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刃含霜 第250章 青蛟帮
许玉容望着谢六被夜风掀起的袍角,眼底凝着疑虑:“话说回来,问题还是齐王,他拿到粮食就上交或者不按你的谋划来,那怎么办?” 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屋内泛起涟漪,惊得火塘边烤地瓜的谢尹抬了抬眼。
谢六缓缓转身,月光斜斜切过他的眉骨,下半张脸沉入阴影,唯有眸光如刃:“谁说,我们要把粮食交到齐王手里了?” 他伸手扣上窗棂,木屑簌簌落在掌心,“谢恒到了京都,原计划等扬州事毕我们赶到再一同动手。如今得劳烦许师尊,让蓬莱剑宗三千剑客暗中进京 —— 务必小心莲花楼和蓝袍的眼线。”
谢六话毕,许玉容眼中骤然亮起寒芒。常无怒正将半块烤得焦香的地瓜往嘴里塞,见状立刻吐掉瓜皮,粗粝的手掌在裤腿上蹭了蹭:“阿正需要我们怎么做?但说无妨!”
谢六与谢尹对视一眼,后者拍掉手上的灰,从火堆旁站起身。他的白发在火光中晃出残影,腰间双唐刀的红绸被穿堂风卷起:“劳烦蓬莱的诸位师兄今夜便启程。到京都后隐于市井,派人去大通商会找谢掌柜,对上‘天水共一色’的暗号,对方回‘日夜不同辉’,便跟他把粮食对接好。” 谢尹故意压低声音,“连夜以齐王的名义,把粮食强行贱卖给所有粮行,粮行要是不收,适当可以动点手段,必须连夜销售一空。然后再让消息传遍京都。”
“啊?” 常无怒的大嗓门震得屋顶草屑直掉,他挠着乱发,“为啥不直接卖给百姓?”
谢尹耸耸肩,又捡起块地瓜扔进火里:“我只管办事,不问缘由。” 说罢朝谢六努了努嘴。
谢六望着常无怒拧成疙瘩的浓眉,无奈苦笑:“等百姓零散来买,耗时太久。几十万石粮食若不能一夜清空,齐王必定察觉蹊跷。” 他用树枝在地上划出京都坊市的轮廓,“把粮食砸给粮行才是妙棋 —— 这些粮行背后站着世家大族。等‘齐王仗义筹粮,低价救市’的消息传开,世家手里的陈粮就成了烫手山芋。”
他重重戳着地面:“不卖,百姓的怒火能掀翻城墙;卖了,之前囤粮的暴利全打水漂。无论如何,他们都得把这笔账算在齐王头上。”
“妙哉!” 常无怒一巴掌拍在谢六肩上,“师父,那我去召集兄弟们?” 许玉容深深看了眼谢六眼底翻涌的暗潮,又瞥向火堆里滋滋冒油的地瓜,最终轻点下颌:“管好师弟们,别露马脚。” 常无怒应了声,风风火火掀开门帘,魁梧的身影瞬间融进夜色。
木门 “吱呀” 合拢的声响在屋内回荡,谢六走回火塘边坐下,垂眸吹开地瓜上的热气,橙红的薯肉在火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屋内,火塘的余烬仍散发着微弱的暖意,谢六瞥了一眼正对着窗外发呆的许玉容,从一旁的竹篮里拿起一块剥好皮的地瓜,递了过去,开口问道:“许师尊您可知,青蛟帮区区一介江湖帮派,为何可以在漕运这个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大锅里,独占鳌头?”
许玉容回过神来,目光从窗外的夜色收回,落在谢六手中的地瓜上,轻笑着摆了摆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据我所知,青蛟帮成立不过三十年,却迅速崛起,成为大懿第一的漕运大帮,原由我还真不知。阿正你知道些什么吗?”
谢六收回手,将地瓜送入口中,大口咀嚼着,腮帮鼓动,随后含混不清地说道:“青蛟帮的发源地,乃是扬州平南。而青蛟帮在十来年前,还只是一个靠在街头搜刮保护费生存的流氓帮会,一切都是十年前,皇帝最小的弟弟 —— 平南郡王秦浩月分封至平南郡城开始发生了变化。”
“你是说!” 许玉容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今晚所听闻的事每一件都让她震撼不已,毕竟青蛟帮明面上为朝廷运送粮铁盐,私下却是大懿最大的走私帮会,她着实没想到这背后竟和平南郡王有关。
可细想之下,又觉得合乎情理,若没有强硬的背景支撑,青蛟帮做着那杀头灭门的走私生意,又怎可能多年来相安无事。她不禁感慨道:“平南郡王好大的胆子。”
谢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满是讥讽:“非也!秦浩月号称皇族第一刀,痴迷武学,虽然机智过人,但却对这些黄白之物并不执迷,自然不会花那么大的心思去扶持一个帮会去做这种事。”
许玉容微微皱眉,这是今晚她第一次听不明白谢六的话,不禁问道:“阿正何意?”
