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524章 废除公婆向公主王妃拜见的礼节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立政殿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
御史台的奏报如同一道晴天霹雳,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李治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地接过奏报,缓缓展开。
当他看清奏报中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不可遏地吼道:
“岂有此理!韩王府的管事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敢中饱私囊!竟敢克扣去年的冬季炭钱,致使王府内侍们在寒冬中挨冻!”
一旁的武媚娘见状,连忙将脸凑近李治,一同看着奏报。
她的美丽面容上也露出了惊讶和忧虑之色,秀眉紧紧地蹙成了一个“几”字,说道:
“据妾身所知,这韩王李元嘉向来以宽厚着称,恐怕是被他底下的人给蒙蔽了吧。”
李治听了武媚娘的话,略微思索了一番,觉得她说得有几分道理。
于是,他立刻转头对张瑜下令道:
“张瑜,你马上前往韩王府传旨,将那管事押往洛阳问罪,绝不能姑息养奸!另外,再从户部拨出三百斤炭,火速送往韩王府,不得有丝毫延误,务必让王府内侍们能过个温暖的冬天。”
处理完韩王府的事情后,李治正准备继续核对俸禄清单,突然,宗正寺卿匆匆赶来,向他禀报:
“圣人,临川长公主,在殿外求见。”
李治闻言,放下手中的账册,脸上露出微笑,说道:
“哦?快让临川长公主进来吧。”
不一会儿,李孟姜在张瑜的引领下,缓缓走进殿内。
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裙,步伐轻盈,宛如仙子下凡。
走到李治面前时,她微微俯身,朝着李治行了一个标准的插手礼。
李治见状,连忙起身,快步上前,扶住李孟姜的肩膀,关切地说道:
“阿姊,快快免礼。”
李孟姜直起身子,面带忧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李治见此情景,心中有些疑惑,便开口问道:
“阿姊,今日见面,为何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心事吗?”
李孟姜犹豫了一下,想起前世看周星星的《百变星君》电影中,吴猛沓饰演的父亲给周星星饰演的儿子下跪,儿子直接晕倒的情节,不禁心中一紧。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回头对李治说道:
“圣人,我觉得做为长辈的公公婆婆拜见做为晚辈儿媳的公主王妃,这一礼节实在有些不符合规矩。”
李治听完李孟姜说的话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抬起手,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拇指。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但实际上,他正在思考着李孟姜所说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李治终于开口说道:
“这件事朕其实早就有所察觉了。想当年,永嘉公主下嫁给窦逵的时候,就因为舅姑跪拜之事而引发了许多非议。”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忧虑。
武媚娘听闻李孟姜所言,心中不禁为之一动,暗自思忖道:
“此女所言甚是有理啊!”
她转头看向李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轻声说道:
“圣人,依臣妾之见,这规矩着实有些不妥,不如就下道旨意将其废除了吧。”
李治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武媚娘的看法。
他转头看向宗正寺卿,沉声道:
“卿家,速去拟旨,废除这一陈规陋习。”
宗正寺卿连忙应道:
“微臣领旨!”
随即躬身施礼,匆匆离去,准备草拟圣旨。
李孟姜稍稍躬身,微笑着说道:
“多谢圣人体恤。”
李治见状,连忙伸手扶起她,柔声道:
“阿姊贵为大唐公主,身份尊崇,更应以身作则,严守礼仪,为宗室众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待李孟姜告退后,李治继续埋头核对清单。
看着手中的清单,他不禁皱起眉头,原来各王府的俸禄发放时间竟然如此不统一,有的王府在月初发放,有的则要等到月中。
李治心中暗自思忖,这样混乱的发放时间不仅不利于管理,也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于是,他转头对宗正寺卿说道:
“从下月起,各王府的俸禄统一在每月初五发放,这样可以让他们有个明确的时间预期,也便于我们进行统一管理。”
宗正寺卿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稍作思考后,向李治建议道:
“陛下,臣以为,为了避免日后再出现类似的混乱情况,不如制定一份详细的《宗室俸禄规制》,将俸禄的发放标准、时间、督查办法等都一一写明,如此一来,便可有章可循,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治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笑道:
“这个主意甚好,就由你牵头起草这份规制吧。待朕审阅过后,若无不妥之处,便即刻颁布施行。”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周府的院子里,照亮了白茶手中那个装满了各种新鲜蔬菜的菜篮子。
她脚步轻快地从外面走进周府,径直走到李孟姜面前,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殿下,奴婢刚才在集市上听到一个老婶说,圣人已经废除了公婆向公主王妃拜见这种违背人伦的规矩呢!”
白茶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一消息的喜悦:
“奴婢觉得这个规矩废得真是太好了!”
就在这时,李治的声音突然从她们身后飘了过来:
“朕也觉得这一规矩废得好。”
李孟姜听到李治的声音,不禁惊讶地回头望去。
只见李治身着一袭平常绿色胡服,身姿挺拔地站在不远处,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让人感觉既威严又亲切。
李孟姜连忙起身,规规矩矩地朝着李治行了一个插手礼,轻声问道:
“圣人,您何时来的?。”
李治嘴角微扬,轻笑一声:
“朕也是初来乍到,阿姊此举犹如那冬日里的暖阳,既全了公主体面,又顾全人伦,实乃两全其美之良策啊。”
李孟姜嫣然一笑,轻声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的,昨日周哥哥的叔伯们听闻新制,皆对稚奴的圣明赞不绝口呢。”
御史台的奏报如同一道晴天霹雳,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李治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地接过奏报,缓缓展开。
当他看清奏报中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不可遏地吼道:
“岂有此理!韩王府的管事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敢中饱私囊!竟敢克扣去年的冬季炭钱,致使王府内侍们在寒冬中挨冻!”
