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第513章 拜访哈迪格
热门推荐:
开局野河神?我靠供品成就尊神!
全民寿命开蛊罐,我能看见提示
皇室潜修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怀揣小福星,流放路上带飞反派
赘婿神皇
四合院,开局何雨水送走一大爷
南海之梦
狐妖:雅雅家的诡秘之主
大夏天的,虽然吃的大汗淋漓,还花了2块4的大价钱。但周守义依然觉得这顿饭吃的很舒坦。
稍微歇了一会儿,抽了根烟。周守义便神采奕奕的离开了饭店。
这一顿美味的饭菜,算是让周守义满血复活了。最起码心情是好了许多。
店里离办事处的距离并不远,大概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
不过,让周守义失望的是,门依然锁着。
这下没有办法了,他只能又拦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前往邮局。
他要先打个电话给哈迪格,问问情况。如果方便的话,他再过去拜访。
周守义来到邮局,里面人不多。
他找到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工作人员指了指旁边的几部电话,告诉他使用方法和收费标准。
周守义按照哈迪格给他的号码拨通了电话,电话转接过去后,那边传来了哈迪格的声音:“你好,哪位?”
周守义听着哈迪格很有特色的普通话,赶忙说道:“哈迪格同志,是我,周守义。我已经到乌市了…。”
哈迪格在电话那头说道:“守义同志,你终于到了!
我现在正在外面办事,你晚上来我家吧。就在……。”
这下没办法了,哈迪格现在也没有时间。
他本想在电话中简单询问一下哈迪格,帮忙找人的情况。
不过,哈迪格说在外面办事,就放弃了。还是晚上见面了再谈吧,毕竟这也不是个着急的事儿。
挂掉哈迪格的电话,周守义转手又拨给了远在四九城秦主任。
秦主任知道周守义已经到达乌市后,并没有催他赶快解决问题。而是告诉他一定要注意安全。
即使找到人了,也一定要先保证自身安全,再考虑救人的事情。
和秦主任打完电话,也才四点不到。
时间还早,在边疆省,人们最早也得晚上8点,才能下班。去见哈迪格还不是时候。
离开邮局后,周守义便直接找了一家招待所,先住下再说。
安顿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了水,好好洗漱了一番。
这两天一路坐车,再加上天气热,周守义身上简直是和起泥来了。
痛快的洗漱了一番,就在招待所里躺到了7点多。这才从空间中取了一身干净衣服换上,准备出发。
当然,上门拜访,少不了带礼物。
两只腊兔,两只腊鸭。因为维吾尔族同胞不吃猪肉,周守义另外拿了一块儿五斤重的牛肉,还有两瓶茅台。
考虑到哈迪格还有孩子,周守义又拿了些糖果零食和纸笔。
在路上等了好一会儿,才拦到了一个人力车。
“师傅,麻烦带我去兵团联络处,第三居住区。”
周守义也不认识路,只能交代给人力车师傅。
“是走亲戚吗,上车吧,离这里并不远。”没想到这回竟然碰到了一个华族兄弟。
不得不说,这乌市的人口虽然还不到长安城一个零头,但这面积确实是大。
蹬了40多分钟,这人力车师傅才把他拉到地方。
付完钱后,周守义按照哈迪格家的地址找了过去。
看到周守义上门,哈迪格热情地把他迎了进去。
他本以为哈迪格家的布置,会充满异域风情,没想到他想多了。只能偶尔看见一些维吾尔族的特殊挂饰,其他和普通干部住房差不多。
因为他家住在1栋三层的干部楼。哈迪格家的面积有80多平米,这还是乌市地方大,房间宽敞。
要是住在他们的“阿以旺”里面,那估计就风格明显了。
