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03章 好一个张昭
热门推荐:
高武世界,我有亿万分身肝资源
末世降临,我独自升级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
我有八个仙域
王牛牛出生后的1000天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重生八零:好好活一次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龙辇行至宜阳城时,明明才下午,世界却显得很昏暗,空中电闪雷鸣,随时都会下起大雨。
好在队伍先一步赶到目的地,用不着冒雨前行。
城门迎接的官吏不在少数,车驾刚进城,四周就涌出不少百姓,将队伍围的水泄不通。
刘辩掀开帘子往外看,现场跪了一地,缺胳膊短腿者不在少数,个个神情亢奋。
有人起了个万岁的头,紧接着山呼海啸的声音一浪接一浪。
就目前情况,想要前往府衙暂住,要么疏散人群,要么只能驱赶。
刘辩当然不可能选择后者,他主动起身,掀开车帘出现在百姓面前。
“乡亲们快请起,要下雨了,都早些归家。”
刘辩的出现非但没能让他们散去,反而引得人群更加躁动。
“陛下真回来了!”
一个缺胳膊大汉激动的大喊一声,拼命的往里挤。
羽林军构建出的人墙都叫他挤开一条缝,鲍信眼瞧不对,黑着脸握着剑柄上前。
刘辩挥手:“羽林、虎贲都散开,让乡亲们看看朕。”
羽林军和虎贲军对于天子的命令突出一个令行禁止。
无论是什么样的命令,只要刘辩下达了,他们就会不折不扣的执行。
所以此刻不假思索的让出道。
乡亲们冲了进来,就在刘辩的车架前跪了一圈。
本来刘辩打算跳下龙辇见见百姓的,结果现在连落脚之处都没有。
那个缺胳膊大汉挤在最前面,抬起早已兴奋到涨红的脸,问道:
“陛下真回来了,您还记得我吗?”
“这……”
刘辩上下打量了他一圈,脑海中始终没印象。
缺胳膊男人兴奋不减,语无伦次用仅剩的手指着自己说道:
“我是孙将军的兵啊,陛下打到弘农的时候,孙将军受了伤,陛下来看孙将军的时候看过我,还扶过我,夸我是大汉的好儿郎。”
“原来是你,朕记得你。”刘辩恍然,实则印象依旧不深,这几年经历的事和见的人太多。
老实说洛阳的那些人他都认不全,时不时的还要问郭嘉。
当初在弘农的事不曾忘,确实记得自己扶过一个独臂小兵,可是对方的模样和声音都已经模糊。
刘辩看着他独臂的样子,主动俯身将他托起,严肃道:“朕答应过你们会回来看你们,就一定会回来。”
“陛下……”男人哽咽着,而后像是突然想到高兴之事,再次激动起来,
“陛下,我还记得当初您率领大汉精锐所向披靡的样子,还记得您亲手砍逆贼的头颅,您当初可是老狠老厉害了。”
刘辩在心里叹口气,厉害的背后,是无数死伤换来的。
当日墙角躺满伤残者的画面犹在眼前,如今弘农更是成为各地伤残老兵的安置中心,举目望去,健全者不足半数。
刘辩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小民牛二。”
“牛二,倒是简单好记的名字,往后站站,朕先下来。”
这样居高临下俯视的姿势实在不自在,再加上就眼下的状况,坐车驾怕是动都动不了一下。
牛二听话的往后站,刘辩在郭嘉的陪同下下车,他下车之后环视一圈,问道:
“乡亲们,朕想问你们几个问题,朕亲征弘农之后,你们的日子过的如何?”
