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352章 国有控股农场
热门推荐: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还珠之云倾帝心
满级大佬重生:太子的农门妻飒爆了
震惊,养个电子女友竟是绝世女帝!
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
综漫:从龙珠出包开始修仙之旅
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
狼王
给毛料开窗,没有人比我更专业
李国助想了想,说道:
“其实是否接纳道长进入上院担任灵职议员,本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依照法律,这事是要经过议会讨论才能做决定的。”
“恰好最近有不少事需要我们召开议会讨论,这件事也算在其中。”
“若议会通过了这项提议,道长就不必推辞了。”
“若议会不通过,便等道长写完《道藏天工》以后,再提交议会讨论吧。”
“无量——寿福——”
鹤放道人打了个稽首,便不再说话,算是默认了李国助的建议。
……
当晚宴会结束后,李国助和韩溪亭就住在了虞明珠的官邸之中。
次日醒来洗漱罢,李国助泡了一杯茶,坐在沙发上看起了最近一期的《永明学报》。
此报半月一刊,这已经是第十二期了。
报纸果然遵循李国助的意见,第一版为实学版面,
不但刊登着一些趣味性的实学知识,还有显微镜下看到的微小之物的图画。
第二版为时事版面,刊登着永明镇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
比如雷耶斯、李国助、范迪门、林福领兵北伐双城卫凯旋而归的事。
又如李国助发明甜菜制糖技术,郭怀一筹办甜菜制糖厂的事。
再如雅兰城军械库的最新建造进度。
甚至还有辽东的最新消息,
比如五月,明廷任命孙承宗为蓟辽督师,开始整顿山海关防务。
又如东江镇与后金在辽南沿海的旅顺、金州、镇江等地的小规模交锋。
这些很重要,因为史料上记载的很少。
甚至还有傅春率领的那支雇佣军的消息,
以及庄桂的运输船队前几天又运来了三千多人的消息。
所有关于辽事的消息应该都是庄桂的运输船队从朝鲜带回来的。
从西历4月1日起,这支船队到昨天已经算是整整运了三个月的辽东流民。
因为每个月能往返朝鲜平安道和永乐大帝湾两次,且每次都是满载,
所以到如今总共运来了人,使永乐大帝湾的人口达到了7万人左右。
之所以每次都能满载,与毛文龙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运到西历9月底的话,可使永乐大地湾的人口达到9万左右。
第三版为文娱版面,果然如李国助所愿,有连载小说。
不过令李国助吃惊的是,报纸上刊登的,居然是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太魔幻了!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昔日无人问津的永乐大帝湾已经成了一片国际化的海域。
“咚咚咚——”
看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报纸,忽然有人敲门。
李国助一开门,却是李俊臣、虞明珠、韩溪亭、陈勋、高贯五人。
高贯还背着一个长条形的木匣子,像个剑匣似的,也不知道里面装的到底是不是剑。
“早啊,少东家。”
李俊臣笑着打了声招呼,紧接着就说明来意,
“昨晚回去跟明珠商量了一下,我决定在六月召集一次议会。”
“有几个议题,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哦,是什么议题呀?”李国助笑问。
“基本上都是你昨晚在餐桌上跟玄扈先生谈起的事情。”
李俊臣揭开文件夹,递给李国助,说道,
“第一件是办农场的事情,你去年就说过一次,只是当时并未详说。”
“昨天晚上你又提到了农场,还说要办什么国有控股农场。”
“当时大家都喝的比较多,也没人细问过你。”
“所以今天,我就想详细了解一下你的想法,以便增加该议题在议会上通过的机会。”
“好呀,关于国有控股农场,你有什么不明白的?”李国助笑问。
“首先,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国有控股农场。”李俊臣说道。
“就是由永明城邦政府持有半数以上股份,民间持有剩余股份的农场。”
李国助解释道,
“昨天晚上我也说过英格兰如今已是私营农场的天下,推动着农业革命和工业化。”
“所以我希望永明城邦的土地也是农场化经营,方便我们发展工场手工业。”
“但永乐大帝湾的土地毕竟有限,必须经过精心规划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而我觉得完全把土地交给私人经营肯定会偏离我们的发展规划。”
“所以我就参考开中法,设计了国有控股这种公司组织形式。”
“既能让农场按照政府的规划和意愿发展,又能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呃……能说的具体些吗?”
李俊臣显然还有些没听懂,
“你说国有控股是根据开中法设计的……我怎么看不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李国助斜眼一笑:“那我问你,盐引算不算政府的股权?”
