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 第191章 静观其变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第191章 静观其变

    虽然决定暂时息兵,不过郭洺并没有因此放松,反而对军务更加留意。

    南征之战终结后,郭洺下旨,留常遇春镇守四川,将蓝玉调到广东,不让这郎舅二人留在同一个地方。接着又派邓愈前往云南,屯兵驻守,稳定边疆。

    荆南和江北的部分地区,由徐达统率大军驻守。至于扬州一带,名义上还是由投降的蒙古人也先管理,不过实际上真正掌权的,却是花云、冯国用、缪大亨三人。

    在此期间,郭洺的正妻王妃俞扉烟,身体偶感不适,经过御医诊治,原来对方已经有了身孕。

    郭洺大喜,下诏大赦天下,并给所有二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加俸半年。

    “太好了,真是喜从天降。”

    得知自己即将有后,郭洺自然激动万分。

    说实话,按照这个时代人的眼光,他现在二十七岁,已经年纪不小了,再没有一两个子嗣,恐怕下面的文武大臣,表面不说,心里难免也要疑神疑鬼。

    现在俞扉烟有了身孕,一切都迎刃而解。

    为了奖励俞扉烟,郭洺下诏,先是命大小官员为对方进贺表,接着又进封对方的父亲俞廷玉为侯,长兄俞通海为伯,两个次兄俞通源、俞通渊为子。

    整个俞家上下,愈加显赫富贵。

    若不是考虑到如今财政还不算太宽裕,郭洺甚至打算在宫外,单独给俞扉烟修一所宫殿。

    不过几经考虑后,他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增派奴仆,专门服侍俞扉烟的饮食起居,以保证对方将来能顺利为自己诞下后嗣。

    …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郭洺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治理内政上。

    首先是恢复生产。

    元末天下大乱,各地豪杰并起,攻伐不断,很多地方田地抛荒,人口流失严重,十分影响税收。

    在郭洺的严格要求下,各地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纷纷出台各项惠民政策,到处招抚流民,开垦荒地。

    有些土地兼并严重的地区,地方官吏在郭洺的默许下,甚至发动了类似后世“土改”的行动——

    征调兵马,以武力逼迫当地豪族,低价向官府出让土地,而后再由官府将收购的土地,以租赁的形式转交给普通百姓,让对方有地可耕。

    一旦有豪族表现出抗拒的意思,轻则抄家,重则灭族,没有任何人例外。

    这样的重压,显然是卓有成效的。

    南方相比北方,本就更加风调雨顺,加上各省州府严格贯彻郭洺的意志,重新分配土地,安排赋税,这年的年末,户部统计出来的税收数字,竟然和元朝忽必烈时期接近。

    要知道,忽必烈那会儿,元朝可是全盛时期,拥有的是整个天下,而如今吴国控制的仅仅是半壁江山,而且还经历过长达七八年的战乱。

    如此结果,不但出乎了郭洺的预料,甚至李善长、刘伯温一众文官,也感觉到了不可思议。

    只能说这么多年来,元朝在南方收不上来的税,都被郭洺给收到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郭洺麾下的将士,大多都是贫苦出身,素来便仇视那些豪门大户,有这帮老兄弟的支持,很多政策执行起来轻而易举,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

    越是开国初期,改革就越容易进行。

    “臣等恭喜殿下,这都是殿下圣明仁德、励精图治的结果。”

    “照这样下去,最多再过一年时间,大军将来三路北伐的粮草物资,便可以全部筹措出来。”

    朝堂之上,得知今年的税收如此之高,一众文臣武将,对郭洺的能力无话可说,各种赞颂之词不绝于耳。

    对于这些阿谀奉承,郭洺听惯了,不过一笑了之,摆手道:

    “如此成就,亦非孤一人之力,乃是诸位卿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你我君臣共勉,再接再厉。”

    除了恢复生产之外,郭洺剩下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在了积极备战之上。

    包括整训兵马、筹措粮草、打造军械,这些内容,每一项都需要耗费巨大财政,这也是为什么,郭洺在进行这些内容之前,要先把精力花费在恢复生产之上。

    其实刘伯温之前说得没错,吴国虽然已经统一了南方,但时间太短,统治尚未稳固,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贸然北伐,始终有一定风险。

    郭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每一步行动都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他绝不会轻易冒险。

    就这一点而言,他和历史上的朱元璋,还是有共同点的。

    整整大半年,六七个月的时间,在郭洺的授意下,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甚至云南,大江南北,无数的军需物资,被调动到四川、安徽、江苏边境。

    物资调动得差不多后,紧接着就是日夜不停,大规模的练兵。

    为了监督各地将领练兵是否用心,期间郭洺几度离开金陵,在中都司数万亲军和冯国胜的陪同下,前往边境视察

    对于那些练兵取得成效的将领,郭洺该封官的封官,该授爵的授爵,绝不吝惜赏赐,遇到偷奸耍滑,没把自己命令当一回事的,他也丝毫不讲情面,予以严惩。

    仅仅半年时间,川北、荆湖、扬州三个方向,便各自拥有超过十万精锐大军,分别由常遇春、徐达、花云,担任三方统帅。

    转眼来到第二年的正月。

    郭洺原本还打算按兵不动,继续练兵,观察局势。

    结果锦衣卫的探子,忽然从北方给他带来一条消息:刘福通命大将李喜喜、关铎等人,率领主力大军,出兵讨伐元朝,结果在山西地区,被王保保、张良弼、李思齐等人,联手击败,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山东地区的红巾军主帅毛贵,由于被叛徒赵君用出卖背刺,死于非命,导致整个山东局势大乱。

    元将孛罗帖木儿,趁机率兵南下,攻略山东大片土地,屠戮当地军民。

    整个北方红巾军势力,眼下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覆灭的危机。

    “嘶……这么说,孤想不出手都不行了。”

    郭洺闻讯,急忙把在京的各级文武大臣,全部集中起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