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十年风雨刃含霜 > 第249章 谢六的布局

十年风雨刃含霜 第249章 谢六的布局

    谢六望着常无怒紧绷的脊背和按捺不住的眼神,不禁笑道:“常师兄稍安勿躁。”

    随后,他转向谢尹,目光锐利如鹰:“广益城内的事安排得如何?”

    谢尹应声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工整的纸,纸面密密麻麻布满蝇头小字。他将纸递到谢六手中,在兄长展开查看时,压低声音道:“都查清楚了。这些人名,从世家老贼到纨绔子弟,都是广益城五大世家近几年欺行霸市的主儿。兄弟们已挨个认过脸,到时绝不会错漏。”

    他嘴角勾起一抹狠笑,眼中闪过寒芒,“更妙的是,通匪的勾当,每家都有份,没一个屁股干净的。”

    许玉容轻蹙眉头,她早知皇帝派谢六查案是借刀杀人之计,此刻听谢尹所言,心中疑虑更甚:“阿正,皇帝只给你一月期限,看这架势,你另有谋划?”

    谢六朗笑出声,火光映得他脸上的刀疤微微发亮:“许师尊不问,我也要说!原本担心人手不足,如今有蓬莱剑宗相助,大事可期!”

    常无怒听闻有行动可参与,立刻挺直如山般的脊背,粗粝的手掌在膝盖上搓了搓。许玉容则目光灼灼:“哦?需要我们做什么?”

    谢六神色一肃,将全盘计划和盘托出:“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按部就班查案。皇帝想借世家之手除掉我,我便将计就计 —— 白天在郡守府翻账本做样子,实则让五十死士暗中查证世家通匪之事。无需确凿证据,只要坐实恶行!”

    他指尖重重叩击木桌,震得茶盏嗡嗡作响,“红雀儿负责摸清那些鱼肉百姓的世家恶徒,列成名单。待时机成熟,死士潜入伪造通敌密信,届时我便带兵直捣黄龙!名单上的人当场诛杀,其余人押入大牢,将烂摊子全丢给皇帝!他要我办案,我办了;他要我树敌,我也做了。只要不逾矩,他这么爱惜名声,要想动我,也得等我回京!”

    许玉容沉吟片刻,追问道:“回京之后,你如何应对?”

    谢六望向窗外的夜色,嘴角扬起莫测的弧度:“想必这几日,谢恒运送粮草进京,也快到京城了。” 他的声音低沉如擂鼓,眼中却燃起复仇的烈焰,“粮草一到,便是变局之时。”

    常无怒挠着后脑勺,一脸茫然:“粮草?这跟扬州的事儿有啥关系?” 他粗大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木凳,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敲打着自己混乱的思绪。

    许玉容却猛地站起身来,广袖扫过木桌,惊得烛火剧烈晃动。她盯着谢六,美目圆睁,满脸难以置信:“大懿一年内三场大仗,再加上最为富庶的扬州乱军肆虐,国库早已空虚!京都物价飞涨,粮食短缺,你竟然想在民间挑起事端?那可是天子脚下!你…… 你好大的胆子!”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既为谢六的疯狂计划震惊,又隐隐生出几分钦佩。

    谢六神色平静如水,漆黑的眼眸中不见一丝波澜。他缓缓起身,走到火塘边,弯腰拾起一根木柴,看着火苗贪婪地吞噬木头,才淡淡开口:“齐王不是口口声声要为君分忧吗?”

    他冷笑一声,将木柴重重丢进火中,腾起的火星如四散的流萤,“如今京都的粮商,早就被各路权贵攥在手心。他们每日限量抛售,哄抬粮价,户部的折子怕是堆了皇帝半张龙案。陛下投鼠忌器,动不得这些世家,正焦头烂额。”

    他转过身,目光如刀,直直望向许玉容:“可若是此时,齐王府突然开仓放粮,贱价抛售呢?那些世家会恨我 —— 这个杀了他们不肖子孙,却保下家族根基的人,还是会恨齐王 —— 那个坏了他们发财大计,还将他们推上风口浪尖的人?” 火光照在他脸上,突然露出一抹狰狞。

