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 第190章 求稳求治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第190章 求稳求治

    “明玉珍,你不膺天命,几度抗拒我家吴王招揽,如今还有有什么想说的吗?”

    吴国军营。

    常遇春端坐帅案,蓝玉等将领从旁侍立。原夏国皇帝明玉珍,则被一群士兵五花大绑,押到众人面前跪下。

    “常大帅,先前之事,都是在下受到小人蛊惑,并非有意与贵国作对。”

    到了这个时候,明玉珍保命要紧,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英雄豪气,一面望着军营内的众人,磕头如捣蒜,一面为自己辩白。

    此人固是一时豪杰,但终究还是存了贪生之念,顿了顿,接着道:

    “烦请众位将军替我禀明吴王,不要杀我,如能留我一命,我愿为吴王招揽旧部,早日平定两川各路。”

    见明玉珍如此惜命,常遇春对他的态度很是不屑,摆手道:

    “没有吴王旨意,本帅当然不能杀你,你且暂时留在我大军之中,等候吴王发落。”

    “多谢,多谢……”

    听到自己不用马上赴死,明玉珍心中松了口气,赶忙向常遇春道谢。

    …

    叙州已下,明夏七万主力覆灭,接下来数万吴军,在常遇春和蓝玉的统领下,开始沿岷江北上,攻打嘉定、雅州,威逼成都。

    嘉定、雅州等地,本就没有什么驻军,再加上被俘的明玉珍为了自保,不断写信劝降,这些地方没过多久便相继落入吴军之手。

    随后不到五天时间,吴国的军队便顺利进入成都府的地界,开始对这座号称“锦官城”的富庶之地,展开围攻。

    成都此时仅有一万兵马,面对超过四万的吴国大军,自然无力抵抗。

    无可奈何之下,明玉珍的正妻吴氏,只能领着两岁的儿子明昇,主动开城投降。

    听闻成都陷落,皇帝一家都已投降,正在重庆一带与徐达作战的明夏将领万胜、莫仁寿等人,震惊不已。

    国都都没了,两人再继续抵抗下去,自然没有意义,于是收到消息没多久,二人便撤去长江上游的铁索,带领麾下水师,向徐达等人请降。

    接下来的一个月,两川之地,几乎全部纳入吴国版图。

    天下半壁,尽为郭洺所有。

    “此番西征,常遇春、蓝玉郎舅二人,立功最高。常遇春已封侯爵,再往上封就是国公了,暂且给他记下,将来再论,至于蓝玉,也可封侯,不过给他封侯,岂不是和常遇春同列么,暂且也记下吧。”

    “着户部出资,各赏二人金百两,银五千两,于金陵城内,赐府邸一座,奴仆百人。其余有功将士,等次封赏。”

    消息传回金陵,郭洺自然大喜,一面给负责此次战事的功臣封赏,一面紧急调遣官吏,前往新占领的西南各地,接管地方政务。

    “着吏部拣选稳重、可信之臣僚,即日奔赴云南、四川,替换当地官员,代孤守土,其当地官员,则分批入京考核,通过考核者,孤另授官职,不过者罢黜为民。”

    南方已定,接下来自然有不少大臣,开始试图劝谏郭洺尽快北伐。

    “殿下,元室失德,纲常倒置,殿下顺承天命,奄有天下之半,当此之时,刘福通、毛贵等贼,横行河南淮北,王保保、孛罗、李思齐、张良弼诸辈,拥兵割据。殿下当早日出兵,廓清环宇,重塑中华。”

    “是啊殿下,我等如今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此时出兵,最是合适,万望陛下切莫犹豫,早做定夺。”

    郭洺端坐大殿,听着左右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心中虽有些意动,却又有所顾忌,转头望了望自己最信任的李善长和刘伯温。

    李善长赞成众臣的意见,拱手道:

    “殿下,臣以为我军眼下征川初胜,应该携新胜之余威,兵分三路。一路自川蜀出兵,攻取汉中、关中。一路自荆南北上,先取襄阳,再略南阳,而后直指河洛。最后一路自扬州北上,攻取徐州,迫近山东。”

    “李阁老说得有道理,正该如此。”

    “没错,殿下带甲之兵数十万,三路出师,必然可行。”

    郭洺并未被这些声音冲昏头脑,仔细斟酌了许久,心中顾虑重重,当即把目光转向刘伯温。

    刘伯温沉吟片刻,说出了和众人相反的看法。

    “殿下,臣以为,眼下并非出兵北伐的最佳时机,北方元廷大军与刘福通,如今正在反复拉锯,双方皆有一战之力,我军北伐,倘若要三路出兵,势必会同时与两家开战,万一他们摒弃恩怨,共同与我军相抗,届时又当如何呢?”

    几名主战派大臣闻言,立刻反驳道:

    “荒谬,众所周知,当年正是韩山童、刘福通等辈,率先起事,一呼百应,元廷与对方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可能互相共事?”

    “然也,再者殿下睿智英明,运筹帷幄,况且兵锋极盛,又有火器助战,难道还怕同时与元廷和伪宋开战么?”

    听到有人围攻刘伯温,郭洺连忙摆了摆手,替对方解围道:

    “诸卿所言差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了利益,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我军倘若同时攻打伪元和伪宋,他们两家为未必就不会结盟。”

    “孤虽然兵马强盛,但近些年四处征伐,平两广,征滇川,将士们劳碌已极,现在也得让他们略做休整才行。所以孤的意思,北伐之事暂且按下,举国休整一到两年,养精蓄锐,积极备战,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行出兵。”

    郭洺本人都开口发话,众臣哪里还有什么可说的,纷纷拱手道:

    “殿下英明,是我等鲁莽了。”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郭洺当然也想直接出兵,但是现在确实还不到时机。

    按照史书的演进,刘福通等人最后必然是敌不过元军,走向覆灭的,但是这帮人的存在,确实极大地消耗了元朝的实力。

    现在南方已经全部平定,郭洺要做的,就是坐山观虎斗的同时,好好经营自己的地盘。

    等北方的局势差不多快要明朗了,到时候就是自己出兵北伐,混一区夏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