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女郎多妩媚 第235章 三兄没这个福气
热门推荐:
重生后她摆烂不嫁,国公爷急红眼
逆子逆女全跪下,重生娇娘不原谅
美食:开局女子学院售卖卤肉饭
红色莫斯科
神祗:开局鱼猫兽人
逆命相师
DC新氪星
诸天:从天下第一开始的千户
顶流从拒绝婚约开始
谢钟情毫不迟疑回答:“阿耶,我和英王的想法一致,都认为那刺客在建康城内肯定有内应。而且,若英王没把这件事告诉楚王的话,那么他是否对楚王有所怀疑呢?”
谢司徒微微一笑,反问道:“阿鸾,你是在怀疑这次刺杀事件与楚王有关?”
谢钟情急忙摆了摆手,解释道:“我可没有这样说啊,阿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而已。”
谢司徒嘴角的笑容更浓了,他笑着说:“嗯,此事确实需要进一步调查清楚。”
“那阿耶,您对楚王是否也有怀疑?”谢钟情道。
谢司徒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徐徐道:“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对任何人都怀疑。”
谢钟情:“......”
不愧是她阿耶,除了自家几个人,恐怕他把建康之人全都进行一一怀疑排查过了吧?
“所以,楚王也不例外?”谢钟情笑着瞥了一眼谢司徒,问道。
谢司徒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谢钟情见状,嘴角的笑容愈发深意,她接着说道:“楚王不是被挟持做人质了吗?他多可怜啊,阿耶您怎么能怀疑他呢?”
闻听此言,谢司徒顿时觉得有些无奈,他瞪了一眼女儿,没好气地道:“他确实是做了人质,但也仅仅只是做了人质而已,受了点惊吓罢了,实际上,他可是毫发无损啊!”
谢钟情的眼中闪过一丝赞同,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她追问道:“所以,阿耶您是怀疑楚王在故意做戏咯?”
谢司徒闻言,气得吹胡子瞪眼,他乜了眼女儿,低低斥道:“你这姑子怎么回事?到底谁才是长辈?有你这么跟父亲说话的吗?”
他觉得谢钟情这副模样,简直就像是在考量他有没有想到这一层一样,难道他真的有那么蠢吗?
谢钟情被父亲这么一说,顿时有些尴尬,她连忙往母亲身上靠了靠,嘟囔着嘴道:“女儿才没有呢,女儿只是想试试看阿耶您是不是和女儿想到一块儿去了嘛......”
事实证明,他们不愧是亲父女,全都想到一处去了。
谢司徒懒得理她,早已习惯了女儿的古灵精怪。
“阿母,你那里可有什么消息?”谢钟情又问苏氏。
苏氏的商会消息也是格外的厉害的。
“与英王查到的差不多。”苏氏慢悠悠道,“这个毒师藏得挺深,他有段时间似乎人在匈奴,后来秦王,哦不,是晋渐珩府上,为他所用,其他的目前就查不到了。”
谢钟情听后若有所思。
如此说来,此人确有手段。
是个巨大的隐患。
经过深思熟虑,谢钟情认为还是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晋擎骁,向他询问一下具体情况。
如果真如她与阿耶所猜想,此次刺杀有楚王有参与,那就要进一步考量了。
刚刚茶馆里,谢钟情故意说了幕后之人的猜测,其实主要是为观察晋离亥的表现,但他表现毫无破绽,所以,不知到底是她多想,还是晋离亥演得太好。
主意已定,谢钟情决定不再打扰父母,于是她站起身来向父母告辞,离开了房间,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谢司徒见到女儿终于离去,心中宽慰,他巴不得女儿早点离开,这样就不妨碍他与妻子共度二人世界了。
谢钟情一走,谢司徒立刻像变了个人似的,迅速黏到苏氏身边,紧紧抓住她的手,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回到潇湘院后,谢钟情没丝毫耽搁,立刻动手写了一封信给英王府。
她将心中的疑虑和担忧都写进了信里,希望晋擎骁能够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没过多久,晋擎骁就收到了谢钟情的来信。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信中的内容,沉默片刻后,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挥笔写下几个字,告知谢钟情无需担忧。
谢钟情在家中焦急等待英王的回信,当她终于看到信上说无妨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
原来这个猜测并不是秘密,楚王得知也无所谓。
那就成,就怕因自己一时说漏嘴,造成了大麻烦。
然而,让谢钟情始料未及的是,自从这次通信之后,英王竟然开始频繁地给她写信。
一天之中,竟然有好几封信陆续送到了谢府。
这些信里,有的是深情款款的情书,有的则是表达对她的思念之情。
「钟情,分别数时辰,我想你了......」
「钟情,皇兄知你我互通心意后甚是欣慰,想要立即下旨赐婚,但你们放心,已被我拒绝了,说要等你松口,一切看你的意思。」
「钟情,你现在在作何?」
「钟情......」
晋擎骁在信中毫不掩饰地向谢钟情倾诉着自己的心意,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她的爱慕和眷恋。
谢钟情看着这些信,不由得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整个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原来你是这样的英王!
