,火力全开,

    “何太傅此言差矣!大周贼军狼子野心久矣,

    先帝在时便屡次犯边,如今趁国丧之机突袭,

    岂是皇后娘娘能预料的?”

    他猛地转向何冲,玉带扣撞出脆响,“若按您的道理,

    是不是边境遇敌,都该怪到掌兵符的人头上吗?

    那你怎么不好好回忆一下,当年你的兄长何泰,

    是如何在兵部调度粮草延误,又是如何害得三万将士兵丢了性命,

    若非如此,后来朝廷怎么会让我家大哥来带兵出征?”

    “李丞相,咱们只说现在,认真讨论国事,

    又是不是泼妇骂街,还带翻旧账的。”

    何冲老脸一红,但却死鸭子嘴硬继续耍无赖。

    李翔也瞪大眼,怒气腾腾,用象牙笏板直指何冲:

    “战场瞬息万变,苏睁诡诈多端,

    难道我等能钻进敌营当蛔虫,预知他何时发兵?

    皇后娘娘刚率十万大军回防,已布防三门,

    何太傅此刻不议退敌之策,却忙着攻讦主将,是何居心?”

    话音未落,大理寺卿范德彪、刑部尚书等李氏官员纷纷出列,

    “丞相、尚书所言极是!”“何太傅你莫要混淆视听!”

    何冲气得胡须乱颤,指着李忠正要反驳,

    吴雄安却抢先道:“李丞相,李尚书,

    何必动怒?何太傅只是说‘不可不察’,并非苛责娘娘……”

    话未说完,王松又咋呼起来:

    “可敌军都到清阳县了,不是失职是什么?”

    一时间,李氏党羽与何、吴、王三家吵作一团,

    有人拍着笏板喊“皇子继位乃天命”,

    有人跺脚骂“外戚专权乱国”,

    殿内金砖被靴底碾得簌簌响,烛火都晃得明暗不定。

    整个金銮殿瞬间乱得如同一锅沸粥,

    满朝文臣们撸着袖子互骂,

    什么朝仪法度全抛在脑后,活像市井街头的吵架场面。

    李婷婷抱着熟睡的幼子坐在高位上,几次试图让众人安静下来,

    可根本没人理会她,个个都在忙着吵架,

    弄得她只能又尴尬又无奈地苦笑,

    以前李婷婷只以为这样的朝堂场景,

    永远只能发生在先皇帝跟那个该死的狗渣男身上,

    现在终于轮到她上位了才发现,

    原来她也照样镇不住这帮老油条。

    尤其是当你手上没有他们畏惧的筹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