至于楼层的建筑风格,就是正正的方方,与其他地区的干部楼,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也正常,哈迪格家往上三代,都是我党人员。
他爷爷以前是兵团的中层领导,现在已经退休了。他父亲则转业成为了政府工作人员。
哈迪格也算是半脱离了部队,成了兵团联络处的干部。
当然,作为一个当兵起家的小家族。他的叔伯兄弟们,还有许多留在部队。
所以,哈迪格家横跨军政两界,是真真正正的乌市地头蛇。
而且,作为最早亲近我党的家族,算是上面的重点扶持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二人关系并不是特别铁的情况下,周守义还打电话请他帮忙。
就因为人家在这里人脉广,势力大。
“周守义同志,欢迎你来我家。”哈迪格操着一口不太正宗的普通话,拉着周守义坐下。
周守义笑着把带来的礼物放在一旁,说道:“哈迪格同志,初次登门,也不知道带些什么好,这是一些内地的特产,希望你别嫌弃。”
“守义同志,我们既是同学,又是朋友。你拿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客气了。”
哈迪格看着那些腊货和一大块牛肉,还有两瓶茅台,笑着说道。
这时,哈迪格的妻子端着茶走了过来,给周守义倒了一杯,
“周同志,请喝茶。”
周守义端起茶杯,连忙道谢。
没想到哈迪格的妻子,竟然是华族人。按理说,一般情况下维吾尔族同胞是不会和外族通婚的,看来哈迪格的婚事,应该是为了政治正确。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后,哈迪格的妻子去做饭,周守义便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办事处的情况,以及寻人的事情。
“周同志,人已经找到了,就在乌市北边的一个村庄里。不过…。”
那天,哈迪格接到了周守义的电话后,当天就去他们办事处,了解了详细情况。
乌市办事处的负责人,是一位24岁的年轻小伙,叫做林福斌。
当初外派各地办事处负责人时,大多数人都嫌这里远,又是边疆地区,不愿意来。
只有这位小伙,比较年轻,又有闯劲,主动请缨来了边疆省。
别看他才24岁,但工作已经六七年了。
所以,周守义和秦主任都同意了他的请求,将他提到了副组长级别,派到了边疆省。
林福斌来到边疆省后,干劲十足。不到半个月就弄好了办事处,招募了两个当地临时工。还积极的跑到各处联络。
他的功夫也没有白费,很快就联络到了不少本地特产。
不过,他还是觉得量太少。开始向乌市周边的乡下地区扩展。
想要寻找合适的维吾尔族部落,直接从当地人手里收购物资。
稍微歇了一会儿,抽了根烟。周守义便神采奕奕的离开了饭店。
这一顿美味的饭菜,算是让周守义满血复活了。最起码心情是好了许多。
店里离办事处的距离并不远,大概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
不过,让周守义失望的是,门依然锁着。
这下没有办法了,他只能又拦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前往邮局。
他要先打个电话给哈迪格,问问情况。如果方便的话,他再过去拜访。
周守义来到邮局,里面人不多。
他找到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工作人员指了指旁边的几部电话,告诉他使用方法和收费标准。
周守义按照哈迪格给他的号码拨通了电话,电话转接过去后,那边传来了哈迪格的声音:“你好,哪位?”
周守义听着哈迪格很有特色的普通话,赶忙说道:“哈迪格同志,是我,周守义。我已经到乌市了…。”
哈迪格在电话那头说道:“守义同志,你终于到了!