她之前还想着,一月之期会不会有点短,因为英王成日很忙,没空跟她培养感情。
结果呢,这个大忙人在忙碌的时候,不忘给自己连写几封信,虽然一封信不过几十字,但内容都非常暖心。
女郎看了,被他撩拨得脸红心跳,暗叹英王这是打通任督二脉,开始恋爱脑了?
这个反差可真可爱。
谢钟情不由失笑,提笔认真回复他,同时开始期待他的每一封信。
......
翌日。
谢钟情前往王氏府邸见萧妤,除了探望她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知她。
当谢钟情将自己与英王之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时,原本安静地坐在床上养胎的萧妤突然惊讶叫了起来。
“什么?!”萧妤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英王竟同你表情了?”
谢钟情坐在高足榻上,轻轻点了点头,“嗯,已经有几日了,我思考了好几天,直到昨儿才决定去当面告诉他,我接受他的心意。”
听到这个消息,萧妤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就被她掩饰了过去,她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样啊......哎......”
萧妤心中暗自叹息,她为自己的三兄感到惋惜。
三兄对谢钟情一往情深,多年来默默守护,却始终未能得到谢钟情的回应。
本来,她和三兄已经商量好了,再过几日便是上巳节,谢钟情的丧期也已结束,三兄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求钟情了。
然而,现在一切都晚了,英王抢先一步,赢得了谢钟情的芳心。
萧妤虽心中有些失落,但她也明白,感情的事情是无法强求的。
而且,英王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子,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才华风度,都堪称当世一流。
若是换成她自己,面对英王这样的男子,恐怕也会心动吧。
所以,她实在无法昧着良心说英王不如自己的三兄。
见萧妤脸上显而易见的失落,谢钟情道:“抱歉啊,阿妤。”
萧妤摆摆手,虚虚笑道:“这不是你的错,哦,应该说,你本没有错,何须道歉。”
明明只是三兄一厢情愿爱慕谢钟情,谢钟情就一定要回应吗?
建康里那么多儿郎爱慕谢钟情,只是三兄因着自己与谢钟情的关系,所以接触得多些罢了,其实他也与建康里其他爱慕钟情的儿郎没什么两样,都只能默默注视着爱人越走越远......
只是三兄知晓后,不知该多伤心啊......
他的余生要如何度过......
萧妤抿了抿唇,眼睛黯然下来,道:“钟情放心,我会去与三兄说明白的。”
“多谢。”
谢钟情来与萧妤说这事,本就是怕这次上巳节,萧戟来表白,最后落寞而归,还是提前告知他为好,虽然诛心,但总比在人前落了笑话好。
萧妤不禁叹息一声,感慨说道:“只可惜三兄没有这个福气。”
谢钟情展颜一笑,劝慰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建康城中有那么多出色的女子,萧三郎不妨多去结识一些,说不定就能遇到合适的人呢。”
然而,萧妤却摇了摇头,一脸无奈道:“你并不了解三兄的执着。”
她心里很清楚,三兄对谢钟情的感情并非一般的喜欢,而是一种爱入骨髓的深深执念。
这种执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无论如何都难以抹去。
谢钟情是年少时的白月光,对于三兄来说,她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存在。
即使家族逼迫他娶妻,萧戟也绝对不会轻易爱上他的妻子。最多,他可能会与妻子相敬如宾,维持表面上的和睦。
当然,在萧妤的内心深处,她其实也并不认为三兄会轻易妥协去娶妻。
以他的性格,恐怕宁愿抱着年少时的梦想,遁入空门,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三兄,既让萧妤感到钦佩,又让她感到无比的难过。
她一方面希望三兄能够放下对谢钟情的执念,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去寻找真正属于他的幸福;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如果三兄真的放不下这份感情,那么娶了别的女子,不仅是对那个女子的不公平,更是对他与谢钟情之间纯粹感情的一种亵渎。
哎,这可真是让人纠结。
罢了罢了,随缘吧。
谢钟情捻着锦帕,望向床上半坐的好友,道:“阿妤,你定要好好劝劝你的三兄,让他看开一些。”
萧妤轻轻点头,心酸地应道:“钟情,你放心吧,我劝解三兄的。”
“嗯。”谢钟情轻声应了一句,然后又稍稍坐了一会儿,端起茶杯轻抿了几口,才缓缓起身,与萧妤道别后,转身离去。
待谢钟情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萧妤立刻命人取出纸笔,迅速给萧戟写了一封信,将刚刚得知的消息告知于他。
她深知,三兄得知这个消息后必定会心如刀绞、痛苦不堪,毕竟,就连她一个旁观者,在听到谢钟情接受英王的那一刻,心中都不禁涌起一阵酸楚和难过,更何况是三兄本人呢?
