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女郎多妩媚 第234章 试探晋离亥,说漏嘴
热门推荐:
神级插班生
我破案,怎么领导抢着当组员?
斗罗:变废柴后,她成了唐三姐姐
神算崽崽一开播,炸出满屏大佬爹
无尽恐怖楼梯
乱世边军一小卒
修炼从简化功法开始
无限求生游戏:我有天道系统
全球贬值,我穿回来后带飞全家!
晋离亥听后脸色有些不自然,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他连忙道:“实在抱歉,都是本王身体不争气,拖累了大家。要不是因为我,贼人也不可能以此来要挟我们,更不会让小皇叔那天没能将贼人一网打尽......”
晋离亥越说声音越低,脸上的自责之色愈发明显。
对面跪坐的谢钟情见状,连忙道:“楚王殿下,您千万别这么说。这件事情的责任并不在您身上,是那些贼人太过狡诈,与您又有什么关系呢?您也是无辜的受害者。”
听到谢钟情的话,晋离亥勉强挤出一个难看的苦涩笑容,对着女郎道:“话虽如此,但说到底,还是本王太过弱小了。”
说罢,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神情有些恍惚地接着道:“不得不说,那毒师还真是有手段,一个人就结下了这么多的梁子。”
“那可不。”谢钟情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盏,附和道。
她心中对这个毒师也充满了好奇,究竟是什么人,竟有如此大的本事,能将毒下到陛下身上。
随后,晋离亥又失落地道:“此事本王也是受害者,本王回去就派人一同与小皇叔抓坏人。”
谢钟情不禁感到有些诧异,她原本以为在调查这些事情的时候,晋离亥应该也会参与其中才对。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让她对晋离亥的态度产生了一丝怀疑。
正如晋离亥自己所说,他同样也是受害者,那么他为何没派人一同参与查案呢?
是因为他病得太重,无法行动?
还是因为英王根本就不希望他插手此事?
谢钟情暗自思忖着,如果晋离亥是因身体原因而无法参与查案,那倒还可以理解。
但若是英王有意封锁消息,想要秘密进行调查,那么她刚才岂不是被人套话了?
大意了!
早知不说了。
刚刚一心想着试探,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想到此,谢钟情不禁有些懊恼。
“咳咳咳......”
这时,晋离亥突然捂住胸口,咳嗽了起来,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像是随时都可能会倒下一般。
仆人赶紧给晋离亥倒,又给他顺气,好一会儿,晋离亥强忍着咳嗽,不好意思道:“钟情,让你见笑了,本王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一直没能帮上什么忙。今儿感觉稍微好一些了,才出来走走。”
谢钟情看着晋离亥那苍白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道:“原是如此,楚王您真是太不容易了。既然您身体不适,还是将这些琐事交给其他人去处理吧。我们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以及清河崔氏都在协助英王查案,您且安心养病。”
晋离亥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略显苍白的笑容,道:“其实,本王母族谯国桓氏也曾派人去寻找过,只是他们并未将此事告知于我,或许是担心会打扰到本王静养身子吧。”
听闻此言,谢钟情心中稍感宽慰,原来并非完全无人参与其中。
然而,这消息究竟是否真的是被英王封锁,目前尚难以定论,还需进一步查证。
待到回去之后,询问一下阿耶,想必他应该知晓其中内情。
但谢钟情还是挽救一下自己的话,歉意道:“楚王,你刚刚没注意到,臣女开头说了,这也只是英王的猜测,并未有具体证据。”
“猜测?”端着茶盏彪悍的晋离亥愣住了。
“对,”谢钟情点头,无辜地看着他,“臣女起初就说了,只是猜测而已。”
闻此,晋离亥脸上闪过遗憾,放下手中的茶盏,将手拢到袖中,好整以暇道:“原来只是猜测啊,哎,还以为小皇叔真要将恶人绳之以法了。”
谢钟情道:“即便是猜测,想来也有一定依据,英王不是那等胡乱揣测之人。”
晋离亥听后颇为赞同地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一会儿本王回去问问。”
紧接,晋离亥再次开口:“除此外,小皇叔可还有其他话?”
