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460章 科举雏形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60章 科举雏形

    章德殿,刘辩拉着重臣们议事。

    战事得议,皇甫嵩的建议是留至少十五个营在凉州,其余人撤回来。

    这个提议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几十万人马一直留在凉州不是个事,尤其是在天越来越冷的情况下。

    大家都赞同,刘辩就不去插手了,不过他沉吟一阵后,说道:

    “朕打算给南匈奴于夫罗下个诏,让他挑衅于阗国,贾卿在那里,应该能把握好这个度。”

    郭嘉脑中灵光一闪,下意识的问道:

    “陛下这是打算让两国处于一种要打不打的紧张状态,继而让于阗国迫于压力,暂时向大汉示好?”

    “没错,奉孝的脑子转的就是快。”

    刘辩表扬完,向众人解释道:“于阗国对我大汉贼心不死,若朕将南匈奴拖进来,于阗国断然不敢双线开战,继而先与我们搞好关系,以应对关系恶化的南匈奴。”

    “好计!”荀彧赞叹一句,“虽明眼人都能看出南匈奴乃大汉属国,可这个瓮于阗国是不入也得入,除非他自信能以一敌二,或是拉到足够盟友。”

    他们有盟友可拉没错,但等他们准备就绪,大汉的疆域已经完整,不再惧外部威胁。

    “就这么办,大鸿胪准备一下,若此国派使臣前来,好好招待。”刘辩拍板。

    戏志才当场应下,“臣遵旨。”

    几句话间,就将世仇的问题掰扯清楚,众臣佩服起天子的眼界。

    诸葛郭嘉等人内心不免钦佩。

    能将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君王尚且不多,更何况是站在上帝视角,将多国当起棋子拿捏的人物。

    议完这件事,刘辩还有很多话要说,但今日确实不早了。

    劝退众臣,唯独留下张昭满宠。

    君臣换地图,来到侧殿对塌而坐。

    两人侍候刘辩许久,此刻仍显得拘谨。

    刘辩令人奉茶,笑着对张昭道:“卿对考校举人之事,有没有信心?”

    原来为的是这事,张昭斟酌了一下用词,小心翼翼的回道:

    “臣定会为朝廷寻得足够多的良才。”

    刘辩失笑,摇头道:“朕要的不是这个回答,司隶乃朝廷所在,士人何其多也,若考中举人不是最多,岂不是招来笑柄?”

    张昭泄气,苦笑道:“可是陛下……”

    “诶……先喝茶。”

    “谢陛下。”

    润了下嗓子,刘辩笑眯眯的说:“朕给你出个主意。”

    张昭放下茶杯,拱手道:“请陛下赐教。”

    “别的州郡才子,要到洛阳来,路上怕是要耗费十几二十天,甚至一个月,而司州哪怕是从长安而来,至多只需五日时间,是也不是?”

    “是。”

    “这么多的时间,卿何不好好利用?”

    “嗯?”张昭眨了眨眼睛,什么意思?

    召集举人们好好学习?走走关系,拉个大儒去集训教教他们?

    不对,没那么简单。

    想着想着,张昭眼睛一亮,惊喜的拱手道:“多谢陛下提点。”

    “懂了就好,卿若是给朕长脸了,朕给你封个关内侯。”

    “臣定尽心尽力。”

    这对君臣间的谈话,把满宠看得直挠头。

    什么乱七八糟的,越看越迷糊。

    “满卿!”刘辩突然看向他。

    满宠回神,赶紧抱拳:“臣在。”

    “动一动,朕要考校举人,这么大的事若是出了乱子,或者有人作弊,打的不仅仅是朕的脸。”

    “请陛下放心,臣会杜绝此事发生。”

    “嗯,你们二人回去吧,事办好了朕重重有赏!”

    两人下榻,躬身道:“臣等告退。”

    ……

    举孝廉人数扩充十倍,天子亲自考校的事越传越远,朝廷的文书随之下达。

    别的州郡估计还没收到信,但洛阳已经传的人尽皆知。

    河南尹府门庭若市,各种奢靡的马车将大门堵的水泄不通。

    士族、商贾、豪强频繁登门,这场盛宴与普通人无关。

    张昭对于来找自己的人,毫不吝啬的接见,公堂上大家齐聚,中心空地摆满礼品。

    金银珠宝,药材宝玉应有尽有。

    这些“上流人士”脸上都带着谄媚笑容,期待着张昭表态。

    “小小薄礼,还请使君不要嫌弃。”

    “听闻使君要举荐上百人觐见天子,不知还剩多少名额?”

    “是啊是啊,犬子之事您看……”

    张昭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扫了一眼点头哈腰的众人,笑道:

    “诸位可能不知道我行事的原则。”

    原则?

    众人揣测起这句话的含义。

    张昭这厮还有什么原则?

    在弘农当郡守的时候,对他们那是要多舔就多舔,舔完就坑蒙拐骗他们掏钱。

    现在他起势了,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要不是形势所迫,大家才不乐意过来。

    搞不清楚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问道:

    “不知使君是何含义?”

    张昭轻咳一声,严肃道:“很简单,谁让我方便了,我便让谁方便。钱的话……”

    张昭恋恋不舍的最后看了眼堆积如山的财宝,一咬牙,道:

    “我对钱没有兴趣。”

    “呃……”

    众人傻眼。

    有人不死心的问道:“使君这是不打算帮我等举荐了?”

    “非也,我只说不收钱,但没说不帮你们行方便。”

    张昭一句话又将众人搞不会了。

    不收钱,还帮忙举荐,这不要脸的家伙什么时候这么伟光正了?

    张昭再次咳嗽一声,将大伙从失神的状态拉回来,道:

    “朝廷举校,后面还有半句话,举校通过者最多的州郡,朝廷有奖,反之则会惩处。”

    懂了。

    混蛋吐苦水,嫌钱少。

    谁知张昭话音一转,笑眯眯的模样和天子如出一辙,“我跟大伙是一条心的,怎么能收你们钱呢?人我会帮忙举荐,不过我帮你们行了方便,你们总得帮我行个方便,别让我受到惩处,屁股还没坐热的位置,被朝廷撸了去吧?”

    张昭这话说的,让大家惊奇不已。

    还有这好事?有人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敢问使君要我等做何事,才能为使君行个方便呢。”

    “这就更简单了,参加考校之人,都得有真学问。如此,通过者多了,我便平安无事,诸位便做到了给我行方便。”

    张昭刚说完,人群里的托不解的问:“那怎么确定学问够不够呢?”

    “问得好。”张昭表扬一句,接着站起身,说:

    “时间还早,我将在河南尹府亲自出题考考你们各家之人,确实有才能者,分钱不收我便会举荐到朝廷。无才能者,还请诸位见谅,莫要逼我为了你们那点人情,而不管自己的乌纱帽。”

    众人明白了,简单来说,张昭会先考校他们族中子弟的能力,得到他的认可,才会被当做举人举向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