    许玉容凝视着谢六眼底翻涌的恨意,火光在他脸上闪烁,恍若随时要将周遭的一切吞噬。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可是齐王应该不会那么傻,接手这批粮食。就算他接了,以他的精明,也绝不会贱卖。更有可能直接将粮草上交皇帝,既落个忠君的美名,又能顺势破坏你的谋划。”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谢六此时在身旁摊开的舆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的漕运路线蜿蜒如血,“而且,就算齐王真如你所料行事,按你所言,谢恒所运粮草必然数目庞大。如此庞大的粮队,要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进戒备森严的京都?城门守军盘查、世家眼线监视、户部账册核对…… 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常无怒听到这里,似乎回过神来,说道:“是啊!京都四门都有御林军把守,每车粮草都要开箱查验,咱们这么多粮食?又怎么瞒得过那些狗官?” 他满脸通红,脖颈青筋暴起,显然也被这看似不可能的计划惊到。

    谢六却不慌不忙,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青蛟图腾的令牌,在火光下泛着幽蓝的冷光。他将令牌轻轻放在舆图上,指尖沿着淮河的标记缓缓滑动:“淮河直通京都漕运,表面上是朝廷命脉,实则暗潮汹涌。”

    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青蛟帮在沿河码头设了三十六处暗桩,平日里走私盐铁的船队进进出出,早就摸清了守军换岗的规律。白天走官船,打着‘扬州平乱粮草’的旗号,有朝廷的通关文书;夜里换商船,用暗舱藏粮。那些漕运衙门的官员,如果是兵甲器械,肯定是不留半分情面。但这粮食往京里运,又不是人,也不是往外面运,他们收了青蛟帮的银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此处,他抽出腰间短刃,在舆图上划出一道弧线:“至于数量……” 刀刃寒光一闪,精准地刺中京都标记,“我让谢恒打着‘补充京都储粮’的幌子,将粮草分批转运。至于齐王,他此时肯定以为自己远在局外,却不知每一粒粮食,都是插向他心脏的刀。”

    许玉容盯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那些都是青蛟帮的据点,此刻连成一片,竟如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她突然意识到,谢六的计划早已筹备许久,从扬州世家到京都权贵,从漕运水路到朝堂纷争,每一步都环环相扣。

    但她仍存疑虑,轻声问道:“可万一齐王察觉有异,提前布防呢?而且,大懿天子脚下,眼线无数,真有那么容易吗?”

    谢六缓缓收回泛着冷光的短刃,将其收入鞘中时发出一声清越的轻响。他负手走向窗边,目光穿透斑驳的窗纸,投向漆黑如墨的夜空,仿佛能跨越千里,窥见京都城的风云诡谲。

    他望着破损的窗纸透进来的月光:“皇帝的眼线遍布天下又如何?最精锐的蓝袍,他们的视线更多还是盯着当官的、当兵的,哪有功夫管一些漕运的江湖帮派的商船。至于其他那些眼线终究都是血肉之躯,是人就有弱点。” 他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如今京都物价飞涨,粮食短缺,在这等乱世里,贪欲会像蛀虫般啃噬人心,让他们利令智昏。而我们的陛下久居九重,俯瞰众生,却早已忘了人间疾苦,等他察觉局势失控,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他顿了顿,转身时,火塘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面部随着表情的微动显得愈发狰狞:“至于齐王,以他的性子,定会察觉异样。所以我必须在扬州先下手为强 —— 世家子弟伏诛,通匪证据确凿呈上。就算各世家想保,也得权衡利弊:是为几个死有余辜的不肖子孙与我拼命,还是保住家族根基?”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皇帝巴不得坐山观虎斗,看我们斗得两败俱伤。等世家与齐王焦头烂额时,大批粮草入市,民心浮动……” 说到此处,他抬手推开窗,寒风裹挟着夜露扑面而来,吹动他衣袍猎猎作响。他望着无尽的夜色,声音低沉却充满压迫感:“到时,好戏才要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