这回,谢钟情学乖了,缓缓摇头,答:“并未,他并未再与我详谈此事。若是楚王殿下对此事好奇,不妨派人前去询问一番,或许能得到更多信息。”
晋离亥颔首表示赞同,道:“如此甚好,本王回去后定会派人去询问。”
此时,谢钟情忽然瞥见窗外的天色,便转头对晋离亥说道:“楚王殿下,若再无其他要事,臣女便先行告退了。出来的时间已然不短,恐家中长辈担忧。”
早知会遇见晋离亥,她就不该逛列肆。
晋离亥不好做挽留,只得虚虚一笑,“善。”
实际上,他心底非常渴望能与她共度更多的时光,但无奈的是,他早已习惯了谢钟情对他的冷漠。
这种一厢情愿的爱恋既苦涩又甜蜜。
当她对他不理不睬时,他的内心就像被一阵酸涩的浪潮席卷而过,让他痛苦又失落;然而,当她的目光偶然落在他身上,哪怕只是一瞬间的交汇,他的心里又会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开怀。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这种痴恋的折磨中徘徊,却始终心甘情愿,甚至可以说是自讨苦吃。
他只希望,最终的结果不会让他多年来的等待和付出都化为泡影。
晋离亥放下茶盏,站起身来,温柔说道,“钟情,我送你。”
谢钟情微微点头,两人一同走出茶馆。
到了门口,谢钟情停下脚步,示意晋离亥不必再送。
晋离亥顺从地站在门外,默默注视着她与婢女渐行渐远的背影。
那个女郎始终没有回头,就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样。
晋离亥的心底涌起一阵密密麻麻的酸楚和疼痛,似有无数根细针在不断地刺痛着他,他突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湖底,周围的湖水冰冷刺骨,让他浑身发凉。
明明啊,刚刚小皇叔将她送出来时,她神色半喜半羞,主动与小皇叔话别,目光在其身上不知流转多少次......
心,好痛啊。
......
而在谢氏的马车上,谢钟情跪坐着,回忆刚刚与晋离亥的相处,猜测晋离亥对她还不死心,眼瞧着上巳节快来了,他若不死心,指定得在上巳节在同她表情。
罢了罢了,她本也是打算在上巳节那日公开自己与英王的关系,届时,晋离亥应该也会死心了。
倒是刚刚英王所说的话,这次的刺客幕后主使极有可能是那毒师,这让谢钟情非常好奇此人,回去与阿耶商议商议。
谢钟情急匆匆赶回谢府,一进府门直奔谢司徒的书房。
然而,当她走到书房门口时,却被门口的家仆告知,郎主并不在书房,而是在女君的清风苑里。
哦,也是,今儿个是休沐日,阿耶处理完政务之后,肯定会去找阿母,两人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
想到这里,她不禁哑然。
谢钟情改变了方向,转而朝着苏氏的清风苑走去。
不一会儿,谢钟情就来到了清风苑的门口。她停下脚步,站在门外稍作整理,让门口的仆婢进去通报一声,以免自己冒冒失失地闯进去,看到一些不该看的场景。
仆人得到指示后,对着里面高声喊道:“郎主,女君,女郎来了。”
屋内,谢司徒正黏糊糊搂着妻子苏氏,与她一同看账本,时不时亲吻着她的脸颊,享受这岁月静好。
而苏氏则似乎对他的热情有些不以为意,只顾埋头看着自己手中的账目。
听到仆人的通报声,苏氏不紧不慢地抬起头,用一种清冷的目光扫了一眼身后的谢司徒,似乎对他的行为有些不满。
谢司徒却浑然不觉,依旧紧紧地搂着妻子,不肯松手。
苏氏见状,冷脸拍了下谢司徒环在自己腰间的手,示意他放开自己。
谢司徒这才不情不愿地松开手,理了理自己有些凌乱的衣袍,规规矩矩跪坐到一旁。
这时,才对外面喊道:“进来。”
得了允许,芙儿撩开竹帘,谢钟情走了进去。
“阿耶!阿母!”
见是女儿,苏氏缓缓放下手中的毛笔,原本清冷寡淡的面庞瞬间柔和了下来,眉宇间也染上了一丝慈和之色,柔声问道:“阿鸾回来了,与英王相处得如何呀?”
谢钟情闻言,小脸不禁微微一红,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与晋擎骁相处场景。
她略作迟疑,还是羞涩地点了点头,像一只轻盈的小鸟般,娇俏地走到苏氏身旁,快速褪去脚上的绣履,挨着母亲跪坐下来,亲昵地挽起母亲的胳膊,柔声说道:“女儿已经与英王坦白了,也接受了他的心意呢。”
坐在一旁的谢司徒听到女儿的话,嘴角微微上扬,他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问道:“哦?那英王可有说,何时来提亲呐?”
在此之前,苏氏就已经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得知晋擎骁已经向自己的女儿表明心迹,谢司徒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那股得意劲儿简直要从鼻子里冒出来了。
他暗自感叹,不愧是他的女儿,就是有本事,连那座冰山一样的英王都能轻易拿下,真是太优秀了!哈哈哈......
