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515章 洛下理政忙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515章 洛下理政忙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李治一行人继续踏上行程,缓缓地行进在巩县境内。

    突然,李治下令停驾,众人皆不解其意。

    只见李治面带微笑,与武媚娘一同登上了洛口仓的望楼。

    站在望楼上,李治和武媚娘极目远眺,只见数十座粮仓如巨龙般蜿蜒起伏,气势恢宏。

    漕工们忙碌地穿梭其中,将新米源源不断地运入仓中,号子声此起彼伏,宛如一曲劳动的交响乐。

    仓监见到李治和武媚娘到来,赶忙跪地回话:

    “启禀陛下,此处储粮极为丰富,可供十万大军食用半年之久。向西可接济关中地区,向东则能赈济山东等地。”

    李治听后,满意地点点头,指着远处的运河说道:

    “去年山东遭遇大旱,若非这里的粮食及时运过去,恐怕灾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艰难。”

    武媚娘在一旁附和道:

    “媚娘也曾听闻仓里的官吏常常克扣漕工的工钱,使得他们生活困苦。

    陛下此次前来,不如趁此机会查访一番,也好让这些漕工们得到应有的报酬。”

    李治觉得武媚娘所言甚是,当即下令传召粮户前来询问。

    不一会儿,几名粮户被带到了望楼下。

    李治亲自询问他们关于工钱的情况,粮户们纷纷诉苦,称仓里的官吏不仅克扣工钱,还时常打骂他们。

    李治听后,龙颜大怒,立即下令彻查此事。

    经过一番调查,果然查出了几名监守自盗的小吏。

    这些小吏平日里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严重影响了漕运的正常进行。李

    治当场下令将这几名小吏押往洛阳,交由刑部问罪,以儆效尤。

    百姓们见到皇帝亲自前来查问吏治,纷纷跪地叩拜,口中高呼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李治站在道旁,望着眼前人山人海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人群,突然停留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身上。

    那老者虽然年纪已大,但精神矍铄,眼中透露出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热爱。

    李治转头对身旁的武媚娘说道:

    “你看,这些百姓的心中都是明亮的,他们知道谁是真正为他们好的人。”

    武媚娘微微一笑,屈膝行礼道:

    “陛下以民为本,心系百姓,自然能够得到民心。”

    在回宫的路上,李治心情愉悦,他听到远处传来漕工们的号子声。

    那号子声高亢激昂,仿佛是对皇帝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祝福。

    春风拂面,带来丝丝暖意,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闰正月廿一清晨,阳光明媚,洛阳宫的朱雀门缓缓开启。

    李治与武媚娘并肩登上城楼,俯瞰着城中鳞次栉比的屋舍和熙熙攘攘的街道。

    武媚娘轻声说道:

    “陛下,您还记得吗?永徽六年,您第一次带臣妾来洛阳,也是这样的好天气。”

    李治回首看着她,只见她鬓边的珠钗在晨光中流转,闪耀着淡淡的光芒。

    李治微笑着说道:

    “是啊,那时你刚刚被封为昭仪,如今已经是朕的皇后了。”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武媚娘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正在这时,内侍匆匆赶来,向李治禀报:

    “陛下,东台侍郎上官仪已在含元殿候驾,说是有西域的急报。”

    李治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心中有些许烦闷。

    武媚娘见状,柔声说道:

    “陛下,您先去处理政务吧,臣妾想去西苑看看那里的梅花。

    等晚些时候,臣妾再去书房找您。

    ”说罢,她轻盈地转过身去,衣袖飘动间,袖口处那用金线绣成的洛阳花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也在为这冬日的寒风而颤抖。

    含元殿内,上官仪手捧着一叠奏疏,恭敬地向李治禀报:

    “启禀陛下,阿史那弥射派人传来消息,吐蕃的使者已经潜入了哥逻禄部,看他们的举动,似乎有招揽和引诱的意图。”

    李治闻言,脸色一沉,他接过奏疏,目光落在“吐蕃”二字上,手指用力地在上面重重一点,仿佛要将这两个字戳穿一般。

    “看来朕在洛阳也无法安宁啊。”

    李治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口中喃喃自语着。

    他的声音低沉而微弱,仿佛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

    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似乎有什么沉重的事情压在他的心头。

    沉默片刻后,李治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上的舆图上。

    那张舆图上详细标注着西域的各个部落和势力范围,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哥逻禄部。

    李治凝视着舆图上的哥逻禄部,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终于,李治下定了决心,他开口说道:

    “传朕旨意给苏海政,让他务必密切监视哥逻禄部的一举一动。

    若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向朕禀报。”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威严和决断。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房的舆图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

    就在这时,武媚娘端着一盘点心走了进来。

    她看到李治正对着西域地图出神,便轻声问道:“陛下在想哥逻禄的事吗?”

    李治缓缓地抬起头,眼神落在武媚娘身上,微微一笑,示意她在一旁坐下。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透露出一丝忧虑:

    “那两部刚刚设立都督府,若是被吐蕃拉拢过去,之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武媚娘轻轻地拿起一块杏仁酥,递到李治面前,柔声说道:

    “媚娘也听闻那曼都支是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恐怕难以真正效忠于我们。

    不如让阿史那兄弟多派遣一些亲信前去辅佐,同时再送去一些丝绸、茶叶等礼物,以安抚他们的部众,这样或许能够稳住局势。”

    李治接过杏仁酥,咬了一口,细细品味着其中的香甜,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

    他对武媚娘的建议表示赞同:

    “还是媚娘想得周全啊。

    明日我便让户部准备一些丰厚的赏赐,随着旨意一同送去。”

    此时,窗外传来一阵清脆的报时声,李治转头看去,只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庭院中,初开的牡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仙子翩翩起舞。他的目光被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心中的烦闷也稍稍减轻了一些。

    李治忽然灵机一动,嘴角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难得来一次洛阳,今晚不如摆宴邀请群臣一同欢乐,也让他们领略一下东都的繁华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