一旁的武媚娘见状,连忙将脸凑近李治,一同看着奏报。
她的美丽面容上也露出了惊讶和忧虑之色,秀眉紧紧地蹙成了一个“几”字,说道:
“据妾身所知,这韩王李元嘉向来以宽厚着称,恐怕是被他底下的人给蒙蔽了吧。”
李治听了武媚娘的话,略微思索了一番,觉得她说得有几分道理。
于是,他立刻转头对张瑜下令道:
“张瑜,你马上前往韩王府传旨,将那管事押往洛阳问罪,绝不能姑息养奸!另外,再从户部拨出三百斤炭,火速送往韩王府,不得有丝毫延误,务必让王府内侍们能过个温暖的冬天。”
处理完韩王府的事情后,李治正准备继续核对俸禄清单,突然,宗正寺卿匆匆赶来,向他禀报:
“圣人,临川长公主,在殿外求见。”
李治闻言,放下手中的账册,脸上露出微笑,说道:
“哦?快让临川长公主进来吧。”
不一会儿,李孟姜在张瑜的引领下,缓缓走进殿内。
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裙,步伐轻盈,宛如仙子下凡。
走到李治面前时,她微微俯身,朝着李治行了一个标准的插手礼。
李治见状,连忙起身,快步上前,扶住李孟姜的肩膀,关切地说道:
“阿姊,快快免礼。”
李孟姜直起身子,面带忧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李治见此情景,心中有些疑惑,便开口问道:
“阿姊,今日见面,为何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心事吗?”
李孟姜犹豫了一下,想起前世看周星星的《百变星君》电影中,吴猛沓饰演的父亲给周星星饰演的儿子下跪,儿子直接晕倒的情节,不禁心中一紧。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回头对李治说道:
“圣人,我觉得做为长辈的公公婆婆拜见做为晚辈儿媳的公主王妃,这一礼节实在有些不符合规矩。”
李治听完李孟姜说的话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抬起手,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拇指。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但实际上,他正在思考着李孟姜所说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李治终于开口说道:
“这件事朕其实早就有所察觉了。想当年,永嘉公主下嫁给窦逵的时候,就因为舅姑跪拜之事而引发了许多非议。”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忧虑。
武媚娘听闻李孟姜所言,心中不禁为之一动,暗自思忖道:
“此女所言甚是有理啊!”
她转头看向李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轻声说道:
“圣人,依臣妾之见,这规矩着实有些不妥,不如就下道旨意将其废除了吧。”
李治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武媚娘的看法。
他转头看向宗正寺卿,沉声道:
“卿家,速去拟旨,废除这一陈规陋习。”
宗正寺卿连忙应道:
“微臣领旨!”
随即躬身施礼,匆匆离去,准备草拟圣旨。
李孟姜稍稍躬身,微笑着说道:
“多谢圣人体恤。”
李治见状,连忙伸手扶起她,柔声道:
“阿姊贵为大唐公主,身份尊崇,更应以身作则,严守礼仪,为宗室众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待李孟姜告退后,李治继续埋头核对清单。
看着手中的清单,他不禁皱起眉头,原来各王府的俸禄发放时间竟然如此不统一,有的王府在月初发放,有的则要等到月中。
李治心中暗自思忖,这样混乱的发放时间不仅不利于管理,也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于是,他转头对宗正寺卿说道:
“从下月起,各王府的俸禄统一在每月初五发放,这样可以让他们有个明确的时间预期,也便于我们进行统一管理。”
宗正寺卿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稍作思考后,向李治建议道:
“陛下,臣以为,为了避免日后再出现类似的混乱情况,不如制定一份详细的《宗室俸禄规制》,将俸禄的发放标准、时间、督查办法等都一一写明,如此一来,便可有章可循,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治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笑道:
“这个主意甚好,就由你牵头起草这份规制吧。待朕审阅过后,若无不妥之处,便即刻颁布施行。”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周府的院子里,照亮了白茶手中那个装满了各种新鲜蔬菜的菜篮子。
她脚步轻快地从外面走进周府,径直走到李孟姜面前,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殿下,奴婢刚才在集市上听到一个老婶说,圣人已经废除了公婆向公主王妃拜见这种违背人伦的规矩呢!”
白茶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一消息的喜悦:
“奴婢觉得这个规矩废得真是太好了!”
就在这时,李治的声音突然从她们身后飘了过来:
“朕也觉得这一规矩废得好。”
李孟姜听到李治的声音,不禁惊讶地回头望去。
只见李治身着一袭平常绿色胡服,身姿挺拔地站在不远处,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让人感觉既威严又亲切。
李孟姜连忙起身,规规矩矩地朝着李治行了一个插手礼,轻声问道:
“圣人,您何时来的?。”
李治嘴角微扬,轻笑一声:
“朕也是初来乍到,阿姊此举犹如那冬日里的暖阳,既全了公主体面,又顾全人伦,实乃两全其美之良策啊。”
李孟姜嫣然一笑,轻声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的,昨日周哥哥的叔伯们听闻新制,皆对稚奴的圣明赞不绝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