谢六神色冷峻,声音低沉地回答道:“如果,他是奉了皇命呢?”
“啊?这整个大懿都是他秦家的,皇帝自己走私自己?这也太贪了吧!” 许玉容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究竟是贪,还是另有所谋,我也不知。但这青蛟帮有皇帝在身后,我们用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谢六语气冰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漠然。
许玉容见谢六竟然知道青蛟帮身后是皇帝,还利用青蛟帮对付皇帝,如此胆大妄为,不禁冒出些许冷汗。
她再次站了起来,立在门边,素白的衣袂被夜风掀起一角,像一只收拢羽翼的白鹤:“呼~也罢。不论其他,就说粮食一事。只此一件事,不足以让齐王与世家生死相拼。” 她的目光穿透黑暗,直直望向谢六眼底翻涌的暗流,“我知道你还有别的谋划,但我希望你不要心存死志地去办这些事。你的兄弟们还需要你这个大哥。”
正在啃地瓜的谢尹猛地抬头,白发扫过已经挂在身后的斗笠边缘,手中的半块地瓜差点掉落。他张了张嘴,刚吐出个 “大” 字,便被谢六抬手止住。
谢六转身面对谢尹,指尖推了一下他的额头,神色温和地说道:“许师尊是女子,心思细腻些。” 他转头看向许玉容,目光坚定如铁,“我这条命从战场上捡回来无数次,岂会轻易送掉?”
许玉容凝视着谢六眼底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成无柳信中那句 “阿正若遇绝境,必以命相搏”。她长叹一声,解下腰间一枚刻着蓬莱云纹的玉佩,轻轻放在桌上:“也罢,你需要援手,随时传讯,传讯方式与你和阿成之前的联络方式一样,如果是门中其他人与你交接,此令牌便是信物,对方也会出示一样的令牌。”
她望向窗外摇曳的树影,呼出一口气,说:“今夜我得回郡守府应付那阜阳王世子,免得横生枝节。明日城里见。”
随着木门再次被推开,寒风卷着几片枯叶扑进屋内。
谢尹攥着发凉的地瓜,喉结滚动了几下:“大哥……”
“傻小子。” 谢六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脑勺,将自己掰开了的一半地瓜塞进他手里,“不过是些谋划,哪来那么多生死?” 他弯腰往火塘里添了块木柴,火星噼啪溅起,照亮他嘴角尚未褪去的笑意。
次日,此前率大军出征高句丽的皇太孙,于归途中,身染重病,昏迷不醒,遂于铁云关静养月余,其突然清醒之讯,传至大懿各地。
谢六缓缓转身,月光斜斜切过他的眉骨,下半张脸沉入阴影,唯有眸光如刃:“谁说,我们要把粮食交到齐王手里了?” 他伸手扣上窗棂,木屑簌簌落在掌心,“谢恒到了京都,原计划等扬州事毕我们赶到再一同动手。如今得劳烦许师尊,让蓬莱剑宗三千剑客暗中进京 —— 务必小心莲花楼和蓝袍的眼线。”
谢六话毕,许玉容眼中骤然亮起寒芒。常无怒正将半块烤得焦香的地瓜往嘴里塞,见状立刻吐掉瓜皮,粗粝的手掌在裤腿上蹭了蹭:“阿正需要我们怎么做?但说无妨!”
谢六与谢尹对视一眼,后者拍掉手上的灰,从火堆旁站起身。他的白发在火光中晃出残影,腰间双唐刀的红绸被穿堂风卷起:“劳烦蓬莱的诸位师兄今夜便启程。到京都后隐于市井,派人去大通商会找谢掌柜,对上‘天水共一色’的暗号,对方回‘日夜不同辉’,便跟他把粮食对接好。” 谢尹故意压低声音,“连夜以齐王的名义,把粮食强行贱卖给所有粮行,粮行要是不收,适当可以动点手段,必须连夜销售一空。然后再让消息传遍京都。”
“啊?” 常无怒的大嗓门震得屋顶草屑直掉,他挠着乱发,“为啥不直接卖给百姓?”