然而,三兄的这份深情厚意,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
三兄生性高冷,沉默寡言,不懂得如何去讨好女子的欢心,他所拥有的,唯有那颗对钟情坚定不移的心。
可这与英王相比,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在这场爱情的较量中,三兄注定是要失败的。
萧妤的心情时冷时热,难以平静,她为三兄感到惋惜和痛心,同时也感叹命运弄人。
三兄啊,你就别再执着了,放手吧......
谢钟情回到自己的院子后,正准备稍作歇息,却突然收到了一封意想不到的来信。
是庾危意!
好久不见此人,她早把这号人给抛之脑后了。
芙儿拿着手中的信笺,问:“女郎,这已经不知是庾五郎送的多少封信了,您要看一眼吗?”
今年初起,庾危意就一直给谢钟情送信,字字句句表真情,但全都被拦下了,谢钟情一封都没看到。
可他实在是太有毅力了,尤其是谢钟情丧期过后,又马上迎来上巳节,庾危意来信更是勤勉,负责拦信的下人都被他这份毅力打动了,来问芙儿,芙儿才来请示谢钟情。
谢钟情冷冷睨了眼芙儿手上的信,随后一甩手,“烧了。”
“喏。”
芙儿应下,又听得谢钟情冷声道:“我说过,他所有的信都不必拿给我,以前是,以后也是。”
“唯。”
谢钟情用脚想,都知道这些信的内容,无非是各种甜言蜜语,想挽回她罢了。
可偏偏,她此人最是不爱吃回头草!
丢弃掉的东西,她才不会回头去捡。
过了三日,谢钟情收到了萧戟的信,他想见她一面。
望着手中的信,谢钟情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惭愧,也有害怕。
她不想去见他,然而她心里很清楚,有些事情,只有当面说清楚才能解决。
犹豫再三,谢钟情最终还是决定去见他。
这一次,他们的见面地点并非是以往常去的茶馆,而是城外那片幽静的桃林。
谢司徒微微一笑,反问道:“阿鸾,你是在怀疑这次刺杀事件与楚王有关?”
谢钟情急忙摆了摆手,解释道:“我可没有这样说啊,阿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而已。”
谢司徒嘴角的笑容更浓了,他笑着说:“嗯,此事确实需要进一步调查清楚。”
“那阿耶,您对楚王是否也有怀疑?”谢钟情道。
谢司徒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徐徐道:“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对任何人都怀疑。”
谢钟情:“......”
不愧是她阿耶,除了自家几个人,恐怕他把建康之人全都进行一一怀疑排查过了吧?
“所以,楚王也不例外?”谢钟情笑着瞥了一眼谢司徒,问道。
谢司徒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谢钟情见状,嘴角的笑容愈发深意,她接着说道:“楚王不是被挟持做人质了吗?他多可怜啊,阿耶您怎么能怀疑他呢?”
闻听此言,谢司徒顿时觉得有些无奈,他瞪了一眼女儿,没好气地道:“他确实是做了人质,但也仅仅只是做了人质而已,受了点惊吓罢了,实际上,他可是毫发无损啊!”
谢钟情的眼中闪过一丝赞同,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她追问道:“所以,阿耶您是怀疑楚王在故意做戏咯?”
谢司徒闻言,气得吹胡子瞪眼,他乜了眼女儿,低低斥道:“你这姑子怎么回事?到底谁才是长辈?有你这么跟父亲说话的吗?”
他觉得谢钟情这副模样,简直就像是在考量他有没有想到这一层一样,难道他真的有那么蠢吗?
谢钟情被父亲这么一说,顿时有些尴尬,她连忙往母亲身上靠了靠,嘟囔着嘴道:“女儿才没有呢,女儿只是想试试看阿耶您是不是和女儿想到一块儿去了嘛......”