我现在正在外面办事,你晚上来我家吧。就在……。”
这下没办法了,哈迪格现在也没有时间。
他本想在电话中简单询问一下哈迪格,帮忙找人的情况。
不过,哈迪格说在外面办事,就放弃了。还是晚上见面了再谈吧,毕竟这也不是个着急的事儿。
挂掉哈迪格的电话,周守义转手又拨给了远在四九城秦主任。
秦主任知道周守义已经到达乌市后,并没有催他赶快解决问题。而是告诉他一定要注意安全。
即使找到人了,也一定要先保证自身安全,再考虑救人的事情。
和秦主任打完电话,也才四点不到。
时间还早,在边疆省,人们最早也得晚上8点,才能下班。去见哈迪格还不是时候。
离开邮局后,周守义便直接找了一家招待所,先住下再说。
安顿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了水,好好洗漱了一番。
这两天一路坐车,再加上天气热,周守义身上简直是和起泥来了。
痛快的洗漱了一番,就在招待所里躺到了7点多。这才从空间中取了一身干净衣服换上,准备出发。
当然,上门拜访,少不了带礼物。
两只腊兔,两只腊鸭。因为维吾尔族同胞不吃猪肉,周守义另外拿了一块儿五斤重的牛肉,还有两瓶茅台。
考虑到哈迪格还有孩子,周守义又拿了些糖果零食和纸笔。
在路上等了好一会儿,才拦到了一个人力车。
“师傅,麻烦带我去兵团联络处,第三居住区。”
周守义也不认识路,只能交代给人力车师傅。
“是走亲戚吗,上车吧,离这里并不远。”没想到这回竟然碰到了一个华族兄弟。
不得不说,这乌市的人口虽然还不到长安城一个零头,但这面积确实是大。
蹬了40多分钟,这人力车师傅才把他拉到地方。
付完钱后,周守义按照哈迪格家的地址找了过去。
看到周守义上门,哈迪格热情地把他迎了进去。
他本以为哈迪格家的布置,会充满异域风情,没想到他想多了。只能偶尔看见一些维吾尔族的特殊挂饰,其他和普通干部住房差不多。
因为他家住在1栋三层的干部楼。哈迪格家的面积有80多平米,这还是乌市地方大,房间宽敞。
要是住在他们的“阿以旺”里面,那估计就风格明显了。
至于楼层的建筑风格,就是正正的方方,与其他地区的干部楼,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也正常,哈迪格家往上三代,都是我党人员。
他爷爷以前是兵团的中层领导,现在已经退休了。他父亲则转业成为了政府工作人员。
哈迪格也算是半脱离了部队,成了兵团联络处的干部。
当然,作为一个当兵起家的小家族。他的叔伯兄弟们,还有许多留在部队。
所以,哈迪格家横跨军政两界,是真真正正的乌市地头蛇。
而且,作为最早亲近我党的家族,算是上面的重点扶持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二人关系并不是特别铁的情况下,周守义还打电话请他帮忙。
就因为人家在这里人脉广,势力大。
“周守义同志,欢迎你来我家。”哈迪格操着一口不太正宗的普通话,拉着周守义坐下。
周守义笑着把带来的礼物放在一旁,说道:“哈迪格同志,初次登门,也不知道带些什么好,这是一些内地的特产,希望你别嫌弃。”
“守义同志,我们既是同学,又是朋友。你拿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客气了。”
哈迪格看着那些腊货和一大块牛肉,还有两瓶茅台,笑着说道。
这时,哈迪格的妻子端着茶走了过来,给周守义倒了一杯,
“周同志,请喝茶。”
周守义端起茶杯,连忙道谢。
没想到哈迪格的妻子,竟然是华族人。按理说,一般情况下维吾尔族同胞是不会和外族通婚的,看来哈迪格的婚事,应该是为了政治正确。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后,哈迪格的妻子去做饭,周守义便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办事处的情况,以及寻人的事情。
“周同志,人已经找到了,就在乌市北边的一个村庄里。不过…。”
那天,哈迪格接到了周守义的电话后,当天就去他们办事处,了解了详细情况。
乌市办事处的负责人,是一位24岁的年轻小伙,叫做林福斌。
当初外派各地办事处负责人时,大多数人都嫌这里远,又是边疆地区,不愿意来。
只有这位小伙,比较年轻,又有闯劲,主动请缨来了边疆省。
别看他才24岁,但工作已经六七年了。
所以,周守义和秦主任都同意了他的请求,将他提到了副组长级别,派到了边疆省。
林福斌来到边疆省后,干劲十足。不到半个月就弄好了办事处,招募了两个当地临时工。还积极的跑到各处联络。
他的功夫也没有白费,很快就联络到了不少本地特产。
不过,他还是觉得量太少。开始向乌市周边的乡下地区扩展。
想要寻找合适的维吾尔族部落,直接从当地人手里收购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