谢钟情被父亲这么一问,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她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只是轻声说道:“还早呢,哪有那么快呀?女儿还想再与英王多接触接触呢。”
才刚刚确定心意就立马提亲了,这也太快了。
谢司徒不赞成地看向女儿,道:“怎么早了?从提亲到成婚,最少都是三个月以上,何况这还是皇家姻亲,要筹备的可多了,有的是时间接触。”
最重要的是,英王大女儿八岁啊!
再等下去,他都而立了!
阿耶说得也有道理,谢钟情将目光看向阿母。
苏氏见女儿望着自己,她柔和一笑,摸摸她脑袋,道:“一切全看阿鸾自己,反正也不差那点时间。”
苏氏发话后,一向对妻子言听计从的谢司徒虽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乖乖闭嘴,不再言语。
谢钟情自然明白父亲的心思,她知父亲是为了自己好,所以略加思索后,便柔声对父亲说道:“阿耶,女儿觉得可以先与英王接触一个月,彼此了解一下,再谈定亲之事,您意下如何呢?”
她顿了顿,接着又道:“而且提亲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少呢,总得给英王一些时间去筹备吧。”
一个月的时间,也不算长,而且女儿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谢司徒听后,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应道:“也罢,就依你所言,一个月便一个月吧。”
见父亲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谢钟情心中顿时欢喜起来,她喜笑颜开道:“那就这么说定啦!”
苏氏看着女儿如此乖巧懂事的模样,心中十分欣慰,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女儿的手背,温柔问道:“今儿个还有其他什么事情吗?”
“有的有的。”谢钟情连忙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谢司徒,一脸凝重地问道:“阿耶,英王可有告诉您,此次行刺之事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
谢司徒闻言,脸色微微一沉,不过还是如实回答道:“说了,是晋渐珩以前的门客。”
苏氏听后,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惊讶之色,显然她对此事也早有耳闻。
谢钟情问:“英王没具体说是谁吗?”
谢司徒沉眉思索道:“似乎是那个给官家下毒之人。”
“对!”谢钟情用力点了点头,道,“英王也是如此与我说的,不过他并没把这件事告诉楚王。”
谢司徒听了女儿的话,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楚王?”
谢钟情见状,连忙将自己与晋离亥相遇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包括晋离亥对她说的话以及她自己的一些猜测。
谢司徒静静地听完女儿的叙述,右手轻轻地捻着自己那短短八字胡,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儿,忽地,他一双精明锐利的眼睛凝视着谢钟情,问道:“阿鸾,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晋离亥越说声音越低,脸上的自责之色愈发明显。
对面跪坐的谢钟情见状,连忙道:“楚王殿下,您千万别这么说。这件事情的责任并不在您身上,是那些贼人太过狡诈,与您又有什么关系呢?您也是无辜的受害者。”
听到谢钟情的话,晋离亥勉强挤出一个难看的苦涩笑容,对着女郎道:“话虽如此,但说到底,还是本王太过弱小了。”
说罢,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神情有些恍惚地接着道:“不得不说,那毒师还真是有手段,一个人就结下了这么多的梁子。”
“那可不。”谢钟情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盏,附和道。
她心中对这个毒师也充满了好奇,究竟是什么人,竟有如此大的本事,能将毒下到陛下身上。
随后,晋离亥又失落地道:“此事本王也是受害者,本王回去就派人一同与小皇叔抓坏人。”
谢钟情不禁感到有些诧异,她原本以为在调查这些事情的时候,晋离亥应该也会参与其中才对。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让她对晋离亥的态度产生了一丝怀疑。
正如晋离亥自己所说,他同样也是受害者,那么他为何没派人一同参与查案呢?
是因为他病得太重,无法行动?
还是因为英王根本就不希望他插手此事?
谢钟情暗自思忖着,如果晋离亥是因身体原因而无法参与查案,那倒还可以理解。
但若是英王有意封锁消息,想要秘密进行调查,那么她刚才岂不是被人套话了?
大意了!
早知不说了。
刚刚一心想着试探,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想到此,谢钟情不禁有些懊恼。
“咳咳咳......”
