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514章 东幸洛阳行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514章 东幸洛阳行

    显庆二年润正月廿一,长安的积雪在暖阳的照耀下,刚刚融化了一半。

    然而,紫宸殿的台阶前,却已经铺满了新抽出的柳芽,嫩绿嫩绿的,仿佛在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李治坐在龙椅上,将一份来自西域的军报轻轻推到了案几的一侧。

    他抬起头,看着侍立在一旁的武媚娘,微笑着说道:

    “苏海政在凉州呈上了折子,说他已经与阿史那兄弟会合,哥逻禄部的都督府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武媚娘此时正亲自为李治续上一杯热茶,听到他的话后,柔声笑道:

    “陛下前些日子还为西域的局势担忧不已,如今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她小心翼翼地将青瓷茶盏放在案面上,然后伸出手指,轻轻地掠过舆图上标注的阴山和大漠两个地方。

    “只是这两个地方刚刚建立起来,恐怕还需要朝廷派遣一些有能力的官员去镇守才行。”

    武媚娘若有所思地说道。

    李治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落在了武媚娘的手上,只见她的手指纤细而修长,如白玉般温润。

    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武媚娘的手,感受着她掌心传来的暖炉余温。

    “朕已经让吏部拟定了一份名单,过几日就会派遣他们前往哥逻禄部。

    ”李治说道,“不过,洛阳那边的春闱考试,考官的人选也该定下来了。”

    他的视线从武媚娘的手上移开,望向窗外那逐渐浓郁的春意。

    突然间,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站起身来,对武媚娘说道:

    “去准备车驾吧,今日我们就启程前往东都洛阳。”

    内侍们匆忙奔走,传递着圣旨。半个时辰后,朱雀大街上突然响起了清脆而响亮的金钲声,那是禁军开道的信号。

    武媚娘迅速换上了一身素雅的常服,在宫女们的簇拥下登上了华丽的凤辇。

    透过轻薄的纱帘,她远远地望见李治的龙舆正缓缓地驶出承天门,那辆巨大的车驾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显得格外威严庄重。

    街道两旁,百姓们早已跪伏在地,他们低着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然而,那些天真无邪的孩童们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好奇,尽管被父母紧紧地按着脑袋,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抬起眼睛,打量着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车驾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灞桥。李治突然下令,让人传话给武媚娘,要她前来与自己一同立于桥头。

    武媚娘急忙下了凤辇,快步走到李治身边。

    两人并肩而立,一同眺望着桥下的渭水。

    渭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蜿蜒流淌。

    李治凝视着远方,不禁感叹道:

    “去年的这个时候,朕还在这里送别程知节西征,如今却要往东去了。”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武媚娘轻轻地接过宫人递来的披风,温柔地为李治披上。

    然后,她轻声说道:

    “圣人此次东行,是为了东都的漕运能够更加便利,同时也是为了兼顾山东的灾情。这并非是贪图安逸,而是出于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

    就在他们交谈之时,只见内侍省少监脚步匆匆地赶来,一脸焦急地禀报:

    “圣人,洛阳宫使派人来报,西苑的梅花已经盛开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洛水沿岸的栈道目前仍在修缮之中,恐怕需要绕行邙山。”

    李治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然后吩咐道:

    “告诉他们不必匆忙完工,朕此次出行本就是为了舒缓行程,顺便体察一下民情。”

    武媚娘在一旁轻声附和道:

    “陛下如此仁慈宽厚,沿途的百姓必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当车驾缓缓驶入河南地界时,忽然遇到了一队正朝着长安方向行进的漕运官船。

    李治见状,随即下令让船只停靠岸边,并召见了漕运使,询问起今年的粮运状况。

    那位漕运官员赶忙跪在船头,恭敬地回话:

    “回禀圣人,东都的粮仓已经储备了足够三个月的粮草。不过,由于黄河凌汛刚刚过去,部分河道还需要进行清淤工作。”

    李治略作思考,然后沉稳地说道:

    “传朕旨意,让户部拨出一些银两,务必确保在春耕之前完成清淤工程。”

    随着暮色渐渐降临,李治的队伍最终抵达了偃师行宫,决定在此处驻跸过夜。

    晚膳过后,李治与武媚娘携手漫步在宫廊之下。

    微风轻拂,月色如水,两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和谐。

    走着走着,李治忽见前方有几名宫人正忙碌地收拾行囊,他心生好奇,便开口问道:

    “明日便能抵达洛阳了吧?”

    武媚娘闻言,抬头望向天边那弯弯的新月,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按行程安排,理应是后日清晨抵达洛阳。不过,沿途百姓夹道迎送,想必行程会稍有耽搁。”

    她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妾身方才路过时,偶然听到几个老丈闲聊,他们说陛下比先帝时来得更为频繁,东都的商铺都殷切盼望着陛下的驾临呢。”

    李治听后,嘴角也不禁泛起一丝微笑,他紧紧握住武媚娘的手腕,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

    稍作停顿,李治感慨地说道:

    “先帝在位时,长安与洛阳地位相当,并无偏颇。然而如今西域局势动荡不安,东都的漕运对于接济河西军饷至关重要,朕不得不时常前来洛阳。”

    说到此处,李治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他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一些,似乎有些顾虑地对武媚娘说道:

    “只是长安的那些老臣们,总是念叨着东幸劳民伤财,媚娘,你觉得他们是否认为朕过于贪图享乐呢?”

    武媚娘微微一笑,她抬起手来,轻轻地为李治整理了一下他的衣襟,温柔地说道:

    “圣人是为江山社稷着想,那些酸腐之言又何必放在心上呢?明日过巩县时,媚娘愿陪陛下一同去看看那洛口仓,也好让百姓们知道陛下此番东幸,乃是为了粮草转运之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