牛二迫不及待的就站了出来,眉飞色舞道:“托陛下洪福,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得饱饭,城里新开了好几家讲武堂,我们的孩子将来能继续投身沙场,为国效力呢。”
“哦?”刘辩来了兴趣,讲武堂开的好啊。
弘农与军旅关联不浅,再加上军功制的恢复,沙场建功是最快改变命运的方式。
另外弘农子弟参军,一些将领会对旧部后代照拂些,将来弘农怕是会成为有名将军城。
照拂这种事刘辩并不反对,他真心希望弘农能变得更好。
不得不说,张昭在此任上还真有招。
刘辩为了避免牛二是托,特意多问了一些人和问题。
得出回答如同他收到的奏疏一样。
弘农不再是遍地尸骸,处处残破、良田荒芜的局面。
杨修在任时就在打基础,加上背后杨氏的帮助,迅速让弘农稳住了局面。
不过一直到杨修走之前,弘农仍然需要每日搭粥棚,才能保证每日饿死的人数控制下来。
直到张昭开办铁器坊,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过起来。
这里的人不需要为住房担忧,赚一文钱就能花一文在吃喝穿上。
弘农铁器坊的薪资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每日只有十五到十八钱。
但这里的人能做的起新衣裳,能靠着自己喝上小酒,能让孩子去宜阳穿杨射堂学本领……
刘辩与百姓聊了一阵,眼瞅着天空越来越暗沉,电闪雷鸣加剧,好说歹说之下,百姓们的情绪才算稳定些。
刘辩得以向着府衙而去,但身后百姓仍旧一路相送,似乎是在保护他,生怕有人伤着天子。
来到县衙,县令并不在,在场的只有一位主簿,更多的事情只能向他了解。
“下官参见陛下。”
主簿匍匐在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平身吧。”
“下官不敢。”
“朕来此不是兴师问罪的。”
主簿这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赶在天子秋巡的时间,正好路过宜阳时铁器坊出了事,搞不好一整个衙门都要遭殃。
哗啦。
外面大雨终于落下,刘辩坐在公堂主位上,郭嘉害怕他着凉,拿来一件披肩。
“朕不冷。”刘辩摆摆手,皱眉道:“百姓刚送朕到衙门就下了雨,你调一队羽林军出去,拿伞送百姓归家,不然淋一路怕是要着凉,另外,再去向百姓打探些问题……”
着凉不是小事,一个小病就可能带走一大片人。
大自然的每一个微小反应和变化,都是普通人的浩劫。
“臣这就吩咐下去。”郭嘉拱手。
刘辩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主簿身上,问起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他对宜阳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宜阳有户五千,两万六千人左右。
其中有四千人指望着铁器坊吃饭。
好在队伍先一步赶到目的地,用不着冒雨前行。
城门迎接的官吏不在少数,车驾刚进城,四周就涌出不少百姓,将队伍围的水泄不通。
刘辩掀开帘子往外看,现场跪了一地,缺胳膊短腿者不在少数,个个神情亢奋。
有人起了个万岁的头,紧接着山呼海啸的声音一浪接一浪。
就目前情况,想要前往府衙暂住,要么疏散人群,要么只能驱赶。
刘辩当然不可能选择后者,他主动起身,掀开车帘出现在百姓面前。
“乡亲们快请起,要下雨了,都早些归家。”
刘辩的出现非但没能让他们散去,反而引得人群更加躁动。
“陛下真回来了!”
一个缺胳膊大汉激动的大喊一声,拼命的往里挤。
羽林军构建出的人墙都叫他挤开一条缝,鲍信眼瞧不对,黑着脸握着剑柄上前。
刘辩挥手:“羽林、虎贲都散开,让乡亲们看看朕。”
羽林军和虎贲军对于天子的命令突出一个令行禁止。
无论是什么样的命令,只要刘辩下达了,他们就会不折不扣的执行。
所以此刻不假思索的让出道。
乡亲们冲了进来,就在刘辩的车架前跪了一圈。
本来刘辩打算跳下龙辇见见百姓的,结果现在连落脚之处都没有。
那个缺胳膊大汉挤在最前面,抬起早已兴奋到涨红的脸,问道:
“陛下真回来了,您还记得我吗?”