这时,晋离亥突然捂住胸口,咳嗽了起来,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像是随时都可能会倒下一般。
仆人赶紧给晋离亥倒,又给他顺气,好一会儿,晋离亥强忍着咳嗽,不好意思道:“钟情,让你见笑了,本王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一直没能帮上什么忙。今儿感觉稍微好一些了,才出来走走。”
谢钟情看着晋离亥那苍白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道:“原是如此,楚王您真是太不容易了。既然您身体不适,还是将这些琐事交给其他人去处理吧。我们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以及清河崔氏都在协助英王查案,您且安心养病。”
晋离亥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略显苍白的笑容,道:“其实,本王母族谯国桓氏也曾派人去寻找过,只是他们并未将此事告知于我,或许是担心会打扰到本王静养身子吧。”
听闻此言,谢钟情心中稍感宽慰,原来并非完全无人参与其中。
然而,这消息究竟是否真的是被英王封锁,目前尚难以定论,还需进一步查证。
待到回去之后,询问一下阿耶,想必他应该知晓其中内情。
但谢钟情还是挽救一下自己的话,歉意道:“楚王,你刚刚没注意到,臣女开头说了,这也只是英王的猜测,并未有具体证据。”
“猜测?”端着茶盏彪悍的晋离亥愣住了。
“对,”谢钟情点头,无辜地看着他,“臣女起初就说了,只是猜测而已。”
闻此,晋离亥脸上闪过遗憾,放下手中的茶盏,将手拢到袖中,好整以暇道:“原来只是猜测啊,哎,还以为小皇叔真要将恶人绳之以法了。”
谢钟情道:“即便是猜测,想来也有一定依据,英王不是那等胡乱揣测之人。”
晋离亥听后颇为赞同地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一会儿本王回去问问。”
紧接,晋离亥再次开口:“除此外,小皇叔可还有其他话?”
这回,谢钟情学乖了,缓缓摇头,答:“并未,他并未再与我详谈此事。若是楚王殿下对此事好奇,不妨派人前去询问一番,或许能得到更多信息。”
晋离亥颔首表示赞同,道:“如此甚好,本王回去后定会派人去询问。”
此时,谢钟情忽然瞥见窗外的天色,便转头对晋离亥说道:“楚王殿下,若再无其他要事,臣女便先行告退了。出来的时间已然不短,恐家中长辈担忧。”
早知会遇见晋离亥,她就不该逛列肆。
晋离亥不好做挽留,只得虚虚一笑,“善。”
实际上,他心底非常渴望能与她共度更多的时光,但无奈的是,他早已习惯了谢钟情对他的冷漠。
这种一厢情愿的爱恋既苦涩又甜蜜。
当她对他不理不睬时,他的内心就像被一阵酸涩的浪潮席卷而过,让他痛苦又失落;然而,当她的目光偶然落在他身上,哪怕只是一瞬间的交汇,他的心里又会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开怀。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这种痴恋的折磨中徘徊,却始终心甘情愿,甚至可以说是自讨苦吃。
他只希望,最终的结果不会让他多年来的等待和付出都化为泡影。
晋离亥放下茶盏,站起身来,温柔说道,“钟情,我送你。”
谢钟情微微点头,两人一同走出茶馆。
到了门口,谢钟情停下脚步,示意晋离亥不必再送。
晋离亥顺从地站在门外,默默注视着她与婢女渐行渐远的背影。
那个女郎始终没有回头,就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样。
晋离亥的心底涌起一阵密密麻麻的酸楚和疼痛,似有无数根细针在不断地刺痛着他,他突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湖底,周围的湖水冰冷刺骨,让他浑身发凉。
明明啊,刚刚小皇叔将她送出来时,她神色半喜半羞,主动与小皇叔话别,目光在其身上不知流转多少次......
心,好痛啊。
......
而在谢氏的马车上,谢钟情跪坐着,回忆刚刚与晋离亥的相处,猜测晋离亥对她还不死心,眼瞧着上巳节快来了,他若不死心,指定得在上巳节在同她表情。
罢了罢了,她本也是打算在上巳节那日公开自己与英王的关系,届时,晋离亥应该也会死心了。
倒是刚刚英王所说的话,这次的刺客幕后主使极有可能是那毒师,这让谢钟情非常好奇此人,回去与阿耶商议商议。
谢钟情急匆匆赶回谢府,一进府门直奔谢司徒的书房。
然而,当她走到书房门口时,却被门口的家仆告知,郎主并不在书房,而是在女君的清风苑里。
哦,也是,今儿个是休沐日,阿耶处理完政务之后,肯定会去找阿母,两人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
想到这里,她不禁哑然。
谢钟情改变了方向,转而朝着苏氏的清风苑走去。
不一会儿,谢钟情就来到了清风苑的门口。她停下脚步,站在门外稍作整理,让门口的仆婢进去通报一声,以免自己冒冒失失地闯进去,看到一些不该看的场景。
仆人得到指示后,对着里面高声喊道:“郎主,女君,女郎来了。”
屋内,谢司徒正黏糊糊搂着妻子苏氏,与她一同看账本,时不时亲吻着她的脸颊,享受这岁月静好。
而苏氏则似乎对他的热情有些不以为意,只顾埋头看着自己手中的账目。
听到仆人的通报声,苏氏不紧不慢地抬起头,用一种清冷的目光扫了一眼身后的谢司徒,似乎对他的行为有些不满。
谢司徒却浑然不觉,依旧紧紧地搂着妻子,不肯松手。
苏氏见状,冷脸拍了下谢司徒环在自己腰间的手,示意他放开自己。
谢司徒这才不情不愿地松开手,理了理自己有些凌乱的衣袍,规规矩矩跪坐到一旁。
这时,才对外面喊道:“进来。”
得了允许,芙儿撩开竹帘,谢钟情走了进去。
“阿耶!阿母!”