事实证明,他们不愧是亲父女,全都想到一处去了。
谢司徒懒得理她,早已习惯了女儿的古灵精怪。
“阿母,你那里可有什么消息?”谢钟情又问苏氏。
苏氏的商会消息也是格外的厉害的。
“与英王查到的差不多。”苏氏慢悠悠道,“这个毒师藏得挺深,他有段时间似乎人在匈奴,后来秦王,哦不,是晋渐珩府上,为他所用,其他的目前就查不到了。”
谢钟情听后若有所思。
如此说来,此人确有手段。
是个巨大的隐患。
经过深思熟虑,谢钟情认为还是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晋擎骁,向他询问一下具体情况。
如果真如她与阿耶所猜想,此次刺杀有楚王有参与,那就要进一步考量了。
刚刚茶馆里,谢钟情故意说了幕后之人的猜测,其实主要是为观察晋离亥的表现,但他表现毫无破绽,所以,不知到底是她多想,还是晋离亥演得太好。
主意已定,谢钟情决定不再打扰父母,于是她站起身来向父母告辞,离开了房间,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谢司徒见到女儿终于离去,心中宽慰,他巴不得女儿早点离开,这样就不妨碍他与妻子共度二人世界了。
谢钟情一走,谢司徒立刻像变了个人似的,迅速黏到苏氏身边,紧紧抓住她的手,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回到潇湘院后,谢钟情没丝毫耽搁,立刻动手写了一封信给英王府。
她将心中的疑虑和担忧都写进了信里,希望晋擎骁能够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没过多久,晋擎骁就收到了谢钟情的来信。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信中的内容,沉默片刻后,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挥笔写下几个字,告知谢钟情无需担忧。
谢钟情在家中焦急等待英王的回信,当她终于看到信上说无妨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
原来这个猜测并不是秘密,楚王得知也无所谓。
那就成,就怕因自己一时说漏嘴,造成了大麻烦。
然而,让谢钟情始料未及的是,自从这次通信之后,英王竟然开始频繁地给她写信。
一天之中,竟然有好几封信陆续送到了谢府。
这些信里,有的是深情款款的情书,有的则是表达对她的思念之情。
「钟情,分别数时辰,我想你了......」
「钟情,皇兄知你我互通心意后甚是欣慰,想要立即下旨赐婚,但你们放心,已被我拒绝了,说要等你松口,一切看你的意思。」
「钟情,你现在在作何?」
「钟情......」
晋擎骁在信中毫不掩饰地向谢钟情倾诉着自己的心意,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她的爱慕和眷恋。
谢钟情看着这些信,不由得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整个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原来你是这样的英王!
她之前还想着,一月之期会不会有点短,因为英王成日很忙,没空跟她培养感情。
结果呢,这个大忙人在忙碌的时候,不忘给自己连写几封信,虽然一封信不过几十字,但内容都非常暖心。
女郎看了,被他撩拨得脸红心跳,暗叹英王这是打通任督二脉,开始恋爱脑了?
这个反差可真可爱。
谢钟情不由失笑,提笔认真回复他,同时开始期待他的每一封信。
......
翌日。
谢钟情前往王氏府邸见萧妤,除了探望她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知她。
当谢钟情将自己与英王之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时,原本安静地坐在床上养胎的萧妤突然惊讶叫了起来。
“什么?!”萧妤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英王竟同你表情了?”
谢钟情坐在高足榻上,轻轻点了点头,“嗯,已经有几日了,我思考了好几天,直到昨儿才决定去当面告诉他,我接受他的心意。”
听到这个消息,萧妤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就被她掩饰了过去,她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样啊......哎......”
萧妤心中暗自叹息,她为自己的三兄感到惋惜。
三兄对谢钟情一往情深,多年来默默守护,却始终未能得到谢钟情的回应。
本来,她和三兄已经商量好了,再过几日便是上巳节,谢钟情的丧期也已结束,三兄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求钟情了。
然而,现在一切都晚了,英王抢先一步,赢得了谢钟情的芳心。
萧妤虽心中有些失落,但她也明白,感情的事情是无法强求的。
而且,英王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子,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才华风度,都堪称当世一流。
若是换成她自己,面对英王这样的男子,恐怕也会心动吧。
所以,她实在无法昧着良心说英王不如自己的三兄。
见萧妤脸上显而易见的失落,谢钟情道:“抱歉啊,阿妤。”
萧妤摆摆手,虚虚笑道:“这不是你的错,哦,应该说,你本没有错,何须道歉。”
明明只是三兄一厢情愿爱慕谢钟情,谢钟情就一定要回应吗?
建康里那么多儿郎爱慕谢钟情,只是三兄因着自己与谢钟情的关系,所以接触得多些罢了,其实他也与建康里其他爱慕钟情的儿郎没什么两样,都只能默默注视着爱人越走越远......