谢尹耸耸肩,又捡起块地瓜扔进火里:“我只管办事,不问缘由。” 说罢朝谢六努了努嘴。
谢六望着常无怒拧成疙瘩的浓眉,无奈苦笑:“等百姓零散来买,耗时太久。几十万石粮食若不能一夜清空,齐王必定察觉蹊跷。” 他用树枝在地上划出京都坊市的轮廓,“把粮食砸给粮行才是妙棋 —— 这些粮行背后站着世家大族。等‘齐王仗义筹粮,低价救市’的消息传开,世家手里的陈粮就成了烫手山芋。”
他重重戳着地面:“不卖,百姓的怒火能掀翻城墙;卖了,之前囤粮的暴利全打水漂。无论如何,他们都得把这笔账算在齐王头上。”
“妙哉!” 常无怒一巴掌拍在谢六肩上,“师父,那我去召集兄弟们?” 许玉容深深看了眼谢六眼底翻涌的暗潮,又瞥向火堆里滋滋冒油的地瓜,最终轻点下颌:“管好师弟们,别露马脚。” 常无怒应了声,风风火火掀开门帘,魁梧的身影瞬间融进夜色。
木门 “吱呀” 合拢的声响在屋内回荡,谢六走回火塘边坐下,垂眸吹开地瓜上的热气,橙红的薯肉在火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屋内,火塘的余烬仍散发着微弱的暖意,谢六瞥了一眼正对着窗外发呆的许玉容,从一旁的竹篮里拿起一块剥好皮的地瓜,递了过去,开口问道:“许师尊您可知,青蛟帮区区一介江湖帮派,为何可以在漕运这个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大锅里,独占鳌头?”
许玉容回过神来,目光从窗外的夜色收回,落在谢六手中的地瓜上,轻笑着摆了摆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据我所知,青蛟帮成立不过三十年,却迅速崛起,成为大懿第一的漕运大帮,原由我还真不知。阿正你知道些什么吗?”
谢六收回手,将地瓜送入口中,大口咀嚼着,腮帮鼓动,随后含混不清地说道:“青蛟帮的发源地,乃是扬州平南。而青蛟帮在十来年前,还只是一个靠在街头搜刮保护费生存的流氓帮会,一切都是十年前,皇帝最小的弟弟 —— 平南郡王秦浩月分封至平南郡城开始发生了变化。”
“你是说!” 许玉容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今晚所听闻的事每一件都让她震撼不已,毕竟青蛟帮明面上为朝廷运送粮铁盐,私下却是大懿最大的走私帮会,她着实没想到这背后竟和平南郡王有关。
可细想之下,又觉得合乎情理,若没有强硬的背景支撑,青蛟帮做着那杀头灭门的走私生意,又怎可能多年来相安无事。她不禁感慨道:“平南郡王好大的胆子。”
谢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满是讥讽:“非也!秦浩月号称皇族第一刀,痴迷武学,虽然机智过人,但却对这些黄白之物并不执迷,自然不会花那么大的心思去扶持一个帮会去做这种事。”
许玉容微微皱眉,这是今晚她第一次听不明白谢六的话,不禁问道:“阿正何意?”
谢六神色冷峻,声音低沉地回答道:“如果,他是奉了皇命呢?”
“啊?这整个大懿都是他秦家的,皇帝自己走私自己?这也太贪了吧!” 许玉容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究竟是贪,还是另有所谋,我也不知。但这青蛟帮有皇帝在身后,我们用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谢六语气冰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漠然。
许玉容见谢六竟然知道青蛟帮身后是皇帝,还利用青蛟帮对付皇帝,如此胆大妄为,不禁冒出些许冷汗。
她再次站了起来,立在门边,素白的衣袂被夜风掀起一角,像一只收拢羽翼的白鹤:“呼~也罢。不论其他,就说粮食一事。只此一件事,不足以让齐王与世家生死相拼。” 她的目光穿透黑暗,直直望向谢六眼底翻涌的暗流,“我知道你还有别的谋划,但我希望你不要心存死志地去办这些事。你的兄弟们还需要你这个大哥。”
正在啃地瓜的谢尹猛地抬头,白发扫过已经挂在身后的斗笠边缘,手中的半块地瓜差点掉落。他张了张嘴,刚吐出个 “大” 字,便被谢六抬手止住。
谢六转身面对谢尹,指尖推了一下他的额头,神色温和地说道:“许师尊是女子,心思细腻些。” 他转头看向许玉容,目光坚定如铁,“我这条命从战场上捡回来无数次,岂会轻易送掉?”
许玉容凝视着谢六眼底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成无柳信中那句 “阿正若遇绝境,必以命相搏”。她长叹一声,解下腰间一枚刻着蓬莱云纹的玉佩,轻轻放在桌上:“也罢,你需要援手,随时传讯,传讯方式与你和阿成之前的联络方式一样,如果是门中其他人与你交接,此令牌便是信物,对方也会出示一样的令牌。”
她望向窗外摇曳的树影,呼出一口气,说:“今夜我得回郡守府应付那阜阳王世子,免得横生枝节。明日城里见。”
随着木门再次被推开,寒风卷着几片枯叶扑进屋内。
谢尹攥着发凉的地瓜,喉结滚动了几下:“大哥……”
“傻小子。” 谢六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脑勺,将自己掰开了的一半地瓜塞进他手里,“不过是些谋划,哪来那么多生死?” 他弯腰往火塘里添了块木柴,火星噼啪溅起,照亮他嘴角尚未褪去的笑意。
次日,此前率大军出征高句丽的皇太孙,于归途中,身染重病,昏迷不醒,遂于铁云关静养月余,其突然清醒之讯,传至大懿各地。