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 > 第263章 桑葚树勾起的童年

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 第263章 桑葚树勾起的童年

    清晨,阳光稀稀拉拉地透过车窗,我握着方向盘,载着儿子往学校去。这条路走了无数回,可今天,儿子突然指着路边喊:“妈妈,那是什么树呀,结的果子紫紫的!”

    我踩下刹车,定睛一看,居然是桑葚树!暗紫色的桑葚沉甸甸挂在枝头,风一吹,轻轻晃荡。一瞬间,童年的画面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在脑海里漫天飞舞。

    小时候,村里的桑葚树长在老屋后的小土坡。每到春末夏初,我就像只敏锐的小兽,天天守着树。桑葚刚冒头时,是青绿色的小点点,涩得能把舌头麻掉;过几天变成淡红,咬一口,酸得皱眉;等彻底紫黑,才是甜蜜的信号。

    那会儿,根本等不及拿篮子,直接往树下一冲,伸手就摘。桑葚汁染在手指上,紫黑紫黑的,怎么洗都洗不掉。塞进嘴里,甜汁在口腔爆开,果肉软软的,吃着吃着,嘴唇、舌头、牙齿全成了“黑煤球”。小伙伴们见面,先互相笑对方的“黑嘴巴”,笑完又接着摘、接着吃,汁水顺着下巴往下淌,滴在衣领上,留下一道道紫印,回家被大人说“像从煤堆里钻出来的”,可心里头全是快活。

    桑葚树旁,还藏着童年养蚕的欢喜。我和小伙伴们满世界找桑叶,桑树叶子大而嫩,是蚕宝宝的“豪华大餐”。把桑叶采回来,小心翼翼铺在养蚕的纸盒里,看着蚕宝宝从黑乎乎的小不点,慢慢变得白白胖胖,一拱一拱吃桑叶的模样,能盯着看半天。等它们结茧,看着雪白的茧子,像捡到宝贝,满心期待蚕蛾破茧的那一刻,仿佛见证一场神奇的魔法。

    思绪飘远,儿子在旁边催:“妈妈,你怎么不说话呀,这果子能吃吗?”我笑着摸他的头,说:“能吃呀,这叫桑葚,妈妈小时候经常吃呢。” 车窗外,桑葚树在微风里轻轻摇晃,恍惚间,童年的我和现在的儿子重叠,那些关于桑葚、关于蚕宝宝的回忆,带着阳光的温度,在心底慢慢漾开。

    送完儿子,我特意绕了一圈,停在桑葚树旁。又大又紫的桑葚,像一个个小灯笼。我摘下一颗,放进嘴里,熟悉的甜味瞬间蔓延,思绪再次倒回童年。那时候,快乐多简单呀,一棵桑葚树、一群小伙伴、一盒蚕宝宝,就装满了整个春天和夏天。

    如今,城市的高楼越建越多,童年的小土坡早已变了模样,可桑葚树带来的欢喜,养蚕时的专注与期待,始终藏在心底。看着枝头的桑葚,我突然明白,有些回忆,就像这桑葚的颜色,历经岁月,反而愈发鲜明。它们是时光酿的蜜,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甜了心,暖了岁月。

    回到家,我翻出旧相册,想找找有没有童年和桑葚树、蚕宝宝的合影。相册有些泛黄,页角微微卷起,当看到那张被阳光晒得发白的照片,眼眶一下子热了。照片里,小小的我蹲在桑葚树下,脸上、衣服上全是紫渍,旁边纸盒里的蚕宝宝正慢悠悠吃着桑叶。

    我轻轻摩挲照片,耳边仿佛又响起小伙伴们的笑声,听见蚕宝宝吃桑叶时“沙沙”的声音。那些日子,没有手机、没有电子游戏,可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游乐场。桑葚树是甜蜜的宝藏,蚕宝宝是可爱的伙伴,它们陪我走过最纯真的童年。

    午后,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洒下一片金。我坐在沙发上,慢慢梳理这些回忆。儿子放学回来,听我讲童年的桑葚和蚕宝宝,眼睛亮晶晶的,吵着周末要去看桑葚树、要养蚕。看着他雀跃的模样,我知道,那些美好的回忆,要开始新的传递。

    周末,我们真的带着小篮子,去了桑葚树那儿。儿子像我小时候一样,兴奋地摘桑葚,不一会儿,也变成了“黑嘴巴”。我们又去采了桑叶,准备回家养蚕。看着儿子小心翼翼捧着桑叶的样子,我知道,童年的快乐,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日子一天天过,蚕宝宝在儿子的照料下长大,结茧,破蛹。每一个变化,都让他欢呼。而桑葚树的叶子,在季节变换里慢慢变深、变黄,可它带来的回忆,始终鲜活。

    有时候想,人生就像这桑葚树的年轮,一圈圈增长,那些童年的片段,就是最珍贵的纹路。无论走多远,想起桑葚的甜、养蚕的暖,心里就有一片柔软的地方,住着童年的自己,也住着对岁月最温柔的敬意。

    又一个送儿子上学的清晨,路过桑葚树,叶子更绿了些。儿子已经知道,这棵树藏着妈妈的童年,也开始有了属于他的关于桑葚和蚕宝宝的故事。阳光依旧暖暖地照下来,我握着方向盘,嘴角带着笑,因为明白,有些美好,永远不会消逝,只会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悄悄蔓延,成为生命里最珍贵的底色。

    后来,村里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是要搞乡村建设,而那棵承载着我许多美好回忆的桑葚树所在的地方,竟然被规划为新的景观区域。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即将离我而去,那种感觉就像是要失去一位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让人无比难受。

    我心急如焚,立刻决定放下手头的事情,带着儿子匆匆赶回村里。一路上,我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那棵桑葚树还没有被砍伐或者移走。车子终于开进了村子,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径直朝着那棵桑葚树的方向跑去。。

    树还在,桑葚已经过了季节,叶子开始泛黄。儿子问:“它会被砍掉吗?”我摸摸他的头,说:“也许会,但它带来的回忆,砍不掉呀。” 那天,我们在树下坐了很久,我给儿子讲更多童年的事,讲和小伙伴们在树下捉迷藏,讲下雨天桑葚树怎么为我们遮雨,讲蚕宝宝吐丝时我们多惊喜。

    幸运的是,规划调整,桑葚树被保留下来,还成了村里“童年记忆”景观的一部分。再次路过,看到树下多了些来打卡的游客,听着他们说“好有童年感”,心里满是欣慰。原来,这棵树不仅藏着我的回忆,也能让更多人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些简单又珍贵的美好。

    日子继续往前,桑葚树每年按时开花结果,蚕宝宝每年在儿子和更多孩子的期待里生长。我知道,不管岁月怎么流转,只要这棵树在,只要回忆在,童年的光就会一直亮着,照亮生命里的每一个平凡日子,让那些关于甜蜜、关于陪伴、关于自然的美好,永远鲜活,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