见是女儿,苏氏缓缓放下手中的毛笔,原本清冷寡淡的面庞瞬间柔和了下来,眉宇间也染上了一丝慈和之色,柔声问道:“阿鸾回来了,与英王相处得如何呀?”
谢钟情闻言,小脸不禁微微一红,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与晋擎骁相处场景。
她略作迟疑,还是羞涩地点了点头,像一只轻盈的小鸟般,娇俏地走到苏氏身旁,快速褪去脚上的绣履,挨着母亲跪坐下来,亲昵地挽起母亲的胳膊,柔声说道:“女儿已经与英王坦白了,也接受了他的心意呢。”
坐在一旁的谢司徒听到女儿的话,嘴角微微上扬,他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问道:“哦?那英王可有说,何时来提亲呐?”
在此之前,苏氏就已经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得知晋擎骁已经向自己的女儿表明心迹,谢司徒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那股得意劲儿简直要从鼻子里冒出来了。
他暗自感叹,不愧是他的女儿,就是有本事,连那座冰山一样的英王都能轻易拿下,真是太优秀了!哈哈哈......
谢钟情被父亲这么一问,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她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只是轻声说道:“还早呢,哪有那么快呀?女儿还想再与英王多接触接触呢。”
才刚刚确定心意就立马提亲了,这也太快了。
谢司徒不赞成地看向女儿,道:“怎么早了?从提亲到成婚,最少都是三个月以上,何况这还是皇家姻亲,要筹备的可多了,有的是时间接触。”
最重要的是,英王大女儿八岁啊!
再等下去,他都而立了!
阿耶说得也有道理,谢钟情将目光看向阿母。
苏氏见女儿望着自己,她柔和一笑,摸摸她脑袋,道:“一切全看阿鸾自己,反正也不差那点时间。”
苏氏发话后,一向对妻子言听计从的谢司徒虽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乖乖闭嘴,不再言语。
谢钟情自然明白父亲的心思,她知父亲是为了自己好,所以略加思索后,便柔声对父亲说道:“阿耶,女儿觉得可以先与英王接触一个月,彼此了解一下,再谈定亲之事,您意下如何呢?”
她顿了顿,接着又道:“而且提亲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少呢,总得给英王一些时间去筹备吧。”
一个月的时间,也不算长,而且女儿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谢司徒听后,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应道:“也罢,就依你所言,一个月便一个月吧。”
见父亲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谢钟情心中顿时欢喜起来,她喜笑颜开道:“那就这么说定啦!”
苏氏看着女儿如此乖巧懂事的模样,心中十分欣慰,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女儿的手背,温柔问道:“今儿个还有其他什么事情吗?”
“有的有的。”谢钟情连忙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谢司徒,一脸凝重地问道:“阿耶,英王可有告诉您,此次行刺之事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
谢司徒闻言,脸色微微一沉,不过还是如实回答道:“说了,是晋渐珩以前的门客。”
苏氏听后,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惊讶之色,显然她对此事也早有耳闻。
谢钟情问:“英王没具体说是谁吗?”
谢司徒沉眉思索道:“似乎是那个给官家下毒之人。”
“对!”谢钟情用力点了点头,道,“英王也是如此与我说的,不过他并没把这件事告诉楚王。”
谢司徒听了女儿的话,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楚王?”
谢钟情见状,连忙将自己与晋离亥相遇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包括晋离亥对她说的话以及她自己的一些猜测。
谢司徒静静地听完女儿的叙述,右手轻轻地捻着自己那短短八字胡,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儿,忽地,他一双精明锐利的眼睛凝视着谢钟情,问道:“阿鸾,你对此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