“这……”
刘辩上下打量了他一圈,脑海中始终没印象。
缺胳膊男人兴奋不减,语无伦次用仅剩的手指着自己说道:
“我是孙将军的兵啊,陛下打到弘农的时候,孙将军受了伤,陛下来看孙将军的时候看过我,还扶过我,夸我是大汉的好儿郎。”
“原来是你,朕记得你。”刘辩恍然,实则印象依旧不深,这几年经历的事和见的人太多。
老实说洛阳的那些人他都认不全,时不时的还要问郭嘉。
当初在弘农的事不曾忘,确实记得自己扶过一个独臂小兵,可是对方的模样和声音都已经模糊。
刘辩看着他独臂的样子,主动俯身将他托起,严肃道:“朕答应过你们会回来看你们,就一定会回来。”
“陛下……”男人哽咽着,而后像是突然想到高兴之事,再次激动起来,
“陛下,我还记得当初您率领大汉精锐所向披靡的样子,还记得您亲手砍逆贼的头颅,您当初可是老狠老厉害了。”
刘辩在心里叹口气,厉害的背后,是无数死伤换来的。
当日墙角躺满伤残者的画面犹在眼前,如今弘农更是成为各地伤残老兵的安置中心,举目望去,健全者不足半数。
刘辩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小民牛二。”
“牛二,倒是简单好记的名字,往后站站,朕先下来。”
这样居高临下俯视的姿势实在不自在,再加上就眼下的状况,坐车驾怕是动都动不了一下。
牛二听话的往后站,刘辩在郭嘉的陪同下下车,他下车之后环视一圈,问道:
“乡亲们,朕想问你们几个问题,朕亲征弘农之后,你们的日子过的如何?”
牛二迫不及待的就站了出来,眉飞色舞道:“托陛下洪福,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得饱饭,城里新开了好几家讲武堂,我们的孩子将来能继续投身沙场,为国效力呢。”
“哦?”刘辩来了兴趣,讲武堂开的好啊。
弘农与军旅关联不浅,再加上军功制的恢复,沙场建功是最快改变命运的方式。
另外弘农子弟参军,一些将领会对旧部后代照拂些,将来弘农怕是会成为有名将军城。
照拂这种事刘辩并不反对,他真心希望弘农能变得更好。
不得不说,张昭在此任上还真有招。
刘辩为了避免牛二是托,特意多问了一些人和问题。
得出回答如同他收到的奏疏一样。
弘农不再是遍地尸骸,处处残破、良田荒芜的局面。
杨修在任时就在打基础,加上背后杨氏的帮助,迅速让弘农稳住了局面。
不过一直到杨修走之前,弘农仍然需要每日搭粥棚,才能保证每日饿死的人数控制下来。
直到张昭开办铁器坊,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过起来。
这里的人不需要为住房担忧,赚一文钱就能花一文在吃喝穿上。
弘农铁器坊的薪资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每日只有十五到十八钱。
但这里的人能做的起新衣裳,能靠着自己喝上小酒,能让孩子去宜阳穿杨射堂学本领……
刘辩与百姓聊了一阵,眼瞅着天空越来越暗沉,电闪雷鸣加剧,好说歹说之下,百姓们的情绪才算稳定些。
刘辩得以向着府衙而去,但身后百姓仍旧一路相送,似乎是在保护他,生怕有人伤着天子。
来到县衙,县令并不在,在场的只有一位主簿,更多的事情只能向他了解。
“下官参见陛下。”
主簿匍匐在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平身吧。”
“下官不敢。”
“朕来此不是兴师问罪的。”
主簿这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赶在天子秋巡的时间,正好路过宜阳时铁器坊出了事,搞不好一整个衙门都要遭殃。
哗啦。
外面大雨终于落下,刘辩坐在公堂主位上,郭嘉害怕他着凉,拿来一件披肩。
“朕不冷。”刘辩摆摆手,皱眉道:“百姓刚送朕到衙门就下了雨,你调一队羽林军出去,拿伞送百姓归家,不然淋一路怕是要着凉,另外,再去向百姓打探些问题……”
着凉不是小事,一个小病就可能带走一大片人。
大自然的每一个微小反应和变化,都是普通人的浩劫。
“臣这就吩咐下去。”郭嘉拱手。
刘辩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主簿身上,问起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他对宜阳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宜阳有户五千,两万六千人左右。
其中有四千人指望着铁器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