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416章 明事理之人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16章 明事理之人

    此坊属于商人,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也可以说是属于大汉,属于天子。

    可无论怎么算,也绝不可能属于百姓。

    至少在新世界到来前不可能。

    满宠的话听着有一点道理,但根本就不能往深处去想,不然漏洞百出,听着像是笑话。

    ……

    “陛下,满宠求见。”

    刘辩刚回来,就收到了禀告声。

    他往外瞥了一眼,随手将奏疏甩出去,“让他自己先看看,另外告诉他,剩下的五家商人都派人来了宜阳,让他去打发走。”

    “喏!”鲍信退下。

    刘辩顺势望向程昱:“朕记得那个妇人叫赵娥是吧?情况如何了?”

    “已经醒了,就是身子骨仍然虚弱。”

    “朕去看看吧。”

    刘辩起身,一路来到侧房,门口的锦衣卫见到来人,立刻行礼。

    “参见陛下。”

    刘辩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多礼,两人平身后,替刘辩推开门。

    陈娥醒了有一会儿了,正在被窝抽泣,听到外面的声音,浑身一颤。

    天子来了?

    陈娥快速的擦干净眼泪,探出头一看,就见到一名俊朗的青年走出屋内。

    这就是大汉的天子?继位仅仅两年,就让大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被誉为有文景之志,武帝遗风的天子?

    陈娥撑起身子要行礼,被刘辩的声音打断。

    “身体不好就别动了,朕来跟你说几句话。”

    陈娥还是撑了起来,匍匐在床上,“民妇叩见大汉天子。”

    刘辩叹口气,左右一看,找了个位置坐下,短暂沉吟后,问道:

    “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同朕说?”

    陈娥眼泪涌出,依旧匍匐在床上,抽泣道:

    “民妇恳求天子为民妇做主,民妇冤枉。”

    “朕都已经知道了。”

    刘辩点点头,说道:“你本名非赵娥,与陈二虎青梅竹马,后来家国动荡,你丧失双亲,陈氏双老看不上你,你借钱葬了父母成为奴籍,陈二虎也是个痴情汉子,一路找寻你而去,最后决定参军赚军功为你赎身,期间陈氏二老离世……”

    二虎和陈娥的底细被刘辩全部说出,这些事都是锦衣卫追查出来的。

    甚至连陈娥原名、成为奴隶后的名字都能找出,不过为了避免提及人家伤心处,就没说。

    “这宜阳城,除了曾经在那场叛乱中苟延残喘活下来的百姓外,还有不少是朕下旨安置下来的老兵,说起来,朕那日可能还见过二虎,两年后竟是如此场景,朕愧对你们。”

    “陛下……”

    赵娥抽泣声更剧烈,“陛下不曾愧对我们,二虎受伤归乡,朝廷发了足够了补偿金,若不是为了赎民妇,二虎也能做些小生意,还给我们分了房子……一切都是以前不敢想的,就连民妇……民妇能脱离奴籍,也全仰赖陛下的天恩。”

    刘辩叹口气,满宠仅以公道办事,这里面的很多小事、琐事,都与办案无关,可却是构成当今局面的重要因素。

    他大概是理解陈娥的心情的。

    陈娥求的也是公道,只不过和满宠的公道,有着很大出入。

    “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朕能帮你解决。”

    陈娥抬起头,她早已哭成泪人:“民妇并非是得寸进尺之人,民妇只想要一个道歉,只想将夫君的尸骨带回去立个碑,周坊主咄咄逼人,赵县令从未正视民妇的要求,满府君……”

    她说了很多,刘辩静静的倾听着。

    都是不过分甚至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能看的出来,她是个心地不错的女人,怪不得二虎要一路跟着,倾尽一切也要将其赎出来。

    对于陈娥来说,二虎或许是她生命中最温暖的光,如今二虎死了,她没想恨过任何人,只求一个公道,往后能好好抚养孩子长大。

    她并未对大汉失望,正是因为大汉的发展,才让这对苦命鸳鸯有了重逢的机会,诞下爱的结晶。

    简简单单又朴素的诉求,为何发展成如今的局面呢?

    赵县令被贬的冤吗?从理性角度思考,刘辩认为不冤。

    从感性方面考虑,刘辩觉得更是觉得他该死。

    是,赵县令所做的一切为宜阳带来不少好处。

    但失察、渎职之罪跑不了。

    哪怕现阶段刚刚起步,赵县令身上背负三万百姓,应该日日做到警醒商人的责任,在屁股后面追着商人进步,最大程度避免悲剧发生。

    而不是每次等着出了人命,再按照糜竺的规定促使商人完善设施。

    说白了,朝廷制定的一切规定,都是最后一道保险,是避免局势恶化到失控的防撞系统,不能成为常规应对手段。

    提前减速和主动刹车是管理应该做的,每次都指望最后那道保险,还要驾驶员做什么?

    至少在刘辩收到的所有消息中,赵县令没有尽到以上责任。

    非得等人渴死,朝廷罚了商人钱,商人怕再罚钱增加饮用水其实已经晚了。

    悲剧已经发生。

    周坊主冤吗?他冤不冤已经不重要了。

    有句话刘辩没说错,他能捡回一条命,已经可以烧香拜佛了。

    陈家堂姐那些人可恶吗?可恶,但情有可原。

    世上爱钱者占据大多数,陈家堂姐她们的嘴脸再可恶,对比商人,已经算是和蔼可亲了。

    人就是如此,若人人都不爱钱,无欲无求世界才乱了套,文明又何谈延续。

    那些被几句话哄骗的宜阳人傻吗?

    傻!可与其说他们傻,不如说他们是受害者,遭到了蒙骗。

    他们也有闪光点,共情能力比他人更强,若换一个局面,国破家亡时,世人皆愚昧,但有那么一群愤青,听几句口号,就敢顶着枪口往上撞。

    哪怕明知是死,也要将血洒在敌人身上。

    以悲壮之血,点燃一个民族的血性。

    他们明明可以机灵一点,哪怕往口袋中塞把剪刀,也能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掌权久了,刘辩发现自己越发冷静,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一个人轻易下判断。

    对待芸芸众生,不能以简单的规矩和自以为的三观去评判,人并没有这么简单。

    陈娥还在哽咽诉说着:“民妇现在什么都不奢求了,只希望能抚养成儿长大,将来能够报效国恩。”

    刘辩回神,点头道:“你的孩子马上就会有人送来,朕知道你是个明事理的人,朕心里不好受是真的,朝廷的路要继续走也是真的,朕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将来能有一天,再也不需要明事理之人受冤屈,那一天你看不到,朕同样看不到,但朕若不做,往后这片土地的百姓,还要忍受千余年,才能迎来扛起大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