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402章 给满宠上课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02章 给满宠上课

    “陛下请讲。”

    “如果有这么一个建设,投入和投入过程中的金钱和丧生人数暂且不谈,建成使用时,每年会有几十万人在使用过程中受伤或死亡,且会一直持续,满卿认为,该不该建?”

    “不该。”满宠果断摇头,“臣认为,非但不该,还该将相应的官吏,全部下狱问罪。”

    几十万人什么概念,一些城池全城都没有这么多人。

    每年要受伤、死亡一座城?

    有句话满宠没说,如果真让这种工程建起来并且使用了,那满朝包括君王都没救了。

    “呵呵,”刘辩对于满宠的回答并不意外,笑道:

    “若这个工程能给整个大汉带来不下十倍的综合提升呢?能让百姓生活持续变得便利呢?”

    满宠的回答依旧很果断,拱手道:

    “臣认为他人的便利,不应该以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否则国家便乱了套,士族豪强为了自己的便利更加肆无忌惮,陛下不应该问臣这种问题,臣的观念不会改变,臣会是悬在任何不顾百姓死伤者之人头上的利剑。”

    “说的不错。”

    刘辩先点头,肯定了他的话,然后又道:

    “可你有没有想过,国家若是孱弱,死伤数更甚,这十年间丧生者又何止几十万人?百姓生活何其凄苦?”

    满宠摇头,“不是一回事,孱弱是臣子没有尽到辅佐君主的责任,陛下从未下诏建如此工程,不也让百姓吃饱了饭,让异族铩羽而归吗?”

    刘辩道:“时代在发展,可能是百年,可能是千年,总有一天会到你不建,就会亡国的地步,况且,若是百姓都是自愿承担风险的呢?”

    “臣不认为有这样的东西。”

    刘辩说的太神乎其神了,世上真会有这样的工程吗?

    建设过程中有死伤满宠还能理解,为何使用过程中仍旧有如此大的伤亡?

    问题是百姓还对其趋之若鹜。

    刘辩微微一笑,说道:

    “朕认为是有的,打个比方,满卿认为修路是好事还是坏事?”

    “修路可让村村相通,百姓更加方便,商贾扩大经商范围,朝廷文书运送畅通,自然是好事。”

    “这么说,朕若是拨款,将驰道通至各州各郡各县各亭,是天大的功绩了?”

    “自然。”

    “既然是天大功绩,满卿有没有想过,驰道骏马飞驰会伤人?有没有想过心怀不轨之辈,沿路害命?山间滚石致使商人全军覆没?哪怕在洛阳,廷尉府每日处理马车伤人事件都有几十起吧?官吏沿道收费,依照满卿的意思是谋财,官吏所修之道造成人不断丧生,就是害命,满卿要一一去主持公道,将有干系的官吏全部处理吗?若有一天,速度更快的优良马种出现,伤人率大幅度提升呢?又或者其他类似马车的东西出现,朝廷需要将所有驰道拆了吗?”

    一连串的问题,将满宠给问懵了。

    他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久久不知道答案。

    修路是好事和功绩不错,可既然是好事,他有何理由去治罪?

    可若是不治罪就更不像话,正是因为这些修路的官吏,才导致百姓接连且持续的丧生。

    刘辩见满宠陷入良久的沉默,笑容加深,问道:

    “满卿想听听朕的见解吗?”

    “还请陛下赐教。”满宠拱手。

    刘辩道:“此事与官吏无关,骏马伤人,处其骏马主人,这是百姓和百姓之间的事,相反,你口中谋财害命的官吏将路修的越好,使用者越多,朕还有赏,官吏从未强制过任何人去使用这条路,不想用可以不用,上了路为自己带来便利,自然需要承担一定风险。若是真到了乱象频发的那一天,府衙可以专门分出去一些人管理、疏导,但路既然是天大的功绩,岂有拆除的道理?百姓有自己的见解,若真是你所说的谋财害命,就不去走了,没人走了,拆与不拆又有何区别?”

    司隶校尉一职不是儿戏,对三公都能产生极大的威胁。

    之前的曹操、贾诩、黄琬,要么圆滑,要么不会主动的去捅篓子。

    满宠不同,他虽然很契合这个职位,但如果真让他挪挪屁股就坐上去了,真有可能让大汉出问题,几年积攒出的大好局面消失的荡然无存。

    满宠还在思考,刘辩不打扰他了,望向忙活的程昱,问道:

    “朕都饿了。”

    “好了好了。”

    “给朕割个羊腿来,再让人搬酒。”

    “喏!”

    酒搬来了,羊腿也给刘辩割了一只,包好递到他面前,肉香扑鼻。

    刘辩却没吃,望向一边,那里有个大晚上还虎视眈眈盯着周围的典韦,刘辩冲他招招手。

    “典韦将军过来坐,朕赏你个大羊腿。”

    典韦挠了挠头,“这……末将还要保护陛下的安全。”

    刘辩失笑,里三层外三层的都快把这座山围满了,还有什么安全需要保护的。

    再说了,典韦他是知道的,哪怕喝醉了,仍旧生猛的一批。

    “朕让你来就来,可以小酌几杯。”

    “谢陛下。”

    刘辩又喊来军士询问:“鲍将军呢?”

    “视察营地去了。”

    “上好的烤羊羔,让他回来尝尝。”

    “喏。”

    刘辩又让人给郭嘉送一盘里脊肉,自己吃一只羊腿,剩下的都分了。

    吃完饭,因为赶了一天的路,刘辩觉得困乏,回营睡了。

    一夜过去,次日的天气不咋好,天空乌云密布,刘辩出帐时,三军正在收拾营地,随时准备出发。

    郭嘉程昱寻过来,郭嘉先道:“陛下,过了函谷关便抵达弘农郡了,不过今日天气骤然变化,我等要加快速度,下午可抵达宜阳休整,然后诏张昭来见驾。”

    刘辩点头,左右一瞧,问道:

    “满卿呢?”

    程昱拱手回道:“今早先行一步带人往宜阳去了。”

    “为何如此匆忙?”

    “这……陛下,因为传回来了些消息。”

    程昱见刘辩皱眉,来到他面前,低声道:

    “锦衣卫传信回来,宜阳铁器坊有窑塌了,压死五人,满宠今早收到一封信,臣中途查过,是关于铁器坊的,宜阳县令并没有第一时间关停铁器坊和惩处相干人,于是满宠气冲冲的过去了。”

    刘辩眉头皱的更深,“说说这铁器坊。”

    郭嘉踏前一步,拱手道:“此坊为张昭牵头,引洛阳六大商贾出钱办起,四五千名工匠在其中劳作,汉军至少二十万人使用过此铁器坊生产的装备,此坊以司金府技术,鼎盛时单日产箭矢达十五万支。”

    得,看来又得给满宠上一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