只是三兄知晓后,不知该多伤心啊......
他的余生要如何度过......
萧妤抿了抿唇,眼睛黯然下来,道:“钟情放心,我会去与三兄说明白的。”
“多谢。”
谢钟情来与萧妤说这事,本就是怕这次上巳节,萧戟来表白,最后落寞而归,还是提前告知他为好,虽然诛心,但总比在人前落了笑话好。
萧妤不禁叹息一声,感慨说道:“只可惜三兄没有这个福气。”
谢钟情展颜一笑,劝慰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建康城中有那么多出色的女子,萧三郎不妨多去结识一些,说不定就能遇到合适的人呢。”
然而,萧妤却摇了摇头,一脸无奈道:“你并不了解三兄的执着。”
她心里很清楚,三兄对谢钟情的感情并非一般的喜欢,而是一种爱入骨髓的深深执念。
这种执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无论如何都难以抹去。
谢钟情是年少时的白月光,对于三兄来说,她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存在。
即使家族逼迫他娶妻,萧戟也绝对不会轻易爱上他的妻子。最多,他可能会与妻子相敬如宾,维持表面上的和睦。
当然,在萧妤的内心深处,她其实也并不认为三兄会轻易妥协去娶妻。
以他的性格,恐怕宁愿抱着年少时的梦想,遁入空门,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三兄,既让萧妤感到钦佩,又让她感到无比的难过。
她一方面希望三兄能够放下对谢钟情的执念,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去寻找真正属于他的幸福;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如果三兄真的放不下这份感情,那么娶了别的女子,不仅是对那个女子的不公平,更是对他与谢钟情之间纯粹感情的一种亵渎。
哎,这可真是让人纠结。
罢了罢了,随缘吧。
谢钟情捻着锦帕,望向床上半坐的好友,道:“阿妤,你定要好好劝劝你的三兄,让他看开一些。”
萧妤轻轻点头,心酸地应道:“钟情,你放心吧,我劝解三兄的。”
“嗯。”谢钟情轻声应了一句,然后又稍稍坐了一会儿,端起茶杯轻抿了几口,才缓缓起身,与萧妤道别后,转身离去。
待谢钟情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萧妤立刻命人取出纸笔,迅速给萧戟写了一封信,将刚刚得知的消息告知于他。
她深知,三兄得知这个消息后必定会心如刀绞、痛苦不堪,毕竟,就连她一个旁观者,在听到谢钟情接受英王的那一刻,心中都不禁涌起一阵酸楚和难过,更何况是三兄本人呢?
然而,三兄的这份深情厚意,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
三兄生性高冷,沉默寡言,不懂得如何去讨好女子的欢心,他所拥有的,唯有那颗对钟情坚定不移的心。
可这与英王相比,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在这场爱情的较量中,三兄注定是要失败的。
萧妤的心情时冷时热,难以平静,她为三兄感到惋惜和痛心,同时也感叹命运弄人。
三兄啊,你就别再执着了,放手吧......
谢钟情回到自己的院子后,正准备稍作歇息,却突然收到了一封意想不到的来信。
是庾危意!
好久不见此人,她早把这号人给抛之脑后了。
芙儿拿着手中的信笺,问:“女郎,这已经不知是庾五郎送的多少封信了,您要看一眼吗?”
今年初起,庾危意就一直给谢钟情送信,字字句句表真情,但全都被拦下了,谢钟情一封都没看到。
可他实在是太有毅力了,尤其是谢钟情丧期过后,又马上迎来上巳节,庾危意来信更是勤勉,负责拦信的下人都被他这份毅力打动了,来问芙儿,芙儿才来请示谢钟情。
谢钟情冷冷睨了眼芙儿手上的信,随后一甩手,“烧了。”
“喏。”
芙儿应下,又听得谢钟情冷声道:“我说过,他所有的信都不必拿给我,以前是,以后也是。”
“唯。”
谢钟情用脚想,都知道这些信的内容,无非是各种甜言蜜语,想挽回她罢了。
可偏偏,她此人最是不爱吃回头草!
丢弃掉的东西,她才不会回头去捡。
过了三日,谢钟情收到了萧戟的信,他想见她一面。
望着手中的信,谢钟情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惭愧,也有害怕。
她不想去见他,然而她心里很清楚,有些事情,只有当面说清楚才能解决。
犹豫再三,谢钟情最终还是决定去见他。
这一次,他们的见面地点并非是以往常去的茶馆,而是城外那片幽静的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