李俊臣等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嗯……我觉得盐引跟股票有点像,但算不算股权还值得商榷。”
片刻之后,虞明珠开口说道。
“哦,你说说看。”李国助饶有兴趣地道。
其实他说国有控制是参考的开中法只不过是觉得两者本质上都属于“官督商办”。
开中法,是指明朝政府允许商人向边疆运送粮草,换取盐引,商人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销售。
盐引实际上是明朝的一种皇家特许状,商人持有盐引才能合法销售定量的食盐,否则就是私盐贩子,被抓住就得掉脑袋。
至于他问李俊臣等人盐引算不算政府的股权,就纯属是诡辩了,自己还不见得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呢。
所以当虞明珠说盐引跟股票有点像的时候,他才会兴趣盎然,充满期待。
虞明珠抬手竖起纤细的食指:
“第一,商人通过盐引获得稳定的食盐销售利润,类似于股东通过股权获得分红。”
她又竖起中指,
“第二,盐引可在商人之间转让,甚至形成二级市场,跟股票可在股东之间转让,形成股票市场一样。”
她又竖起无名指,
“第三,盐引的价值依靠政府信用,若朝廷滥发就会贬值,这跟股票的价值依靠公司信用完全相同。”
“至于说,盐引算不算政府的股权还值得商榷,是因为盐是明朝官府专卖的物资,”
“而盐引则明显是明朝官府给商人的食盐特许销售凭证。”
“其实是否接纳道长进入上院担任灵职议员,本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依照法律,这事是要经过议会讨论才能做决定的。”
“恰好最近有不少事需要我们召开议会讨论,这件事也算在其中。”
“若议会通过了这项提议,道长就不必推辞了。”
“若议会不通过,便等道长写完《道藏天工》以后,再提交议会讨论吧。”
“无量——寿福——”
鹤放道人打了个稽首,便不再说话,算是默认了李国助的建议。
……
当晚宴会结束后,李国助和韩溪亭就住在了虞明珠的官邸之中。
次日醒来洗漱罢,李国助泡了一杯茶,坐在沙发上看起了最近一期的《永明学报》。
此报半月一刊,这已经是第十二期了。
报纸果然遵循李国助的意见,第一版为实学版面,
不但刊登着一些趣味性的实学知识,还有显微镜下看到的微小之物的图画。
第二版为时事版面,刊登着永明镇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
比如雷耶斯、李国助、范迪门、林福领兵北伐双城卫凯旋而归的事。
又如李国助发明甜菜制糖技术,郭怀一筹办甜菜制糖厂的事。
再如雅兰城军械库的最新建造进度。
甚至还有辽东的最新消息,
比如五月,明廷任命孙承宗为蓟辽督师,开始整顿山海关防务。
又如东江镇与后金在辽南沿海的旅顺、金州、镇江等地的小规模交锋。
这些很重要,因为史料上记载的很少。
甚至还有傅春率领的那支雇佣军的消息,
以及庄桂的运输船队前几天又运来了三千多人的消息。
所有关于辽事的消息应该都是庄桂的运输船队从朝鲜带回来的。
从西历4月1日起,这支船队到昨天已经算是整整运了三个月的辽东流民。
因为每个月能往返朝鲜平安道和永乐大帝湾两次,且每次都是满载,
所以到如今总共运来了人,使永乐大帝湾的人口达到了7万人左右。
之所以每次都能满载,与毛文龙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运到西历9月底的话,可使永乐大地湾的人口达到9万左右。
第三版为文娱版面,果然如李国助所愿,有连载小说。
不过令李国助吃惊的是,报纸上刊登的,居然是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太魔幻了!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昔日无人问津的永乐大帝湾已经成了一片国际化的海域。
“咚咚咚——”
看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报纸,忽然有人敲门。
李国助一开门,却是李俊臣、虞明珠、韩溪亭、陈勋、高贯五人。
高贯还背着一个长条形的木匣子,像个剑匣似的,也不知道里面装的到底是不是剑。
“早啊,少东家。”
李俊臣笑着打了声招呼,紧接着就说明来意,
“昨晚回去跟明珠商量了一下,我决定在六月召集一次议会。”
“有几个议题,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哦,是什么议题呀?”李国助笑问。
“基本上都是你昨晚在餐桌上跟玄扈先生谈起的事情。”
李俊臣揭开文件夹,递给李国助,说道,
“第一件是办农场的事情,你去年就说过一次,只是当时并未详说。”
“昨天晚上你又提到了农场,还说要办什么国有控股农场。”
“当时大家都喝的比较多,也没人细问过你。”
“所以今天,我就想详细了解一下你的想法,以便增加该议题在议会上通过的机会。”
“好呀,关于国有控股农场,你有什么不明白的?”李国助笑问。
“首先,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国有控股农场。”李俊臣说道。
“就是由永明城邦政府持有半数以上股份,民间持有剩余股份的农场。”
李国助解释道,
“昨天晚上我也说过英格兰如今已是私营农场的天下,推动着农业革命和工业化。”
“所以我希望永明城邦的土地也是农场化经营,方便我们发展工场手工业。”
“但永乐大帝湾的土地毕竟有限,必须经过精心规划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而我觉得完全把土地交给私人经营肯定会偏离我们的发展规划。”
“所以我就参考开中法,设计了国有控股这种公司组织形式。”
“既能让农场按照政府的规划和意愿发展,又能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呃……能说的具体些吗?”
李俊臣显然还有些没听懂,
“你说国有控股是根据开中法设计的……我怎么看不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李国助斜眼一笑:“那我问你,盐引算不算政府的股权?”
李俊臣等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嗯……我觉得盐引跟股票有点像,但算不算股权还值得商榷。”
片刻之后,虞明珠开口说道。
“哦,你说说看。”李国助饶有兴趣地道。
其实他说国有控制是参考的开中法只不过是觉得两者本质上都属于“官督商办”。
开中法,是指明朝政府允许商人向边疆运送粮草,换取盐引,商人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销售。
盐引实际上是明朝的一种皇家特许状,商人持有盐引才能合法销售定量的食盐,否则就是私盐贩子,被抓住就得掉脑袋。
至于他问李俊臣等人盐引算不算政府的股权,就纯属是诡辩了,自己还不见得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呢。
所以当虞明珠说盐引跟股票有点像的时候,他才会兴趣盎然,充满期待。
虞明珠抬手竖起纤细的食指:
“第一,商人通过盐引获得稳定的食盐销售利润,类似于股东通过股权获得分红。”
她又竖起中指,
“第二,盐引可在商人之间转让,甚至形成二级市场,跟股票可在股东之间转让,形成股票市场一样。”
她又竖起无名指,
“第三,盐引的价值依靠政府信用,若朝廷滥发就会贬值,这跟股票的价值依靠公司信用完全相同。”
“至于说,盐引算不算政府的股权还值得商榷,是因为盐是明朝官府专卖的物资,”
“而盐引则明显是明朝官府给商人的食盐特许销售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